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规考研笔记崔功豪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268318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7.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规考研笔记崔功豪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区规考研笔记崔功豪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区规考研笔记崔功豪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区规考研笔记崔功豪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区规考研笔记崔功豪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规考研笔记崔功豪Word下载.docx

《区规考研笔记崔功豪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规考研笔记崔功豪Word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区规考研笔记崔功豪Word下载.docx

主要内容包括:

(1)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

(2)区域经济分析;

(3)区域发展分析。

9、区域分析方法:

(1)地理学的比较法:

常用实际考察法、统计图表法、地图和遥感技术法等;

(2)经济学的分析法:

均衡分析、动态分析、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投入产出分析、边际分析、实物分析、价值分析、结构分析等;

(3)数学的模拟法:

数理统计(回归分析、趋势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随机过程分析)、运筹学(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图论)。

10、区域发展的条件分析:

自然资源、人口与劳动力、技术条件。

 

11、自然资源:

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

其特性如下:

(1)有限性:

自然资源的数量供应与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存在矛盾,即经济学观点看自然资源存在希缺性;

(2)区域性:

任何一种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都是不均衡的,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都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3)整体性:

每一个区域的各种自然资源要素彼此有生态上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即自然资源生态系统。

12、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1)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

(2)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

(3)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13、区域自然资源评价原则:

(1)从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生产布局的要求出发才能避免盲目性;

(2)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重点分析相结合;

(3)必须在现代技术可能性的基础上论证经济的合理性。

(4)从保护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评价自然资源。

14、区域自然资源评价的方法:

(1)量的评价:

服务年限和远景需求量;

(2)质的评价:

技术上的可能性、经济上的合理性、需求上的迫切性;

(3)关于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特征与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

地理分布影响到其被开发利用的先后次序和开发利用的成本及利用的效率,地域组合评价有利于揭示自然资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4)关于自然资源的可能利用方式或方向,以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经济前提;

(5)关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效应的评价。

15、人是具有多种自然、社会属性的综合体,其集生产、消费于一体,是进行社会活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主体。

作为生产者的人口即劳动人口,必须具有一定的体力和技能与经验结合而形成的劳动能力。

16、作为生产者,人口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1)区域劳动人口的数量影响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生产规模的大小;

(2)区域人口的素质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区域产业的构成状况;

(3)人口的迁移与分布影响区域生产的布局。

17、作为消费者,人口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1)人口的数量及其增长影响区域市场的规模、劳动力资源的供给及扩大再生产的投资的供给。

(2)人口的素质影响区域消费结构,进而影响区域生产结构。

(3)人口的迁移及分布影响消费市场的分布。

18、区域人口与劳动力分析:

(1)区域人口数量分析:

性别构成、年龄构成、职业构成、民族构成

(2)人口增长分析:

人口的自然增长:

出生率、生育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3)人口质量分析:

人口的身体素质、人口文化技术构成、人口的思想素质;

(4)劳动力供应分析:

适龄就业人口、未成年就业者、老年就业者、求业人口、就学人口、家务人口、军队服役人口、其它人口。

(5)人口的分布分析:

人口密度、人口比重。

19、适度人口指与一定时期内工业生产活力所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即最高人均收入)相适应的人口。

20、人口承载力:

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能源和其它自然资源以及智力、技术等,在保证与其社会文化准则相符的物质生活水平下能够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1、人口适度和人口承载力问题的出发点:

人口发展必须与区域物质资料的生产和资源的供给水平相适应,必须与生态系统的载荷能力及其动态平衡相适应,人口数量的增长还必须与质量的提高相适应。

22、研究适度人口应注意:

(1)因地而异;

(2)因人口的消费标准而异;

(3)因经济生产力的技术水平而异;

(4)因时间而异。

23、技术:

是人类改变或控制客观环境的手段或活动。

24、技术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技术改变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

技术先进,利用范围越广,经济价值越能充分体现;

(2)技术的进步有利于减少区域发展对非地产资源的依赖程度;

(3)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结构多样化;

