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人教版 第十五六章 碰撞与动量守恒 原子结构 原子核 单元测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3534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21.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人教版 第十五六章 碰撞与动量守恒 原子结构 原子核 单元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届人教版 第十五六章 碰撞与动量守恒 原子结构 原子核 单元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届人教版 第十五六章 碰撞与动量守恒 原子结构 原子核 单元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届人教版 第十五六章 碰撞与动量守恒 原子结构 原子核 单元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届人教版 第十五六章 碰撞与动量守恒 原子结构 原子核 单元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人教版 第十五六章 碰撞与动量守恒 原子结构 原子核 单元测试.docx

《届人教版 第十五六章 碰撞与动量守恒 原子结构 原子核 单元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人教版 第十五六章 碰撞与动量守恒 原子结构 原子核 单元测试.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人教版 第十五六章 碰撞与动量守恒 原子结构 原子核 单元测试.docx

届人教版第十五六章碰撞与动量守恒原子结构原子核单元测试

章末检测提升(十四)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2015·上海卷)铀核可以发生衰变和裂变,铀核的(  )

A.衰变和裂变都能自发发生

B.衰变和裂变都不能自发发生

C.衰变能自发发生而裂变不能自发发生

D.衰变不能自发发生而裂变能自发发生

答案:

C

解析:

衰变是自发进行的,铀核裂变需要中子去轰击,故C项正确.

 

2.(多选)(2015·上海卷)波粒二象性是微观世界的基本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B.热电子束射到晶体上产生衍射图样说明中子具有波动性

C.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可用光的波动性解释

D.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也相等

答案:

AB

解析:

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选项A正确;衍射是波的特点,说明光具有波动性,选项B正确;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说明光具有粒子性,选项C错误;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二者质量不同,德布罗意波长不相等,选项D错误.

 

3.如图所示,一天然放射性物质射出三种射线,经过一个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共存的区域(方向如图所示),调整电场强度E和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使得在MN上只有两个点受到射线照射.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A.射到b点的一定是α射线

B.射到b点的一定是β射线

C.射到b点的可能是α射线或β射线

D.射到b点的一定是γ射线

答案:

C

解析:

γ射线不带电,在电场或磁场中它都不受场的作用,只能射到a点,因此D项不对;调整E和B的大小,既可以使带正电的α射线沿直线前进,也可以使带负电的β射线沿直线前进,沿直线前进的条件是电场力与洛伦兹力平衡,即Eq=qvB.已知α粒子的速度比β粒子的速度小得多,当我们调节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使α粒子沿直线前进时,速度大的β粒子向右偏转,有可能射到b点;当我们调节使β粒子沿直线前进时,速度较小的α粒子也将会向右偏,也有可能射到b点,因此C项正确,而A、B两项都不对.

 

4.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1,激发态能量En=,其中n=2,3,….且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能使氢原子从第一激发态电离的光子的最大波长为(  )

                   

A.-B.-C.-D.-

答案:

C

解析:

由En=知,第一激发态的能量为E2=,又≥-,得λ≤-,故C项对,A、B、D三项错.

 

5.以往我们认识的光电效应是单光子光电效应,即一个电子在极短时间内只能吸收到一个光子而从金属表面逸出.强激光的出现丰富了人们对于光电效应的认识,用强激光照射金属,由于其光子密度极大,一个电子在极短时间内吸收多个光子成为可能,从而形成多光子光电效应,这已被实验证实.光电效应实验装置示意如图.用频率为ν的普通光源照射阴极K,没有发生光电效应,换同样频率为ν的强激光照射阴极K,则发生了光电效应;此时,若加上反向电压U,即将阴极K接电源正极,阳极A接电源负极,在KA之间就形成了使光电子减速的电场,逐渐增大U,光电流会逐渐减小;当光电流恰好减小到零时,所加反向电压U可能是下列的(其中W为逸出功,h为普朗克常量,e为电子电荷量)(  )

A.U=-B.U=2-

C.U=2hν-WD.U=-

答案:

B

解析:

同频率的光照射K极,普通光不能使其发生光电效应,而强激光能使其发生光电效应,说明一个电子吸收了多个光子.设吸收的光子个数为n,光电子逸出的最大初动能为Ek,由光电效应方程知:

Ek=nhν-W(n≥2)①;光电子逸出后克服减速电场做功,由动能定理知Ek=eU②,联立上述两式得U=-,当n=2时,即B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不可能.

 

6.如图所示,细线上端固定于O点,其下端系一小球,静止时细线长L.现将悬线和小球拉至图中实线位置,此时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60°,并于小球原来所在的最低点处放置一质量相同的泥球,然后使悬挂的小球从实线位置由静止释放,它运动到最低点时与泥球碰撞并合为一体,它们一起摆动中可达到的最大高度是(  )

A.B.C.D.

答案:

C

解析:

设小球与泥球碰前的速度为v1,碰后的速度为v2,小球下落过程中,有

mgL(1-cos60°)=

在碰撞过程中有mv1=(m+m)v2

上升过程中有(m+m)gh=

由以上各式解得h=.

 

7.(2014·重庆卷)一弹丸在飞行到距离地面5m高时仅有水平速度v=2m/s,爆炸成为甲、乙两块水平飞出,甲、乙的质量比为3∶1,不计质量损失,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下列图中两块弹片飞行的轨迹可能正确的是(  )

答案:

B

解析:

弹丸在爆炸过程中,水平方向的动量守恒,有mv0=mv甲+mv乙,解得4v0=3v甲+v乙,爆炸后两块弹片均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有h=gt2,水平方向对甲、乙两弹片分别有x甲=v甲t,x乙=v乙t,代入各图中数据,可知B项正确.

