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小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3415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52.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小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小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小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小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小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小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docx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小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小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小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docx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小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教学计划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教学计划以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一、教材特点:

教材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

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本册教育内容由四个单元构成。

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

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教育性。

品德与社会课担负着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

在本册教材中,主要进行以下方面内容的教育:

以多种形式促进这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2、综合性。

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

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

3、参与性。

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体味到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自己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观性。

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

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文字的基础上,安排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已不再仅仅是一些图画,还有示意图和大量的照片,通过这些插图,不仅增加了历史审美感和历史直观性。

也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内容。

从而达到品德与社会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二、教学策略

因为教材已不是显性的道德说教,而是采用隐性的、渗透的方式实施对学生的价值引导。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给学生提供一些具有活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感觉去进行体验。

教学中可采用对话性、活动化、体验性、开放性和价值渗透性的教学策略。

1、对话教学策略。

教学中,要借助教师的引领,开展学生与文本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元、多维式对话。

教师特别要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大胆质疑,掀起对话波澜。

对话能否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关键取决于教师的反馈信息是否及时、得当且具有较高质量。

反馈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注重激励性;既要洋溢着活力,又要对师生互动有所推进,并添加进新的意义。

要从关注学生生命的高度提高对话的质量。

教师的反馈越精彩,就越能对学生起引领作用。

2、活动化教学策略。

教学时,不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机械地去学习、掌握有关科学知识、生活技能、道德观点和社会常识,而是要充分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尊重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重在引导他们全员、全程、全身心、多感官地去参与、亲历活动。

这里所说的“活动”,包括外化显形的具体操作型活动和内涵隐形的心智型活动。

“全员参与”,就是让全班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不让一个学生被排斥或游离于活动之外;“全程参与”,是指学生的参与不能是一阵子,而是要在系列主题活动的衔接和滚动中自始至终地去参与;“全身心”,是指学生不仅要用身体去经历,而且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多感官”,就是要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让学生用耳朵听听、用眼睛看看、用手摸摸、用鼻子闻闻、用脑子想想,以强化对外部世界的感受。

3、体验性教学策略。

在传统教材中,编者对教与学所追索的意义都进行了预设。

这种预设的意义或结论,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变更性。

要求学生无一例外地去认同、去掌握,由此导致教学步入硬性灌输和“齐步走”、“一锅煮”的误区。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具有开放性,主要是引导学生去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去感受、体验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我(即发展的“我”与现实的“我”)的关系,从而建构和生成课程的意义。

4、开放性教学策略。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不是不可变更的静态文本,而是包含了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教学素材,为教师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本地区、本校以及家庭和学生本人的资源,提供了范例和空间。

教师要想借助教材成功地引领教学,就要从传统的传授教材的角色转变为教材使用中的决策者和创造者。

教师应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重组,使教学呈现出动态的、富有弹性的流程。

三、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1

 

准备课(1课时)

2

 

第一单元 让诚信伴随着我    

第1课 请你相信我(2课时)

3

 

第2课   诚信是金(2课时)

4-5

 

第3课   社会呼唤诚信(3课时)

5-6

 

第二单元 我们的民主生活           

第1课  我们的班队干部选举(2课时)

6-7

 

第2课   集体的事谁说了算(2课时)

7-8

 

第3课   我是参与者(2课时)

9-10

 

第4课   社会生活中的民主(3课时)

11

 

第三单元 我爱祖国山和水

第1课   我的祖国多辽阔(2课时)

12

 

第2课   江山多娇(2课时)

13

 

第3课  祖国的宝岛台湾(2课时)

14

 

第4课  祖国江山的保卫者(2课时)

14-15

 

第四单元 我们都是中华儿女

第1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3课时)

15-16

 

第2课  各民族儿女手拉手(2课时)

17

 

第3课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2课时)

18

 

复习

19

 

考查

 

第一单元 让诚信伴随着我

  1 请你相信我

  2 诚信是金

  3 社会呼唤诚信

第二单元 我们的民主生活

  1 我们的班队干部选举

  2 集体的事谁说了算

  3 我是参与者

  4 社会生活中的民主

第三单元 我爱祖国山和水

  1 我的祖国多辽阔

  2 江山多娇

  3 祖国的宝岛台湾

  4 祖国江山的保卫者

第四单元 我们都是中华儿女

  1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2 各族儿女手拉手

3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

1、请你相信我

教学目标;

1、知道诚信在待人处世中的重要性,言而无信不仅会给对方带来不悦,而且还会失去别人的信任。

2、通过交流感知诚信的内涵,体会待人诚信才能取信与人的道理。

愿意做诚实守信的人。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诚信所包含的意义,培养学生做个讲诚信的人。

教学难点

明白诚信在与人交往中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悄悄话信箱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很高兴这学期我又能和大家一起学习。

从这学期开始,你们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了。

明年的这个时候,大家都将升入中学。

上学期虽然我没有和大家一起学习,但我常来班级想同学们借东西。

你们愿意借东西给老师吗?

