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轻工行业技术改造步伐文档格式.docx
《加快轻工行业技术改造步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轻工行业技术改造步伐文档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塑料的超临界CO2微发泡制备技术;
日化行业新型绿色表面活性剂油脂乙氧基化物、醇醚糖苷、氧化法AEC等关键技术;
制糖行业封闭循环用水技术;
制革和毛皮加工水循环利用技术等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已得到突破。
一批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科技研发投入增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产品增多,据不完全统计,造纸、皮革、食品、家电、电池等24个行业专利年度申请数量从2010年的160152件,增加到2015年的371418件。
“十二五”期间,高性能二次电池新型电极电解质材料及相关技术等17项科研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变频空调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等26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共评出获奖项目806项。
据不完全统计,2011至2015年,国家安排轻工技改项目3980项,总投资1313亿元,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97.3亿元。
(三)轻工行业绿色发展取得积极进展
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提高能源利用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皮革、造纸等行业的综合消耗明显下降。
造纸、酒精、味精,柠檬酸、制革、铅蓄电池等行业全面或超额完成了淘汰指标,其中制革行业淘汰落后产能3471万标张等,造纸行业淘汰落后产能3000万吨,铅蓄电池企业由1800多家减少至300多家。
通过实施绿色照明工程、能效标识管理、环境标志认证、节能产品认证和节能惠民工程,提高了绿色节能产品市场比重,2015年照明电器行业产品中的汞使用量相比2010年削减了近50%。
国家安排的清洁生产示范项目、高风险污染物削减行动计划项目涉及轻工行业的项目共计98个,总投资约107亿元,其中获得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约6亿元。
(四)轻工装备自主化水平不断提升
“十二五”期间,我国轻工装备水平不断提升,酿酒、制鞋、五金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加快装备升级改造,大力推进机械化、数控化、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在行业的应用。
造纸装备、食品加工装备、塑料加工装备、皮革和皮革制品加工装备、缝制机械等装备自主化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一定的技术突破,部分技术得到了行业的认可,在国内市场应用率不断提高,部分装备还出口其他国家,其中塑料机械已有逾三分之一的企业产品实现出口,出口量已占国内销售量的30%左右,出口增长率达20%。
(五)行业组织服务科技进步能力进一步增强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各行业协会不断提高服务能力,着力促进行业科技发展,在制定科技发展规划,组织申报和实施科技、技改项目,推进节能减排,促进装备水平提高,开展科技表彰,推动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为行业科技进步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巨大努力。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制定发布了轻工业技术进步“十二五”发展指导意见,家电、塑料、造纸、皮革、发酵、缝制机械、制笔等行业编制和修改行业技术进步指导意见或技术路线图;
造纸、发酵、酿酒、制糖、皮革、电池、制盐等7个行业参与编制发布了先进适用节能减排技术指南等。
二、轻工业技术进步现状和存在差距
(一)关键共性技术制约行业整体水平提升
基础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的投入不足,行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比较薄弱,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难度大、周期长,特别是在基础材料、关键工艺、核心零部件、系统集成等方面的关键共性技术亟待突破。
造纸行业在纤维资源利用、节能减排等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高档的特种纸还需依赖进口;
塑料行业多种功能性树脂大部分依赖进口;
皮革行业高档化工材料仍主要依赖进口,年需求量10万吨的高档后整饰材料外国品牌占市场份额的80%;
家电行业在智能化、变频、新材料应用、关键零部件等关键核心技术与国际一流企业还存在差距;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营养基因组学、非热灭菌技术,绿色高效表面活性剂、特种功能陶瓷、新型环保制笔材料等关键材料制造技术急需突破。
(二)节能减排压力依然较大
经过行业的努力,皮革、造纸等重点行业的综合消耗明显下降,但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和我国提出的严格减排目标及指标使轻工业节能减排仍面临巨大压力。
轻工行业在产品质量、安全、材料使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受到来自美国、欧盟及日本等国际市场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冲击,已成为我国轻工产品出口的新掣肘。
行业中部分企业没有采取综合利用的方式、依然采用粗放的增长方式,物耗、水耗、能耗大、污染较为严重。
2014年,造纸行业废水排放量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13.4%,COD排放量占全国工业COD总排放量15.4%,排放废水中氨氮占全国工业氨氮总排放量6.9%;
2015年铅蓄电池生产耗用铅约390万吨,占我国铅消费总量的80%以上,含重金属废水排放总量1200多万吨;
陶瓷行业能耗与先进国家比要高1/2到一倍以上;
复合膜印刷、家具、制鞋、人造革合成革也是工业VOC排放的重点行业。
(三)技术创新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从我国目前的轻工业现状来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尚不健全,人才、技术储备不足,新兴产业带动作用还不强。
轻工行业中小企业多,进入的门槛相对偏低,多数没有研发中心,多数行业整体研发能力不强,高端装备、核心技术及高品质、关键的原材料依然大部分依靠进口,一些科研院所的研究设备陈旧和研究资金缺乏,高水平研发人员和科技创新团队缺乏,企业尚未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应用的主体,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规模小,模式单一,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成果推广缺乏有效组织。
