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教师培训讲话稿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298540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新教师培训讲话稿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语文新教师培训讲话稿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语文新教师培训讲话稿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语文新教师培训讲话稿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语文新教师培训讲话稿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新教师培训讲话稿文档格式.docx

《语文新教师培训讲话稿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新教师培训讲话稿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新教师培训讲话稿文档格式.docx

”语文教育成了统治阶级进行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工具。

科举取士制度推行以后,全国士子趋向科举,语文教育逐渐变成了科举考试的附庸。

2、教学内容问题。

教学内容陈旧片面,主要为识字、读古文、作古文,把古人作为学习的楷模,把古文作为学习的最高境界,窒息了青年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革新创造精神。

引导人们向后看,而不是向前看。

3、教学方法问题。

教学方法死板、单一,只重整体感知,缺乏分析认识,只强调求同思维、单向思维,忽视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只尊重维护作者权威,无视读者理解的主动性、创造性。

(二)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四大弊端

1、脱离语言实际。

主要是脱离口头语言实际,不重视听话能力和说话能力的训练。

我国古代作为书面语言的文言文,两汉之后就基本定型了,很少变化;

而口头语言则是一刻不停地发展着,变化着。

所以二者的距离越拉越大。

2、脱离应用实际。

读、写大都与日常生活和实际应用无关。

读书皓首穷经,苦练八股,只为功名。

这也使儿童视学舍如囹狱,视师长如寇仇。

虞韶编的《日纪故事》中有一则师生矛盾的故事:

许衡年七八岁,受学乡师,书过目辄不忘。

一日,问于师曰:

“读书欲何为?

”师曰:

“应科第耳。

”复曰:

“如斯而已乎?

”师大奇之,谓其父曰:

“此儿颖悟非常,他日必有大过人者,不能为之师矣。

”固辞而去。

3、忽视文学教育。

4、忽视知识教育。

我国有起源很早,很发达的文字学、训诂学知识,但始终没有建立起适宜于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

例如文章教育,曾经总结出一个“起——承——转——合”带有点规律性的模式,但很快就变成了僵死的八股文程式。

人们反对八股,但又建立不起规范,就只能用“文无定法”来抵制规律性的知识,其实是很无力的。

培养和提高读写能力的训练,实际上成了一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事。

二、近现代语文课程与教学(1840-1949)

(一)、语文单独设科语文单独设科,是随着废科举、兴学堂的教育制度改革而出现的。

也就是说,现代语文教育是现代语文教育制度的产物。

01年,张之洞、刘坤、袁世凯等纷纷上书,详陈科举制度的得失利弊。

时值八国联军入侵(190

1),日俄战争爆发(190

3),形势危急。

清政府在内外交困之下不得不下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实施教育改革。

1903年又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合订的《奏定学堂章程》,这就是“癸卯学制”,是我国第一个经政府正式颁布、在全国范围实际推行的学制。

其中的内容包括改私塾为学堂,引进自然科学,增设外语,实行分科教学等,语文也随之开始单独设科。

这是我国现代教育的起点,也是语文这门学科独立的起点。

二)、“国文”名称出现辛亥革命后,临时政府于1912年颁布了《中学校令施行规则》,规定中小学一律开设“国文”课,这是我国教育史上语文学科从古代传统教育的综合性社会学科中独立出来后的第一个正式名称。

(三)、现代文进入语文教学北洋军阀政府于1920年通令全国,小学开设“国语”,主要教白话文;

中学开设“国文”,仍然教文言文。

这在中国教育史上,是现代文第一次进入语文教材,在语文教学中取得了合法地位。

(86年)国民党政府于1929年颁布《中小学课程暂行标准》,经过8年的实验修订,于1936年宣布正式施行。

其中关于中小学的语文课,仍然沿用“国语”和“国文”的名称,但中学的“国文”里也编进了一些现代文,使现代文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逐步提高。

(70年)

