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基础会计前四章讲义资料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351704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7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基础会计前四章讲义资料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大学基础会计前四章讲义资料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大学基础会计前四章讲义资料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大学基础会计前四章讲义资料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大学基础会计前四章讲义资料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基础会计前四章讲义资料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大学基础会计前四章讲义资料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基础会计前四章讲义资料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基础会计前四章讲义资料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鸦片战争后

(1)蔡锡勇撰著了《连环账谱》一书,该书是中国出版的第一部研究借贷复式簿记的专著。

谢霖于1907年间与孟森合著《银行簿记学》。

1908年,大清银行的创办标志着借贷记账法从此开始在中国的企事业单位中得以实际应用。

新中国成立:

(1)1993年7月1日国务院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会计改革的标志:

实行了借贷记账法

(2)1994年1月1日实施了《注册会计师法》

(3)2000年7月1日实施了《会计法》

(4)2007年1月1日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三、国外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古埃及:

三柱结算法

古希腊:

四柱清算法

15世纪威尼斯:

1493年,意大利人卢卡.帕乔利《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完整记录了复式记账法。

成为复式记账法形成的标志。

一次世界大战前后:

英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开始酝酿,西方会计奠定基础。

ACCA协会成立。

二次世界大战前后:

美国公认会计准则制定,标志进入现代会计阶段。

第二节会计的含义和特征

一、会计的含义

(一)国外对会计的定义

纵观全世界,对会计含义具有代表性的五种观点:

 

1.方法论认为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经济活动全过程进行记录、计量和计算的方法。

2.管理工具论认为会计是反映和监督生产过程的一种方法,是管理经济的一种工具。

3.信息系统论把会计对各种经济活动的数据进行汇集、加工、整理和提供当成一个信息系统

4.管理活动论认为会计是运用货币形式,借助于专门的方法和程序,进行核算、实行监督,产生一系列财务信息和其他经济信息,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具有反映和控制职能的管理活动。

5.控制论认为会计从本质上说是一个控制系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国内对会计的定义

1.葛家澍对会计的定义比较倾向于“信息系统论”。

(厦大)

2.娄尔行对会计的定义比较倾向于“管理活动论”。

(上海财经大学)

3.伍中信对会计的定义认为会计的实质是“经济控制系统”。

(湖南财经学院)

(三)本教材定义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以客观、真实的凭证为依据,运用一系列专门的程序和方法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并向利益相关者提供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会计的特征

1.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2.会计以真实、合法的凭证为依据

3.会计具有专门的程序和方法

4.会计信息具有连续性、完整性、系统性和综合性

第三节会计的职能和目标

一、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的职能: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讲到“会计是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

过程的控制:

监督观念的总结:

核算

会计法描述的会计基本职能:

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一)会计的核算职能

1.会计核算:

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

2.会计核算职能的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综合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为经济管理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

(2)不仅是记录已发生的经济业务,还要面向未来,为各单位的经营决策和管理控制提供依据。

(3)所产生的会计信息,应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4)提供的信息是会计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的重要依据,是进行会计管理活动的基础资料。

3.我国《会计法》中对会计核算的相关规定

《会计法》明确规定了会计核算的经济业务事项范围、会计核算的要求、会计核算的货币选择规定等十一条。

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会计核算的经济业务范围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资本、基金的增减

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会计核算的要求:

任何单位不得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和资料进行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的货币要求:

——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以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二)会计监督职能

1.会计监督:

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2.会计监督职能的特点

(1)主要是利用核算职能所提供的各种价值指标进行的货币监督。

(2)不仅体现在过去业务,还体现在业务过程之中和尚未发生之前,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3.我国《会计法》对会计监督职能的规定

《会计法》第四章“会计监督”就如何进行会计监督、发挥会计监督的作用等从法律高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记账人员、审批人员、经办人员和财物保管员应当职责分离

重大事项的决策人和执行人相互分离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单位负责人保证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履行职责

建立内部稽核制度,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收入支出费用和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三)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项基本职能的关系

