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绪论62p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298108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91 大小:4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炮制学绪论62p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中药炮制学绪论62p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中药炮制学绪论62p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中药炮制学绪论62p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中药炮制学绪论62p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炮制学绪论62pWord文档格式.docx

《中药炮制学绪论62p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炮制学绪论62pWord文档格式.docx(9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炮制学绪论62pWord文档格式.docx

B.防湿养护法

C.密封储藏法

D.对抗同贮法

E.通风养护法

8.关于中药炮制叙述错误的是

A.中药炮制很多都是以归经理论作指导的,特别是用辅料炮制药物

B.中药炮制学是根据中医理论体系,将临床实践中所得的经验进行系统归纳的学科

C.中药炮制学是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D.中药炮制是中医长期临床用药经验的总结

E.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用的一项制药技术

B

9.不适宜含苷类中药的是

A.炮制辅料常用酒

B.水制时宜少泡多润

C.忌铁器

D.少用醋炮制

E.可采用烘、晒、炒等破坏或抑制酶的活性

10.炮制品的质量要求不包括

A.片形及粉碎粒度检查

B.色泽、气味检查

C.水分、灰分、浸出物检查

D.有毒成分、有效成分检查

E.显微鉴别

E

11.药物采用对抗同贮法贮藏的作用是

A.防止粘连

B.防止泛油

C.抑制霉变

D.抑制虫蛀

E.防止吸潮

12.关于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叙述错误的是

A.麻黄根发汗,茎止汗,故麻黄根茎不能混用

B.牛蒡子经炒制后,具有杀酶保苷的作用

C.矿物药、动物甲壳类药物煅后,便于煎煮和粉碎

D.川乌、草乌煮制后,毒性显著降低

E.巴戟天的木心为非药用部分,必须除去

13.杏仁在贮藏中最常见的变异现象是

A.霉变

B.泛油

C.变色

D.气味散失

E.粘连

14.炮制对含生物碱类药物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A.槟榔碱、麻黄碱等不溶于水,炮制后溶解度增大

B.石榴皮中的生物碱遇热活性降低,故以生用为宜

C.草乌中剧毒成分为乌头碱经炮制后,水解成毒性较小的乌头原碱

D.醋制延胡索,其有效成分延胡索乙素成盐,具增效作用

E.马钱子中的士的宁在炮制后转变为异士的宁

15.关于炮制对性味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经炮制后,改变药物性味,扩大药物用途

B.经炮制后,纠正药物过偏之性,即以热制寒

C.胆汁制黄连,即以寒制热,称为“反制”

D.药物经炮制后,性味增强

E.吴茱萸制黄连为“反制”

16.药物炮制的最终目的是

A.缓和或改变药性

B.降低毒性

C.提高药物净度

D.使药物发挥最大的疗效,减少毒副作用

E.有利于制剂

答案:

17.米醋的作用不包括

A.散瘀止血

B.行气止痛

C.疏肝和胃

D.行气解毒

E.矫臭矫味

18.《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

试行>

》的通知规定根茎类含药屑、杂质不得超过

A.2%

B.3%

C.0.5%

D.5%

E.1%

B型题

*[1~4]

A.《雷公炮炙论》

B.《本草纲目》

C.《黄帝内经》

D.《炮炙大法》

E.《修事指南》

1.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是

2.最早有炮制记载的是

3.我国第二部炮制专著是

4.我国第三部炮制专著是

A、C、D、E

*[5~8]

A.反制

B.从制

C.切制

D.净选

E.炮制

5.通过炮制纠正药物过偏之性称为

6.通过一定方法的加工,使药材适应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

7.通过炮制使药物的性味增强称为

8.除去杂质、区分药用部位使药材提高疗效

A、E、B、D

[9~13]

A.蜜制

B.酒制

C.盐制

D.醋制

E.制霜

9.药物经炮制后,引药入肾经的是

10.药物经炮制后,引药入肝经的是

11.药物经炮制后,引药入脾经的是

12.药物经炮制后,去除毒性的是

13.药物经炮制后,引药上行的是

C、D、A、E、B

[14~17]

