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八年级下册岳麓版精品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3536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00 大小:137.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八年级下册岳麓版精品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历史八年级下册岳麓版精品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历史八年级下册岳麓版精品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历史八年级下册岳麓版精品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历史八年级下册岳麓版精品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八年级下册岳麓版精品教案.docx

《历史八年级下册岳麓版精品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八年级下册岳麓版精品教案.docx(10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八年级下册岳麓版精品教案.docx

历史八年级下册岳麓版精品教案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一、学情分析

1、大多数的学生通过一年多时间的历史学习,已经具备了掌握基础历史知识的能力;

2、但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基础的历史知识的拓展能力还有待加强,在对史料的分析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训练。

二、课程标准

讲述开国大典,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理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观看影片片段、合唱等方式,从不同角度去了解开国大典的基本史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欣赏能力和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师生的互动交流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听、读等途径的自主发挥,结合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学会自主性学习,并体会到自主学习的快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让学生更加感受到新中国成立对于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的更加强盛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学生能够叙述开国大典的基本经过,并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难点: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性地参与到学习中并培养能力。

五、教学过程

【过渡环节】

教师:

刚刚,我们一起了解到了,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召开了一次筹建新中国的会议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在这个会议上,我们确立了临时宪法、首都、国歌、国旗等并选举了国家机构。

终于,全国人民迎接来了那个神圣而伟大的时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见证那个历史的瞬间吧!

【新课环节】

活动:

《新闻播报: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开国大典典礼基本准备就绪的相关新闻》

(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配合,用娓娓动听的语言自然地把我们带到那个历史情境中)

播放电影片段:

《开国大典》

活动:

小记者现场采访一些同学观看完视频的感受。

问题1:

假如你处于当时的那样的历史环境中,你觉得你会做出什么样的欢呼动作呢?

问题2:

你觉得新中国之所以等到了这一天,靠的是什么呢?

问题3:

看完了这一段视频,你最想对中国近代的那一段历史说句什么话呢?

问题4:

这段视频对你的内心最大的触动是什么呢?

(设计的意图:

通过问题,去触动学生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让他们从内心中真正感受到国家独立的自豪感)

学生简述:

开国大典的基本概况(时间、参加的大概人数、毛主席的发言、庆祝环节等)

(设计意图:

学习历史还是要注重基础的掌握,让学生叙述,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把握)

学生讨论问题:

开国大典上为什么要用54门礼炮齐鸣28响?

A、学生利用收集到的资料自由发言;

B、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答案:

28响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28年的历史。

(教师对学生的课前准备工作要在此给予充分地肯定和鼓励)

分析材料: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

A、教师提出问题:

材料中的前后两个“天安门”的涵义各是什么?

B、小组分别讨论(略)

C、教师进行小结。

(略)

师生讨论后归纳: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国内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它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2)国际意义:

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励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六、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

(1)这个教学片段在整体上能够较好地把握新课标,充分发挥了老师和学生的智慧,在课堂的过程中真正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

(2)这个教学片段能够让学生在活泼的课堂中主动思考问题,做到既能较好把握基础,又能培养能力,而且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接受爱国主义的教育。

2、不足之处:

这个教学片段在细节的衔接上,老师的引导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好,以至于有些环节的衔接显得有些牵强。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课标内容]

 

(1)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和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课文及所附图表,探讨课中思考题,让学生感知开国大典的动人场面,加深对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的理解。

 

(2)组织观看《开国大典》等影片,走访经历过新中国成立时代的老人,使学生体会“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名言的深刻内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伟大事件,也是20世纪世界伟大的事件之一,以此培养学生热爱新中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2)使学生认识到,西藏和平解放使西藏人民摆脱了帝国主义和西藏农奴主势力的控制和掠夺,走上了团结、进步、发展的光明大道,这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伟大成果。

 [重点和难点]

 重点: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难点:

西藏和平解放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导学、探究、讨论法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

同学们能概括一下建国前夕解放战争的形势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指出: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召开,这次会议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政治上、思想上的准备。

4月,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渡江战役的胜利,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

到9月,全国大陆基本解放。

中国人民终于在1949年10月1日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导入新课

 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会议的召开

 提问: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会议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

出席会议的有哪些方面的代表?