——两者关系十分密切,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会计核算提供的资料和信息,会计监督就失去了依据;

——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证,没有监督职能,难以保证会计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会计的派生职能预测职能——预测经济前景

决策职能——参与经济决策

评价职能——评价经营业绩

三、会计的目标

(一)制定会计目标的意义

会计目标——一般目标

——具体目标

(二)会计的一般目标:

“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

两种最有代表性的观点:

“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

“决策有用观”认为:

会计目标定位在为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

认为会计的目标是为了向现实的投资者和潜在的投资者提供与其决策有关的会计信息。

“受托责任观”认为:

会计目标应定位在为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提供信息。

这种观点产生于公司制企业形成时期,是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在会计目标上的体现。

我国会计准则的说法中同时提到了“决策有用”和“受托责任”均是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而且把“受托责任”放在了“决策有用”的前面。

(三)会计的具体目标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为什么要提供会计信息;

(2)向谁提供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使用者可分为两类——内部信息使用者(企业管理当局)

——外部信息使用者(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部门以及企业职工和其它利益相关者)

(3)提供哪些会计信息;

(4)以何种方式提供会计信息。

第四节会计的任务和作用

一、会计的任务

会计的任务是会计职能的具体化。

包括:

1.核算和监督单位资金运动情况和财务收支,促进增产节约,增收节支,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2.核算和监督单位对财经法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维护财经纪律贯彻财经法规;

3.核算和监督单位的财产物资的使用、保管情况,保护财产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4.充分利用会计信息及其他有关资料,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等。

二、会计的作用

会计的作用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社会经济制度下实现和利用会计的各项职能后,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所起的作用。

(一)会计的正面作用

1.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提供会计信息。

2.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

3.为企业的相关利益者提供会计信息。

(二)会计的负面作用

会计的负面作用主要表现为会计信息的失真。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会直接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偷逃税款、资本市场信息不透明等现象的出现

第五节会计的方法

一、会计方法的含义与内容

会计方法:

用来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执行会计职能,实现会计目标的手段,是从事会计工作所使用的各种技术方法。

一般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等。

会计对象:

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是企业的资金运动。

(详见CH2)

经济业务:

涉及资金变动的事项。

二、会计核算方法的内容

会计核算方法包括七种:

1、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2、复式记账,3、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4、登记会计账簿,5、成本计算,6、财产清查、7、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图1-2会计核算方法逻辑关系图

对图1-2的简述:

(1)企业发生每项经济业务,依次经过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三个重要步骤。

(2)设置科目和账户以及复式记账方法是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以及登记账簿的前提。

填制和审核凭证前必须先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登记账簿时必须用复式记账法。

(3)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是会计工作中的三大书面载体。

(4)在填制和审核凭证以及登记账簿时会用到成本计算方法和财产清查方法。

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为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提供需要的会计资料,同时会计账簿也为财产清查提供相关信息。

第六节中外会计岗位设置及其地位和作用(自己阅读)

第二章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

第一节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会计的客体、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一、会计对象的一般形式——再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资金运动。

二、会计对象的具体形式

(一)工业企业会计的具体会计对象

1、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包括资金筹集、资金周转和资金退出三个过程

资金筹集——资金运动的第一步,公司法要求,企业的资金筹集的来源主要为两种:

一是接受投资(投资者投入,发行股票等)二是借入资金(向银行借款、发行债券等)。

资金周转——资金的多次循环就是资金周转。

工业企业资金循环过程也叫生产经营过程。

资金退出——部分资金不再周转,退出资金循环,如上交税金、偿还债务、分配利润和企业捐赠。

2、资金循环过程:

企业的资金循环过程(由供应过程、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组成,简称供产销。

供应过程——生产经营的第一个阶段,为产品生产准备劳动资料(固定资产)和劳动对象(材料)

生产过程——消耗材料、人工,发生各种耗费形成产成品,计算出产成品成本的过程。

销售过程——生产经营的最后一个环节,企业获得销售收入同时发生销售成本,发生包装费、广告费等销售费用并按税法缴纳税金。

3、工业企业资金的运动形态:

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产品资金和货币资金

4、资金循环和资金运动形态的关系:

在供应过程,资金从货币资金状态开始,进入储备资金状态;

在生产过程,资金从储备状态进入生产资金、产品资金,形成产成品。

在销售过程,自己从成品资金经过销售,转换成新的货币紫金。

(二)商业企业会计的具体会计对象

1、商业企业的资金运动和工业企业一样,包括资金筹集、资金周转和资金退出三个过程。

企业的资金循环过程由购买过程、销售过程和储存过程组成,简称购销存。

3、商业企业资金的运动形态:

货币资金、商品资金和货币资金

(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具体对象也是资金运动,包括财政资金的领用、使用和结存。

第二节会计要素

一、会计要素的含义:

是对货币资金运动的具体内容进行的分类。

会计要素作用——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基本分类

——是财务报表结构和内容的依据

——是会计进行确认和计量的依据

二、会计要素的内容:

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一)资产

1、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特征包括:

(1)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2)资产是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

(3)资产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资产的表现形式——物质形态:

如货币资金、厂房、机器设备,办公用品、原材料等

——非物质形态:

专利权、商标权。

(二)负债

1、定义: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的现时义务。

(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2)负债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三)所有者权益

1、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公司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1)除非发生减资、清算,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2)企业清算时,只有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能返还给所有者

(3)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利润的分配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是企业在某一时点财务状况会计要素,称作静态会计要素。

表明资金运动增减变动的结果。

(四)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特征包括:

(1)收入形成于日常活动中

(2)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收入增加表现为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

(3)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

(五)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1)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由过去交易或者事项引起

(2)一定是与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3)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六)利润

指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和直接记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1)利润是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2)利润还包括了日常经营活动以外的事项

收入、费用、利润是反映企业在某一段时间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表明资金运动增减变动的原因称作动态会计要素。

三、划分会计要素意义:

若没有合理的划分会计要素,就无法科学系统地对会计对象反映和监督。

第三节会计科目与账户

一、会计科目:

对会计要素的进一步细分,分为六类。

(一)会计要素作用——分门别类提供所需要的会计信息。

——按会计科目设置会计账户

(二)设置原则1、系统性2、合法性3、相关性4、实用性

(三)会计科目分类

1.会计科目按其提供的会计信息的详细程度不同可以分为两类。

——总分类科目:

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进行的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会计信息的科目

总分类科目又叫总账科目、一级科目,(财政部制定)详见P45《会计科目表》

——明细分类科目:

对总分类科目所含内容再作详细分类的会计科目。

(企业依需要自行制定)

不同的总账科目设置的明细科目不同。

写法:

原材料——A材料,应收账款——M公司等

二级科目:

介于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之间的科目。

原材料——主要材料——A材料

2.总分类会计科目按核算内容分为六类,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成本类、损益类。

本课程主要介绍五类科目。

共同类是新的分类,后续课程会学到。

(1)资产类:

用来反映和监督各种资产增减变动和结果的科目,例如“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科目。

(2)负债类:

用来反映和监督各种负债增减变动和结果的科目。

例如“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长期借款”、“应付票据”还有“应付利息”等。

(3)共同类:

:

是兼有资产类和负债类特点的科目。

包括衍生工具、套期工具等。

(4)所有者权益类:

用来反映和监督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和结果的科目,例如“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等。

(5)成本类:

用来反映和监督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成本的科目。

这些费用发生时计入产品成本,当产品完工被售出时,成本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进入利润表。

如“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

(6)损益类:

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耗费和取得的各项收入的科目。

这些收入和费用均将进入利润表。

包括广义收入类账户和广义费用类科目。

广义收入类——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生产过程中取得的各种营业收入的科目。

例如“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

广义费用类——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的科目。

例如“主营业务成本”、“主营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等。

二、会计账户

(一)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载体。

(二)会计账户的分类(与会计科目一样)