(4)技术进步还为区域劳动就业开辟了广阔的出路。

25、技术引进:

关于制造产品、应用生产方式、提供服务的系统知识的转让,但不包括货物的单纯买卖或租赁。

它是从国家的角度看技术转让。

技术转移:

从地区的角度来看技术转让。

26、技术转让或转移的优点:

(1)可以避免漫长的探索过程,为发展羸得时间;

(2)可以节约大量的科学研究和试制费用;

(3)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4)有助于培养科技人才。

27、技术转移或转让分类:

(1)按方式与途径:

无偿转让(不需付出报酬)、有偿转让(需要支付转让费用)。

(2)类别:

简单的技术转移、吸收型、垂直、水平。

28、影响技术转让和转移的因素:

需求障碍、资本障碍、自然资源障碍、劳动就业障碍、技术人力资源障碍、规模障碍、基础设施障碍、文化障碍、时序障碍。

29、技术选择标准:

高产出、社会极限生产、高积累、时间系列。

30、中间技术:

发展中国家宜采用易推广、消化的,比那些最新和最先进的资本密集型技术更简单、更廉价、更易于维修,同时比初级原始技术更优越的适用技术(符合引进国或区域的特殊条件而且能取得最大效果的技术)。

31、衡量技术是否为适用技术的目标:

环境目标、社会目标、经济目标。

32、技术选择的原则:

(1)有利于提高当地的技术水平;

(2)有利于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3)新技术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并同时考虑市场容量问题;

(4)应满足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的要求。

33、国民生产总值:

一个区域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规模。

国内生产总值:

一个区域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外区域的劳动者报酬和资产收和减去支付给外区域的劳动者报酬和资产收入。

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收入概念,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生产概念。

34、联合国规定不发达国家的三项标准:

(1)每人平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250美元;

(2)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低于10%;

(3)识字人数占全国人数的比重低于20%。

35、以国民生产总值为指标进行区域分析时,既要考虑总量指标,也要考虑相对量(人均)指标,总量指标反映了一个区域的整体实力,相对量指标则反映了一个区域的个体平均水平。

36、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unrisd的指标体系:

(1)出生时的预期寿命;

(2)人口中在2万人以上居民点居住的人口所占的比例;

(3)人均每天动物蛋白质消费;

(4)中小学入学人数总和;

(5)职业教育入学人数;

(6)每千人报纸发行份数;

(7)每一居室平均居住人数;

(8)职业人口中有电、水、煤气的人的比例;

(9)工薪收入者在整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10)每个男性农业劳动者的农业产量;

(11)人均电力消费;

(12)人均钢材消费;

(13)人均能源消费;

(14)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

(15)人均外贸额。

前九项是社会指标,后六项是经济指标。

37、物质生活质量指数pqli的指标体系:

由一些容易获得并能够反映大多数人的不同基本需要的一系列指标组成的较为简便的综合指数,包括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和识字率等。

主要用来衡量居民的生活状况和大多数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程度,不能充分地反映居民生活质量的好坏。

38、刘再兴的9项指标体系:

区域经济总规模、经济增长活力、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工业化结构比重数、结构转换条件、人口文化素质、技术水平指数、城市化水平、居民生活质量。

指标覆盖面较大,但经济指标、生活质量指标份量不足。

39、区域发展的阶段分析:

(1)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

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创造条件前提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2)日本学者关于发展阶段的划分:

a、资源大国型:

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都丰富;

b、自然资源大国型:

劳力少自然资源丰富;

(3)资源中等型:

(4)资源小国型;

(5)石油输出型。

40、自然资源贡献率=(农业产值+矿业产值)/人口数;

人力资源规模=人口数*平均寿命*(接受过初等教育的人口比重+1.39*接受中等教育的人口比重+1.94*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重)

工业化进展程度=制造工业产值/国内生产总值

41、我国学者关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

不发展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

42、珠江三角洲处于成长阶段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扩大优势产业部门,充分利用规模经济,降低产品成本,增强价格竞争力;

(2)围绕优势产业发展前向、后向、侧向的关联产业;