(四)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成果共享与服务机制不健全
我国轻工行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远不如发达国家,成果转化机制不灵活,许多科研项目处于科研成果阶段,不能商品化,部分科研人员主观上缺乏推进科研成果转化的意图和意识,研发成果、专利停留在高校或研究院所;
绝大多数企业研发、转化科技成果的动力能力不足;
同时由于企业间的竞争以及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不足导致科研人员参与积极性不高等原因,使得部分关键共性技术难以向全行业辐射;
成果转化的路径窄,科技成果的转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急需要中介服务机构全过程的服务。
(五)部分高端装备自主化智能化水平较低
我国轻工装备的产能和技术水平基本能满足国内轻工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可以为行业提供完整的中等及以上规模的所有设备,国际竞争力正在增强,主要是性价比高,以造纸装备为例,性能基本相同的国产装备价格仅为进口同类产品的40%-60%。
但高端装备仍停留在以消化吸收为主的方式,部分产品仍依靠经验与模仿国际品牌产品为主。
锂离子电池自动化生产线完全依赖于进口;
乳品无菌罐装技术和装备一直被欧洲垄断,国内几乎所有大型乳业集团均订购国外自动化程度高、班产量大的无菌生产设备。
高端塑料加工设备仍需从德国、美国等进口。
与信息技术融合不足,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体现两化深度融合的智能化轻工装备绝大部分处于研发示范阶段。
三、面临的形势和机遇
“十三五”时期,世界科技创新呈现新趋势,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
科学技术从微观到宏观各个尺度向纵深演进,学科多点突破、交叉融合趋势日益明显。
信息网络、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清洁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领域呈现群体跃进态势,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催生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全球创新创业进入高度密集活跃期,人才、知识、技术、资本等创新资源全球流动的速度、范围和规模达到空前水平。
目前我国轻工业同全国经济一样正处于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档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到了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期,面临产业结构、社会结构、需求结构的“三重转型”,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三大特征,产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科技对轻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还不够高,迫切需要科技创新培育新的发展动力。
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处于制造业的中高端,决定重新发展制造业,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德国则提出工业4.0等。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引发世界产业格局的深度调整,我国轻工业受到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向挤压”。
与此同时,围绕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催生产业发展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为我国轻工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迎来重大机遇,通过“轻工业+互联网”,在行业中融入新的先进制造技术、利用互联网重构企业组织方式、按需定制等推动产业发生新的变化。
总之,我国轻工业科技创新正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必须牢牢把握机遇,开创轻工业创新发展新局面。
四、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推动行业的改革和创新,主动适应行业发展新常态,按照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国制造2025》、《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国务院《关于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若干意见》和《轻工业发展规划(2006-2020年)》,推动行业的改革和创新,引领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总体基调,保持轻工经济平稳健康增长,把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作为发展导向,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行业向产业形态的中高端迈进,以改革释放发展活力、以创新增强内生动力、以开放提升国际竞争力、以绿色低碳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好地满足多样性、多层次的消费需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做出轻工应有的贡献。
(二)基本原则
----创新发展。
坚持把创新摆在轻工业发展的核心位置,推动建立和完善创新制度,推动跨行业协同创新,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促进行业制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推动轻工业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绿色发展。
坚持推进行业的节能减排、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推广应用,提高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以及能源利用效率。
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绿色制造体系,促进行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推动轻工业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
----融合发展。
聚焦于学科交叉与融合,与相关行业形成资源共享,开发更多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促进协同发展。