A.磁石、炉甘石

B.山药、莲子

C.杏仁、天冬

D.芒硝、硼砂

E.薄荷、荆芥

14.贮藏中易发生虫蛀的药材有

15.贮藏中易泛油的药材有

16.贮藏中易风化的药物有

17.贮藏中易气味散失的药材有

B、C、D、E

[18~22]

A.降低毒性

B.缓和药性

C.提高成分浸出

D.矫臭矫味

E.利于贮藏

18.麸炒苍术的主要目的是

19.清炒王不留行的主要目的是

20.米炒斑蝥的主要目的是

21.清蒸桑螵蛸的主要目的是

22.酒炙乌梢蛇的主要目的是

B、C、A、E、D

[23~26]

A.13%

B.15%

C.7%~13%

D.3%~5%

E.10%

23.炮制品的含水量宜控制在

24.蜜制品类含水分不得超过

25.酒炙、醋炙及盐炙品类等,含水分不得超过

26.煅制醋淬制品含水分不得超过

C、B、A、E

[27~31]

A.醋制延胡索

B.血余煅碳

C.酒制大黄

D.姜炙半夏

E.盐炙杜仲

27.可缓和其苦寒之性,免伤脾胃的是

28.可增强补肾作用的是

29.具有止血作用的是

30.能增强入肝止痛的是

31.能增强化痰止呕作用的是

C、E、B、A、D

[32~36]

A.蕲蛇

B.蛤蚧

C.全蝎

D.丹皮

E.人参

32.与花椒或大蒜瓣同贮

33.与花椒、吴茱萸或毕澄茄同贮

34.与花椒或细辛同贮

35.与泽泻、山药同贮

36.与细辛同贮

A、B、C、D、E

[37~41]

A.《雷公炮炙论》

B.《修事指南》

C.《黄帝内经》

D.《炮炙大法》

E.《本草纲目》

37.约为战国至秦汉时代的著作是

38.宋代雷敎写的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是

39.明代李时珍写的著作是

40.明代缪希雍写的我国第二部炮制专著是

41.清代张仲岩写的我国第三部炮制专著是

C、A、E、D、B

[42~46]

A.黑豆汁制

B.甘草汁制

C.盐水制

D.米泔水制

E.姜汁制

42.可除去药材中的部分油质,降低药物辛燥之性,增强补脾和中之功。

药物必须经

43.能增强药物的疗效,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药物必须

44.能缓和药性,降低毒性,药物必须经

45.能抑制其寒性,增强疗效,降低毒性,药物必须经

46.能强筋骨,软坚散结,清热凉血,药物必须经

D、A、B、E、C

X型题

*1.药物在储藏中,易发生泛油现象的成分是

A.蛋白质

B.油脂

C.糖类

D.挥发油

E.树脂

BCD

2.影响炮制品变异的自然因素有

A.温度

B.湿度

C.真菌

D.日光

E.虫害

ABCDE

3.现代贮藏保管技术有

A.气调贮藏技术

B.气体灭菌技术

C.钴—γ线辐射技术

D.固体分散技术

E.低温冷藏技术

ABCE

4.传统的贮藏保管方法有

A.清洁养护法

C.密封贮藏法

E.同风养护法

ABCD

5.下列哪些药物经炮制后可以降低毒性

A.斑蝥米炒

B.川乌蒸制

C.朱砂水飞

D.芫花醋制

E.巴豆制霜

6.药材中含挥发油性有效成分,应阴干的是

A.益母草

B.薄荷

C.甘草

D.藿香

E.荆芥

BDE

7.药物经过炮制后,去毒的方法有

A.加热

B.水飞、水泡漂

C.加辅料处理

D.去油制霜

E.净制

8.炮制品的质量要求有

A.色泽(含光泽)

