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急救与互救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303168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场急救与互救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现场急救与互救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现场急救与互救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现场急救与互救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现场急救与互救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场急救与互救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

《现场急救与互救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场急救与互救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场急救与互救复习题Word文件下载.docx

  ②减少出血,防止休克。

严重创伤或大血管损伤出血量大,现场救护时要迅速用一切可能的方法止血,有效止血是现场救护的基本任务。

  ③保护伤口。

开放性伤口要妥善包扎,减少出血,避免伤口感染,保护深部组织免受进一步损伤。

  ④固定骨折部位,预防并发症。

现场救护要用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固定骨折部位,减少骨折端对神经、血管等组织的损伤,同时能缓解疼痛。

颈椎骨折如予妥善固定,能防止搬运过程中的脊髓损伤,避免截瘫。

  ⑤快速转运:

用最短的时间将病人安全地转运到就近医院。

(三)现场创伤急救的原则:

①树立整体意识,重点、全面了解伤情,避免遗漏,注意保护自身和病人的安全。

②先抢救生命,后治伤。

③有出血的包扎顺序一般为头部、胸部、腹部,然后包扎四肢。

④先固定颈部,然后固定四肢。

⑤操作迅速平稳,防止损伤加重。

⑥尽可能做好个人防护。

(四)在急救现场,“第一目击者”对伤员的救护要做到哪些方面?

(1)保持镇定,沉着大胆,细心负责,理智科学地判断。

(2)评估现场,确保自身与伤员的安全。

(3)分清轻重缓急,先救命,后治伤,果断实施救护措施。

(4)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采取措施减轻伤员的痛苦。

(5)充分利用可支配的人力、物力协助救护。

(五)简述现场急救的优先顺序。

一级优先:

病人有呼吸,有颈动脉搏动,有员意识,但不能完成向导的指令,均分类为紧急救护组,为一级优先。

二级优先:

若病人能服从向导指令则分类为延迟救护组,为二级优先。

三级优先:

所有能走到分类区的伤员分类为轻微伤,为三级优先。

四级优先:

首先判断通气如何,若无,则畅通呼吸道,仍无呼吸则分类为濒死组,为四级优先。

(六)简述伤员分类的等级和处理原则

伤员量大时,必须进行伤情分类。

伤员分四类验伤,I类伤员尽快转送医院及时进行抢救,可明显降低死亡率。

类别

程度

标志

伤情

I

危重伤

红色

严重头部伤、大出血、昏迷、各类休克、严重挤压伤、内脏伤、张力性气胸、颌面部伤、颈部伤、呼吸道烧伤、大面积烧伤(30%以上)

中重伤

黄色

胸部伤、开放性骨折、小面积烧伤(30%以下)、长骨闭合性骨折

轻伤

绿色

无昏迷、休克的头颅损伤和软组织伤

致命伤

黑色

按有关规定对死者进行处理

(七)简述伤员转送时的注意事项。

紧急情况发生时,发生人员死亡和受伤难以避免。

及时运送伤员到医疗技术条件较好的医院可减少伤亡。

要切记:

(1)搬运伤员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搬运方法和搬运工具。

(2)在搬运伤员时,动作要轻巧、敏捷、协调。

(3)对于转运路途较远的伤员,需要寻找合适的轻便且振动较小的交通工具。

(4)途中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进行急救处理。

(5)伤员送到医院后,陪送人应向医务人员交待病情及急救处理经过,便于日后的进一步处理。

(九)在救治过程中,积极采取“四早”是非常重要的。

简述“四早”的内容。

“四早”:

早期通路、早期心肺复苏、早期心脏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早期通路:

即当发现了危重伤病人,“第一目击者”经过现场评估和病情判断后立即对病人实施救护,并及时向专业急救机构或担负院外急救任务的部门报告,他们会根据病人所处的位置和病情,派合适的急救队伍迅速赶往现场。

早期心肺复苏:

对于心脏骤停者,我们主张首先对其进行1分钟心肺复苏后,在抢救间隙快速打电话呼叫。

由于心跳呼吸的突然停止,使得病人全身重要脏器发生缺血缺氧,尤其是大脑。

大脑一旦缺氧4~6分钟,脑组织即发生损伤,超过10分钟即发生不可恢复的损害,因此最好在4分钟以内立即对病人行心肺复苏。

早期心脏除颤:

