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二轮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1978年21世纪初精校解析Word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251254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06.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二轮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1978年21世纪初精校解析Word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三历史二轮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1978年21世纪初精校解析Word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三历史二轮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1978年21世纪初精校解析Word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三历史二轮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1978年21世纪初精校解析Word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三历史二轮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1978年21世纪初精校解析Word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二轮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1978年21世纪初精校解析Word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三历史二轮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1978年21世纪初精校解析Word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二轮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1978年21世纪初精校解析Word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历史二轮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1978年21世纪初精校解析Word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政策调整:

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反对霸权主义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

2.中美建交:

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

3.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1)发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作用。

(2)代表第三世界国家,倡导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展开反恐外交。

4.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

(1)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

(2)重视发展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关系。

(3)保持同欧盟的友好关系,建立起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

5.领导创立“上海合作组织”,积极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1.对新时期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

(1)由于我国现在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在比较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它的发展还不充分,在具体形式、具体制度上也不完备,需要大力建设。

(2)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因素多,民主法制意识少,封建专制因素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严重障碍,要完全清除它需要一个过程。

(3)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只有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增强法制观念,才能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2.“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特点

(1)一个中国是基础。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香港、澳门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两种制度:

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

(3)高度自治:

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宪法规定在港、澳、台设置特别行政区。

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台湾还可保留自己的军队。

(4)和平谈判:

通过接触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5)长期执行:

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具有稳定性。

3.冷战局势的发展演变对新中国外交的影响

阶段

新中国外交

美苏两极格局形成(1949~1955年)

苏联支持、援助中国,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遏制中国。

新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接受苏联的经济技术援助;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美苏争霸、赫鲁晓夫推行霸权政策(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

苏中关系开始恶化,美中关系继续对立。

中国在外交上,既反苏也反美,“两个拳头打人”

美苏争霸中,苏攻美守(20世纪70年代)

苏中关系全面恶化;

美国改善对华关系,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美苏争霸中,美攻苏守(20世纪80年代)

苏中关系走向缓和,美中建交后不和谐的音符时常出现。

中国全面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奉行不结盟外交政策

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1991年后)

中国积极融入世界;

外交上坚持对外开放,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典例1】 (2016·

天津文综)1990年11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78号决议,“授权同科威特政府合作的会员国,除非伊拉克在1991年1月15日或之前……完全执行上述各决议(指无条件撤军),否则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恢复该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

依此决议,多国部队对伊拉克采取了军事行动。

中国政府对该决议投了弃权票。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中国政府反对军事干预解决争端

B.中国政府反对联合国安理会决议

C.联合国的军事行动违背了大国一致原则

D.联合国大会职责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题干三看]

一看时间空间:

1990年至1991年

二看关键信息:

中国政府对多国部队力图在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的决议投了弃权票

三看答题方向:

对中国政府的这种做法分析正确的是

[选项排查]

选项

判断理由

设障方法

查错补短

A

(√)

从材料信息看,根据联合国安理会第678号决议,多国部队可以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中国政府对该决议投弃权票,说明中国政府反对军事干预解决争端

B

(×

“投弃权票”表明中国政府并非反对联合国安理会决议

无中生有

因材料理解不准而误选。

弃权票本身就不是反对

C

材料中多国部队的军事行动是按照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大国一致原则执行的

因缺少灵活变通而误选。

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是采取大国一致原则的

D

材料未涉及联合国大会的职责

顾左右而言他

因忽视材料主旨而误选。

选项虽然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不能入选

[历史追问]联系上题,想一想,中国的多边外交以联合国为中心来展开的原因。

提示:

(1)联合国的宗旨、基本原则与中国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相一致。

(2)有助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

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贯主持公道、伸张正义。

(3)有助于稳定国际和地区形势,维护联合国权威。

练习1 (2018·

江苏卷)1984年10月,邓小平指出:

“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

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

”邓小平得出上述论断,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 )

A.体现了国与国一律平等的理念

B.开创了中苏两国友好的局面

C.消除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分歧

D.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

解析:

结合材料信息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可知,邓小平强调的是在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过程中应坚持平等互利、互相尊重,A项正确;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联第一个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递交了国书,开创了中苏友好的新局面,B项与题中“1984年”的时间信息不符,错误;