B.气味、水分

C.净度、片型及粉碎粒度

D.有效成分溶出度

E.有毒成分的限量指标

9.下列哪组固体辅料能作为炮制用辅料

A.稻米、麦麸

B.土、河砂

C.滑石粉、淀粉

D.白矾、豆腐

E.蛤粉、食盐水

ABDE

10.蜂蜜的作用是

A.补中

B.润燥

C.止痛

D.解毒

11.药物炮制后能在哪些方面发生变化

A.性味

B.升降浮沉

C.归经

D.作用趋向

E.理化性质

12.药物的净度标准为

A.纯净

B.无杂质

C.无霉败品

D.无泥沙

E.无虫蛀品

13.下列炮制方法对含生物碱类药物有影响的是

A.醋制

B.热制

C.煨制

D.酒制

E.姜汁制

ABD

第二十二章净选与切制

(一)净选

1.消除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2.分离和除去非药用部位

去根、茎、皮壳、毛、心、芦

(二)切制

1.切制前的水处理

(1)软化药材的方法

(2)软化程度的检查方法

2.饮片类型

薄片、厚片、斜片、段、丝、块

3.切制方法

适应手工切制和机械切制的药材

(三)饮片的干燥

1.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

2.干燥方法与条件的选择

*1.不去毛的药物有

A.金樱子

B.枇杷叶

C.淫羊藿

D.鹿茸

E.骨碎补

*2.黄芩合理的切制方法是

A.用冷水浸润软化切片

B.沸水煮透

C.温水润软

D.用蒸汽蒸软

E.用冷水煮透

*3.中药饮片切段的长度为

A.10~15mm

B.5~8mm

C.16~18mm

D.3~4mm

E.1~2mm

4.适于切段的药材为

A.根茎类

B.花类

C.皮类

D.全草类

E.叶类

5.药物根、茎作用不同,分别入药的是

A.党参

B.苏木

C.麻黄

D.淫羊霍

E.天花粉

6.去心的目的不是去除非药用部位的药材是

A.莲子

B.香加皮

C.丹皮

D.巴戟天

E.地骨皮

7.甘草切片宜切成

A.薄片

B.厚片

C.直片

D.斜片

E.块

8.药材中含下列哪类成分,在炮制处理时宜“忌铁器”

A.生物碱

B.鞣质

C.油脂

D.树脂

E.挥发油

9.艾叶加工采用的方法是

A.切片

B.去皮

C.碾捣

D.制绒

E.去毛

10.木香的软化方法为

A.喷淋法

B.淘洗法

C.浸泡法

D.浸渍法

E.漂洗法

11.酸枣仁入药为种仁,宜

A.挑选

B.筛选

C.风选

D.水选

E.喷淋

12.不宜切薄片的药材是

A.天麻

B.白芍

C.槟榔

D.茯苓

E.乌药

13.检查白芍水处理效果的最佳方法是

A.弯曲法

B.指掐法

C.穿刺法

D.手捏法

E.劈剖法

14.马钱子去毛多采用

A.刷去毛

B.烫去毛

C.燎去毛

D.挖去毛

E.撞去毛

15.羚羊角切制常采用

A.切

B.锉

C.镑

D.刨

E.碾

16.檀香切制常采用

A.刨法

B.切法

C.劈法

D.锉法

E.镑法

17.不需要去毛的药物是

A.鹿茸、马钱子

B.骨碎补、狗脊

C.辛夷、地榆

D.枇杷叶、石韦

E.金樱子、香附

[1~5]

A.淋法

B.润法

C.漂法

D.泡法

E.淘洗法

1.薄荷、荆芥、枇杷叶、陈皮、甘草宜用

2.五加皮、白鲜皮、南沙参、防风宜用

3.三棱、槟榔、郁金宜用

4.天花粉、木香、乌药、三棱宜用

5.川乌、天南星、肉苁蓉、昆布、紫河车宜用

A、E、B、D、C

[6~10]

A.去芦

C.去心

D.去毛

E.去核

6.山楂、山茱萸须

7.地榆、牛膝须

8.马钱子、枇杷叶须

9.苦楝根皮、雷公藤皮须

10.牡丹皮、巴戟天须

E、A、D、B、C

[11~14]

11.槟榔、浙贝母、鹿茸宜用

12.降香、松节宜用

13.羚羊角、水牛角粉末宜用

14.檀香、松节、苏木宜用

B、C、D、A

[15~19]

A.斜片

D.薄片

E.极薄片

15.白芍、乌药、三棱、天麻宜切

16.茯苓、山药、天花粉、泽泻、升麻、大黄宜切

17.大黄、天花粉、升麻、附子宜切

18.甘草、黄芪、鸡血藤宜切

19.羚羊角、鹿角、苏木、降香宜切

D、B、C、A、E

[20~24]