大量实践和研究资料表明,早期心脏除颤是保存生命的重要环节。

每延迟1分钟除颤,生存率将以10%递减。

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专业技术人员赶到后,应尽快采取相应的急救技术及急救药物等使得生命支持更可靠。

伤员救治的优先分类:

灾害突然发生后,如果伤病员同时大量出现,而且危重病员居多,需要急救,而按常规医疗方法无法完成任务,这时可采用根据伤情,对伤员进行分级救护的方法。

第二章心肺复苏 

一、填空题:

1、呼吸心跳停止后,脑细胞发生缺血、缺氧超过4—6分钟,脑功能即不能恢复。

2、 

终止CPR的决定取决于医生或由医生组成的抢救组的首席医生,有效连续抢救超过30分钟以上的病人仍未出现自主循环,则可停止复苏。

3、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及分支组成。

4、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

5、成人、儿童人工呼吸法最常用口对口法,其次为口对鼻法,婴儿为口对鼻法。

6、口对口人工吹气时,成人每5—6秒钟吹气一次,每分钟吹10—12次,每次吹气量为500—600毫升。

7、异物吸入气道时,病人常以“V”字形手势求救。

8、腹部冲击法冲击的部位是病人腹部正中线肚脐上方二横指处;

胸部冲击法冲击的部位是胸骨中部。

9、婴儿气道异物梗塞救治时采用俯卧体位。

(背部叩击法)

10、胸外心脏挤压部位,成人及儿童在胸骨1/2;

婴儿在胸骨1/2;

胸外挤压次数成人每分钟100次,儿童每分钟100次,婴儿每分钟100次;

按压深度成人4—5厘米,儿童前后径1/3—1/2厘米,婴儿前后径1/3—1/2厘米。

(P39的表)

11、单人心肺复苏时吹气与按压之比成人为30:

2,儿童及婴儿为30:

2。

12、胸外叩击救护法实施在心脏按压之前,叩击部位在胸骨下1/2。

13、心肺复苏ABC中,A为开放气道,B为人工呼吸,C为胸外心脏按压。

14、开放气道时头后仰程度成人为90度,儿童为60度,婴儿为30度。

15、自动体外除颤器的英文缩写为AED,一般使用于成人,儿科病人需要使用时需在8岁以上。

1、绘出成人、儿童、婴儿实施心肺复苏的比较表。

2、AED使用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三、实际操作练习:

1、成人、儿童、婴儿人工呼吸法 

2、成人、儿童、婴儿气道异物梗塞救治法 

3、成人、儿童、婴儿胸外心脏挤压 

4、胸外叩击法 

5、正确使用AED

第三章创伤救护

1、创伤的主要类型有闭合性损伤、开放性损伤、多发伤、复合伤。

2、现场救护的主要目的是维持生命,减少出血,防止休克,保护伤口,固定骨折,防止并发症及伤势恶化,快速转运。

3、现场检查伤病人时,除了检查呼吸循环体征外还要检查意识、伤口、头部、脊柱及脊髓功能、胸腹及骨盆四肢。

4、成人血液占自身体重的8%,60公斤体重的人约有4800毫升血液。

5、当伤病人失血量在800毫升以下时出现轻度休克,在800毫升以上时出现中度休克,在1600毫升以上时出现重度休克。

6、外伤出血时的止血方法有指压、包扎、加压包扎、止血带、加垫屈肢止血和填塞止血;

对于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出血首先止血方法是加压包扎。

7、一般伤口的类型有割伤、瘀伤、刺伤、枪伤和挫裂伤。

8、绷带包扎法主要有环形、螺旋形、八字形、回反和螺旋反折包扎五种,其中回反包扎法一般用于头部、肢体末端或断肢部位的包扎。

9、骨折的类型有闭合性和开放性根据骨折程度将骨折分为完全性、不完全和嵌顿性三种。

10、判断骨折的依据主要是疼痛、肿胀、畸形和功能障碍。

11、脊柱骨折移动时采用四人搬运方法;

骨盆骨折移动时采用三人搬运方法,在狭小的空间采用爬行法,对病人进行搬运。

1、如何判断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出血?