三、当代语文课程与教学(1949-200

1)

(一)1949—195

3,“语文”名称和语文教育改革49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接受语文教育家叶圣陶等人的建议,决定取消“国语”和“国文”这两个名称,统称“语文”,即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

这一改革举措主张听说读写并重,对于纠正传统语文教育中书面语言(文言文)脱离口头语言(生活语言)、重读写轻听说的不良倾向,对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50年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套中学语文课本。

(二)1953—1956,“关于《红领巾》教学”的讨论53年5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生在教育实习中举行了一次语文教学观摩课,当时在该校指导工作的苏联教育专家普希金教授也应邀参加。

教材是当时初中语文课本中的一篇小说《红领巾》,教法是当时盛行的讲述法,也采用了正在学习运用的凯洛夫的“五环节”教学结构.课堂教学的基本情况是,不满7页的一篇课文,用了4个小时尚未教完,估计还需2小时。

(8节)每课时45分钟,教师的讲述都在40分钟以上,学生的活动不足5分钟。

普希金教授针对这种情况作了长篇发言。

其中肯定了一些优点,但基本上持否定态度。

指出的主要问题是“把课文逐字逐句的咀嚼得象粥一样烂,然后喂到学生嘴……教师过高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处在睡眠状态中。

”于是]迅速在全国掀起了学习热潮,被称为“关于《红领巾》教学”的讨论。

关于《红领巾》教学的讨论对语文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主要有两方面:

1、推动了教学方法改革比较彻底的改变了由文言文教学法沿袭而来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僵化局面,使语文教学特别是现代文教学有了生动活泼的局面。

《红领巾》的教学核心是启发式与谈话法,即教师从学生和教材实际出发,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师生谈话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

这是对现代文教学的深入研究,同时也促进了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

2、建立了现代文教学模式在“五个环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语文教学特别是现代文教学的基本模式:

(1)题解,作者介绍、时代背景等。

(2)讲解生字生词、学生质疑问难等。

(3)分析课文,结构分析、人物形象分析、重点难点分析等。

(4)总结主题思想。

(5)研究写作特点。

这对普通教师特别是经验较少的教师掌握教学常规、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三)1956—1958年,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实验《汉语》课本系统地讲授汉语知识、《文学课本》则强调纯文学和文学史系统。

这套分科型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

文学课本份量太重、难度太大,对字、词、句等实际语言能力的训练重视不够;

汉语课本内容呆板枯燥,术语概念较多,不能很好地学以致用;

文学教学、汉语教学和作文教学如何配合的问题没有解决等。

1958年该实验停止。

这是我国第一次有组织有领导的对语文教学的科学化和系统化的探索。

时间虽短,却为以后的语文教学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四)1958—1960年,“大跃进”时期的语文教育1958年5月,中共八届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随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思潮泛滥全国,语文教育也未能幸免。

这一时期的语文教材强调“突出政治”、“联系实际”,排斥名家名篇,代之以简单化的标语口号作品。

语文课被上成了政治课,语文教学质量严重下降。

(五)1960—1966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语文教育鉴于58年以来语文教学中“左”的观点和做法,《文汇报》于1959年和1961年先后开展过关于“语文教学目的任务”和“怎样教好语文课”的讨论。

1961年后,语文教育界明确提出了“加强双基”的口号,1963年,张志公发表的《说工具》一文提出了著名的“工具说”,阐述了语文学科性质。

1963年教育部在这场大讨论的基础上制定了新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同时编写出版了供全国统一使用且力图相对稳定的语文教材。

新编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明确了语文教学目的,突出了语文的工具性;

提出了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原则,突出能力训练,强调文道统一。

这些教育思想和措施,使语文教学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六)1966—1976,“文革”时期的语文教育各地教材无一例外地以“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为纲,语文教材选文主要为革命领袖著作、鲁迅作品、“样板戏”选场等,完全置语文学科的教学规律于不顾,导致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水平能力的全面下降。

