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水平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
《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水平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水平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他曾经说过:
“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
”他工作起来从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
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
鲁迅到了晚年,对时间抓得更紧。
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好,他仍是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列主义,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
甚至逝世前几天也坚持工作,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从没浪费过时间。
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
“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
”
(1)找出短文中的两句名言。
(2)“哪里有天才?
”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3)为什么说“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
(4)这篇短文给你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4.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
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孤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条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我没有惊动安静。
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安静告诉我这样的道理。
(1)“袅”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___,再查音节______。
和“清香袅袅(ABCC)”一词结构相同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
(2)“张望”的本义是______,安静仰起头来“张望”,她仿佛看到了______
(3)“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安静告诉我这样的道理。
”中“这样的道理”是指
______。
(4)联系全文想一想,你认为安静是个怎样的孩子?
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两袖清风
于谦是我国明代的爱国英雄。
‖
于谦曾经在河南、山西做官。
按当时的规矩,地方官员每年都要到京城接受考查。
一些贪官污吏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用搜刮老百姓得来的钱财向京城的上司送礼、行贿(huì
)。
这一年轮到于谦进京了,他把自己所管地区的百姓的疾苦、要求和治理计划整理好,便准备动身了。
手下人拦住他说:
“您什么东西都不带怎么行呢?
于谦装作不懂地说___我应该带的都带齐了___还带什么呀___手下人说___您进京不送礼___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啊___
于谦又好气又好笑地说:
“你看,我一年只有这些俸禄,家里还有父母妻儿,哪里有多余的金银去巴结上司啊!
”“没有金银可以带些地方特产啊!
”手下人着急地说。
“地方特产?
那都是老百姓的血汗,我怎么能拿它去讨好上、司?
”于谦说着,提起两只袍袖对手下人说,“你看,这就是我要带的东西。
手下人弓着身子仔细看了看,不解地问:
“您带的是什么?
”“两袖清风。
”于谦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1)给第4自然段加上标点。
于谦装作不懂地说______我应该带的都带齐了______还带什么呀______手下人说______您进京不送礼______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啊______
(2)“乌纱帽”指的是______。
“两袖清风”的意思是______。
(3)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分析于谦这么做,说明了什么?
(4)按“‖”分好的三段,写出各段的段意。
(5)短文歌颂了于谦______的品质,从中可以看出他是______的人。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盏台灯摆在整洁的书桌上,它头上有一顶粉红的纱罩,腰干健美,亭亭玉立,非常引人注目。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便发出银白色的光辉,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整个房间。
台灯觉得世界上什么东西都比不上它,就高傲地向被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自己说:
“你看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
可你呢?
土里土气,在桌上也占地方,简直是废物,有什么用?
蜡烛看了一眼趾高气扬的台灯_____谦虚地说_____朋友_____我承认你很漂亮_____也很有用_____可你应好好想一想_____你也有短处_____怎么能这样高傲呢_____台灯早就不耐烦了_____大声喊道_____行了_____有什么好想的_____我本来就比你强嘛_____
一天晚上,台灯又要炫耀自己,忽然闪了三下,就再也不发光了。
刹那间,整个房间被黑暗笼罩了——原来线路出了问题。
这时,人们多么需要光啊!
哪怕是一点点,也是珍贵的。
主人把默默无闻的蜡烛拿了出来,点燃它,立刻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自命不凡的台灯。
但是,蜡烛没有为此而卖弄自己,还是谦虚地对台灯说:
“我发出的光太暗淡了,的确没有你明亮,我很惭愧,我没有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
”蜡烛说完,便默默地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一直到生命之火熄灭,才悄悄离开人间。
台灯很受感动,心想:
“我要学习蜡烛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炫耀、不骄傲,不计较个人得失,踏踏实实为人类做出贡献。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谦虚——______黑暗——______
(2)蜡烛的精神是:
(3)读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7.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溪流河川中闪闪发光的不仅仅是水,也是我们祖先的血液。
那清澈湖水中的每一个倒影,反映了我们的经历和记忆;
那潺潺的流水声,回荡着我们祖辈的亲切呼唤。
河水为我们解除干渴滋润我们的心田,养育我们的子子孙孙。
河水运载我们的木舟,木舟在永流不息的河水上穿行,木舟上满载着我们的希望。
(1)展开想象,仿写句子。
例:
那______,______。
(2)在印第安人的心中,溪流河川中的不仅仅是水,更是______,由此我感受到______。
(3)在选文中找出河水给人们带来的好处的句子。
8.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1919年春天,年轻的画师徐悲鸿考取了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后来又向法国的绘画大师达仰学画。
达仰看中这位刻苦努力的中国学生,热情地指导他,这却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
一天,一个外国学生很不礼貌地冲着徐悲鸿说:
“徐先生,我知道达仰看中你,但你别以为进了达仰的门就能当画家。
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学习,也成不了才!
