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题报告文档格式.docx
《结题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题报告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理论上讲,条件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农村地区,课程资源特别是素材性课程资源也是丰富多彩的,但缺乏的是对于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运用的意识与能力。
课程资源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课程资源特别是条件性课程资源的严重不足;
另一方面却是由于课程资源意识的淡薄而导致大量课程资源特别是素材性资源被埋没,不能及时地加工、转化和进入实际的小学课程,造成许多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一些小学甚至把教科书当成惟一的课程资源,对课程资源的认识十分狭隘。
所以“开发农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是语文课程观念的更新和完善,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化的必然。
这样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改变教师的狭隘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师对课本资源的依赖性,突出了学生的主动探索、乐于合作的学习方式,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课题的界定:
农村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农村的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课标同时指出要努力开发并积极利用各地区蕴藏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
因而,语文课程资源可以理解为上一堂语文课所采用的一切资料来源,其范围很广,包括一切为课堂教学所用的资源。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通过“开发农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研究”,探索出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有哪些,重要的是这些资源恰当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
通过研究,积累相关材料,建立起语文课程资源库;
探索出农村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与方法,更好的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培养学生在现实社会生活环境中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和事实依据:
教材是课程资源的一方面,新课程要求教师参与课程的开发,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环境,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合适的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要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目的和办学宗旨,反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方向。
课程资源要与学习的内容一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
课程资源要与教师教育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
依据现行语文教材,结合当地依山傍水的自然资源、生活资源、物质资源等,合理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必将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五、研究的具体问题:
1、利用课程资源的替代性开放课程资源。
2、结合农村的各种课程资源,把语文学习引入生活。
六、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
人类已进入信息产业化和知识经济时代。
现代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它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并向教育提出严峻的考验。
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其他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农村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是农村语文教学改革的大胆尝试,是农村语文教学的呼唤,是农村学生学习语文的最佳捷径,必定会促进农村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七、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与突破之处:
通过对农村课程资源的开发,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充分挖掘与教学内容有关,有利于学生成长需要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亲身体验、全身感悟,在现实的环境中学习语文。
让农村学生更多的认识世界,个性得到张扬,
只是得到积累,能力得到提高,逐渐形成综合的语文素养。
八、
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
了解国内外关于开发农村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现状、分类等一些经验,作为研究的理论支撑。
2、调查研究法:
了解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现状,以及课程资源的条件和分布状况。
3、统计法:
实验的和没有实验的班级进行统计,形成材料。
4、实验法:
立足课堂实践,以1—2个班级为试点,一学期后对比,观其效果。
探讨归纳行之有效的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方法和途径。
5、经验总结法:
通过研究探索,建立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库,形成适合农村实际的教学环境的有效课程资源,总结经验,形成有价值的理论。
九、课题研究过程的描述:
(一)、加强理论学习,有效完成读书计划,以先进的理论支撑课题的研究。
1、主要学习内容:
《实施新课程精要读本》、《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简论》、《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新课程教学案例与分析》、《语文教学设计》、《语文新课程标准》、《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指导》、《走进新课程》等书籍或期刊。
2、学习形式:
阅读书籍、期刊,上网查阅、收集资料,参加各种形式的教研、个人课题交流活动等。
(二)调查分析现状,初定实施方案:
通过对全体教师开学初的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形式,了解教师们对课程资源知多少:
有哪些课程资源、分类情况、开发的方法与途径等等并进行总结分析原因,为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在总结分析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拟定改进步骤与措施。
通过调查发现:
1、教师对语文课程资源了解较少。
2、答卷中教师们对资源的利用有狭隘的意识。
3、答卷中教师们对于语文资源开发的方法和途径理解不够等等。
