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中提升文学素养 悟出满分作文的奥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阅读中提升文学素养 悟出满分作文的奥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阅读中提升文学素养 悟出满分作文的奥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宋徽宗主持画院考试,曾以“踏花归去马蹄香”为题命考生作画。
获头彩的作品恰恰是一朵花都没有的,画上只画一匹飘逸而来的骏马,其高扬的右蹄旁有几只追逐的蝴蝶。
正是这无花之中尽得花之神韵,因为蝴蝶宁死也不愿离去,可见马蹄上有多么诱人的花香,可想马踏了多少花才有蹄上浓郁的花香。
因为“无”才有了无数存在于想象之中的精美绝伦的“有”。
苏轼《题西林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从苏轼的诗中我们可以获得见解,最佳的写作角度是指作者对客观生活和客观事物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考场上同样如此,考生要运用自己独到的眼光去看事物,就是要在审题准确的前提下,立意要深刻新颖,构思要别出心裁。
让我们从考场的高分作文说起,教你如何让以最佳的立意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
1.推陈出新见深度。
要让文章立意新颖,就要避开陈旧主题,推陈出新写出自己的深刻见解。
如“珍爱”这一半命题题,若能避开平常的“幸福、母爱、真情……”一类内容,大胆地选填“中国心、一腔华夏情、书法雅趣、民族精神、不屈的生命……”
或者从反向立意,如"
眼泪、挫折、痛苦、磨难"
都会比较有深度。
也可以适当延伸所填的内容,如“母爱的芳香、温馨的批语、粗糙的抚摸、触动心灵的瞬间……”
例文:
珍爱民族精神(略)
2.独辟蹊径格调高。
古人云“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紧扣时代脉搏渗入时代新观念,奏响时代最强音,把主题聚焦在有代表性的方面去思考,自然就会有震撼人心的撼动力。
如“与——结缘”,“与琴棋书画结缘”,可以写出在琴棋书画的熏陶下的人生感悟;
“与中华汉字结缘”可以写出中华汉字带给自己的人生哲理;
“与戏曲结缘”可以写出在“婉转的腔调,生动的色彩,一句句戏剧唱遍天下曲;
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一声声戏剧转遍中华魂”情深意长……这些内容不仅深刻而且以独特的视角表现出结缘高尚格调,表明在众多试卷中,以独特的眼光抓住了评分者的眼球,打动了评分者的心。
与中国龙结缘(略)
3.化大为小有个性。
要使文章的立意与众不同,就要站得角度不同化大为小,以小见大揭示深刻的道理,达到“一粒沙粒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的效果。
如“请让我”,如“请让我说声对不起”把自己多年对母亲的愧疚倾注于笔端;
“请让我抚摸你的伤痕”把自己的心灵路程刻画的细腻动人;
还有“为你洗脚”“握住你的手”“驻足在你的面前”等富有创意的补写内容比比皆是,都超越了平淡庸俗的内容。
特别是有多数同学以自己的情感经历为线索,从小事写起,把对母亲、父亲、老师,甚至是陌生人的情感沟通写的淋漓尽致,得到阅卷老师的倍加赞赏。
请让我嗅嗅瓷器的味道(略)
(二)选材与角度: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善于选择新颖素材,以与众不同感悟人生。
什么是选材,就是你写作文时的材料,如果说立意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那么,材料就是文章的血和肉。
在宋代,宋徽宗赵估喜爱绘画,于是就把考画家列为科举制度的一部分。
一次,主考官出的题目是“深山藏古寺”。
怎样表现这个主题呢?
怎样把这个古寺“藏得”更好更妙呢?