A.泡法

B.漂法

C.润法

D.淋法

20.适用于全草类、叶类、果皮类和有效成分易随水流失的药材宜用

21.适用于质地松软、水分易渗入及有效成分易溶于水的药材宜用

22.适用于质地坚硬、短时间水分不易渗透组织内部的药物宜用

23.适用于质地坚硬,水分较难渗人的药材宜用

24.适用于毒性药材,用盐腌制过的药物及具腥臭异常气味的药材宜用

D、E、C、A、B

[25~29]

A.去皮膜

B.去残肉

C.去头足

D.去瓤

E.去角塞

25.枳壳

26.蜈蚣

27.羚羊角

28.麝香、熊胆

29.龟甲、鳖甲

D、C、E、A、B

*1.切制前水处理中的漂法,多适用于

A.毒性药材

B.盐腌制过药材

C.具腥臭异常气味药材

D.质地疏松药材

E.质地坚硬药材

ABC

2.药材清除杂质的方法有

A.筛选法

B.水选法

C.漂选法

D.风选法

E.挑选法

3.下列哪些药材宜切细丝

A.荷叶、枇杷叶

B.合欢皮、陈皮

C.冬瓜皮、瓜蒌皮

D.黄柏、厚朴

E.桑白皮

4.净选时须去芦头的药物有

A.人参、党参

B.丹参、防风

C.龙胆、芦根

D.玄参、桔梗

E.牛膝、续断

ADE

5.药材切制的目的

A.便于有效成分煎出

B.便于鉴别

C.便于炮制

D.便于制剂、调剂

E.便于贮藏

6.下列植物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入药部位的有

A.黄芩

B.麻黄

C.莲子

D.连翘

E.当归

BCE

7.心为非药用部位,要求去心的药物是

A.远志

B.地骨皮

C.巴戟天

E.五加皮

8.药材软化程度的检查方法包括

E.劈裂法

第二十三章炒法

(一)清炒法

1.炒黄

牛蒡子、芥子、王不留行、莱菔子、苍耳子的炮制方法、成品性状、炮制作用及相关研究

2.炒焦

山楂、栀子的炮制方法、成品性状、炮制作用及相关研究

3.炒炭

大蓟、蒲黄、荆芥的炮制方法、成品性状、炮制作用及相关研究

(二)加辅料炒

1.麸炒

枳壳、苍术的炮制方法、成品性状、炮制作用及相关研究

2.米炒

斑蝥的炮制方法、成品性状、炮制作用及相关研究

3.土炒

白术的炮制方法、成品性状、炮制作用及相关研究

4.砂炒

马钱子、鳖甲的炮制方法、成品性状、炮制作用及相关研究

5.滑石粉炒

水蛭的炮制方法、成品性状、炮制作用及相关研究

6.蛤粉炒

阿胶的炮制方法、成品性状、炮制作用及相关研究

*1.炒莱菔子的临床作用在于

A.清热排脓

B.涌吐风痰

C.通络止痛

D.健脾止泻

E.降气化痰

*2.白术麸炒后,挥发油损失约为

A.25%

B.20%

C.15%

E.10%

*3.苍耳子应炒至表面颜色为

A.黄色

B.深黄色

C.棕黄色

D.橘黄色

E.金黄色

*4.牛蒡子的炮制方法是

A.炒炭

B.去油

C.蝉

D.炒焦

E.炒黄

*5.炒槟榔的主要作用有

A.缓和药性,减少副作用

B.降低毒性

C.便于服用

D.利于有效成分煎出

E.利于保存

*6.王不留行炒爆的标准以完全爆花者占

A.40%以为宜

B.50%以上为宜

C.60%以上为宜

D.70%以上为宜

E.80%以上为宜

*7.含哪类成分的药物在炮制处理过程中宜“忌铁器”

