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销自己的论文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253468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推销自己的论文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如何推销自己的论文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如何推销自己的论文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如何推销自己的论文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如何推销自己的论文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推销自己的论文Word格式.docx

《如何推销自己的论文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推销自己的论文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推销自己的论文Word格式.docx

这么简单的问题怎么没有人发现?

这样的结果是让一个不那么熟悉的专家都在“对领域的熟悉程度”一栏填上至少“熟悉”;

新方案提出或改进方法要详尽且重难点突出,审稿人可以看不懂,但他必须知道你做了什么,而且做得很好,也就是卢院长说的要绕两个弯弯,必要的时候就绕两个弯弯吧;

细节要异常注意。

审稿人是干什么的,你大可以想作是据搞的,千万不要认为他是认真找你的优点的。

显然,据搞比录用要简单多了,找个小问题,就可以据了。

你平常去买东西吗?

你肯定会买一个包装没有损坏的吧,除非你非常想得到那个东西。

然而,就我们的水平来说,还很难做出这样令很多人需求的产品。

因此,一篇文章最好4~5改再投,绝对不多的。

二、我们所应该注意的

(1)创新性

可能你投过会议或者看过高档杂志(如电子学报)的审稿单,毫无疑问的是“创新性”都排在相当高的位置。

但是正如Stephen说的“地球人都知道现在天底下已经没有什么新东西了……也许偶尔还会有几个真正独特和令人惊异的结果发表以外,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工作都是建立在别人工作的基础上的。

一篇文章如果没有任何新东西,那是很难录取的。

当然你也可能看到一篇平淡无奇甚至错误的文章发表,除了后面挂了很牛的作者之外,也可能他编造了一些新东西欺骗了审稿人。

我们这里当然不能说靠新东西去欺骗审稿人,但是我们一定要尽力挖掘所有的创新,有时候真的要将一个很小的点都挖出来,并尽量显眼的摆在主题位置,当然这也是没有办法。

(2)论文的可信度

你已经提出了一个有创新的观点,那么显然你需要说明他是正确的。

在密码学里面常见到一个短短的方案,只改了一点小数据,加上大篇幅的证明,出现在高档杂志和会议上。

也有很多高档论文中出现大量的仿真,试验……大家也知道,没有数据的文章是不用投《小微》的,原因很简单,没有数据就无法说明你的正确性。

是不是都正好有数据呢,不然。

但是你总可以描述正确性吧,你可以搞比较分析吧(当然只分析自己方案的强项),你还可以比较数量级吧……很多工作可以说明你的正确性和优越性的。

最好在这个地方采用比较高深的理论,让别人觉得你的工作很有难度,当然,也许只是假象。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不要使用投机性词汇,这会大力降低论文的可信度。

推荐的方法就是在论文书写完毕后,利用word的查询功能找一下,看有没有“显然”,“可能”,“假如”……等等。

什么叫显然?

a>

b,b>

c得出a>

c可以用显然,其它的还是算了。

我曾有exp这个符号需要说明的审稿意见,还有什么是显然?

(3)注意写作方法

首先,一篇论文应该让别人知道你在做什么。

反复修改你的摘要,前言,迅速的让别人知道你说的什么问题,而且问题说得越浅显越好,就如我们有的时候喜欢读外文文章,因为他的来龙去脉都很清楚。

其次,不要把结构安排得很复杂。

科技论文就是推陈出新,简单的开头,分析,改进,证明(分析新方案),结论。

这样的格式就足够了,你要是绕来绕去,人家连你干了什么都不知道,当然不会要你的文章。

第三,注意措辞。

千万不能让审稿人觉得你的文章很难读,否则用可读性差(读者可能的欢迎程度,readability)就据掉了,不要报什么幻想。

中国人是很讲究的,所以在论文中不能出现的词一定不要出现,除了上述的投机词汇之外,还有诸如“我们”,“错误”,“弥补”……不如改为“本文”,“不足”,“改进”……

总之,一篇好的论文应该是创新突出,结构清晰,结果正确,措辞讲究的文章。

没有创新?

找呗;

没有证明?

绕呗;

没有数据?

凑呗;

写法不好?