通过了解现状,以便有针对性实施课题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三)实施具体方法和措施: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12年3月—2012年4月,为开题准备阶段,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调查摸底,收集相关资料,提出实验设想,组织实验教师进行理论学习,明确研究的目的意义,写出实施实验计划。
第二阶段是2012年5月—2012年12月,这是课题研究的初步探索实施阶段。
根据自己的研究计划正式开始课题的实验研究,并在研究的过程中,规范完善研究计划,以达到预期目标,边研究边搜集整理资料,完成课堂教学案例。
第三阶段是2013年3月——201年10月,这是课题深入研究阶段,主要通过教学实验课,教学经验交流课等形式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检测和改进完善。
第四阶段是2013年11月——2013年12月,这是课题总结反思阶段,对课题研究的各种资料进行汇总、提炼,形成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
采取了以下具体的措施:
1、积极地学习理论知识,奠定自己研究基础:
为提高课题研究的研究水平,减少研究的盲目性,提高课题研究效率,自己到图书室借阅了有关课题的书籍,了解了国内外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现状及开发利用研究的成果,明确了进行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为课题组顺利开展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立足课堂实践,在课堂教学中开发和利用与文本相关的课程资源,养成常反思、总结的习惯。
2、积极引导学生做好预习工作:
学生预习过程中,让学生有目的地去搜集和课文有关的阅读资料,如:
作者的生平事迹、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有关的“专有名词”的意思等等。
比如,学习《闻官兵收河南河北》一课时,了解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这对于理解作者的“喜欲狂”就容易多了;
又如:
学习《示儿》古诗时,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再后理解诗句的含义就容易多了。
再如:
学习《轮椅上的霍金》一课时,了解“银河系”、“黑洞”等词语的意思之后,再理解课文:
他的身体虽然禁锢在轮椅上,但他的思维却飞出了地球,飞出了银河系……发现了“黑洞的蒸发性”等,体会霍金在科学研究上的传奇色彩。
3、积极做好搜集阅读资料的补充和利用工作:
教师对于学生搜集的资料提出要求,各人搜集资料,介绍时,一个学生介绍完,另一个学生补充资料,这样使资料更加丰富,从而达到资源共享。
比如教学《詹天佑》一课时,对于理解詹天佑遇到的困难,学生在课文中很自然找到:
詹天佑遇到悬崖峭壁、风沙等恶劣天气、开凿居庸关八达岭等困难。
其实教师也可作适当的补充:
出示课外阅读资料五点(一是汇丰银行托付工钱;
二是帝国主义乔装成猎人到工地看中国人出洋相;
三是铁路经过皇家坟地时,他们率众闹事;
四是朋友坠入山涧……五是詹天佑的女婿被绑架,女儿不幸身亡等等),让学生阅读来体会詹天佑面前的困难很多,社会环境中也有困难,从而就很容易理解詹天佑的高尚的品质。
运用了可利用的开发的资源进行教学是可取的手段。
搜集这些阅读资料后,利用好资料,来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人物的高贵品质就会容易多了。
4、积极做好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工作:
利用好现有的校园资源、教学光盘、网络、影视或图片等资源为课堂教学服务;
比如教学《广玉兰》一课时,就可以运用校园里现有的广玉兰进行观察,再结合教材教学,学生更加直观理解广玉兰的叶、花等外形的特点。
5、积极地做好反思、总结工作:
教师上课后,认真地思考此次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对于学生来讲,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的同时,是否对于学生理解课文有作用,经常反思,形成总结。
完成学校的教学反思表,不断地设计出优质的教学案例。
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总结,形成经验,来促进自己的专业化知识的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成果与分析:
通过对该课题近两年时间的研究与实践,通过学习理论知识,结合研究的对象,通过和学校、家长的交流与配合,对研究的结果较为满意,达到先前的预期效果。
探索出课程资源有哪些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途径,特点与分类,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学习经典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做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确定切合实际教学内容,注重课堂教学中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为了保证开展课题研究的质量,我每次上课都要做到“四个要”:
一要认真备课,二要请人听课,三要课后反思,四要重视课后总结。
每节课都采用新构思,教学设计要体现新课程理念,体现课题研究点。
A、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我和学校教导处几位领导建议下,学校里的教室、图书室、阅览室、宣传橱窗以及校园环境布置一新,让每一块墙壁都说话;
花草种类繁多,绿意浓浓。
在教学中要有挖掘资源意识,应充分地挖掘,来优化教学环境,直观地刺激学生视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有效地让校内资源活起来。
我在教《广玉兰》一课时,就是利用校内的广玉兰进行教学,让学生去观察它的叶片、枝、花,获得感性的认识,再读课文,就容易理解课文的内容:
“广玉兰的叶片富有光泽,好像涂了层蜡,再配上有着铁锈色短柔毛的叶背和那微呈波状的边缘……”来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
在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时,充分利用校园内的柳树与青海高原一株柳对比,学生更容易地理解青海高原一株柳内在精神品质,也能理解作者利用家乡的柳树衬托出高原柳树生命的顽强。
B、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校外课程资源包括田地里、小河边、树林中、农民的园子里等广泛的乡土资源在内的丰富的自然资源。
可以说范围相当广泛,内容极其丰富。
对校外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能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爱国的情感。
如教学《山雨》一课时,教师就专门选择下雨天来进行教学,熟读课文,学生了作者对山雨的喜爱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下雨的情景,这样来学生更容易地理解课文,理解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丰富校外阅读课程资源来充实课堂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但语文课本以外的天地更加广阔,课后,我调动学生进行更深入的开发、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工作,搜集抵御外敌的故事,如《卢沟桥事变》、《郑成功》等资料,引导学生课外挖掘校外课程资源,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又调动了他们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积极性。
来体会中国是不屈的民族,从而激发学生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C、课内外阅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课外阅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言语表达和更好地学习语文学科。
几个月以来,特别是期中以后学生的口语表达较前几个周有明显的进步,就连不擅于说话的学生也能说上几句了。
在学习《走,我们去植树》,对于“绿色工厂”的理解就要求学生搜集课外阅读资料来理解含义。
还有在课外拓展题:
“森林除了本课讲的作用外,你还能说说森林还有作用呢?