说说你的理由。

小结:

听了同学们的话,老师很高兴。

因为你们长大了,懂得理解体谅老师,帮助老师。

而且,同学们心中有了一个衡量他人的标准,就是“信任”。

(二)、小调查

在我们的生活里你交往过的人中,哪些人是你信任的人?

写写信任他的理由。

学生汇报。

过渡:

生活中,我们会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

写了这么多值得我们信任的人,那么,同学们想想看,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值得别人信任的人,能让我们大声地对别人说:

请你相信我!

(板书课题)

用一个词来概括。

(诚实、守信、不说谎……)

师:

同学们说的都很好!

要取信于人,必须做到待人诚信。

(板书:

诚信)

(三)说说悄悄话

1、小实验

用铅笔在白纸上轻轻划一道,然后擦掉;用铅笔在白纸的同一个地方反复划道,然后用橡皮去擦。

对比两次有什么不同。

你得到什么启示?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有的人对你说了一些话,事后发现是假的;有的人向你做了承诺,可是没有兑现;有的人当面说你的好话,可是被背后又是另一番表现……现在请你们把遇到的具体事情写在纸上,并写出当时的感受,通过这件事你对这个人的看法也写出来。

然后把写好的纸放入老师的“悄悄话信箱”。

记住,不要写上名字,叙述事情就可以。

请学生任意抽出一张阅读,读后谈谈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

小结:

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都发现,别人对自己失信时,我们都很难过,并对这个人失去了信任。

那么你们愿意成为诚信的人呢?

还是愿意成为失信的人?

(四)走进“诚信乐园”

既然同学们都愿意做个讲诚信的人,那么老师给大家介绍个好地方——“诚信乐园”。

生活在“诚信乐园”里的人们没有猜疑,没有欺骗,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真诚相待。

你们想去吗?

(想!

可是,进“诚信乐园”要有入园条件的!

同学们先来写写看,你认为进入“诚信乐园”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学生读入园条件,教师挑选板书。

好,既然大家都想进入“诚信乐园”,我们就给自己设计一张“诚信卡”,在上面写上自己的承诺。

每过一段时间,检查看看是不是认真履行了许下的诺言,并把履行情况记录在卡上。

这张“诚信卡”就是你走进“诚信乐园”的入场券。

原每个同学都能走进“诚信乐园”!

(四)结语

通过今天和同学们的交谈,老师相信,每个同学都希望自己能取得别人的信任。

让我们一起做个诚信的人!

大家互相面对自己的同学,自信的喊出:

“请你相信我!

板书:

请你相信我

诚信

诚实—说话真实,待人真诚守信—信守诺言,说到做到。

2、诚信是金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利用生活的众多事例和网上的丰富资源,使学生了解诚信的基本内容。

2、懂得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学会辨识各种情境下的诚信表现并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提高守法、守规的自觉性,牢固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从小立志做讲诚信、讲道德的人。

3、通过情景表演和课后作业让学生将诚信的品质内化并支配自己的行为。

二、教学过程设计

1、设计情境,巧妙导入

引用《一个贫穷的小提琴手》的故事,向学生提问如果你是那位年轻人,你会怎样选择?

通过情景性导入,既可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由课外转移到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的兴奋状态,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最终提高学习效率,使课堂教学达到目的。

引出课题《诚信是金》

2、阅读故事,导出概念

《诚信的水手》作为范读故事,让同学体会故事的启发意义并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谈谈诚信是什么?

激活了学生的已有诚信知识经验,使学生能很好地构建新的诚信知识结构。

同学回答,教师总结

3、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让同学分组讨论回答“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哪些诚信事例?

对个人和社会有何作用?

缺乏诚信对于个人来说会有何影响?

生活中存在哪些缺乏诚信的事例,这些不诚信会给我们社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在学生讨论后,教师要求学生总结诚信的重要作用,并举例说明。

分组自由讨论,让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发言,积极参与学习,使每位学生成了教学的主体,学生自己在参与过程中,丰富了思想,在讨论中澄清是非、明白事理,明白诚信的重要作用。

4、竞赛讨论,总结做法。

首先,让学生竞赛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在学校里,在家里,在社会上)如何成为一个诚信的人。

并举例说明生活中诚信的两难情境该如何看待与处理。

竞赛讨论,能激发学生好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