A.生物碱

B.鞣质

C.油脂

D.树脂

E.苷

*8.炒栀子的作用是

A.缓和药性

C.利于贮藏

D.增强疗效

E.矫臭矫味

*9.土炒的主要目的是

A.增强补中益气作用

B.增强健脾补胃作用

C.增强补脾止泻作用

D.增强滋阴生津作用

E.增强温肾壮阳作用

*10.荆芥的常用炮制方法是

A.炒黄法

B.炒焦法

C.麸炒法

D.炒炭法

E.砂炒法

11.苍耳子炒黄能

A.降低辛燥之性

B.增强解表作用

C.降低毒性

D.转变药性

E.产生新的功效

12.关于炒牛蒡子的作用正确的是

B.使药性由苦寒变甘温

C.缓和寒滑之性

D.除去不良气味

E.缓和苦燥之性

13.王不留行炒爆的主要目的是

A.增强止痛作用

B.降低毒性

C.爆花易于煎出药效成分

D.减低副作用

E.增强涩性

14.槐花炒黄化学成分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芦丁含量无变化

B.保存槲皮素

C.槲皮素含量升高

D.破坏芦丁

E.破坏鞣质

15.善于消积化食的山楂炮制品为

A.焦山楂

B.山楂炭

C.生山楂

D.炒山楂

E.麸炒山楂

16.山楂炒焦可增强

A.消食止泻的作用

B.消积化食的作用

C.活血化淤的作用

D.止血作用

E.酸涩收敛作用

17.焦山楂中

A.有机酸含量降低,黄酮类成分增高

B.有机酸含量降低,黄酮类成分降低

C.有机酸稍减量,黄酮类成分增高

D.有机酸稍减量,黄酮类成分降低

E.有机酸含量降低,黄酮类成分不变

18.炒桅子的作用是

A.利于贮藏

C.缓和药性

D.产生止血作用

E.矫臭矫味

19.桅子炒炭的作用是

A.缓和苦寒之性

B.提高凉血止血作用

C.增强清热泻火作用

D.行气力增强

E.解毒作用增强

20.荆芥炒炭的作用是

A.散寒解表增强

B.活血止血增强

C.收敛止血增强

E.增强止血作用

21.干姜炒炭后善于

A.回阳救逆

B.温肺化饮

C.活血化淤

D.温经止血

E.温肺止咳

22.焦三是指

A.山楂、麦芽、谷芽

B.山楂、麦芽、槟榔

C.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

D.焦麦芽、焦槟榔、焦神曲

E.焦山楂、焦槟榔、焦麦芽

23.治疗心烦口渴,宜选用

A.莲子心

B.莲子肉

C.炒莲子心

D.炒莲子肉

E.麸炒莲子肉

24.麦芽的炒制方法是

A.清炒

B.麸炒

C.土炒

D.米炒

E.砂炒

25.阿胶常见炮制品种不包括

A.生阿胶

B.蛤粉炒阿胶

C.阿胶丁

D.蒲黄炒阿胶

E.滑石粉炒阿胶

26.土炒白术的作用是

A.缓和燥性,增强燥湿化痰作用

B.缓和燥性,增强健脾止泻作用

C.缓和燥性,减小副作用

D.缓和燥性,增强健脾和胃作用

E.缓和燥性,利水消肿

27.米炒药物时,每100kg药物一般用米

A.30kg

B.20kg

C.15-20kg

D.10-15kg

E.5kg

28.炒斑蝥降低毒性的原理是

A.斑蝥素氧化

B.斑蝥素分解

C.斑蝥素水解

D.斑蝥素还原

E.斑蝥素升华

29.米炒党参的作用是

A.增强益气生津

B.增强补中益气

C.增强健脾止泻

D.增强健脾益胃

E.增强补肾生精

30.麸炒苍术的作用是

A.增加燥性,增强健脾燥湿作用

B.缓和燥性,增强健脾燥湿作用

C.缓和燥性,增强健脾止泻作用

D.缓和辛燥之性,用于健胃消胀

E.缓和温燥之性,增强化湿和胃

31.苍术中哪种成分过量,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中医称为“燥性”

A.苷类

B.挥发油

C.生物碱

D.鞣质

E.有机酸

32.砂炒醋淬鳖甲的作用是

A.养阴清热,潜阳息风

B.入肝消积,软坚散结

C.补肾健骨,滋阴止血

D.活血止痛,通经下乳

E.消食止泻,固精止遗

33.制鳖甲指的是

A.砂炒鳖甲

B.砂炒米泔水淬鳖甲

C.砂炒醋淬鳖甲

D.砂炒酒淬鳖甲

E.砂炒水淬鳖甲

34.关于砂炒穿山甲程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鼓起、发泡

B.鼓起、呈棕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