有的在崇山峻岭间画上一座古庙,有的在茂密丛林中伸出庙的一个角,或露出一段残垣断壁,但主考官都不甚满意。
另有一位画家则独辟溪径:
画面上崇山清泉,有一个老和尚正一瓢一瓢地将泉水舀进桶里。
画和尚而不画庙,有和尚则必有庙,确实将一座古寺深深地“藏”起来了,真是别出心裁,令主考官拍案称绝。
选材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选择什么样的材料入文决定是作文成败的关键。
选择新颖、深刻、拓宽的材料是作文制胜的又一绝招。
要想使自己的文章取得高分,就要避开经常选用的常见素材。
在中考作文中历来鼓励见解深刻、闪烁着理性火花的文章,或深入本质、或揭示原因、或指出规律、或给人启发。
1.选材要新颖
郑板桥的题书斋联: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上联主张以最简练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以少许胜多许。
比如画兰竹易流于枝蔓,应删繁就简,使如三秋之树,瘦劲秀挺,没有细枝密叶。
下联主张要“自出手眼,自树脊骨”,不可赶浪头、趋风气,必须自辟新路,似二月花,一花引来百花开,生机勃勃,也就是创造与众不同的新格调。
作文也是如此。
2.选材要深刻
赵翼的《论诗》“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纵然你是诗仙诗圣,也不能永远垄断诗坛。
诗歌如此,文章亦然。
黄山谷说“文章切忌随人后”,陆放翁也说“文章切忌参死句”,而郑板桥最绝,他说“领异标新二月花”,将有新意的文章比作在二月盛放的美丽花朵。
3.选材要拓宽
时空隧道任我畅游,纵向上下五千年任我挑选,横向古今中外典型事例都可入文。
不要只是局限在眼前之事,或者别人写过的材料,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自己悟出的东西才珍贵。
例文一:
品味赏析:
这是一篇考场中的满分作文,这位考生中考语文成绩是牡丹江市中考有史以来的最高分117分(满分是120).本文的构思匠心独运,开篇直接以以千百年来积淀起来的民族精神起笔,给读者一种强烈的震撼力。
紧接着作者以沉痛的笔触穿越历史,向读者展示出令人心痛的历史记忆,分别写出了历史中的民族的悲痛记忆,然后以"
然而"
这一关联词引导读者走出沉重的历史,作者饱含真情,直接抒发对民族精神的赞美之情,由此点出全文主旨,让我们看到这一代年轻人的信念,令人振奋。
例文二:
本文的立意非常深刻,以中国的龙为责任的体现,通过三个片段诠释了龙的内涵。
勾践的铭记兴国,重新撑起越国的一片天;
李剑英的英雄壮举,维系了人民的安危;
经济危机风暴中的中国,用行动诠释着关乎天下的责任感。
典型的事例,极富感染力的语言,清晰的结构安排,凝聚成了本文备受青睐的亮点。
例文三:
文章开篇不俗,通过父子两人的对话来探讨瓷器的味道,意在突出父亲的这份爱与众不同,在谈论瓷器的过程中,使我得到一份生命的财富。
作者观察生活的眼光独特,文学素养的功底很深厚,寻常人眼中的瓷器的味道是物品的味道,平淡无奇,可是作者却发现了瓷器由一件普通的器物经过千锤百炼,经过漫长岁月中的等待、蓄积,最后如浴火重生的凤凰一样,留给世人的是最美的不灭传说,这与我们的人生是何其相似。
如写“母爱”可作如下多角度拓展:
平日里母亲细微的关爱;
母亲的亲切的叮咛;
母亲的唠唠叨叨;
母亲的严厉的批评;
母亲的粗糙的抚摸;
母亲的沉默不语……
再如由“水”可作如下多向发散:
水是生命之源。
它是大自然的灵魂,它蕴涵着丰富多彩的人文意蕴。
装点大地秀色的水要为别人带来快乐;
孕育一切生命,哺育万物的水是伟大的母爱;
认准方向,千曲百折不回头的水启迪我们有坚强的意志,有恒心;
遇到阻力能发挥百倍力量的水揭示愈挫愈坚的顽强品格;
心底涌动的水是友情、亲情,心情如水,以诚待人;
滴水穿石是以柔克刚的一种品质。
(三)构思与行文:
文似看山不喜平,独具特色天然成。
——别出心裁谋篇布局,以匠心独运凸显风格。
