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提问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234535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提问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语文提问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语文提问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语文提问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语文提问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提问Word格式.docx

《语文提问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提问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提问Word格式.docx

论:

你同意作者的这种看法吗?

(分组讨论)

二、熟读全文,参照以下示例,注意句中的停顿。

(重在培养学生掌握句中停顿的诵读能力,但也可以培养理解句意的能力。

1.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3.余闻之也/久。

1、掌握下列字的读音及意思:

隶、扳、谒、邑、称、泯、矣、焉、耶

二、检查预习

可能出现的句子停顿

1、仲永/生五年

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4、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5、传/一乡秀才/观之

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7、余闻之也/久

8、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提问:

王安石:

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四、题解

讲述:

本文是一篇随笔。

随笔,即随手笔录,不拘一格。

是散文的一种。

古代随笔常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或阐述某种观点。

短小活泼,意境隽永。

谁能说说题目“伤仲永”的“伤”是什么意思?

明确:

哀伤,叹息。

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五、自读课文,掌握大意

(1)理解几个用法特殊的词

1、“即书诗四句”书:

名词活用为动词,写。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

名词活用为状语,每天。

3、“邑人奇之”奇: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惊奇。

4、“稍稍宾客其父”宾客:

名词活用为动词,把……当宾客招待。

5、“父利其然也”利:

名词活用为动词,认为有利。

(2)理解几个词语

1、“养父母”养:

赡养。

2、“传一乡秀才观之”一乡:

全乡。

3、“或以钱币乞之”或:

有的人。

4、邑人:

同县的人

5、“从先人还家”从:

跟从。

6、“前时之闻”:

以前听到的名声。

7、“卒之为众人”卒:

最终。

众:

普通。

8、“如此之贤也”贤:

(有)才能。

9、“且为众人”且:

尚且。

10、“固众人”固:

本来。

(3)理解下列句式

1、“不使学”省略句,省略了宾语,即“不使(之)学”:

不让(仲永)学习。

2、“还自扬州”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

从扬州回家。

3、“受之天也”省略句,省略了介词,即“受之(于)天”:

从上天那里得到或

上天赋予的

(三)检测自读效果。

(1)朗读下列句子,要求读准句中的停顿

1、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3、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4、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父异焉5、环谒于邑人

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6、泯然众人矣

3、稍稍宾客其父7、贤于材人远矣

4、或以钱币乞之8、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1、方仲永的天资过人,表现在哪里?

答:

“忽啼求之”;

“即书诗四句”;

“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幼时天资过人

第二阶段:

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

第三阶段:

又过七年后变成平庸之人

3、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用原句回答。

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其父“不使学”;

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其受于人者不至”。

4、最后一段作者讲了什么道理?

天资好的人,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尚且变成普通的人,那些天资平常的人,如不接受教育,连普通人都赶不上了

二、揣摩语言

[讲述]文言文一般都很简洁,本文语言尤为精练。

文章前两段叙述方仲永由“指物作诗立就”的神童到“泯然众人”的过程及原因,仅用了158个字,没有一句废话,每一句甚至每个字都有其丰富的表现力。

1、“世隶耕”:

三字交代了身份、家世,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

2、“啼”:

一个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

1、“忽”“即”“立”:

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2、“奇之”“宾客其父”“乞之”:

三言两语就从旁衬托出方仲永的杰出才华。

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愚昧无知的形象。

4、“不使学”:

三字看似平淡,却也点明了仲永终未成大器的原因。

5、第二段叙事:

仅以一“见”一“闻”一“问”就交代了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

6、结尾议论:

言简意深,说理严谨。

三、质疑探究

文章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三个阶段,你认为哪一个阶段写得最详细?

说说你的依据。

再想想:

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这一阶段呢?

方仲永才能出露时的幼时阶段详写;

理由略;

详写这一阶段,意在说明一方面“仲永之通悟”确实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

另一方面,正是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埋下了才能衰退的种子,即“父利其然也,……,不使学”。

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例子,来说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四、体验与反思

你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即“人的天资”与“后天教育”的关系?

假如你认为自己很聪明的话,读了文章后,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假如你认为自己还有点笨,读了文章后,又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木兰诗》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理解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2)理清故事情节,练习复述课文,训练学生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1.诵读诗歌,分析木兰的人物形象及诗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理解多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教学难点】1.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巧妙运用排比、对偶、夸张、互文等修辞手法。

→明确:

《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

它与南朝民歌《孔雀东南飞》合称文学史上的“乐府双璧”。

二.学习新课

1.检查预习

机杼(zhù

) 

军帖(tiě) 

可汗(kè

n) 

鞍鞯(ānjiān) 

辔(pè

i)头

溅溅(jiān) 

燕(yān)山 

胡骑(jì

啾啾(jiū) 

戎(ró

ng)机 

朔(shuò

)气

金柝(tuò

红妆(zhuāng) 

霍(huò

著(zhuó

云鬓(bì

n)傍(bà

ng)

⑴形似字注音组词

①杼、抒②柝、拆、折、析③戎、戍、戊、戌④傍、滂、谤、榜

⑵多音字

燕(yān、yà

n)骑(qí

、jì

)著(zhù

、zhuó

)将(jiāngjià

⑴记重点文言字词

当:

对着。

户:

门。

惟:

只。

忆:

思念。

戎机:

战争、战场。

度:

过。

朔:

北方。

策勋:

记功。

百千强:

有余。

不用:

不愿做。

郭:

外城。

著:

穿。

扑朔:

动弹。

迷离:

眯着眼。

傍地走:

并排跑。

⑵同形异义词

a市愿为市鞍马:

名词做动词,买。

b帖昨夜见军帖:

文书、告示

东市买骏马:

集市。

对镜帖花黄:

通“贴”,贴上

c将将军柏战死:

名词,统帅军队的人

出郭相扶将:

动词,扶持

⑶词类活用

1愿为市鞍马:

名词做动词,买

2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动词做名词,战马

3策勋十二转:

名词做动词,本意是“竹简”,这里是“记下”的意思

⑷古今异义词

1卷卷有爷名②木兰当户织③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古:

父亲古:

门古:

只,副词

今:

祖父今:

人家、门第今:

但是,转折

④双兔傍地走

古:

行走

⑸数词的使用(表示时间长或数量多,非确指)词的理解。

可以用比较的方法加以识别。

例如把“壮士十年归”和“同行十二年”进行比较,学生很容易看出木兰从军的年数矛盾,从矛盾中也轻易地掌握了数词虚指的用法。

十二卷、百战死、十年归、十二转、百千强、十二年(虚数,形容多。

不是确指。

⑹句子的理解(修辞)

1、复沓:

更换少数词语,叠句词语完全相同

例如:

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②旦辞·

·

暮至·

③爷娘闻女来·

2、顶真:

句末的词语作为下一句开头的词语

①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②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③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3、互文:

相邻句中所用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

①东市·

西市·

南市·

北市·

②将军·

壮士·

③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④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4、对偶:

严式/宽式,字数、词性、结构、平仄、不重复用字

①将军·

②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③雄兔脚扑朔,·

(如学习互文句。

①出示诗句,抽生翻译。

②师质疑“战死的全是将军,归来的全是士兵吗?

”学生很容易理解上下句意思是互为补充说明的,翻译时要把上下两句的意思合起来理解。

③在此基础上,教师点出这就是古文中的一种修辞手法——“互文”,再让学生找出类似句子理解。

⑺两个成语:

磨刀霍霍、扑朔迷离

(二)复述诗歌,整体把握故事情节,强化背诵

→按“家中——征途——战场——朝堂——家中”地点转换来分

→按“战前——战时——战后”事情发展顺序来分

(三)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是选取了其中一种,主要是理清课文思路,便于学生复述复述课文,背诵课文。

停机叹息 

愿替父征

↓ 

 

备战出征 

木兰诗十年征战 

↓ 

受赏辞官 

回家欢聚

双兔隐喻 

第二课时

朗读背诵全诗,分析木兰这一人物形象

2.通过学习这首诗,你认为木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们应该学习她身上哪些金子般的东西?

明确:

木兰既是一个女孩子,更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

她勤劳善良,纯朴孝顺,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驰骋沙场,为国家尽忠效劳,表现出深明大义、勇敢坚毅,果断的效国忠心和英雄气概。

从军十二年,她凭着自己的坚强毅力和机智谨慎,女儿身份一直没被揭穿。

在凯旋归来后,她不贪图富贵,甘愿过回简单安定的农家生活。

她是我国古代北方优秀劳动妇女的象征。

3、这首诗的情节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为什么这么安排?

归纳:

详写第2、第3、第4、第6段,即对木兰的从军缘由、恋别、辞官和还家都写得比较详细。

这是因为作者紧扣住“木兰是女郎”的身分特征和性格特征去精心剪裁安排详略的。

凡有助于突出这一特征,更好的表现主题的,则铺写不厌其烦,反之则惜墨如金。

如对历时十年的战斗生涯(第4段),仅有“万里赴戎机”以下六句,还有出征前的准备(第3段开头四句)也写得比较简略,详略搭配得当,正是为塑造木兰这一巾帼英雄形象服务的,为全诗主题服务的,也是这首诗在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四.布置作业

木兰英勇善战,有胆有识,可以说“巾帼不让须眉。

”请你从生活中或文学、影视作品中再举几个与木兰相类似的例子。

五、板书

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

醇厚质朴又机敏活泼

木兰形象热爱亲人又报效祖国

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罕hǎn塾shú

髓suǐ敛liǎn塑sù

觅mì

攒cuá

n箔bó

蜕tuì

确凿què

o菜畦cà

iqí

蟋蟀xīshuà

i竹筛zhú

shāi渊博yuānbó

秕谷bǐgǔ缠络chá

nluò

绣像xì

uxià

ng

鼎沸dǐngfeì

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精题精练

一、基础部分

1.判断下面加点字注音的正误。

正确的打“√”,错误的纠正到后边括号内。

菜畦xī()竹筛shāi()觅食nì

()

蟋蟀xǐ()鼎沸dǐnɡ()确凿zá

o()

2.下面加点的注音或解释均有一个有错误,把序号写在后面括号里。

(1)A.确凿(zuò

)B.倜(tì

)傥

C.轻捷(轻快)D.缠(chá

n)络()

(2)A.消释(溶解)B.盔(kuī)甲

C.秕(bǐ)谷D.书塾(shǔ)()

(3)A.珊瑚(hú

)B.收敛(jiá

n)

C.菜畦(菜地)D.斑蝥(má

o)()

(4)A.系绳(jì

)B.诧异(惊奇)

C.方正(淳朴)D.骨髓(suǐ)()

3.将下面每组四个字分别填入相应句中。

(1)葚湛堪斟

①我们看到了李宁精__________的体操表演。

②秦始皇兵马俑__________称世界珍奇。

③桑__________比覆盆子味美。

④请你__________酌一下,怎样改这篇文章。

(2)荚夹颊狭

①豆类植物的果实叫__________。

②张飞鸟的两__________是白色的。

③这是__________义的理解。

④两条直线相交可以形成一个__________角。

4.依照文学常识或课文内容填空。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___________》。

作者鲁迅,本名__________,字__________,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__________家、__________家和__________家。

他的著作很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收在《》里。

(2)不必说,,,;

也不必说,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单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