1、总分类账户:

根据总分类科目设置的,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核算的账户。

可细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共同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和损益类账户。

2、二级账户:

3、明细分类账户

根据明细分类科目设置的,用来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明细分类核算的账户。

明细账户反映会计要素的详细增减变动情况及结果,可以根据管理上的要求自行设置。

(三)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

(四)会计账户的基本结构

账户的基本结构:

教材P49—表2-2是个“固定资产”会计账户。

提供的金额指标是增加额合计、减少额合计、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及记载方向。

教学中简化成T字形账户结构。

下面形式成为“T”字账或“丁”字账

左方账户名称右方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增加额合计—减少额合计(四个金额指标的关系)

三、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间的关系

相互联系(实际使用中区别不大,一般用“”表示账户,如“银行存款”表示会计账户)

1.会计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会计科目就是会计账户的名称。

2.反映的内容相同。

会计科目规定了核算的内容及核算方法;

会计账户则用以具体反映特定的经济内容。

相互区别

1.外表形式不同:

会计账户必须具有一定的格式,会计科目则没有。

2.发挥作用不同:

会计账户是用来具体记录经济业务的工具(手段),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分类形成的项目(标志)。

第三章会计核算的基础

第一节会计基本假设

一、会计基本假设

——是指一般在会计实践中长期奉行,不需要证明便为人们所接受的前提条件

——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会计信息的前提

——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等做出的合理确定

会计假设包括四项:

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

——企业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特定单位

——规范了会计工作的范围,即明确了企业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只有本企业发生的经济活动才是会计核算的范围

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该假设是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的基础。

(二)持续经营

——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照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的削减业务。

——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对会计核算时间范围的划分,对核算时间的界定

该假设是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的基础

(三)会计分期

——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会计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按公历年度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

后三项叫会计中期。

对核算时间的界定

会计分期产生了当期、前期和后期这样的时间概念,由此产生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产生了配比原则等。

(四)货币计量

——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计量记录和报告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通过货币计量,使得企业可以用统一的计量尺度记录并且比较生产经营活动的状况。

会计假设是有顺序的,分别是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每个假设是后一假设前提

二、会计基础(会计核算的一般规定)

(一)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和费用的规定)

——按照权利和义务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而不是按照款项的实际收支来确定

——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者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该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该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营利性组织(企业)主要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

(二)收付实现制

——以款项是否收到和付出作为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标准,以款项的实际收付期间作为确认的标准

——哪个期间收到款项则在哪个期间计入收入,哪个期间付出款项则在哪个期间计费用

——我国行政单位和部分事业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核算

【例1】某企业分别采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处理下述业务,分别计算两种方法下的利润。

1、1月份收到A企业货款100万元,但是货物尚未交付,2月份才交付。

2、1月份支付原材料款50万元,B供应商尚未将原材料交付,3月份才收到原材料。

3、1月份向C企业销售产品100万元,货物已经交给购货单位,但是未收到款项,直到3月份才收到100万元的款项。

4、1月份向D银行借入3个月期的资金100万,利率为6%,单利计息,到期还本付息。

为了方便理解,下面将举例以表格的方式对两种原则比较。

表3-1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举例比较(分别用两种方法确认一月份的收入和费用)

业务内容

权责发生制

收付实现制

1

1月份收到A企业货款100万元,但是货物尚未交付。

收入不变

收入增加100万

2

1月份支付材料款50万元,B供应商尚未将原材料交付

费用不变

费用增加50万

3

1月份向C企业销售产品100万元,货物已交给购货单位,但是未收到款项。

收入不变

4

1月份向D银行借入3个月期的资金100万,年利率为6%,单利计息,还款时付息。

利息费用增加5万元

利息费用不变

利润合计

95万

50万

第二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在明确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之后,需要解决什么样的信息才是有用的信息,这就涉及到财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问题。

一共有八项内容。

一、客观性(可靠性)

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客观性原则是会计核算的最基本的要求。

二、相关性(有用性)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