这体现了会议的什么特点?

学生阅读课文后,教师用多媒体课件适当补充一些相关资料,然后组织学生讨论以上问题,待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进行讲评和点拨。

 2、会议的主要内容

 学生阅读课文,了解会议的几项主要内容:

(1)讨论通过了《共同纲领》;

(2)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及主席和副主席;

(3)决定了共和国的首都、纪年法、国歌和国旗;

(4)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问题一:

《共同纲领》有哪些主要内容?

为什么说它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问题二:

你能说说国旗的寓意有哪些吗?

 教师适当补充一引起资料,供学生讨论上述两个问题时参考。

 3、会议的意义

 提问: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有何重要意义?

 引导学生结合会议召开的背景和会议的主要内容分析以上问题。

待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讲解:

人民政协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在全国人大召开以前,它代行人大的职权,由它制定的《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政协会议还确定了新中国的首都、国歌、国旗和纪年法。

所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重要的准备。

 二、开国大典

 问题一:

看了开国大典的几幅插图,联想到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庄严宣告,你有何感想?

 问题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学生阅读课文,观看相关影视资料片段,然后展开讨论。

教师适应提示和点拨。

 三、西藏和平解放

 提问:

西藏是怎样实现和平解放的?

西藏和平解放有何重大意义?

学生阅读课文和相关历史资料,然后分组展开讨论。

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结合重点难点分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讲解。

 [小结]

 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本课的主要内容:

 问题一: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

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什么?

主要内容有哪些?

会议的召开有何意义?

 问题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问题三:

西藏是怎样实现和平解放的?

其意义是什么?

 [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学练优》习题。

 

第2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课标内容]

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的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及观看影片片段,归纳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②、组织学生讲述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英雄故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③、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观看有关图片、录像资料,并组织学生对相关问题展开辩论,让学生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必要性。

②、组织学生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英雄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志愿军战士这种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③、通过让学生回顾中国近代百余年来的屈辱及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的任务,使学生深刻理解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分析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原因,培养学生不畏强权、敢于挺身与侵略者斗争的优秀品质。

②、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的英雄事迹,学习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③、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重点和难点]

重点:

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身上所体现的精神。

难点:

面对朝鲜半岛燃起的战火,中国要不要出兵是本课的难点。

[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问题讨论,故事讲述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什么时候成立的?

有什么意义?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引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帝国主义是不是因此而放弃了对中国的侵略野心呢?

教师明确指出:

美国利用朝鲜战争之机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

在这严峻考验面前,年轻的共和国政府毅然决定: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导入新课

一、朝鲜战争爆发

情景体验:

多媒体显示《朝鲜半岛形势图》、《中国辽宁安东遭美军轰炸后的民房》图,并放映有关朝鲜战争的历史影视资料片段,使学生置身于当年的战争环境中。

问题探究:

①、三八线是怎么回事?

三八线的划分给朝鲜事带来了什么后果?

②、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有何反应?

这种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③、金日成首相为什么要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④、中国政府应不应该派兵入朝援助?

如果不派志愿军入朝作战,可能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

通过提问、讨论、回答、小结几个环节解决问题,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政府派兵援朝的必要性、正确性,初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全局观念。

二、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情景体验:

教师放映有关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上甘岭战役等历史影片资料片段,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英雄赞歌》,并展示《彭德怀在朝鲜前线视察》图、《黄继光》、《邱少云》图像等,让学生置身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氛围之中,全身感受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

问题探究:

①、抗美援朝战争什么时候开始?

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是谁?

入朝的中国军队为什么叫中国人民志愿军而不叫中国人民解放军?

②、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遇到了哪些困难?

③、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④、为什么说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发扬了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情景体验:

继续播放有关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后期战况,签订《朝鲜停战协定》,美国陆军上将、“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的讲话,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的讲话,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受到热烈欢迎情景的历史影视资料片段,让学生感受志愿军浴血奋战的感人场景和抗美援朝战争后的喜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