C项说法明显错误;

上海合作组织建立于2001年,与邓小平讲话精神无直接对应关系,D项错误,排除。

练习2 (2018·

浙江卷)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

1999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是这次会议的重要成果。

该成果的核心内容是( A )

A.以根本大法形式确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

B.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D.设立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回忆所学知识可知,1999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第一款,正式把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故A项符合题意;

1982年11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经过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故B项错误;

1980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故C项错误;

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故D项错误。

练习3 (2018·

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

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材料一: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

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

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

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

材料二:

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

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

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

——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

答案:

(1)变化:

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

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

积极作用:

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

有利于发展生产;

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

(2)内忧外患;

西方民主思想传播;

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

(3)乡村治理的创新,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

推动基层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改革基层社会治理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1)问,要先抓住材料中的“民间组织”“地方官吏广泛推行”“道德教化”“宣讲‘圣谕’”等关键信息概括变化;

再结合所学知识从规范乡民行为、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传播儒家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等角度分析积极作用。

(2)问,要结合材料中的“1909年”“地方自治”等信息从内忧外患、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清末新政推行等方面简述其历史背景。

第(3)问,结合材料中的“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等信息,从健全国家治理体系、推动基层民主和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说明意义。

 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前提。

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之一,也把它作为“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出发点之一。

邓小平指出:

“和平共处的原则不仅在处理国际关系上,而且在一个国家处理自己内政问题上,也是一个好办法。

我们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的同一问题,这也是一种和平共处。

”在我国“一国两制”方针的实施,将突出表现为国家对阶级斗争的调节作用,而不是阶级压迫的作用。

“一国两制”使大陆和港澳台同胞团结在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的旗帜下,扩大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对象和范围,突出了我国统一战线的民族的、爱国的性质。

允许统一后的港澳台地区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并使这一制度同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同时并存,因而“一国两制”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资本主义的更充分、更长时期内、更高层次上的利用。

——摘自陈述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问题设置】 根据材料指出“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依据和理论上的发展贡献。

 理论依据:

国家的主权与安全、领土的完整和统一是国家的根本利益;

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理论贡献: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突出国家的调节作用;

发展了“和平共处”理论,运用“和平共处”理论处理国内问题;

发展了统一战线理论,突出了爱国的主题、扩大了对象和范围;

发展利用资本主义促进社会主义的理论。

考点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文化大革命”结束,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想。

2.内容:

拨乱反正,工作重心转移,实行改革开放。

3.意义:

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原因:

人民公社体制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挫伤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

改人民公社为乡镇人民政府。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

三、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1984年以后,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2.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3.中共十四大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阶段,推进建立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4.增强了企业竞争力,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1997年中共十五大,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4.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五、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过程

(1)从1980年起先后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

(2)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3)1985年以后,闽东南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又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4)1990年,国家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定,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5)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2.特点:

形成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地省会开放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六、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

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交通事业

(1)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给拉萨的旅游业和商业带来繁荣。

(2)改革开放后,取消了对乘飞机的许多限制,中国现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

(1)经营方式的改变: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不是所有制的变革。

(2)行政机构改变:

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

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

(3)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4)改革统购统销体制:

允许农产品进入市场,自由买卖。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78~1984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核心是“分田单干”。

(2)第二阶段(1985~1992年),发展乡镇企业,核心是准许农民“离土不离乡”,本质是把部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3)第三阶段(1993~2005年),核心内容是准许农民“离土又离乡”,本质是把农民从乡村解放出来,允许农民在广阔的空间和领域创业发展。

(4)第四阶段(2006年至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农业合作化前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民个体经济比较

农业合作化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生产资料所有制

土地等生产资料归个体农民私有,实行的是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土地等生产资料归国家和集体所有,农民只是有经营和使用权

经营管理方式

以农民个体力量进行生产的一家一户的落后的生产方式

土地属集体统一管理,在集体统一规划下进行农田基础建设

产品分配

不存在按劳分配和集体提留

贯彻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

发展后果

个体力量薄弱,经营方式落后,无法采用农业机械和新技术,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有利于改革农业经营结构,有利于农业的商品化、现代化

4.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经验教训

项目

经验教训

事例(史实)

