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塌山体变形破坏模式及稳定性分析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339431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88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崩塌山体变形破坏模式及稳定性分析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崩塌山体变形破坏模式及稳定性分析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崩塌山体变形破坏模式及稳定性分析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崩塌山体变形破坏模式及稳定性分析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崩塌山体变形破坏模式及稳定性分析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崩塌山体变形破坏模式及稳定性分析Word格式.docx

《崩塌山体变形破坏模式及稳定性分析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崩塌山体变形破坏模式及稳定性分析Word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崩塌山体变形破坏模式及稳定性分析Word格式.docx

4滑塌式

危岩体附着于母岩上,以一定角度的裂隙(卸荷裂隙)面接触,

在危岩体自重和地表水渗入裂隙等因素的作用下,裂隙面锁固部位被贯通,危岩体沿母岩(或基座)发生剪切滑移破坏,此种破坏方式往往有渐变特征,破坏后果受危岩临空条件影响,临空高度越大,后果越严重,处于陡坡边缘的松散体,沿着一定的滑移面在外部诱发因素作用下滑移崩落。

区内W5、W10破碎带危岩体将以这种方式失稳,

见照片2-7、2-8

3.崩塌山体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3.1定性分析与评价

郭家岩崩塌稳定性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山坡上面崩塌源区尚有的可能崩塌的岩土体的稳定性;

二是崩塌堆积体的稳定性。

影响这些地质体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地形地貌的空间因素;

岩土体的物质成分和结构特征。

郭家岩崩塌区内共有6个危岩带(WD1—WD6)、4个崩塌堆积体(D1—D4)。

主要采用野外调查稳定性定性判断为主,辅以室内计算的方式对山体边坡和危岩体进行评价。

勘查结果表明,4个崩塌堆积体坡面表层第四系崩坡积层厚度多在2m以内,坡脚厚度较大,坡体透水性差,坡面地表冲沟较发育,坡面整体坡度在30度以内,处于稳定状态,但其表层零星的新崩落石稳定性欠佳;

危岩带及D5、D6崩塌堆积体均处于欠稳定状态,但D5、D6崩塌堆积体位于坡面上部,其主要构成物质为碎石土,下部坡面较长,地表植被发育,堆积体物质不会整体顺坡面滑动到坡脚,且其上部危岩体稳定性也很差,危岩体崩落距离及破坏力将远大于崩塌堆积体物质,故崩塌堆积体失稳后危害性相对较小。

3.2崩塌山体稳定性计算

1.危岩运动计算计算中危岩体的密度按2.7t/m3

根据R•M•Spang(1978)的研究成果,崩落体只有坡度角小于一定临界值(约27°

)时,才停积于崖脚,随坡度角增大,可分别表现为滑动、滚动、跳跃和自由崩落等方式,大部分或全部堆积于坡脚。

灾害区内受岩体破坏影响的斜坡坡度平均坡角小于63°

,大于27°

,见图3-1,因此岩体在产生变形破坏后,大部分以滚动、跳跃或自由崩落的方式向坡脚运动,最后堆积于坡脚缓坡地带,直接影响坡下居民住房和公路的安全,目前坡体上零星分布有崩塌落石或危石,已房屋遭滚落岩体造成损失。

I

 

图3-1崩塌破坏运动图示

(1)落距计算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在物体下落过程中动能的增加等于势能的减

少,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即:

Ep+Ek=恒量

2

Mgh=1/2mv

根据地形剖面可计算出斜坡坡度B和碰撞时的切向速度Vt与法

向速度Vn,即:

Vn二V?

sin[3Vt=V?

cos[3

落石与斜坡松散层坡面的法向碰撞可认为是塑性碰撞,所以

Vn=@切向碰撞参考Hungr等人的研究,切向损失率采用10%即落

石第一次在斜坡上碰撞后维持其继续运动的动能为1/2m(0.9Vt)2。

块石在斜坡上的继续运动是以滚动和滑动为主的综合形式运动,

其摩擦角称为综合摩擦角

根据功能原理,落石的势能变化等于动能变化和克服摩擦所做的功:

..22..