改呗。

无论真假,做到了上述的几点,至少在场面上可以看得过去了,论文也就像一篇论文了。

三、论文的档次

一篇论文写好了,投到那里是个关键问题。

这里我们的前提是没有牛导师挂在你的后面,必须靠自己努力。

当然,这个其实也就是商品间的比较,你要是做出好的商品,当然就可以上高档柜台。

再如拳击,你打倒的对手级别越高,当然你的档次越高。

我们的目的就是打倒原有的方案,提出新方案,按打倒文章的档次大致就决定了。

不过有一点很重要,你看的最新文章,尤其是期刊上面的文章,都是1~2年前人家的水平了,即使你打倒了,可能还跟不上现在的档次。

我觉得大概可以这样分:

(1)改正并改进一个权威期刊上普通文章的大漏洞。

大概发一般的核心或ei应该没有问题了,当然也可以试试权威。

(2)改正或改进一个著名刊物或权威刊物著名作者的最新方案。

大致可以发到比较水的权威或scie的会议了。

(3)改正或改进一个著名模型(多个同类方案)。

应该可以发学报级的权威。

(4)基于已有模型的应用。

大致应该比找到的基础类文章所在刊物底一个档次。

比如基于《计算机学报》某文的应用,投到科学,小微就差不多了。

(5)建立新理论模型,并有完整的证明。

大概想发哪儿就发哪儿了,我没试过……

其中

(1)

(2)(3)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改进部分占了多大比例,如果仅仅是小改动,当然档次低一些;

如果是基础性的错误,档次就高一些。

当然,对于攻击型的文章,一般都会发一份给原作者审啦,就看原作者人品啦。

所以,能把重点放在改进或新方案,就尽量放在新方案上面,对原作者也是一种尊重吧。

四、原文引用(byStephen)

作者们应如何考虑安排和撰写这篇论文呢?

我给出一个简单的提纲列在下面,同时给出一些更为深入的讨论:

(1)(几乎)没有任何事情是新的

(2)依赖与可信度指数

(3)谨慎使用投机性词汇

(4)不要学朗费罗(西米注:

不要用第三人称方式陈述)

(5)不要把兔子从帽子里拿出来(西米注:

不要设置悬念,结构要清晰)

(6)彻底挖掘所有的金矿

(7)记住:

审稿人都是不善辞令的,作者(某种程度上)是偏执的

违背后面每一条提纲下面所解释的原则都会导致审稿人生气,一旦他们开始生气,他们就会拿出大斧,并有目的地挥舞砍去。

我从来不相信一篇论文已经写到无法再提高的程度,也许一个正常的审稿人可能会认为作者已经基本完成了一个较高水平的研究工作,但是一个发怒的审稿人却比这个正常的审稿人更能够发现问题,不管是研究工作内容还是写作方法。

如果这样使审稿人更加生气,显然是十分愚蠢的。

每个作者的目标都是让审稿人的大斧一直放在鞘里。

希望大家下次能够写出更好的论文!

ximi,2006.11.23

三大检索及会议收录

现在检索很多,包括SCI,SCIE,EI,ISTP,ACM。

关于哪些会被检索,很多人关注,写个短文供大家参考,当然不保证绝对正确,基

本都差不多。

1.SCI检索

SCI检索包括SCI的3500多个期刊,大部分都是很著名的刊物,国内的e文刊物只有科学通报,中国科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报》(英文)等寥寥几种被SCI检索。

一些非常著名的会议可能会被SCI检索,但事先一般都会被某个刊物出版(一般为springer的)然后再被检索。

查询自己论文是否被SCI检索可以到在图书馆主页里面的:

WebofScienceProceedings(ISTP/ISSHP)里面进行查询。

2.SCIE检索

SCIE是SCI的扩展,其发起机构不同,但据说现在数据库合并了。

包括了5000多种著名期刊,高档次会议的会议集(一般由Springer正式出版为专刊)。

国内被SCIE收录的也不多,如电子学报。

可以说SCIE,尤其是SCIE刊物也是很不错的。

一般LNCS出版的会议集(不是所有的Springer)被SCIE收录,具体查询哪个刊物或会议是否被收录同SCI。

3.EI检索

EI检索分Page1和Compendex,其中Page1不能算作一篇完全的EI。

被EIPage1收录的刊物很多,如武汉理工大学学报(自科版),武大学报(英文版)等。

被EI全文检索(Compendex)的刊物称为核心刊源,其档次相对较高,国内有不少,如:

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及包括华工学报在内的较多大学学报。

IEEE的会议都会被EI检索,但是是全文还是Page1不一定,大多数为全文。

被EI检索的论文可以在图书馆的EI信息村里面查询。

4.ISTP检索

ISTP检索称为第三大检索(sci和scie合并),但其档次较低,由于我们不能算,就不具体分析了,很多EI或SCI或ACM都被ISTP检索。

ISTP检索同样可在图书馆的ISTP里面查询。

5.ACM检索

ACM检索的档次现在较难界定,一般ACM主办的杂志和会议都会被ACM检索。

ACM检索的不被SCI检索,有部分被EI检索。

ACM检索的文章被SCI检索的可能出现,ACM举办的一些被高档杂志会被SCI检索,而一些高档会议的文章可能被这些杂志收录或出专刊收录,因此才被SCI检索,同时也被ACM。

ACM检索可在图书馆的ACM数据库中查询。

6.会议的检索

上面已经说过了各种会议的检索,这里特别说一下IEEEComputerSociety举办的会议。

以前据说这个是由SCIE和EI双索引,但是被SCIE索引的必然是由Springer出版的LNCS系列,也就是说一个IEEE的会议,收录200篇文章,其中有30篇左右被LNCS出版(LNCS一辑的数量只有这么多).这30篇被SCIE,其余被EI。

判断一个会议是否被哪个检索机构检索最好的方法有两个:

(1)发信问组委会;

(2)查看该会议历年的收录情况。

主要刊物(核心)投稿及注意事项

1.华工学报

现在需要审稿费100,直接交2份打印稿到学报编辑部(招行3楼)。

2个月的审稿周期,一般会在这个时间内给答复,如果没有,可查询。

可以由老板推荐审稿人,这样会迅速且录用可靠性高。

华工学报是ei源刊。

2.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该刊物以前作为我院权威刊物,感觉就像是给老师评职称而为的,和我院的关系应该也很好,我们投过去的文章很好中。

不可网投,只能通过电子邮件cchunxi@投稿,审稿费是100元。

一般我们投过去只需要1个月就给结果,录用率很高,个人感觉大概有80%。

3.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应用算是核心里面比较好的了,审稿费好像是60,周期是3个月,有较为严格的格式要求和模版。

没有什么倾向性,录用率不高,大概只有20%,个人感觉文章如果能被应用录用的话,隔科学,小微乃至研发都不远了。

4.计算机工程

计算机工程是核心里面少有的ei源刊之一,审稿费70。

速度一般,3个月,要求短文,不能超过4页。

但是现在并不好中,计算机工程感觉不太适合我们博士有创新的投稿,如果有实用性的文章,倒是可以一试。

5.计算机应用研究

核心刊物,可网投,不用交审稿费。

网站做得不错,有模版,能很快投稿。

审稿周期为3个月。

从现在情况看,录用率还可以,个人觉得博士水平的文章(不包括以前硕士没有发文章的,写的第一篇)应该有一半的录用率。

6.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http:

//www.ceaj.org/

我们居然还要用代理上这个网站。

这是一个老牌的核心,现在做成旬刊了,质量当然下降了。

个人觉得这个杂志一般,可以网投,审稿周期倒是比较长,4个月左右吧,审稿费70。

不过对于博士有一个好处,可以投其中的“博士论坛”专栏,审稿费好像都不要,而且很快,只要1个月多一点吧,而且录用率很高,文章不太差应该有70%以上。

其他各大学学报也还可以,也比较好中,当然,那还不如投华工学报,还是ei呢。

权威刊物投稿及注意事项(更新,尤其是后半部分)