(3)不断增植新产业,发展第三产业;

(4)沿若干开发轴线培植新的或次线的增长极。

43、产业结构:

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组合关系。

内容:

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在生产规模上的相互比例;

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联方式。

44、产业划分是研究产业结构的基础,是按一定的标准对社会各行各业进行归并分类。

(1)从社会再生产过程各部门的相互依存关系划分:

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2)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的划分:

三次产业划分;

(3)按各生产活动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划分:

主导产业、辅导产业、基础性产业;

(4)按经济活动的各部门资源密集程度的划分:

资源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

(5)按社会部门的性质划分。

45、影响结构分析的内容:

(1)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因素:

社会消费、资源状况、科技水平、基础与传统、区际联系与区域分工;

(2)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条件:

充分利用区域资源、技术先进适用、内部协调、应变能力强、经济效益高;

(3)区域产业结构深化趋势:

一二三、一三二、二一三、二三一、三一二、三二一。

另外考虑国家产业政策、区域主导专业化部门市场容量和市场寿命、主导专业化部门的技术生命周期、区域资源供应状况的变化。

46、产业结构分析的方法:

(1)偏离-份额分析法:

把区域经济的变化看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以其所在或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参照系,奖区域自身总量在某一时刻的变动分解为三个分量:

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竞争力偏离分量。

(2)结构效益分析法:

通过计算一些反映经济效果的指标交运用这些指标对经济效益好坏的比较来分析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劣。

产业结构效益、结构影响指数、效益超越系数、弹性系数、投资产出系数。

(3)专业化与综合发展分析:

区位熵、集中系数、结构多样化指数。

47、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

即经济地域结构,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空间)组合关系,也是经济地域的主要物质内容在地域空间上的相互关系和组合形式。

具体表现为一个经济地域内的经济核心,受经济核心吸引,影响的外围地区和由交通运输网络组成的网络地域。

48、经济地域的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条件:

(1)作为区域核心的现代城市的形成;

(2)周围地域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3)网络系统的发展;

(4)外界的影响与作用。

49、空间结构的物质内容:

(1)地域空间核心:

中心城市,具有组织、集聚、辐射扩散、传输等作用;

(2)空间网络系统:

各种交通运输线路与通讯信息线路的地域分布体系;

(3)外围空间:

地域空间结构内除去区域核心与网络之外的所有地域空间,包括核心以外的所有城镇,也包括广大的农村和工矿区。

50、经济活动的空间转移和扩散:

(1)经济空间转移和扩散的原因:

经济在各区域发展上的不平衡,表现在总体经济发达程度的差异上和经济部门结构和效率的差异上。

(2)经济的空间转移和扩散的方式:

资本投资、技术传播、劳动力的迁移,逐步扩张扩散方式和跳跃式扩张的转移方式。

(3)经济的空间转移和扩散的影响机制:

科学技术、聚集与分散、政策、资源和环境。

51、增长极效应分析:

增长极是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配置在城市区,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它存在于经济区域内的一个实体,有一个自身成长壮大的过程,在上述过程中可以不断地向其周围经济空间施加影响。

(1)主导部门:

能有效地吸收新技术、具有高度的增长率、与其他部门有广泛而强烈的生产联系;

具有回顾影响、前瞻影响和旁侧影响。

52、增长极的极化效应;

(1)规模经济:

在一定区域条件下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某一设施或企业的经营规模的扩大,可产生单位产品生产成本的降低,从而获得经济利益。

(2)区位经济:

某一部门或行业的全部企业都可从由于配置在某一共同区位面获得经济利益。

(3)城市化经济:

由于把各类经济活动配置在一起,从而使某一处于一定级别的中心地区位的总体规模扩大,随之而出现的综合经济利益。

53、增长极的扩散效应:

增长极改变了区域空间结构并提高了区域的国民经济实力。

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推动作用,从而使增长极与周围空间的经济不平衡性减少的过程,具体表现:

(1)形成对其投入原料的新需求;

(2)创造和扩大了有关部门的产出量;

(3)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得到全面、综合的发展;