(三)主要目标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建成一批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在一些重点产业中构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形成比较完善的公共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和服务体系。
——增加科技资源总量。
国家重点实验室由14个增加到20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23个增加到28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由144个增加到200个,整合行业优势资源,重点建设120个中国轻工业重点实验室,120个中国轻工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轻工领域重点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超过2.2%,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制造模式、管理模式、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创新加快推进。
----继续推进节能减排。
继续推进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8%、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比2015年下降23%、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5年下降22%。
五、重点任务
(一)推进科研创新体系建设
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轻工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强轻工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的建设,提高轻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行业创新体系。
促进轻工业可持续发展,建设一批中国轻工业重点实验室和中国轻工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围绕轻工行业领域在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重大关键技术、产业共性技术的创新性研究,探索人才培育、技术产业化的创新模式,解决行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提高创新能力,支撑行业转型升级。
(二)加强基础前沿技术研究
采取产学研结合模式协同创新,统筹组织突破一批制约重点行业发展的项目,推进纳米材料、石墨烯、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材料技术在轻工领域应用研究。
重点研究食品行业基础原辅料和加工过程安全保障技术;
造纸行业新一代清洁制浆造纸技术、高效利用纤维原料的生物质精炼技术等;
家电行业在产品智能化技术及人工智能应用技术;
皮革行业无铬鞣制、环保型染整和助剂等绿色制革化工新材料、生物(酶)制革、节盐工艺、制革固体废物资源化再利用、制革污泥处理技术及减排装备和清洁生产技术集成、高附加值皮革毛皮及制品、发展轻量化、耐磨止滑、缓冲减震、回弹等功能性、绿色化鞋用材料;
研发和应用箱包抗压、防水、耐磨等原辅材料;
塑料行业特种工程塑料,功能性膜材料,石墨烯高分子材料;
生物发酵行业基于基因(组)数据库的生物催化剂资源的定向挖掘技术、高效细胞催化剂搭建新技术及其共性生物元件库、多酶组合催化和化学-酶组合催化技术等;
陶瓷行业在绿色无公害装饰材料、超细陶瓷粉体绿色制备、高温压电陶瓷材料和新型环境友好无铅压电陶瓷等;
照明电器产品作为物联网载体的融合发展与应用技术;
电池行业高能量密度锂离子动力电池、长寿命锂离子储能电池用材料,非铅板栅、双极性等新型铅蓄电池及关键材料,自动、连续化板栅和极板制造装备和技术,精密测量系统,高效、节能、环保废旧电池回收再生技术,先进动力锂离子电池全员管理系统,量子电池技术等;
洗涤用品行业特殊功能的高效工业表面活性剂及生物质基绿色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新型催化剂体系及机理,以及高效、节水洗涤剂配方等;
自行车行业中高档自行车变速器、电子变速技术等
(三)推进一批行业发展急需的关键共性技术开展产业化示范
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在造纸行业节能减排降耗技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高性能纸基功能材料,食品行业非热灭菌技术、高温瞬时杀菌和低温多段杀菌技术、生物发酵过程的优化控制技术、发酵产品提取精制技术、生物质非粮替代技术、发酵母液除盐综合利用技术,照明电器行业LED灯自动组装和在线检测技术、带自感应技术的智能照明产品以及智能照明系统,家电行业太阳能、空气能等家庭能源管理系统、天然工质制冷剂替代技术、变频技术、高效换热器技术、高效变频压缩机技术、太阳能混合能源技术、家电节能降噪技术、绿色设计及废旧家电回收利用技术,皮革行业绿色制革关键新材料及鞋用功能材料开发与产业化、皮革关键酶制剂及生物技术、清洁化制革技术及污泥、废毛废革屑等固废的资源化利用技术、含三价铬固体废物有效再利用、铬鞣替代技术,塑料行业聚合物材料的轻量化技术、塑料制品的短流程与精细加工技术、功能与寿命可调控的农用覆盖材料低成本制造技术、汽车装备制造国防等领域工程塑料、生物基与全生物降解材料,日用陶瓷固废制备环境友好透水砖及超细陶瓷粉体绿色制备技术,环境友好水基流延制备技术,绿色高效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技术、制笔新型环保材料、自行车行业轻合金、低合金和复合材料的应用,力矩传感器与智能控制技术在电动自行车中的应用等方面取得一批核心技术的突破与应用,形成批量生产能力,带动轻工业基础能力建设的全面提升。
(四)促进行业实现绿色发展
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推动企业节能减排,发展绿色轻工产品,推进轻工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
加大造纸、皮革、食品、电池、陶瓷、日用玻璃等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在电池、皮革、荧光灯等行业研发、推广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进一步推动落实《高风险污染物削减行动计划》,大幅提高行业清洁生产水平。
加强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提高废弃电器、废纸、废塑料、废电池、食品废渣、皮革废弃物等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转化为再生资源的能力。
不断提高家电、照明等行业终端产品的节能水平,开展节能领跑产品的认定。
加大合成革、塑料彩色印刷、制鞋、木制家具、油墨等行业推广低挥发性有机溶剂工艺,减少VOC的排放,制定重点行业VOC削减路线图;
针对食品发酵造纸等重点行业的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制定处理/处置的路线图;
加大高效、浓缩、节水型洗涤用品的开发;
在重点行业推行生态设计、开发绿色产品、开展绿色企业评价,加快绿色改造升级,积极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提高行业资源利用效率,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大幅降低能耗、物耗和水耗水平。