犹如建筑师建造一座高楼,在楼房没有修建之前,建筑师的心中就有了楼房的形象,写作也是如此,要精心考虑作文的谋篇布局,力求一波三折,独具特色浑然天成。
1.体裁:
注重文体特点,根据自己擅长。
如“爱在细微之处”一题,最好应写成抒情散文,便于表达自己所感受到的细腻的爱。
再如“守住你的金矿”一题,可以写成哲理性散文,也可以写成议论文。
2.拟题:
花香蝶自来,题好文一半。
善补题,以小见大。
如以“体验”为题,可拟《爱的初体验》、《生命的体验》、《孤独的体验》
巧点化,妙趣横生。
“诚信”话题《众里寻它千XX》“思念”话题《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宽容”话题《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理解”话题《对面的老师看过来》
妙修辞,匠心独运。
新视角,别开生面。
如《苦难也是一笔财富》、《心灵的旅行》、《爱在沉默之中》等;
3.开头:
起句当如爆竹,骤然间动人心弦。
(1)开门见山,直接点题。
如:
放学的铃声早已在凄风冷雨中飘远,校园里空荡荡的,我孤独地在校大路上徘徊。
突然,院墙边一株瘦弱却开着花的小桃树锁住了我的目光。
——《就这样被打动》
(2)由景入题,创设情境。
教室外,呼啸着的北风挟着密集的雨点扑打在墙上,“嚓、嚓”地响。
教室里,一场全能竞赛考试进行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心中筑起一堵墙》)
(3)巧设悬念,质疑吸引。
站在这充满荣誉的领奖台上,望着台下一张张羡慕的笑脸,听着他们真诚的掌声,我忽然想起了两年前,他们——我的同学将我从孤寂的暗夜引向光明的经历。
(《走出黑夜》)
(4)直抒胸臆,尽情赞美。
有一个身影时常在我脑海浮现,有一种声音总是在我耳边回响,有一份思念和祝福长久地驻在我的心里。
你还好吗,我的鸟儿?
——(《那一次,我曾与你邂逅》)
(5)对比映衬,烘云托月:
窗外阳光明媚,几只小鸟在树上欢快地叫着,但我却无论如何也打不起精神来,因为爸爸妈妈分居了,而且正在闹离婚,这对我是个莫大的打击。
我要尽最大的努力使爸妈和好,因为我想有个完整的家。
——《我想有个完整的家》
(6)巧妙引用,增添文采。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懂得宽容,你便拥有了一份心灵的晴空,你的生活将春暖花开。
《我懂得了宽容》
4.主体:
纵横交错结构多,随题而定任你选。
一是情节推进式
我的视线——有一种淡淡的味道叫作幸福
这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作者所选的材料就是生活中的细节,以充满深情的描绘,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母亲送我上学的过程,仅仅一个小小的生活片段,就为读者展现出一位母亲对孩子的挚爱,让一个在爱中成长的孩子体会了什么叫幸福。
二是片段组合式
悠悠飞舞
这是一篇运用积累的历史人物素材所写的作文,作者把屈原、李白、文天祥的事例根据文章主旨的需要,以片段组合的方式写出了对话题“翅膀”的独特理解,给人一种独特的感觉。
在这两种格式的基础上,其余的结构安排可以由此发挥拓展。
5.结尾:
主题升华不可少,余音绕梁味无穷。
(1)卒章显志
如《蝴蝶的金翅膀》的结尾:
"
金翅膀的蝴蝶一定有,只是我没查找到。
但我想:
即使世间没有,老师心里也装有。
因为她教会我用一只眼睛仔细观察,另一只眼睛不停寻找。
(2)引发联想
我们没有交谈过什么,只是在一个个美丽的清晨,一个人轻轻地拉,一个人静静地听。
老人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慈祥的眼睛平静的望着我,象深深的潭水……"
(3)直抒胸臆
如《父亲》的结尾:
不少人都说我是孝子,我自己也以为是。
在父亲最需要的时候,我既没有在衣食住行上尽人子之则,也没有在精神上赡养父亲,让他带着缺憾走了!
我永远不能原谅自己!
