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3009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充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南充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南充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南充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南充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充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docx

《南充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充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充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docx

南充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2012年南充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

题号

总分

(一)

(二)

(三)

(四)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世博——搏击风浪B、作为——为富不仁

C、仍然——忍辱负重D、词章——义不容辞

2.根据提示,填写句子(6分)

⑴,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⑵蒹葭苍苍,。

,。

⑶夫战,勇气也。

,,。

⑷令初下,,。

⑸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

关关雎鸠,。

,。

3.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20个字)(2分)

作为连接川北与川东的高速公路大动脉,广(元)南(充)高速公路将于春节前全线通车,其中阆中至南充段可望本月底初通。

昨日下午,华西都市报记者驱车广南高速,打探路况。

从南充到阆中古城80公里,开车只用了50分钟。

今年春节,成都市民自驾游阆中古城,经成南高速、广南高速,两个半小时便可以抵达。

答:

4.语言运用。

(2分)

方明为了参加学校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诵读红色经典活动,托亚玲的妈妈在县图书馆借本长篇小说《红岩》。

下面是他发给亚玲妈妈的短信,阅读后完成后面题目。

(4分)

王阿姨,我是亚玲的好朋友方明。

①虽然没有与您见过面,但您的名字我早已耳熟能详。

我现在有一件事情要麻烦您:

②最近,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要求每个同学读一本歌颂革命先烈的课外书。

③我很想读一读《红岩》这部小说,详细体察革命先烈的斗争历程,可我们学校图书室和同学都无此书。

不知你们图书馆有没有这本书。

如果有,请亚玲同学带给我;④如果没有,必须及时告诉我。

多谢您的帮助。

第①句中“耳熟能详”这一词语使用不当,应改为。

第②句成分残缺,应改为。

第③句搭配不当,应改为。

第④句不得体的词语是,应改为。

5.走进名著(2分)

(1)弗兰西斯·培根是_________(国家)著名的思想家。

他关于求知的名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古典长篇小说,它鲜明的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主题。

我们学过的课文《智取生辰纲》就是出自它的第十六回。

在文中,佯装卖酒的人物是__________,绰号为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共3分)

材料一微博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

它篇幅短小,每条不超过l40个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

它代表了个人最真类的即时言论,人们可以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

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只要能上网,人们就可以像发短信一样发微博,非常方便。

材料二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向社会发布((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时,称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

截止到2011年2月,腾讯、新浪两大门户网站微博注册用户均超过1亿。

在微博上“人人都有麦克风”,普通人用微博维权,用微博问政;政府也开通微博,了解民意。

微博正释放着它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革的巨大潜能。

(1)从材料一中摘录出4个能概括“微博”主要特点的词语。

(1分)

(2)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写出右边这幅画的寓意。

(2分)

7.古诗文阅读。

(3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3分)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下列四项是对该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

A.这首诗采用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的跳跃式结构,写出了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

B.首联中的“照”字意在表现烽火很大很亮,在远远的西京都能看见;“自不平”中的“自”字,表现了书生从军的愿望和卫国的坚强决心。

C.颔联由“辞”到“绕”写出了行军的迅速和军队凌厉、逼人的气势。

D.颈联以北国的雪(暗)风(多)烘托战斗的激烈悲壮。

(2)“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小说,完成8-12题。

(11分)

放牛李汉荣

大约六岁的时候,生产队分配给我家一头牛,父亲就让我去放牛。

记得那头牛是黑色的,性子慢,身体较瘦,却很高,大家叫它“老黑”。

父亲把牛牵出来,把牛缰绳递到我手中,又给我一节青竹条,指了指远处的山,说,就到那里去放牛吧。

我望了望牛,又望了望远处的山,那可是我从未去过的山呀。

我有些害怕,说:

“我怎么认得路呢?

父亲说:

“跟着老黑走吧,老黑经常到山里去吃草,它认得路。

父亲又说:

“太阳离西边的山还剩一竹竿高的时候,就跟着牛下山回家。

现在想起来仍觉得有些害怕,把一个六岁的小孩交给一头牛,交给荒蛮的野山,父亲竟那样放心。

我跟着老黑向远处的山走去。

上山的时候,我人小爬得慢,远远地落在老黑后面,我怕追不上它我会迷路,很着急,汗很快就湿透了衣服。

我看见老黑在山路转弯的地方把头转向后面,见我离它很远,就停下来等我。

这时候我发现老黑对我这个小孩是体贴的。

我有点喜欢和信任它了。

听大人说,牛生气的时候,会用蹄子踢人。

我可千万不能让老黑生气,不然,在高山陡坡上,他轻轻一蹄子就能把我踢下悬崖,踢进大人们说的“阴间”。

可我觉得老黑待我似乎很忠厚,它的行动和神色慢悠悠的,倒好像生怕惹我生气,生怕吓着了我。

我的小脑袋就想:

大概牛也知道大小的,在人里面,我是小小的,在它面前,我更是小小的。

它大概觉得我就是一个还没有学会四蹄走路的小牛儿,需要大牛的照顾,它会可怜我这个小牛儿的吧。

在上陡坡的时候,我试着抓住牛尾巴借助牛的力气爬坡,牛没有拒绝我,我看得出它多用了些力气。

它显然是帮助我,拉着我爬坡。

很快地,我与老黑就熟了,有了感情。

牛去的地方,总是草色鲜美的地方,即使在一片荒凉中,牛也能找到隐藏在岩石和土包后面的草丛。

我发现牛的鼻子最熟悉土地的气味。

牛是跟着鼻子走的。

牛很会走路,很会选择路。

在陡的地方,牛一步就能踩到最合适、最安全的路;在几条路交叉在一起的时候,牛选择的那条路,一定是到达目的地最近的。

我心里暗暗佩服牛的本领。

有一次我不小心在一个梁上摔了一跤,膝盖流血,很痛。

我趴在地上,看着快要落山的夕阳,哭出了声。

这时候,牛走过来,站在我面前,低下头用鼻子嗅了嗅我,然后走下土坎,后腿弯曲下来,牛背刚刚够着我,我明白了:

牛要背我回家。

写到这里,我禁不住在心里又喊了一声:

我的老黑,我童年的老伙伴!