 

8.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四个能级,其中E1为基态,若氢原子A处于激发态E2,氢原子B处于激发态E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A可能辐射出3种频率的光子

B.原子B可能辐射出3种频率的光子

C.原子A能够吸收原子B发出的光子并跃迁到能级E4

D.原子B能够吸收原子A发出的光子并跃迁到能级E4

答案:

B

解析:

原子A从激发态E2跃迁到E1,只辐射一种频率的光子,A项错;原子B从激发态E3跃迁到基态E1可能辐射三种频率的光子,B项对;由原子能级跃迁理论可知,原子A可能吸收原子B由E3跃迁到E2时放出的光子并跃迁到E3,但不能跃迁到E4,C项错;A原子发出的光子能量ΔE=E2-E1大于E4-E3,故原子B不可能跃迁到能级E4,D项错.

 

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了质子的核反应方程为He+N→O+H

B.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是U→Ba+Kr+2n

C.质子、中子、α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m3,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释放的能量是(2m1+2m2-m3)c2

D.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b能级状态时发射波长为λ1的光子;原子从b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吸收波长为λ2的光子,已知λ1>λ2,那么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将要吸收波长为的光子

答案:

B

解析:

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N原子核发现了质子,A项正确;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是U+n→Ba+Kr+3n,所以B项错误;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释放能量符合质能方程,C项正确;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b能级状态时发射波长为λ1的光子;原子从b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吸收波长为λ2的光子,所以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将要吸收的能量为ab能级间与bc能级间的能量差值,即-=hc(),所以吸收的光子的波长为,D项正确.

故本题选B.

 

10.(多选)雷蒙德·戴维斯因研究来自太阳的中微子而获得了200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探测中微子所用的探测器的主体是一个贮满615吨四氯乙烯(C2Cl4)溶液的巨桶.中微子可以将一个氯核转变为一个氩核,其核反应方程式为νe+Cl→Ar+e,已知Cl核的质量为36.95658u,Ar核的质量为36.95691u,e的质量为0.00055u,1u质量对应的能量为931.5MeV.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判断(  )

A.中微子不带电

B.中微子就是中子

C.Cl和Ar是同位素

D.参与上述反应的中微子的最小能量约为0.82MeV

答案:

AD

解析:

在核反应中,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可以判断中微子所带电荷数是零,质量数是零,故A项正确;而中子的质量数是1,故B项错误;同位素是电荷数相等,质量数不等的同种元素,而Cl和Ar是两种不同的元素,故C项错误;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得中微子的质量m=(0.00055+36.95691-36.95658)u=0.00088u,而1u质量对应的能量为931.5MeV,所以中微子的最小能量是E=931.5×0.00088MeV≈0.82MeV,故D项正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1.(2分)在光电效应实验中,某金属的截止频率相应的波长为λ0,该金属的逸出功为________,若用波长为λ(λ<λ0)单色光做实验,则其截止电压为________.(已知电子的电荷量、真空中的光速和普朗克常量分别为e、c和h)

答案:

 

解析:

由W0=hν0和ν0=得,W0=;用波长为λ(λ<λ0)单色光做实验,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m=hν-W0,又Ekm=eU,所以截止电压U=.

 

12.(8分)

(1)(2015·全国新课标Ⅰ卷)在某次光电效应实验中,得到的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的频率ν的关系如图所示.若该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分别为k和b,电子电荷量的绝对值为e,则普朗克常量可表示为________,所用材料的逸出功可表示为________.

(2)A、B两种光子的能量之比为2∶1,它们都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且所产生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分别为EA、EB.求A、B两种光子的动量之比为__________,和该金属的逸出功之比为__________.

答案:

(1)ek -eb 

(2)2∶1 EA-2EB

解析:

(1)由光电效应方程,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mv2=hν-W.根据动能定理,eUc=mv2,联立解得:

Uc=ν-.对照题给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的频率ν的关系图象,可知:

图象斜率k=,解得普朗克常量h=ek.图象在纵轴上的截距b=-,解得所用材料的逸出功W=-eb.

(2)光子能量E=hν,动量p=,且ν=,由A、B两种光子能量之比为2∶1,

联立解得p=

则=

A光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EA=EAg-W0

B光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EB=EBg-W0

已知A、B两种光子的能量之比为2∶1,即=

联立解得W0=EA-2EB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0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停放着甲、乙两辆相同的平板车,一根轻绳跨过乙车的定滑轮(不计定滑轮的质量和摩擦),绳的一端与甲车相连,另一端被甲车上的人拉在手中,已知每辆车和人的质量均为30kg,两车间的距离足够远.现在人用力拉绳,两车开始相向运动,人与甲车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当乙车的速度为0.5m/s时,停止拉绳.求人在拉绳过程中做了多少功?

答案:

5.625J

 

解析:

设甲、乙两车和人的质量分别为m甲、m乙和m人,停止拉绳时,甲车的速度为v甲,乙车的速度为v乙,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甲+m人)v甲=m乙v乙,

求得v甲=0.25m/s.

由功能关系可知,人拉绳过程做的功等于系统动能的增加量,

W=(m甲+m人)v+m乙v=5.625J.

 

14.(12分)(2014·天津卷)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静止放置一辆小车A,质量mA=4kg,上表面光滑,小车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极小,可以忽略不计.可视为质点的物块B置于A的最右端,B的质量mB=2kg.现对A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10N,A运动一段时间后,小车左端固定的挡板与B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后A、B粘合在一起,共同在F的作用下继续运动,碰撞后经时间t=0.6s,二者的速度达到vt=2m/s.求:

(1)A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