1.计算机学报

可网投,一般1~7天通过初审(格式)。

然后邮寄审稿费150和投稿声明,进入文章审查。

网上声明审查时间一般不超过6个月,但是据投稿看,好像是串行审稿。

如果第一个审稿人觉得不合适,可能在1个月左右就据了。

若是个个专家审到,时间应该不会低于半年,好多从投稿到修回是接近1年。

除专刊(陈晶)之外,暂无人得知其具体通过时间。

2.软件学报

可网投,初审1个月之内,不要钱,并会给意见,但意见一般非常笼统。

如果通过初审,寄150审稿费和打印稿,进入复审,据经验,好像是并行审稿。

意见一般在半年内回复,杨秋伟同志的在复审4个月后通过。

要求理论性比较强。

3.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像学报

没有人中过,也不知道有谁投了。

4.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可网投,一般一天就要求寄审稿费200和打印稿。

可在网上查看自己的状态,比较及时,发邮件询问解答迅速。

网上声明审稿为6个月,但如果理论性不强,一般初审会以该理由据掉,在一个月内。

之后据说3个月内一般会有反馈。

但是罗威投稿是超过半年后才录用;

本人投稿已有超过半年,发邮件查询,已有两周,未果。

感觉研发就是收费高,但动作较快,服务稍好。

5.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不可网投,必须先邮寄打印稿,初审通过后寄审稿费100,可网上查询状态。

初审一般很快通过,约2周,复审和终审时间在2~4个月,据说比较看重数据和仿真。

ps:

我们实验室一个师兄2006年5月份有2周被录用的记录,不知道是不是现在加快了进度。

后经本人大量查询统计发现小微历史记录来看,据搞率分别为:

初审(40%);

复审(20%),终审(20%),录用(20%)。

现在小微增加了一个状态,就是终审退改,而且某同学告诉我编辑部称退改不录用概率极小。

本人怀疑小微现在的录用率增高了,建议大家可以考虑一下。

当然,小微作为中科院的杂志,理论性和数据都是不能很差的。

6.计算机科学

不可网投,必须邮寄打印稿,不需要审稿费,可网上查询状态。

审稿周期相对较短,一般1~2个月就有结果。

实验室有几个2周被录用的记录,最短为网上接收到的时间开始算是13天。

一说比较看重数据,但是也有理论性强的文章很快录用的。

据现在情况看,科学录用的概率并不高,从本实验室的情况看,不超过30%,而且和方向相关性极大,一般来说比较新,比较有实用价值的好像好录用一些;

但是应该也需要一定的理论性,尤其是形式化的工作需要做得稍好一点。

7.电子学报

可网投,直接邮寄两份打印稿和150元审稿费。

但是据上面发表的文章看,审稿周期较长,一般从收到到修回要一年,实践证明多余8个月的较多。

电子学报自称每年2000余份投稿,录用400篇,当然,其中知名学者占了一定优势。

电子学报英文版是scie源刊。

不可网上查询,但可以发电子邮件询问编辑,服务态度较好。

需要理论上有所创新,一般至少要求国内领先。

8.通信学报

不可网投,必须先寄打印稿和投稿声明以及基金项目证明等,150元审稿费。

之后会发email给你叫你发电子稿。

自称一般半年内给回复,不分初审复审,应该是并行审稿。

据目前情况看,审稿很慢,不保证不超过半年。

不可网上查询,也不可发邮件查询,只能打电话,不录用也不发退稿通知,对其印象不好。

计算机学院权威期刊及毕业

1.对于2005级博士来说,计算机学院的权威期刊还没有改变。

为:

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科学。

2.按照以往的规定,SCI(SCIE)和EI全文检索的文章可以算一篇权威。

关于毕业要求:

1.毕业的最低要求为:

一篇权威期刊,一篇外文期刊,一篇核心期刊(因为研究生院规定是2篇中文,一篇e文,所以加上这一篇)。

2.仅有一篇小微或科学一般来说是不够份量毕业的,尤其是科学,一篇肯定不能毕业。

3.一般仅一篇EI或SCI好像也比较难以获得认可,除非是顶级会议。

经验的毕业方式一般至少需要4篇或以上文章,最低方式为:

1.1篇高档权威+2篇核心+1篇英文期刊(金海说明确要求期刊)

2.2篇小微或科学或SCIE或EI+1篇核心+1篇英文期刊

3.2篇SCIE或EI+2篇核心+1篇英文期刊

4.熬满5年,5篇华工学报+1篇英文期刊

以上仅是经验方法,不确保每个实验室能通行。

非定向的同学好像也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