2、失血的症状有哪些?

止血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3、搬运护送的原则是什么?

骨折固定有哪些注意事项?

1、熟练操作各种止血方法。

2、熟练操作各种包扎方法。

3、会处理各种开放伤(头部、手指及肢体离断、开放性气胸、内脏脱出、伤口异物)。

4、使用各种材料对身体不同的部位的骨折进行固定。

5、熟练操作伤病人的各种搬运方法,尤其是对颈、胸、腰椎及骨盆骨折伤病人的搬运。

6、利用所学的救护知识实施对颅脑、胸部、脊柱损伤及骨盆、四肢骨折病人的救护。

《现场急救与互救》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严重创伤伤员急救时,应首先进行下列哪一项()

A畅通气道B包扎伤口

C固定骨折D上止血带

2、为了利于断肢再植,离断肢体应()

A将离断肢体放入生理盐水中

B将离断肢体放在塑料袋中,袋外用冰块降温

C将离断肢体用干净布类包紧

D将离断肢体放入75%酒精内

3、小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出血时的止血方法是()

A指压止血B绞棒止血带止血

C加压包扎止血D包扎止血

4、成人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是()

A胸骨上1/2B胸骨下1/2

C剑突下D胸骨柄处

5、成人胸外心脏按压的深度是()

A1—2厘米B7—8厘米

C3.8—5厘米D2.5—3.8厘米

6、腹部开放性损伤,肠管脱出急救时应()

A回纳肠管到腹腔内

B不回纳肠管,先包扎伤口

C回纳肠管且包扎伤口

D用干净敷料覆盖肠管,再用碗(容器)扣在肠管外,再包扎

7、颈部有伤口进行包扎时应密切观察()

A伤口是否渗血B包扎的松紧度

C有无颈椎损伤D呼吸是否通畅

8、判断人工呼吸是否正确有效的标志是()

A伤(病)员皮肤颜色的改变

B伤(病)员瞳孔有变化

C抢救者吹气时,气道无阻力

D伤(病)员胸部出现起伏

9、打开气道的方法有()

A仰头拳颏法B仰头抬颈法

C双下颌上提法D以上三种都是

10、严重创伤病人无外出血,但面色苍白,呼吸浅快,脉搏快弱,急救人员应()

A因疼痛给止痛药B因精神紧张给镇静药

C给予输液D因内出血立即送往就近医院

二、填空题

1、生命链中的四个早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第一目击者”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心肺复苏ABC中,A为____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___,C为____________。

4、成人、儿童人工呼吸法最常采用 

__________________法,其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

婴儿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

5、成人血液占自身重的______%,60kg体重的人约有_________ml血液。

6、当伤(病)员失血量在__________ml以上出现轻度休克,在_______ml以上出现中度休克,_______ml以上出现重度休克。

7、判断骨折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8、休克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四种类型。

9、冠心病急症的科学命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伤情分类,重伤用______色标志,中度伤用_____色标志,轻伤用______色标志,濒死用_________色标志。

三、判断题

1、EMS代表救援医疗服务系统,是具有受理应答呼救的专业通讯指挥、承担院外救护的机构。

()

2、成人、儿童、婴儿判断有无心跳时都触摸颈动脉。

()

3、采用海氏法解除成人气道异物梗阻,其推压部位是腹部正中线脐上二横指。

4、猝死是指平素身体“健康”或病情稳定,非预料中的突然死亡。

5、胸外叩击法实施在心脏按压之前,叩击部位同胸外心脏按压部位。

6、自动体外除颤器的英文缩写为AED,一般使用于成人,儿科病人需要使用时年龄应在8岁以上。

7、伤口内有异物时应将异物拔除后包扎伤口。

8、对于Ⅱ度烧烫伤应先将水泡弄破,去掉表皮,再在创面上涂药水或油膏。

9、伤员若有耳、鼻出血者,应让伤员平卧,并填塞耳鼻。

10、意识障碍分为四级,而昏迷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

四、概念题:

(每题4分,共20分)

1、现代救护:

是指在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新的模式结构下,利用科技进步成果,针对生产,生活环境下发生的危重急症、意外伤害,向公众普及救护知识,使其掌握先进的基本救护理念与技能,成为“第一目击者”。