”
徐悲鸿被激怒了,但是他知道,靠争论是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见的,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
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当时,巴黎的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欧洲绘画大师的作品,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
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
经过潜心临摹,徐悲鸿的画技有了很大的提高。
功夫不负有心人。
三年过去了,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院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
他创作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整个画界。
那个外国学生看了徐悲鸿的作品,非常震惊,他找到徐悲鸿,鞠了一躬说________________。
问题:
(1)联系上下文,把文章的结尾补写完整。
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找出下面句子中的联想部分。
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
(3)联系上文,说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意思。
(4)填空。
文章第______自然段和第______自然段写了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经过,这两自然段是______关系。
(5)用自己的话说说徐悲鸿奋发努力学画的原因。
9.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白杨(节选)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
)遇到风沙还是雨雪,(
)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
)那么坚强,不软弱,(
)不动摇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
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而这,孩子现在还不能理解。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
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现在呢,孩子们多了一点知识.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白杨树。
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儿生根了。
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
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1)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消失---______坚强---______动摇---______
(3)从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中,我们了解到白杨树具有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特点。
(4)这段话运用了______
的写法,借介绍白杨树的特点,实则是赞美
______的精神。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
不信你就仔仔细细地观察。
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
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
(1)“粗心的小朋友”指______。
(2)“许许多多的知识”指______。
(3)仿照例词写一写。
很多很多、______、______
许许多多、______、______
(4)写出反义词和同义词。
粗心——______粗心——______
(5)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你还知道哪些?
写一写。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
临死的时候,他对远方来的侄子说:
“死了,就在沙丘刨个坑,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
”侄子照他的话做了做完就走了。
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从舍不得毁坏,哪怕自己住的棚子没一根檩条,哪怕自己吃不上饭,生不起火,也没有毁过一棵树。
老人对自己种的树又有一种天生的灵性,仿佛树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哪怕有一点惊动,老人都能快速赶过去,用自己的头,自己的斧子,自己的大黄狗,把树保护起来。
十年过去了,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
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领着黄狗转来转去,修树剪树,看调皮的松鼠、快乐的喜鹊、爱叫的乌鸦……村里人都说老人是个傻子,只有老黄狗知道不是;
村里人都说老人是个疯子,只有小鸟知道不是。
直到有一天,县林业局的老韩来了,出神地看着老人种的那片林子说:
“这些树至少值百十万呢。
”人们才都说老人最精明了,于是光秃秃的村子里也开始有人种树了。
老人的树成材了。
人们说老人要盖最漂亮的,卜楼,要买汽车,要娶本村五十多岁的寡妇……但老人仍然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面,领着走不动的老黄狗转来转去,直到,直到老人死去。
来年春天,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
人们都说:
那是种树老人。
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
(1)短文中的哪些句子写出了“老人对树像对自己的孩子”?
(2)读下列句子,完成填空。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
“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
“十年过去了,村里人都盖上了新房,用起了拖拉机。
只有老人仍住在自己的土棚子里……”
这些话叙述了______的表现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
(3)“老人的坟上长出了一棵树,矮小但很粗壮。
”这句话与上文的哪句话相应?
其深刻含义是什么?
(4)“老人种了一辈子树,把自己也种进了树里。
”联系全文看,这句话体现了老人的什么精神?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片段)
司马迁(激愤
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
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想:
“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
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
我一定要活下去!
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想到这里,他尽力(控制
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
藏)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了此残生:
重于泰山:
(2)划去括号中不合适的词语。
(3)读了这段话,你联想到哪些成语,请写两个。
______、______
(4)你读过《史记》中的故事吗?
请写出两个。
(5)把文中画横线的一句话改成另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13.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风孩子到处跑着找工作。
跑哇跑,他看到水面上(又有)一条帆船,风孩子就往帆上使劲儿。
吹呀吹,风孩子推着船走得飞快。
船上的人们称赞他:
“真是好风!
跑哇跑,他看到像小塔一样的架子,上边有好几个大大的叶片。
风孩子就往叶片上使劲儿。
吹呀吹,风孩子推动叶片转得飞快。
小塔下的人们称赞他:
“真是好风,咱们的风(里力)发电机发电了。
是的,没找到工作的风孩子到处乱跑,刮起尘土眯你眼睛。
可是,有活儿干的风孩子多么可爱呀!