刀mg\hi=1/2m(M-Vt)+Emgcosd?

tg①?

Li

式中:

V——落石在斜坡面上任意位置处所具有的速度

di――各直线段斜坡的平均坡度

△hi――各直线段斜坡的铅直高度

①——落石与坡面的综合摩擦角

Li――各直线段斜坡的长度

当末速度V=0时,可求得ELi,而ELicosdi就是崩塌的最大水平运动距离。

根据后山崩滑体分布的坡体结构特征,结合已发生的崩塌进行反算、类比,后山崩滑体发生崩塌坠落后,滚石最大落距200-250m,与现场调查情况基本吻合。

(2)能量计算

石块在斜坡上的运动形式是比较复杂的,既有滑动、滚动还有跳跃运动,甚至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三者兼而有之。

但一般情况来说,运

用牛顿能量守恒定律可以说明其大部分情况,即:

m—滚石质量(kg);

g—重力加速度;

H—滚石降落高度;

卩—摩擦系数;

a-坡面角;

V—滚石速度。

这表明滚石在滚落时,它所具有的势能已转变为摩擦能和动能,从

(1)式可知滚石能量E为:

则滚石速度v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v=J2gH卜盏]⑵

图3-2根据台阶坡面a确定摩擦系数卩值的线解示意图

崩塌体体产生的作用力F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F=mv/t(3)

滚石滚动模型见图3-3。

图3-3崩塌运动轨迹示意图

摩擦系数,查图4-6得摩擦系数为0.5;

a-坡面角,取30°

;

则计算结果:

v=』2gH[=18.0m/s

(2)

Vitana丿'

假设其作用在建筑物上的时间t=0.5s其作用力为:

F=mv/t=3X2.7x18.0/0.5=291.6KN(3)

从计算结果看,崩塌失稳时,对坡脚处支挡结构物的破坏的能量是巨大的。

2.稳定性计算

由于危岩带上散布着大量的危岩块,计算中仅选取有代表性危岩块进行计算,根据危岩体的受力情况及最可能的破坏形式,对W5、W10破碎带危岩体选用简单的直线滑动进行山体边坡计算评价;

W1、W3、W6危岩体选用楔形面滑动进行山体边坡计算评价;

W2、W7危岩体采用倾倒式模型进行计算评价;

对W4、W8、W9危岩体采用坠落式模型进行计算评价。

计算中选取相应危岩带有代表性的危岩块进行计算,并合理采用工况1(天然状态)、工况2(暴雨状态)、工况3(地震状态)、工况4(暴雨+地震状态)取其相应的强度和重度进行计算。

(1)直线滑移式边坡稳定性计算

区内W5、W10破碎带危岩体边坡选用简单的直线滑动进行山体

边坡计算评价。

1)计算模型:

据边坡结构及稳定性定性分析,危岩边坡可能发生平面滑动破

坏,往下形成崩塌,故采用平面破坏模式对危岩边坡进行稳定性计算。

滑动面为最靠坡外的裂缝底面或者基岩与新崩塌堆积体的分界面。

移式边坡稳定性计算模型见图3-4;

灰岩块石

中风化块石

2)计算公式为:

对工况I、H按下式计算:

F(Wcos:

-V)tgcl

Wsin:

c—后缘裂隙粘聚力标准值(kpa);

当裂隙未贯通时,取贯通段和未贯通段粘聚力标准值按长度加权的加权平均值,未贯通段粘聚力标准值取岩石粘聚力标准值的0.4倍;

©

—后缘裂隙内摩擦角标准值(°

;

当裂隙未贯通时,取贯通段和未贯通段内摩擦角标准值按长度加权的加权平均值,未贯通段内摩擦角标准值取岩石内摩擦角标准值的0.95倍;

a—骨面倾角(°

I—滑面长度(m)。

W—危岩体自重(kN/m);

V—裂隙水压力(kN/m),V=rwhw2/2;

hw—裂隙充水高度(m);

对工况皿、W按下式计算:

(Wcos:

-Qsin:

F=(

Wsin:

Qcos:

Q—地震力(kN/m),Q=EW,其方向可视为水平;

E—地震系

数,本工程取0.05;

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计算中各参数取值见表3-1。

表3-1滑移式危岩稳定性计算参数选取表

危岩编号

W5

W10

自重W(KN/m)

150

135

裂隙粘聚力c(kpa)

286

裂隙充水高度hw(m

1

裂隙水压力V(kN/m)

5

地震力Q(KN/m

7.5

6.75

滑面倾角a(°

37

41

滑面长度1(m

0.4

裂隙内摩擦角©

(°

45

(2)折线楔形面滑移式边坡稳定性计算

区内W1W3W6危岩体边坡选用折线楔形面滑移进行山体边坡

计算评价。

1)计算模型

据边坡结构面组合关系,危岩边坡可能沿下部楔形面发生折线式滑动破坏,脱离母岩形成崩塌,故采用折线楔形面滑移式边坡进行稳定性计算。

滑动面为危岩体下部的裂隙结构面。

折线楔形面滑移式边坡稳定性计算模型见图3-5;

图3-5折线楔形面滑移式斜坡计算示意图

2)计算公式

K-空土

f一n」nJ

二((W(sin:

-i-Acos:

iTDi)1]j)Tn

i1j=t

系数(戸),

Rn=(Wn((1-ru)COS:

n-Asin:

n)-RDn)tgn,GL.

®

j—第i块段的剩余下滑力传递至第i+1块段时的传递

Tn二(WnSin:

nACOS:

n)T°

nn

□屮.=屮.屮.乂屮,

jii1nA

j=i

'

-j二cos(:

i-:

i1)—sin(:

i1)tg'

id

Wi—第i条块的重量(kN/m);

C—第i条块内聚力(kPa);

①i—第i条块内摩擦角(°

);

Li—第i条块滑面长度(m);

ai—第i条块滑面倾角(°

);

rU—孔隙压力比;

RDi—深透压力产生的垂直滑面分力;

TDi—渗透压力产生的平行滑面分力;

A—地震加速度(重力加速度g),本次计算取0.20g;

Kj—稳定系数

剩余下滑推力计算公式

P汀4Ks叮-R

其中,传递系数■■-cosaiJ-ai-Sina^-ai*tan

下滑力Tisin:

打Acos:

j

抗滑力R=阿(cos:

行-Asin:

JGL

Pi—第i条块推力(kN/m)

Pi-1—第i条块的剩余下滑力(kN/m)

W—第i条块的重量(kN)

Ci、®

i—第i块的内聚力(kPa)及内摩擦角(°

Li—第i条块长度(m

ai—第i块的滑面倾角(°

A—地震加速度(重力加速度g)

Ks—设计安全系数

计算中各参数取值见表3-2。

表3-2楔形面滑移式危岩稳定性计算参数选取表

W1

W3

W6

滑面宽度Bi(m)

3.2

3.8

2.8

3.5

2.6

滑面长度Li(m)

1.8

1.5

1.6

滑面倾角ai(°

61

30

84

52

31

86

地下水流向BK°

180

内聚力Ci(Kpa)

51

内摩擦角©

i(°

滑面高度hi(m)

1.75

0.90

1.49

1.18

1.03

1.60

1.20

地下水咼度hiw(m)

1.33

1.00

1.07

地震加速度A(g)

0.2

容重Wi(KN/m)

151.2

92.3

112.8

111.7

97.3

112.0

91.0

(3)倾倒式边坡稳定性计算

W2、W7危岩块在定性分析基础上采用倾倒式模型进行计算评价

倾倒式危岩计算模型见图3-6

图3-6倾倒式危岩计算模型

按单位宽度考虑,不考虑基座抗拉强度。

取C点为倾覆点,为

基座岩层中风化外缘点。

a.由后缘岩体抗拉强度控制

对工况H、皿、W按下式计算:

2ik丁Wa

2sin

H_h+hw、

sinP3sinP」

F—危岩稳定性系数;

fik—危岩体抗拉强度标准值(kpa);

H—危岩块高度(m);

h—裂隙深度(m);

hw—裂隙充水高度(m);

