上海初三二模物理汇编14表格归纳word含官方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35687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7.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初三二模物理汇编14表格归纳word含官方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上海初三二模物理汇编14表格归纳word含官方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上海初三二模物理汇编14表格归纳word含官方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上海初三二模物理汇编14表格归纳word含官方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上海初三二模物理汇编14表格归纳word含官方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初三二模物理汇编14表格归纳word含官方答案.docx

《上海初三二模物理汇编14表格归纳word含官方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初三二模物理汇编14表格归纳word含官方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初三二模物理汇编14表格归纳word含官方答案.docx

上海初三二模物理汇编14表格归纳word含官方答案

2020年上海二模汇编:

表格归纳

1、(2020闵行二模)某小组同学为了研究水吸收的热量和哪些因素有关,他们将不同质量的水利用同一热源加热,使其升高一定的温度,实验数据记录于下表中。

(设每分钟水吸收的热量相同)

实验

序号

m

(克)

Δt

(℃)

加热时间

(分钟)

实验

序号

m

(克)

Δt

(℃)

加热时间

(分钟)

1

200

45

4.5

5

300

30

4.5

2

240

30

3.6

6

450

20

4.5

3

400

20

4

7

240

50

6

4

600

20

6

8

400

30

6

(1)水吸收的热量可以通过观察(8)来进行比较。

(2)分析序号(9)的数据,可得出初步结论:

相同质量的水,升高的温度Δt越大,需要吸收的热量越多。

(3)分析序号3、4、6或2、5、8的数据,可得出初步结论:

(10)。

(4)进一步综合分析序号1、5、6和4、7、8的数据后,还可以发现:

(11)。

(2)开关刚闭合时,小兰电压表的示数是(15)伏,小明电流表的示数是(16)安。

 

2、(2020宝山二模)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

如图15所示,他们在常温下将横截面积、长度不同的铁丝接入电路的MN两点间,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后计算出阻值,将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常温下,导体的材料、长度相同,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常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请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表二的相关数据,并归纳得出结论。

(a)分析比较(1与6)、(2与5)或(3与4)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常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分析比较(1与6)、(2与5)和(3与4)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常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他们继续分析表一和表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发现无法得到导体的电阻与材料的关系。

请你在表三中为他们在添加两组符合要求的材料(填表三______),并将所得实验数据与上述两表中实验序号_______的数据进行比较,进一步探究导体的电阻与材料的关系。

 

3、(2020金山二模)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研究物体浸入水中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Δp水和容器对地面压强增加量Δp地变化规律,进行了一系列相关实验。

实验中,他们在一足够高的柱形容器内装入适量的水,然后将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物体分别浸入水中,待物体静止后,利用仪器测出了Δp水和Δp地,并将实验结果记录于表一中。

表一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ρ物

(千克/米3)

0.5×103

0.6×103

1×103

1.5×103

2.0×103

3.0×103

4.0×103

Δp水(帕)

490

588

980

980

980

980

980

Δp地(帕)

490

588

980

1470

1960

2940

3920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7的数据中Δp水与Δp地的大小关系以及相关条件,可得出初步结论:

将体积相同的物体浸入同一装有水的足够高柱形容器中,当ρ物≤ρ水时,Δp水(9)Δp地;当ρ物˃ρ水时,Δp水(10)Δp地(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②分析比较表格中第2行与第4行中Δp地和ρ物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以得出初步结论:

(11)。

③由实验序号4、5或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发现当ρ物˃ρ水时,ρ物、ρ水、Δp水和Δp地满足一定的关系。

若换用另一物体做进一步实验探究,请在表二实验序号8中填入相应的实验数据。

表二

实验序号

8

ρ物

(千克/米3)

1.2×103

Δp水(帕)

1960

Δp地(帕)

(12)

 

4、(2020青浦二模)如图13所示,小华同学使用U形管压强计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小华在容器中注入适量的水后,将U形管压强计带有橡皮膜的探头浸入水中的不同深度并调整橡皮膜的朝向,将对应的U形管左右液面高度差Δh(cm)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

橡皮膜在水中的朝向

橡皮膜中心深度h(cm)

U形管左右液面高度差Δh(cm)

1

朝上

3

2.6

2

朝下

3

2.6

3

朝左

3

2.6

4

朝右

3

2.6

5

朝上

6

5.4

6

朝上

9

8.2

 

①实验时,通过观察来判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②分析比较实验数据并得出初步结论:

a.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与4中橡皮膜朝向和Δh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结论,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

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中h和Δh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结论:

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与液体深度有关,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下列能用本实验结论解释的现象(做法)是(填写选项序号)。

A.拦河大坝筑得上窄下宽B.瀑布越高冲击力越大

C.潜水越深胸口越闷D.看到的河底比实际的河底浅

 

5、(2020松江二模)某小组同学想探究漂浮在液面上的实心物体露出液面的体积V露与什么因素有关。

他们选用了若干不同的实心圆柱体漂浮在不同液体中进行实验,并将物体的密度ρ物、物体的体积V物、液体的密度ρ液,以及物体露出液面的体积V露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