我骑在老黑背上,看夕阳缓缓落山,看月亮慢慢出来,慢慢走向我,我觉得月亮想贴近我,又怕吓着了牛和牛背上的我,月亮就不远不近地跟着我们。

整个天空都在牛背上起伏,星星越来越稠密。

牛驮着我行走在山的波浪里,又像飘浮在高高的星空里。

不时有一颗流星,从头顶滑落。

前面的星星好像离我们很近,我担心会被牛角挑下几颗。

牛把我驮回家,天已经黑了多时。

母亲看见牛背上的我,不住地流泪。

当晚,母亲给老黑特意喂了一些麸皮,表示对它的感激。

秋天,我上了小学。

两个月的放牛娃生活结束了。

老黑又交给了别的人家。

半年后,老黑死了。

据说是在山上摔死的。

我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

人们都觉得好笑,他们不理解一个小孩和一头牛的感情。

前年初夏,我回到家乡,专门到我童年放牛的山上走了一趟,在一个叫“梯子崖”的陡坡上,我找到了我第一次拉着牛尾巴爬坡的那个大石阶。

它已比当年平了许多,石阶上有两处深深凹下去,是两个牛蹄的形状,那是无数头牛无数次地踩踏成的。

肯定,在三十多年前,老黑也是踩着这两个凹处一次次领着我上坡下坡的。

我凝望着这两个深深的牛蹄窝。

我嗅着微微飘出的泥土的气息和牛的气息。

我在记忆里仔细捕捉老黑的气息。

我似乎呼吸到了老黑吹进我生命的气息。

我忽然明白,我放过牛,其实是牛放了我呀。

我放了两个月的牛,那头牛却放了我几十年。

也许,我这一辈子,都被一头牛隐隐约约牵在手里。

有时,它驮着我,行走在夜的群山,飘游在稠密的星光里……

摘自《读者》

8.阅读全文,我们分明能够感受到“我”对老黑感情的发展变化过程。

请你筛选或概括能够体现出这一过程的关键词语,填写在下面的括号内。

(2分)

()→喜欢(信任)→()→悲伤→怀念→()

9.第8自然段中说,“父亲既然那样放心”,这是为什么?

(2分)

10.画波浪线的第19自然段中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这一段描述表现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11.联系全文分析,第24自然段中“生命的气息”是指什么?

(2分)

12.你是怎样理解第25自然段中的划线句子的?

(3分)

(二)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13——17题。

(9分)

自给自足的人体生物能发电

①随着煤炭、石油等资源日趋枯竭,环境恶化日趋严重,一些科学家为了开发更多的新能源,已把研究课题转向人类自身的生物能这一领域,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现已初见成效

②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

像新陈代谢过程中,葡萄糖和氧分子的反应就有能量释放出来若稍加利用,这种能量就可以转化为电能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开始了人体生物电池的研究。

③据专家介绍,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2厘米、直径约1/7000纳米的碳纤维制成,在每根碳纤维的外层还涂有一种聚合物,此外还有一种作为催化剂的葡萄糖氧化酶聚合物的作用是将碳纤维与葡萄糖氧化酶连接成一个电路,而葡萄糖氧化酶则是用来加速葡萄糖与氧分子的化学反应。

这种人体生物电池在37℃、pH为7.2的环境下工作,这很接近人体血液的温度和酸碱度它产生的动力可以驱动一个监控糖尿病的小型传感器。

④人体生物能发电还有其它形式。

当一个人坐着或站立时,就会持续产生重力势能。

此时,若能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这种能转换成电能。

美国有一家公司将发电装置埋在行人拥挤的公共场所,外面是一排踏板。

当行人从板上走过时,体重压在板上,使与踏板相连的摇杆向另一个方向运动,从而带动中心轴旋转,使与之相连的发电机启动。

⑤除此以外,人体生物能中的热能也可被利用。

人每天都要散发大量的热能,而且是通过辐射传播出去。

一般一个50千克重的成年人一昼夜所散发的热量约为2500千卡利用人体的热能制成的温差电池,可以将人体的热能转换成电能。

这种温差电池做得很精致,只要放在衣服口袋里就能工作。

它可以起到电源的作用,给助听器、袖珍电视机、微型发电机等供电,可谓是自己发电自己使用。

⑥人体能源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没有污染如此神奇的能源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充分利用它,便会为我们的社会节约更多的能源,希望这种新型的能源会越来越多地造福于人类。

(选自《能源科学的奥秘》有改动)

13、选文介绍了哪几种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的形式?

(2分)

答:

14、研制人体生物电池依据的科学原理是什么?

(2分)

答:

 

15、选文第③段加点字“约”有什么作用?

(2分)

答:

16、选文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答:

(三)阅读下面议论文,回答16—19题。

(10分)

不完满才是人生季羡林

 ①每个人都想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

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

所以我说:

不完满才是人生。

②关于这一点,古今的民间谚语,文人诗句,说到的很多很多。

最常见的比如苏东坡的词: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南宋方岳诗句: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这都是我们常引用的,脍炙人口的。

类似的例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