B后缘裂隙倾角(°

a—危岩自重作用点到倾覆点的水平距离(m);

V—裂隙水压力(kN/m),V=rwhw2/2;

Q—地震力(kN/m),Q二EW,其方向可视为水平;

数,本工程取0.1;

ho—地震力作用点到倒覆点的垂直距离(m);

由底部岩体抗拉强度控制

-flkb2Wa

•…•…(7)

(m);

F二3

1h

QhoV(—-bcos-)

3sin:

b—后缘裂隙未贯通段下端到倾覆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其它符号意义同前。

计算中各参数取值见表3-3

表3-3倾倒式危岩稳定性计算参数选取表

W2

W7

自重W(KN/m

121

危岩块高度h(m

裂隙深度h(m

裂隙粘聚力c(kpa)

11300

抗拉强度flk(kpa)

4700

自重点的平距a(m

0.12

地震力点的垂距h0(m)

6.05

后缘裂隙倾角P(°

(°

地震系数z

0.1

(4)坠落式边坡稳定性计算

W4、W8、W9危岩体采用坠落式模型进行计算评价

1)计算模型:

对工况H、皿、W按下列二式计算,稳定性系数取两种计算结果

中的较小值:

Z—危岩抗弯力矩计算系数,依据潜在破坏面形态取值,

般可取1/12〜1/6,当潜在破坏面为矩形时可取1/6;

ao—危岩体重心到潜在破坏面的水平距离(m);

bo—危岩体重心到潜在破坏面形心的铅垂距离(m);

fk—危岩体抗拉强度标准值(kpa),根据岩石抗拉强度标准值乘以0.20的折减系数确定;

c—危岩体粘聚力标准值(kpa);

「一危岩体内摩擦角标准值(°

计算中各参数取值见表3-4。

表3-4坠落式危岩稳定性计算参数选取表

W4

W8

W9

自重W(KN/m

108

94

0.9

0.6

0.5

粘聚力c(kpa)

10300

9100

8300

4800

4100

地震力Q(KN/m)

5.4

4.7

重心平距a0(m

0.7

重心垂距b0(m

0.75

内摩擦角0(°

54

注:

计算参数的选择系依据野外调查及结合试验结果来综合确定,根据边坡规范,结

合室内试验和地区经验值分析进行取值

3.3崩塌稳定性综合评价

1危岩崩塌体稳定性评价标准

针对郭家岩崩塌的危害对象和治理工程的重要性,参考国土资源

部《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中对工程分

级,郭家岩崩塌威胁53户189人,威胁资产800万元以上,对该崩塌的防治工程等级划分为二级。

对于崩塌评价的相应安全系数标准见表3-5。

危岩、、危岩

稳定稳定

系八7态

危岩类型

不稳定

欠稳定

基本稳定

稳定

滑移式危岩

F<

1.0

KF<

1.15

1.15<

F<

1.3

>

1.3

倾倒式危岩

KFvl.25

1.25<

1.5

坠落式危岩

KFvl.35

1.35<

1.6

2.崩塌体稳定性综合评价

郭家岩崩塌在山坡坡面分布有一定量的危岩体,分布范围大,较

散。

对于各危岩带具有代表性的危岩体进行了定量评价见表3-6。

表3-6危岩带稳定性计算结果及评价表

位置及编号

破坏模式

工况I

工况U

工况川

工况W

稳定系数//评价结

稳定系数/评价结

稳定系数/■评价结/果

稳定系数/

/评价结

楔形面

滑动

1.47

1.27

1.21

1.06

倾倒

2.18

1.59

1.41

1.14

1.42

1.24

1.01

坠落

/

1.13

直线滑动

0.98

1.36

1.10

2.56

1.80

1.29

1.16

1.25

直线滑

1.05

1.38

通过稳定性计算结果可知,大部分危岩体在I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或稳定状态;

在H和皿工况下,大部分处于欠稳定状态,少数处于基本稳定和稳定状态;

在W工况下,稳定性大大降低,均处于欠稳定和不稳定状态。

稳定性计算结果与勘查结论基本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