序号

ρ物

(×103千克/米3)

V物

(×10-6米3)

ρ液

(×103千克/米3)

V露

(×10-6米3)

1

0.4

10

1.0

6

2

0.4

15

1.0

9

3

0.4

20

1.0

12

4

0.6

15

0.9

5

5

0.6

15

1.2

7.5

6

0.8

15

1.0

3

7

0.8

15

1.5

7

8

0.8

24

1.2

__________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与3的数据中V露随V物的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

漂浮在液面上的实心物体,当ρ液和ρ物相同时,(9)。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0)的数据中V露随ρ液的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漂浮在不同液体中的实心物体,当ρ物和V物相同时,V露随ρ液的增大而增大。

③根据实验序号(11)的数据可以研究V露与ρ物的变化关系。

④实验小组同学又进一步分析了表中1~7的实验数据,发现漂浮在液面上的实心物块,V露与ρ物、V物、ρ液存在一定的定量关系,由此他们推断表中空缺的数据应该是(12)。

 

6、(2020浦东二模)小娟同学发现储水容器在单位时间内的出水量不同。

她认为水管中单位时间的出水量可能跟水管两端液体的压强差Δp、横截面积S和长度L有关。

为此,她设计了如图13所示的装置进行研究,容器底部的水平管AB可以方便更换,B处的开关用于控制出水时间,并把相关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

序号

水管的截面积S

水管的长度L/厘米

容器内水的深度h/厘米

单位时间的出水量Q/毫升

1

S0

20

20

60

2

S0

30

20

40

3

S0

40

20

30

4

S0

20

30

90

5

S0

20

40

120

6

2S0

20

20

240

7

3S0

20

20

540

 

①打开开关后,容器中水的深度h大小可以反映水管AB两端(13)的大小;为了使水管AB两端水的压强差尽量保持恒定,盛水容器的面积应该(14)(选填“大”或“小”)。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6与7数据中Q与S变化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15)。

③根据实验序号(16)数据中Q与h变化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在L和S相同的情况下,Δp越大,Q越大。

④若h=20厘米、L=25厘米、S=S0,则Q=(17)毫升;若h=10厘米、L=60厘米、S=4S0,则Q=(18)毫升。

 

7、(2020静安二模)在学习压强概念后,小明和小红知道了固体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会对支撑面产生压强,由此提出问题:

液体也受重力的作用,它所产生压强的特点与固体相同吗?

①他们分别将质量相等的水和冰块放入两个相同的塑料袋中,观察到图12(a)所示的现象。

你认为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液体具有。

②他们根据图12(a)现象以及生活经验,提出“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液体内部的压强是向各个方向的,且随深度增加而增大”的假设,于是利用U形管压强计进行研究,实验过程及记录如图12(b)所示。

根据图12(b)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③他们通过实验,在初步认识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密度的关系后,继续用水、一端扎有橡皮薄膜的玻璃筒等器材进行定量研究,他们在玻璃筒中加入适量的水,使浸入水中的橡皮薄膜保持平整,如图13所示,然后利用压强定义公式对橡皮膜受到玻璃筒内水的压强进行分析推导,从而获得了液体内部压强的公式p=ρgh。

(a)“橡皮薄膜保持平整”,是为了使玻璃筒内水对橡皮膜的压强玻璃筒外水对橡皮膜的压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b)请你写出得到“液体内部的压强跟深度h有关”的分析推导过程。

 

8、(2020长宁二模)甲、乙两组同学合作探究“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与两个力的大小关系”。

他们将一根粗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系两个细绳套[如图14(a)]。

接着用两把测力计钩住绳套,甲组同学沿同方向、乙组同学沿反方向拉橡皮条至O点[如图14(b)、(c)],记录F1、F2的大小。

然后用一把测力计拉橡皮条也至O点[如图14(d)],记录F的大小。

他们改变O点的位置多次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

表一甲组

表二乙组

F1

(牛)

F2

(牛)

F

(牛)

F1

(牛)

F2

(牛)

F

(牛)

1

1.5

0.5

2.0

4

5.0

3.0

2.0

2

2.0

1.0

3.0

5

7.0

4.0

3.0

3

2.5

1.5

4.0

6

9.0

5.0

4.0

图14

①分析比较表一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

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7)。

②分析比较表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

(8)。

③两组同学交流了表中数据后发现:

甲:

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于其中较大的力。

乙:

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小于其中较小的力。

(a)就上述数据而言,以上发现(9)正确(选填“只有甲”、“只有乙”、“都”或“都不”)。

(b)基于得出的初步结论进行推理,其中一个发现不具普适性。

请拟定一组F1、F2的值,以支持该推理:

F1=(10)牛,F2=(11)牛。

 

9、(2020崇明二模)小华和小红同学通过实验探宄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他们在光具座上固定焦距为丆的凸透镜,取高度为8厘米的物体进行实验。

调节好实验装置后,他们分别取不同的物距“、并移动光屏找像,每次都使光屏上的像最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