(4)首尾呼应
《雪夜》的结尾中这样写道:
谁也没有再说话。
屋里也很静,屋外也很静。
那白色的小精灵依然悠悠然然地飞落下来……"
(四)描写与文采:
呕心沥血创意境,细微之处见真情。
——语不惊人死不休,以传神之笔显文采。
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必须和抒情有机结合,这就要创设一定的意境,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让生活中激发出来的情感和外界景物完美的结合起来,形成一种优美的艺术境界,起到一定的渲染和烘托作用,深深地感染读者,引起共鸣。
1.善于创设情境进行渲染烘托
用环境描写可以表现人物活动的背景;
表现人物活动的背景;
渲染人物活动的气氛;
;
暗示人物的心情;
抒发人物的感情等。
例如:
放学的铃声,还在操场的上空萦绕,我却早已逃脱了题海战术的折磨……
抬头,天空灰灰的像哭过;
低头,地上的沙石棱角分明。
心中沉淀下的是几许烦恼。
风,裹夹着冷冷的月光,刺痛了我的面颊。
月光里浸透着我心中的哀伤。
作者善于创设一种符合人物心情的放学后回到家中的生活情境,从阴沉的天到月亮不知何时升起,淋漓尽致地解释了人物面对升学压力的烦躁的内心,母亲的细微的关爱的表现,一个承受压力的心灵领略到了母爱的伟大。
2.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力求传神之笔
细节描写,是指用“画龙点睛”的方法,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某一特征作细致、具体的描绘,以达到“于细微处见精神”的描写手法。
细节就好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
只有“细”,才能使千姿百态的各种人物在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间传达出人物的神韵。
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
一个好的细节,可以起到“窥一斑而略知全豹,以一目而尽传精神”的奇妙作用。
这种文字看似短,但“磁力”很大,它往往能像闪光的珍珠一样博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母亲倾斜着身子,脚步也略带凌乱,她的两只手奋力地抓住大包,手上的筋清晰可见,似乎因为这过重的负荷而愤怒,像要绷断了。
她的手不停地交换着位置,仿佛想趁那交换的一瞬缓解压力。
几缕发丝像要为她掩饰紧皱的眉头而滑落到了额前,浸湿在汗水中……
文采多指内涵的一种韵味,一种光泽,一种气派,它以自然流露为上,返璞归真为上。
要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每一话都要精雕细琢,一定要留心炼句炼意,使文句具有音外之音,韵外之韵,情外之情。
三、阅读积累提升素养
(一)阅读和积累: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享受阅读提升素养,以厚积薄发秀出美文。
俗话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从考场作文回到现实的作文训练之中,教你如何在阅读中学会观察感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积累素材。
朱熹的《观书有感》,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
全诗以方塘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
池塘并不是一潭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
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
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书写者内心的不竭艺术灵感,作文更是如此。
优秀的文学作品总能启发人、鼓舞人,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在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读者就是在进行审美感知和审美体验。
提升作文水平离不开读书,古人云,“富有诗书气自华”,饱读诗书,学富五车,温柔敦厚,彬彬有礼。
书籍给了我们观察世界的高度,让我们视野开阔;
书籍也给了我们认识社会的角度,让我们的思想深刻。
读古人之书有如与先贤对话,读今人之书好比与智者聊天。
在读书中我们了解人生,明白事理,更关键的是我们在阅读中提升文学素养,学会写作方法。
1.社会生活是一本无字书
人生是一本耐读的哲理书,用心感受生活,一切能震撼人心的佳作,都得于作者有一双能洞察世故的锐眼和一颗细腻的心。
人生的过程中有风有雨,有欢乐也有痛苦,我们既要勇于拼搏,我们又要敢于面对风风雨雨,生活中当你失败了,可是你坚强地战胜了自己,那你就是一本书。
家庭生活中:
父母的孝敬老人;
母亲的手、脸、头发的变化;
喜怒哀乐的变化;
做饭洗衣的身影;
临出门时的唠唠叨叨……
学校生活中:
老师的耐心启迪;
课堂上的师生活动;
同学之间的相互关心……
社会生活中:
邻里之间的相互关爱;
公交车上的让座,陌生人的帮助……
2.自然风光是一本哲理书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那是一种顽强的力量;