以便能在现场及时、有效地开展救护,从而达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的目的,为安全生产(学习)、健康生活提供必要的保障。

2、第一目击者:

是指在现场为突发伤害和危重疾病的病人提供紧急救护的人。

包括现场伤病人身边的人(亲属、同事、救援人员、警察、消防员、保安人员、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等),参加过救护培训并获得相关证书,在事发现场利用所学的救护知识、技能救助病人。

第一目击者不是第一个发现事故的人,可能是一人,可能是两人或多人。

3、生命链:

最近十年来才在国际上出现的一个重要急救专用名词,它是针对现代社会生活模式而提出的以现场“第一目击者”为开始,至专业急救人员到达进行抢救的一个系列而组成的抢救序列称为生命链,有四个相互关联的环节序列,即早期通路、早期心肺复苏、早期心脏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4、EMS:

EMS代表救援医疗服务系统,是具有受理应答呼救的专业通讯指挥、承担院外救护的机构。

5、猝死:

指平素身体健康或病情稳定,非预料中的突然死亡。

1小时内发生的卒死,90%因心脏原因引起,系急性冠脉综合症而致。

现场救护为E——CPR

6、休克:

指多种病因所导致的,以血液对组织灌注不足为特征的,循环衰竭的状态。

7、心肺复苏:

指对突然和意外情况下发生的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所进行的急救措施称为心肺复苏。

五、问答题:

(每题10分,共30分)

(一)、骨折的处理:

处理原则及注意事项

1、置伤员于适当体位,就地施救

2、切勿移动骨折部位,或尝试将骨折部位复位。

3、如为开放性骨折,须先进行止血并包扎伤口后再固定。

4、不回纳:

开放性骨折固定时不能将骨断面送回伤口内。

5、加垫:

夹板与肌肉间、关节间、骨隆突出及骨折处加布垫。

6、先固定骨折的上端,再固定骨折的下端,绑带不要系在骨折处。

7、超过2个关节:

固定的部位要超过骨折的上下关节。

8、露指(趾):

固定骨折时一定要将伤员的手指或脚趾暴露在外以便观察血液循环。

9、预防休克:

观察伤情,处理大出血等。

10、病人经初步急救和临时固定妥善后,应速送往医院。

(二)简述CPR操作步骤。

CPR操作八大步骤

1、判断意识:

轻拍肩部、重喊:

“喂!

你怎么了?

”10秒;

如果是小孩,就拍打脚后跟或是捏上臂。

不能摇晃;

防颈椎伤。

2、呼救!

如果没有反应,立即高声呼救:

“快来人啊!

有人昏倒了!

我是红十字会的救护员,请你!

帮忙打120!

请懂救护的同志来帮帮忙!

”。

3、患者体位:

在确认周边场地安全的情况下,应当立即着手实施救护.马上把患者仰放在坚硬的平地上。

若患者是俯卧或侧卧,抢救者应一手护颈,一手护躯体,把患者头颈身体在同一平面上转动,放平。

4、开放气道:

解开患者的衣领,清除口腔的异物:

固头、偏头、掏,用仰头举颏法让患者的下巴与耳垂连线与地面成90度角,儿童成60度角,婴儿成30度角。

5、判断呼吸.(若有呼吸,立即判断脉搏,跳到第七步。

6、无呼吸作人工呼吸

吸一口气,捏紧患者的鼻子,对准患者的口吹气;

如果是儿童,可以同时包住患者的口和鼻吹气。

要诀是“狮子大开口,咬定青山不放松”:

如果嘴巴够大,肺活量够足的话,胸部有起伏;

否则应是气未吹进或气道不畅通。

连吹两次。

7、判断脉搏:

10秒内完成。

触摸一侧的颈动脉,在喉结旁边的一指处。

若有正常脉搏,只做人工呼吸。

8、胸外心脏按压

右手中指沿左侧肋骨线上滑到交叉点,把食指与中指并排,然后左手掌根从锁骨中间下滑,与右手食指接触点停,双手掌根重叠(儿童用单手掌根,婴儿用中指、无名指)按压:

30次。

深度:

成人4-5cm;

儿童和婴儿:

胸部前后径1/2-1/3;

人工呼吸2次,胸外按压30次,交替着进行,直到救护人员赶来,才能顺利交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