(五)进一步提高装备自主化水平
针对轻工重点行业关键装备依赖进口的现状,以关键技术、设备和重点项目为突破口,提高重点装备自主化水平。
在食品机械方面集中力量发展大型无菌冷灌装、肉制品加工关键装备、高效分离纯化装备、食品品质在线监测以及食品分析与检测装备等与食品有关的装备制造技术的突破;
造纸机械方面重点发展高速造纸机及高端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突破,年产10~20万吨非木纤维制浆成套设备、年产10~15万吨化学机械木浆关键设备、年产10~15万吨废纸(脱墨)浆生产线成套装备、车速1200米以上/分钟大中型文化纸机成套设备等;
塑料加工业重点发展大型、超大型以及高速中空制品生产装备、高精度、智能化塑料多层共挤薄膜机、大口径塑料双壁波纹管生产线、柔性双向拉伸薄膜生产线、超临界CO2结构发泡、微孔发泡塑料成型装备、废弃高聚物混容增强复合材料制造技术与装备等;
制鞋行业重点发展自动化流水线,以及缝制、裁断、刷处理剂、刷胶粘剂、帮脚起毛等工序的自动化装备。
(六)加快推进新兴产业发展
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新能源带动轻工新兴产业发展。
重点培育发展电池行业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及其重整技术和高比功率超级电容器技术、大规模电池储能技术;
塑料行业高端的改性特种塑料、氟塑料、超临界CO2发泡材料、废旧塑料高值化利用等关键制品;
先进功能陶瓷材料、特种纸基复合材料、高效高值表面活性剂等。
重点开展大宗生物基产品的酶催化转化技术研究,并形成从酶基因筛选到工业酶制剂评估应用的链式研发体系,建立基于新型工业酶制剂的绿色制造体系。
(七)提高企业智能制造水平
根据不同行业现状,围绕重点行业关键生产环节,推进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向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融合的集成创新和工程应用,加大智能制造方向的技术研发和改造力度,大力推进制造过程的智能化,从产品设计智能化、关键工序智能化、供应链优化管控方面推进轻工行业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生产车间和智能工厂的建设,研发具有行业特点的智能检测、智能控制、智能管理技术和装备。
轻工机械、缝制机械等装备行业要积极参与下游行业关键特殊专业装备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进程,推动专用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和智能化生产线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设计和制造,通过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品功能、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
(八)加快实施技术改造
轻工业技术改造要着力于落实《中国制造2025》9大战略任务和重点、5大工程确立投资方向,着力于轻工重点行业以“四基”工程、先进制造技术、轻工行业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绿色制造、质量提升及品牌建设、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关键装备自主化)、食品安全保障能力、新材料改造升级等为重点的技术改造投资方向。
六、政策建议
(一)加大对轻工业技术进步的支持力度
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应积极支持轻工行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面向产业集群的科技服务集成平台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建设。
加大对轻工行业前沿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支持力度,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支持节能减排先进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轻工装备首台套示范和产业化。
支持重点行业的升级改造和轻工新兴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提高企业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水平。
引导企业加大自身投入,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
(二)整合科技力量,加大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加强行业科技基础能力和创新能力服务支撑体系建设,建设一批中国轻工业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一步完善政、产、学、研、用,上下游联动的创新体系,提高关键共性技术与装备研发和集成能力;
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和企业培养专业人才的优势,依托重大科技专项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建设高素质创新人才团队。
(三)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熟悉行业、贴近企业,联系政府和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把握世界轻工业科技发展趋势,加强对行业科技发展的指导和重大科技需求的调查研究与凝练,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利用各方面的投入,有效组织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的行业内外科技力量开展攻关,加快轻工业技术进步。
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有关产业政策法规的制定,反映企业诉求,推动已出台的支持技术进步各项政策和相关部委已颁布的各类“十三五”规划中有关轻工科技进步的项目落到实处。
在各类技术研发、产业化、技术改造项目立项过程中政府部门要充分征询行业协会意见,依靠行业协会促进落实、跟踪、监督和反馈。
附表:
专栏1、前沿技术研究
专栏2、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专栏3、清洁生产与节能减排技术
专栏4、重点推广技术
专栏5、轻工业新兴产业技术
专栏1:
前沿技术研究
重点行业与领域
主要技术内容
食品
重点开发非热灭菌技术,食品营养品质靶向设计技术,功能食品设计与制造技术以及食品营养基因组学,食品加工过程中生理生化和食品品质变化规律的研究,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和在线检测技术,食品风险评估体系,食品安全溯源和预警体系,食品智能包装技术。
造纸
重点开发新一代清洁制浆造纸与节能减排技术,高效利用纤维原料的生物质精炼技术和生物衍生新材料技术,高效环保制浆造纸化学品制备,固体废物处理及生物质资源化利用技术。
塑料
重点开发高效、复合、低毒及无害化的多功能高性能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