中心

任务

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

“文化大革命”中以阶级斗争为纲;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建设

速度

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1958年“大跃进”,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生产

关系

生产关系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1958年人民公社“一大二公”,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承包责任制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道路

坚持中国国情,走自己的路,不能照搬外国经验

新中国成立初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

改革开放后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依靠

力量

必须调动一切力量为经济建设服务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统一战线发展为爱国统一战线,更具有广泛性

5.对外开放“点、线、面、全、多、宽”的含义

(1)“点”是指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是我国迈出对外开放的第一步,产生了强烈的辐射作用。

(2)“线”是指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

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经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3)“面”是指我国对外开放由沿海地区向内地延伸。

(4)“全方位”是指既对发达国家开放,也对发展中国家开放;

既对社会主义国家开放,也对资本主义国家开放;

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

(5)“多层次”是指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等多种开放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

(6)“宽领域”是指我国的对外开放不仅局限于经济领域,还包括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开放。

6.中国的改革开放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1)历史背景

①苏俄:

国内战争结束,列宁发现无法在短时期内进入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阶段,战时共产主义使工农联盟岌岌可危,因此列宁认识到应采用粮食税政策,保证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有剩余粮食进行自由贸易。

进而在工业部门中开始实行“租让制”和“租借制”,由此形成新经济政策。

②中国:

十年“文化大革命”,百业凋零,经济同样处在崩溃的边缘。

同时由于受苏联影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就关闭了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往来。

中苏关系破裂后,与东欧各国的交往大门又关闭了。

正是在这种内忧外困的形势下,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2)政策内容

①苏联新经济政策

a.交纳完粮食税后的剩余粮食,归农民支配,可自由贸易。

b.实行“租让制”和“租借制”,前者是把国家的厂矿企业租给外国资本家经营,后者是把一些中小企业租给本国资本家生产,国家获取税金和产品。

②中国改革开放

a.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人民公社制度的废除,极大地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

b.城市进行以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

c.1979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在广东、福建两省设置经济特区,实行改革开放。

(3)启示:

用经济手段来处理解决现实的矛盾和问题,即发展商品经济。

7.列宁与邓小平的经济思想比较

(1)列宁把新经济政策称之为“退却”,是向资本主义的退却,“我们不仅要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而且要退到由国家调节的商业和货币流通”,“在新的道路上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2)邓小平则直接从经济角度,一针见血地指出:

商品经济不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不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要搞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这样为改革开放的顺利长期的发展扫清了理论障碍。

思想突破:

两位伟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在于突破自我,突破前人所不敢想和想不到的思想,果断实践,才拯救了各自处于危难中的国家。

(3)列宁新经济政策可以说是对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理论的第一次突破尝试。

虽然突破的力度和广度不大,但却取得了巨大成功,可以说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第一次在马克思理论界“吃螃蟹”。

只可惜,列宁之后的苏共领导人反而因循守旧,拘泥不化,在实践中教条地执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最终葬送苏联七十多年的基业。

(4)反观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从中国的具体实践出发,不断创新、发展、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一切以实践为基础,用实践来检验工作中的得失成败,从而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推向高潮。

【典例2】 (2018·

新课标全国卷Ⅲ)

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

万个)

年份

农业

工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业

商、饮、服务业

1982

29.28

74.92

5.38

9.58

17.01

1988

23.28

773.52

95.58

372.55

623.23

上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

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

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

1982~1988年,中国

乡镇企业数量在工业、建筑等领域迅速增加

说明了什么

A(√)

分析表格数据可知,除农业中乡镇企业分布数量减少外,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饮服务业中乡镇企业分布数量都在增长,说明有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其他行业。

农村的改革解放了生产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其他行业,与材料信息相符

B(×

1988年我国城市化率还很低,农村发展程度远低于城市

提出与材料信息不符的结论

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村民作为一个整体,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C(×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夸大其辞

20世纪8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还没有提出

D(×

材料只是提到乡镇企业行业分布的变化,不能得出工业结构趋于合理的结论

曲解材料信息,不完整、不准确解读材料

工业结构一般指部门结构、轻重工业结构和采掘—原材料—制造工业结构。

材料中没有相关数据说明

[历史追问]结合上题思考,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