(4)推动创造发明或有效地吸收国内外先进生产技术;

(5)促进进口替代品的生产;

(6)构成复杂的社会经济网络;

(7)解决落后地区的劳动力转移和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54、增长极的反波效应:

增长极产生对区域发展的不利影响,将抑制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扩大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和不平衡性。

(1)抢先占用区域内稀缺资源;

(2)吸引向增长极区位集中配置并扩大其规模,挤跨周围地区;

(3)吸引高素质的人才;

(4)吸引周围资金。

55、影响扩散或反波效应的因素:

(1)增长极的推动型企业隶属的主导部门的类型及其性质;

(2)增长极的推动型企业为核心的工业综合体系的规模大小;

(3)增长极区位所在区域的区域条件(自然、经济、技术和社会条件);

(4)区域决策系统的效率及各级管理部门的相应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等。

56、理查德的扩散效应动态过程:

初始准备阶段、动量积聚阶段、持续稳定阶段;

反波效应:

初始阶段、发展阶段、协调阶段;

两者叠加的时间—效应曲线:

起动阶段、增长阶段、持续阶段。

57、成本:

生产中已消耗的生产资料、劳动者领取的工资及土地占用费等。

58、成本分析:

(1)找出生产成本的所有要素,确定其在成本中的比重;

(2)找出不能忽略的必须视之为生产的空间要素的必要条件;

(3)剔除可以无须考虑的非空间要素成本。

59、最低成本区位:

能获得最大经济效益(最大利润)的企业区位,乃是收入总额与成本总额之差达最大值的区位。

60、空间成本动态分析:

当生产的某一空间要素成本发生变化,而其它情况保持不变,会导致赢利空间的变化,如果该要素成本的变化在空间上是一致的,企业的最低成本区位保持不变,如果该要素成本的变化在空间上不是一致的,那么企业的最低成本区位将会移动。

61、空间要素替代原理:

当生产中某一要素的节约额可以补偿或超过另一要素的追加费用时,工作区位可以发生移动,并从中获益。

62、劳动地域分工:

相互关联的社会生产体系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异,它是社会分工的空间形式,表现为各个地区专门生产某种产品,或产品的某一部分,即区域生产专业化。

63、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

每个生产者为了他自己的利益,应集中生产在社会上有利的产品,然后用其销售所得,去购买其所需的其它所有物品。

每个国家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于某些特定产品的生产条件,而导致生产成本绝对低,叫做绝对利益原则或绝对优势说。

64、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

如果两地区中的一个能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各种产品,两国之间的地域分工和贸易也会使双方均为有利。

能较好地解释地域分工和国际贸易问题,但他单用劳动时间来计算比较利益并不全面,被认为国际贸易的纯理论。

65、约翰•穆勒的相互需求论:

两国以两种产品相互贸易时,这两种产品的交换比率,在由比较成本决定的幅度内,取决于两国对彼此产品的相互需求,取决于一国对另一国产品的需求弹性。

需求不甚迫切、需求量不大的国家,可以从中多得好处。

66、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

由于某商品的生产要素,在各地会有相对价格差异,再加上其组合状况基本一致,不同国家和地区,就会利用对自己有利的生产要素,生产商品输出,同时输入那些需用本地稀缺的生产要素才能生产的商品。

67、巴朗斯基的地理分工论:

地理分工是社会分工的空间形式,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该劳动成果由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使生产地和消费地不在一个地方。

经济利益是地理分工发展的动力。

68、区域优势:

指某个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有利条件,由于这些条件的存在使该区域更富有竞争能力,具有更高的资源利用率,从而使区域的总体效益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它是一个空间概念,有明显的地域性。

体现在综合实现区域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上。

69、区域优势的类型:

(1)有形区域优势:

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交通和邮电网络、市政设施等。

(2)无形区域优势:

居民的文化水平和经营传统、劳动者技艺的高低、科教机构的状况、信息传递的方便程度、对外联系的广度和方向等。

(3)绝对区域优势:

一个区域或城市,从事某种产品的生产,其劳动生产率较另一区域或城市要高。

(4)相对区域优势:

不是拿某种产品的成本仅同外区域或外城市比,而且还要同本区或本城市的其它产品比。

(5)局部优势;

(6)全局优势;

(7)时间优势:

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发展某种生产或产业,开展某种经济活动的良好时机。

(8)空间优势。

70、优势的评判标准:

(1)地区优势必须与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目标一致。

(2)地区发展优势只有通过对区域内全部生产发展的有利与不利条件进行综合评价后才能确定。

71、主导产业:

根据国内市场需求、资源状况、出口前景等选择的可以此带动其它产业发展,并由此形成高度化、现代化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产生决定意义的产业部门。

也就是带头产业,能带动带动整个区域产业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

72、主导产业对国家和区域发展的意义:

(1)能引导、带动国家和区域全部经济发展的产业;

(2)随着国内外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和市场变动而有不同发展阶段的。

(3)一般具有当时阶段最高的技术装备,在开发产品、开辟市场方面应走在最前头;

(4)主导产业一般领先增长。

73、主导产业的判定标准:

(1)对区域发展目标的贡献:

a、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影响,b、对区域资源的有效利用,c、对区域就业的作用,d、增加价值,e、出口潜力,f、环境影响。

(2)竞争能力:

a、技术先进程度,b、产品质量水平,c、市场占有率,d、劳动生产率,e、利税效果。

74、主导产业的确定方法:

(1)带动影响分析——乘数分析:

根据乘数理论,增加一笔投资,会带来大于这笔投资数倍的国民收入。

a、回顾影响:

对那些向自己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的影响;

b、前瞻影响:

对新工业、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的出现和发现,c、旁侧影响:

对地区经济的普遍影响。

(2)特尔菲法——层次分析法:

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方法,是系统工程对非定量事件定量分析的一种简便算法。

(3)主成分分析法:

也称主分量分析法,是一种利用降维的思想,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75、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内各种类型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

76、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目标:

(1)充分发挥区域优势;

(2)产业结构的整体性与系统性;

(3)产业结构的先进性。

77、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

(1)从区域实际出发,与区域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相适应;

(2)必须有利于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3)有利于加速产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产品的质量,开拓国际市场,增加出口创汇,并为进口结构高级化创造条件;

(4)增有助于区域优势的发挥,在优势产业基础上向地区专门化方向发展。

(5)有利于充分发挥劳动力的优势,减轻劳动人口的就业压力;

(6)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区域环境质量的提高。

78、产业结构优化的方法:

(1)因子筛选法:

运用数量方法进行建模分析;

(2)优化模型的建立:

产出最大化目标、消耗最小化目标;

(3)计算结果及分析:

既符合实际情况,又能使区域快速增长、社会协调发展的方案即为最优方案。

79、区域经济增长:

指区域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增长,即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

80、区域经济总增长模型:

(1)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

社会就业量取决于国民收入的均衡状态,而这种均衡状态的实现则是投资等于储蓄。

(2)新古典学派的增长模型:

经济增长不仅取决于资本增长率,劳动力增长率,而且还取决于技术进步。

(3)新剑桥增长模型:

把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结合在一起,论述如何通过收入分配的改变来实现稳定的经济增长,在经济增长中收入分配又是如何变化的。

81、输出导向的增长模型:

(1)输出基地模型:

中心论题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始动力;

(2)卡尔多—狄克逊—瑟尔沃尔模型:

卡尔多认为区域人均产出增长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区域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和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所带来的效益的高低;

狄克逊—瑟尔沃尔将卡尔多的理论变成精确的表达方式,并突出累积因果过程对区域增长的影响方式。

82、二元经济理论——发展中地区的增长极:

经济是由农业和工业两个部门构成的。

(1)刘易斯的二元理论:

包括最低生存费部门(农村部门)和先进部门(城市部门),认为不发达部门才是产生过剩劳动力的根源,不发达部门向先进部门提供廉价、丰富劳动力是经济发展的关键。

(2)拉尼斯——费景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