(七)1977—20世纪末,新时期的语文教育“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人们对语文教学中的这场动乱也进行了反思:

事实再一次证明,政治要指导语文教学但不能代替语文教学,语文课有自己的独特任务——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教学有自身的客观规律。

经过拨乱反正,1978年教育部制订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了建国后的第五套全国通用教材。

这套大纲和教材的历史贡献是:

(1)继承和发展1963年语文教学大纲的基本理论,恢复了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工具性;

(2)正确处理政治和语文的关系,重新确定了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3)继续进行语文教材改革。

198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又编写了《阅读》和《作文?

汉语》分编的实验教材,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写了《语文》和《作文》分编的实验教材,在部分地区和部分学校开始实验,许多省市也编写了各具特色的实验教材。

经过拨乱反正,正本清源,语文教学重新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86年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时期,语文教学也进行了广泛、持续、深入的改革实验。

1986年的语文教学大纲中,第一次把“双基”的顺序变为“语文基本能力和语文基础知识”,把语文能力上升为语文教育的主要目的。

以后的语文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中,都是把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

(2)1992年国家教委颁发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语文教学大纲》。

主要特点是,适应我国1986年开始实施的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需要,初中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高中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所以初中、高中教学大纲分离。

从此,小学和初中语文教育正式进入了九年义务教育的轨道。

(3)1996年国家教委颁发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

97年末开始,许多人以“忧思中国语文教育”为专题,发表署名文章,引发了一场关于语文教育现状与出路问题的讨论。

这次大讨论促进和推动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也是语文教育界迎接21世纪伟大变革的前奏。

201X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新的语文教材也正在试用中。

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布,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式启动。

一个新的适合21世纪信息时代需要的语文课程与教学体系,已经着手构建并有待进一步发展。

对我国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演变历史进行梳理,我们清楚地看到:

经过近现代直至当代语文课程与教学时期,在各个发展阶段,我国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无太大的实质性改变。

首先是语文课程与教学目的,近代以后,虽无科举考试,但有了其他考试,语文课程与教学目的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为了考试;

其次是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重点仍是识字加读写文章,内容一贯要求载道;

再次是语文课程与教学方法,死记硬背,满堂灌记。

从古到今都是最受重视的。

(以上控制在40分钟内)贰、新课改的现状

一、问题第一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教什么”。

目前争论得十分激烈。

我介绍两种主张。

一种来自权威方面。

小学语文的编审崔峦先生认为,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特别是不同于理科。

数学,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而语文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

因为,语文教材的主体是课文。

课文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之中。

语文教师难当,语文课难教,这第一难,就在要靠教师钻

篇三:

语文新课标培训讲稿201X版新课标解读与课堂教学蕉村镇中心校李兴平语文课程中的渗透学科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世界各国都对母语教育课程是否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给予了特别的关注。

本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强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导向,并努力把它有机地渗透到课程目标、内容以及课程实施的各个方面,与学科教学尽可能水乳交融,紧密结合。

增强课程目标的适切性和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

有的部分原先设定的目标难度过高,需要适当降低;

有的地方需要补充说明,要强调改变繁琐的教学过程和过于理性、抽象的要求;

有的地方要修改对“目标”、“建议”的表述,力求使各学段目标的梯度和层次及有关表述更加清晰;

在“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中,还有必要进一步强调关于语文学习的关键性要求,补充相应的措施和说明。

例如,强调“读书”在语文学习和思想文化修养中的关键作用,要求高度重视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对于阅读书目和诵读篇目也需要做一定的调整和补充。

针对语文教学中出现的偏差,如阅读教学中“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明确要求改正和防止。

汉字教育是本次修订工作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此次课程标准修订,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

措施:

1、识字写字教学

(1)从第一到第四学段始终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强调书写的规范和质量。

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

要求学生每天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堂练字10分钟。

强调练字的质量。

其实我们都知道,学生不良的写字姿势,如歪头、曲身等,都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

而造成这些不良习惯的最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学生握笔的姿势,他们感觉笔尖离手的距离越短,就更容易把握。

这些都会造成一系列的错误习惯。

(2)适当降低第

一、二学段识字写字量的要求。

如,第一学段,识字量由1600~1800个改为1600个左右,写字量由800~1000个改为800个左右。

本条修改并不是说低段就不重视识字写字教学了,只的稍微降低了一点点低段识字量的要求而已,整个小学阶段的识字量并没有降低。

(3)针对识字写字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在教学建议中进一步强调“多认少写”的教学原则,希望下工夫扭转多年来形成的每学一字必须达到“四会”要求的教学观念和做法。

(4)在国家语委和有关专家组的支持下,推出《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的作用就是,让学生在初级阶段熟练掌握300个“基本字”

(5)、明确要求软笔书法,从第二学段开始进行楷书练习,第三学段要求会用毛笔书写楷书。

所有语文教师要做好教学生写毛笔字的准备。

最好能自己先进行练习。

2、阅读教学阅读教学的一大改革就是由“教懂”变为“练能”。

不再是教师将课文内容教给学生,把学生教懂,而是将课文当作是一个平台,当作是学生练习阅读能力的材料。

即:

将阅读课定位为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原课标将阅读教学解释为“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

”而新课标则定位为练能,练听、说、读、写、思的能力。

要求阅读教学课堂做好七件事:

层层推进读到位,词名在理解兼运用,由点到面练口才,巧选时机当堂写,学法指导重迁移,思维训练重创新,积累词句增素养。

(1)、强调课外阅读。

第二学段明确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低于40万字。

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阅读。

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倡导“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强调课外阅读的指导、管理,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

同时也要提倡自主阅读,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着重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高度重视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通过课学教学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特别是“品味”一点值得大家思考。

读什么样的书才叫有品味?

怎样读才叫品味?

(2)、提倡自主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应以读为前提,读为基础,不能以教师的理解、分析来代替阅读教学。

增强学生的品读过程,阅读是一个个性化行为,应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

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在教师指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品味前,一定要让学生完整地将课文读到三遍以上,使每个学生都对文本有整体的认识,有一定的理解和感悟而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时,才是最佳的指导时机。

对于有自己独特的看法的学生,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看法。

(3)、阅读教学中的感情朗读提倡感情的自然流露、自然表达,着重学生自己的理解,自身独特的感受,摒弃矫情做作。

就这一点而言,我们在实际的教学实际中怎样实施?

我想,充分运用自由朗读的方式,尽量少地用全班齐读整段、整篇的方式,尽可能让学生单独朗读,要让学生在有一定的理解和体会的前提下才能要求感情朗读。

(4)、在阅读教学中不能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的过度发展挥。

任何深挖教材或者拓展延伸都应该以文本为依托,适度地进行延伸是相当必要的,如果离文本太远,那就大可不必了。

3、习作教学

(1)、第一学段中并非没有习作教学的明确要求,只是称之为“写话”而已。

新课标中对第一学段的写话明确提出“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的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其实,写话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起步作文。

请大家注意其中的几个词语,“兴趣”“想说的话”“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对于学生在写话中出现的一些生活化的词语,如“帅呆了”“神马”不要都打入“口语”“不规范语文”的大牢里。

要想让学生说真话,说实话,就得从第一学段的写话开始。

(2)第二学段的要求中提出: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深刻、很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注意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有新鲜感的词句”是在201X版的新课标中才有的说法。

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表达。

倡导个别习作,不一定全班统一安排,根据个别学生的特殊经历,如获奖了、挨打了等,及时让学生进行习作。

同时,为了让学生不感到这是一种惩罚,应该将个别习作进行展示和表扬。

管建刚的作文革命值得借鉴。

(3)第三学段的习作要求更加鲜明:

“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已不再是原课标中的“要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这种提法与原来的“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已有明显的不同。

在上次片区的语文教材培训中,片区教研员明确指出将学生对作文的修改纳入评分标准。

教学建议:

重视习作评讲课。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习作评讲课甚至重于习作指导课。

应该在习作评讲课中给学生明确提出修改的要求,并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

每学期的习作中,至少要有三次习作要求学生进行同一要求的二次习作。

修改内容:

不仅仅局限于错别字,更应该涉及到标点、整句、整段;

大头病、假尾病;

过程叙述太过于平淡(没有细节描写)具体的修改方法:

读(要求、自己的作文)、问(说清楚没有?

还可以怎样说?

可以用哪些积累到的词句?

想(当时具体的情况是怎样?

有什么校的表情、动作?

)、说(先按修改后的内容说一遍来试试)、互评(发现可能有问题的地方请同学帮你说说怎样改更合适)

(4)、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合理想象是创作的先决条件。

在习作评价中建议:

着重培养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能力,要求说真话、说实话,不说假话、客套话,抵制抄袭;

改进命题方式:

提倡自由选题。

其中给我们很多思考:

怎样看待写想象中的事物?

提倡自由选题的命题意见将会对试题产生怎样的影响?

就要看教研员们怎样解读201X版新课标。

4、综合性学习201X版新课标建议注重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综合性,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

这些建议都现综合性学习有关。

具体建议:

在教学中重视对综合性学习的确实施,选择其中适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实践活动进行开展,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研究。

这种研究,既要有学生个体的独立研究,也要有学生群体性的讨论切磋。

对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进行评价时,应该着眼于:

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

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

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整理资料;

能否根据已有的课内外资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

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

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

 

附送:

语文特级教师事迹

语文特级教师事迹xx老师是我校非常优秀的语文教师,她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十九年来一直以勤勉的工作表现、优异的教学水平赢得师生和家长的拥戴。

她虚心、好学、善思、创新,积极参加课程改革,刻苦钻研教学业务,多次在区、市、省和外省的语文教学观摩会上作示范教学,反映热烈,好评如潮,获奖无数。

她具有良好的教育理论水平,在广州市语文学科领域有较高的知名度。

201X年1月,她光荣当选广东省特级教师;

同年,当选海珠区首届名教师。

一、虚心求学,创生智慧。

x老师从教的十九年,既是当教师的十九年,又是做学生不断学习的十九年。

她虚心向专家、同行、学生请教,吸取各地先进的教学经验,认真总结教育教学规律。

x老师认为:

教师的劳动应该是创造性的劳动,不可墨守老一套的教学方法,必须在改革中探索规律,闯出一条新路,形成自己的特色。

x老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钻研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认真解读新课程标准,确立先进的教学理念,进行深邃的自我反思,创生教育智慧,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在她的语文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学生沉浸在美的画面、诗的意境和爱的怀抱之中,孩子在扎实有效地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在体验着诚信的品质、创新的精神、共生的理念和审美的情趣,一改以能力训练代替心灵感受的僵化模式。

x老师长期坚持磨练自己的教育教学内功。

多年来,在专家、老师的热情帮助下,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她认真进行课题研究,不断提升教学技艺,无数次在区、市、省、国家级的教研观摩活动中展示公开课,如《少年闰土》、《桂林山水》、《瀑布》、《狐狸和乌鸦》、《可爱的草塘》、《一夜的工作》、《泊船瓜洲》、《桂花雨》、《她是我的朋友》、《花钟》、《触摸春天》等等,以独特的教学见解、新颖的教学角度、张弛有度的教学结构和灵活扎实的教学风格赢得各方好评,为老师们作出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课堂教学的示范。

201X年至201X年间,她撰写的论文《优化作文教学策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工业滤布《语文课堂要加强动态生成意识》、《新课改背景下的语言训练》、《谈谈写作指导中的思维训练》和《谈新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