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启迪我们要谦虚;
当我们看到日出时,我们会想到太阳的拼搏,感受到阳光的温暖时,我们会想到那是一种温暖,那是母亲的爱在温暖着我;
当我们看到滴水穿石时,我们会想到水滴的执着;
还有山的沉稳;
水的追求;
天空中的云卷云舒;
庭前的花开花落等。
这些需要我们调动五种感官来观察生活和自然,五种感官就是通常所说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触觉,这是我们人通过各种感觉器官对外界事物的感觉结果。
3.民俗民情是一本文化书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文化传统,这些文化传统蕴含在我们的传统节日之中,要靠我们一代代传承下去,我们不能不读。
如春节的大红对联,大红灯笼,年夜饭的饺子寓意着辞旧迎新,团员和吉祥;
中秋节的月饼,象征着团圆。
4.时代发展是一本拓展书
我们的时代在发展,了解它也是一种阅读。
如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当我们观看的时候,那是一种感受,感受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团结,运动员的拼搏……神七上天,当我们看到宇航员翟志刚挥舞五星红旗在太空中漫步的那一瞬间,作为每一个中国人都会为之而振奋,让我们感受到我们国力的强盛。
5.文学经典是一本精华书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
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们携手共游,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文学素养,为写好作文奠定坚实的文学功底。
必读的有教育部规定的古诗文7——9年的80篇。
辅助类的有唐诗宋词元曲的鉴赏版本,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古诗词的内容。
我们还应该读其它方面的书籍,包括科学普及类的读物和政治、历史、文化、各类读物,当代文学中获奖的优秀文学作品等。
(二)灵感与激情:
腹有诗书气自华,心有灵犀一点通。
——呵护灵感常练笔,以真情实感秀出美文。
提高文学素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里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一个积淀的过程,而且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古人云: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博观:
指大量的看书,多多阅读,了解事物;
约取:
指少量的慢慢的拿出来。
厚积:
指大量地、充分地积蓄;
薄发:
指少量地、慢慢地放出。
多多积蓄,慢慢放出。
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就是指要经过长时间有准备的积累即将大有可为。
用一句陈词滥调“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来说,只要我们平时能如梅尧臣一样有自己的材料仓库,如蒲松龄摆茶棚一样,广泛搜集素材,就能文思泉涌,好文章信手拈来。
初学者不妨模仿和借鉴别人的手法,熟能生巧之后,再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
我在自己的散文集《闲花落地听无声》序言中的一段话可供大家借鉴:
“每当有一种灵感涌上心头的时候,拿起笔尽情的书写,那是一种精神的享受;
在夜深人静之时,吟诵着一字字心灵的絮语时,疲惫的灵魂仿佛就在一次次地接受着神圣的洗礼。
当你行走在自然之中的时候,你会有“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的一份真知灼见;
当你感恩于情感的记忆之时,你会有“细雨沾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的一种细腻真情;
当你享受在耕耘之中的时候,你会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的一丝心灵愉悦;
当你感悟在生活的点滴之中的时候,你会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的一番豁然顿悟。
一份坦然,一种积淀,一腔热情,一怀感悟。
一生无所求,一生都拥有,我手写我心,我的散文,我的灵魂沉淀的财富。
人生的底蕴在渐渐地深厚,人格的魅力在不断地丰富着无尽的内涵。
心灵的芳草地上,一定会吟唱出寂寞中的神奇。
”
总之,其实写作文并不难,艺术大师罗丹说: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只要你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打好自己的文学功底,用心观察体验生活,从细微之处提炼出思想精华,挖掘出生活哲理,你就掌握了赢得高分的奥秘,那就以此激活你的创作灵感,用独特的见解点燃思维的火花,用你的妙笔表达你的真知灼见,你一定能够化腐朽为神奇,你就一定会秀出自己的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