”要回答这问题也要读读课外资料来了解。
在讲《特殊的葬礼》一课,在理解“是什么原因造成塞特凯达斯瀑布枯竭的?
”其一原因就是塞特凯达斯瀑布附近人们的乱砍乱伐树木和无节制地用水造成的。
其二原因就是课外要了解的再瀑布的上游,修建了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造成流量的减小,在干旱的季节里,瀑布自然就枯竭了。
像这样课例很多,课外阅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学生学好语文课起到重要的作用。
2、获得点点滴滴的成绩:
A、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案例《匆匆》参加市级语文教学设计评比活动,荣获二等奖。
B、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读书笔记《学习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一文参加铁力市读书评比活动,荣获三等奖。
C、课题实验的班级,首先学生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及解读文本时搜集课外阅读的习惯。
能够掌握读书的方法,养成读书做笔记的习惯,阅读的兴趣更加广泛,加大了阅读量,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独立阅读的能力。
实验的班级学生郭雨萌参加市级举办的诵读比赛获得一等奖,同时该班级的6名学生的读书笔记参加市级举办的读书活动中,一等奖二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一名。
其次,作为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来说,收获颇多。
探索出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有哪些;
探索出怎样开发农村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方法。
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设开放、平等和多样化的教学环境,通过开发和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通过增加课堂教学资源的数量,提升课堂教学资源的质量来改善课堂教学环境,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获得多样性的知识。
通过研究引发的思考:
1、从事实上了解,农村教师们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意识淡薄,仍然以书本作为唯一的教学资源,很少提高课程资源的数量,很难优化教学的环境,课堂教学很沉闷,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够好。
教师们对于理论的缺乏,课外阅读量少的可怜,同时学校对于一些课程资源限用,这样的课堂可想而知。
我校的校风是“让读书成为习惯”,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
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我想:
书读的多了,有了丰富的理论支撑,有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意识,才有可能上好明天的课。
2、语文生活化的要求,使语文教学与学生所生活的社会、家庭、学校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学生的学习离不开学生生活的环境。
因此,以单方面开发学生在校的语文课程资源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积极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广泛开展宣传活动,教育学生家长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等等问题,都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3、从对比中发现,实验的班级和没有试验的班级的确存在很大的差距:
实验的班级的学生能够积极的阅读课外的书籍,能积极地搜集资源来帮助理解文本。
大多数学生学习较主动,显得很灵动。
教师也能够积极地阅读书籍,和学生一起在阅览室里共读。
教师一定要懂得:
课外阅读有利于小学生知识的增长,有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
课外阅读有利于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提高;
课外阅读有利于学生智力潜能的开发;
课外阅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教材,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经过两年的研究,所试验的班级的学生逐步养成了课外阅读的习惯,逐步养成了在解读文本时搜集课外阅读资源的习惯。
学生读了作文、儿童文学、动漫、科幻、寓言、历史故事等方面书籍,涉及到历史、科学、艺术、体育等学科知识,同时也牵涉到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
观看了一些与自己学习课文相关的影视、图片、光盘资源,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将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不仅要让学生学习教材内容,还要了解古今中外灿烂辉煌的人类文化。
两年以来的课题研究,作为教师的我收获了很多,感觉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确实成长了许多;
作为我的学生,他们也同样在学习中获得了快乐、获得了知识。
我想,以后我将一如既往的将课题研究之路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