你能给风孩子找到工作吗?
(1)从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汉字。
____________
(2)找到工作的风孩子做了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______
,第二件事情是______
,没有找到工作的风孩子到处乱跑,还______
。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队伍出发了,行军灶打头,跟着就是小孩和军官,他俩并排着走。
小孩子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
他好像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
森林越来越密。
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密密的白桦树林,穿过杂草丛生的空地,又爬上了长满古松的小山。
“你们这里有游击队吗?
”军官突然问。
“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
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
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
”孩子回答。
军官觉得从孩子嘴里什么也问不出来,就不再问了。
(1)照第1自然段中的样子写句子。
(有时候……有时候……有时候)
(2)对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4)你认为“小夜莺”是个怎样的孩子?
15.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致巴特莱的信(节选)
(法)雨果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
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
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
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
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
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
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
丰功伟绩!
收获巨大!
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
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1)选择答案。
雨果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态度是
。
(2)雨果在信中所说的“两个强盗”是指______和______
(3)为什么说这两个强盗“将受到历史的制裁”?
1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鸭妈妈孵出一只又大又丑的小鸭,大家都要赶走他。
丑小鸭想:
“我还是到广大的世界里去,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吧!
丑小鸭来到小溪边,一会儿捉虫吃,一会儿跑进水里捉小鱼吃,吃饱了,他就练习游泳,练习拍翅膀。
一年过去了,春天来了。
丑小鸭拍拍翅膀,啊!
自己会飞了。
他飞到一个大湖里,低头看见清清的水里是一只天鹅。
(1)照样子,写词语。
又大又丑、______、______
(2)用划线的词写一句话。
一会儿……一会儿……
(3)短文有______自然段。
(4)丑小鸭自己学会了______。
(5)后来,丑小鸭变成了什么,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用横线画出来。
17.读诗《小池》,根据意思,写出诗句。
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1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台湾的蝴蝶谷
祖国的宝岛台湾气候温暖,水源充足,花草茂盛,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
台湾的山多,山谷也多。
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
人们就把这些山谷叫作“蝴蝶谷”。
蝴蝶谷里的景色非常迷人。
有的山谷里只有一种黄颜色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灿灿,十分壮观。
有的山谷里有几种蝴蝶,五彩缤纷的蝴蝶上下飞舞,就像谁的空中撒了一把五颜六色的纸片,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
蝴蝶谷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
人们一到这里,立刻就会被成群的蝴蝶团团围住。
你看,蝴蝶那翩翩起舞的样子,多么像在欢迎前来参观的客人呀!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充分——______壮丽——______暖和——______
(2)填空。
①因为祖国的宝岛台湾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是蝴蝶生长的好地方。
②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______过花丛,______过树林,______过小溪,______到山谷里来聚会。
(3)找出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
1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
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
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思考:
对“朔方的雪”的形象特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如粉,如沙,决不粘连。
B.羞涩美艳,平和恬静。
C.坚硬孤独,奋力抗争。
D.蓬勃纷飞,旋转升腾。
20.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种田无土地
由于科技的进步,人们正在向农业工厂化进军。
实现农业工厂化的关键技术是无土栽培。
所谓无土栽培就是利用营养液、容器或沙砾等,依照作物对土壤的要求,人为地创造作物生长的最佳环境。
无土栽培有许多优点:
一是能节约土地,在太空中、沙漠盐碱地以及人口稠密的城市等少土或无土的地方,均能建设成理想良田;
二是管理方便,能人为地满足植物对温、光、水、肥、气的要求;
三是不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能确保丰收;
四是不受农时季节约束,可以根据市场行情,实行全年播种收获;
五是可以避免因土地连作而带来的各种病虫害。
①什么是无土栽培?
②无土栽培有什么优点,请你分别用四到八个字进行概括。
③你见过无土栽培的植物吗?
给大家说说吧。
______
21.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
当然是人类;
靠什么呼风唤雨呢?
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1)根据意思写词语。
A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
B创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
(2)短文连用了两个______句,请你再仿写一个句子。
2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
“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l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l磅重的10倍。
”这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问。
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l0磅重的铁球慢;
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
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1)找出这段话中的过渡句。
(2)“一个事实”指什么?
“两个相反的结论”又指什么?
(3)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伽利略是个怎样的人?
2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灰椋鸟》节选
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天空,也映红了刺槐林和竹林。
天上的鸟越来越少了,可是整个林子里的灰椋鸟还是不愿意过早地安眠。
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
它们的羽毛全变成金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
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
这上万只灰椋鸟是在举行盛大的联欢会,还是在庆祝自己的节日?
要不怎么会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