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怒云-林业应对国际气候变化和国际碳贸易.ppt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72279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PPTX 页数:50 大小:1.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怒云-林业应对国际气候变化和国际碳贸易.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李怒云-林业应对国际气候变化和国际碳贸易.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李怒云-林业应对国际气候变化和国际碳贸易.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李怒云-林业应对国际气候变化和国际碳贸易.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李怒云-林业应对国际气候变化和国际碳贸易.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李怒云-林业应对国际气候变化和国际碳贸易.pptx

《李怒云-林业应对国际气候变化和国际碳贸易.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怒云-林业应对国际气候变化和国际碳贸易.ppt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李怒云-林业应对国际气候变化和国际碳贸易.pptx

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与国际碳贸易,国家林业局造林司副司长国家林业局气候办常务副主任李怒云2009年11月11日,主要内容,一、森林具有特殊功能二、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行动三、国际碳贸易四、发展碳汇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五、中国绿色碳基金的建立与运行,一、森林具有特殊功能,1、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评估报告指出:

林业具有多种效益,兼具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双重功能,是未来30-50年增加碳汇、减少排放成本较低、经济可行的重要措施。

2、森林的重要地位,温家宝总理指出:

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

回良玉副总理强调:

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选择。

人类每秒钟释放二氧化碳超过700吨,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温室效应加剧。

温室气体主要是6种:

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碳(SF6)。

这些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力不一样,其中二氧化碳影响最大。

5、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二.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行动,1.框架公约2.京都协议3.清洁机制4.林业碳汇,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公约目标:

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

发达国家应在21世纪末将其温室气体排放恢复到1990年水平。

共有189个国家参加,但没有为发达国家规定量化减排指标(1994年3月21日生效)。

京都议定书:

1997年12月1日,在日本京都通过了京都议定书为发达国家(附件1)规定了有法律约束力的量化减限排指标。

(2005年2月16日生效)。

京都议定书的重要意义,京都议定书为发达国家(附件1)规定了有法律约束力的量化减限排指标:

要求39个附件1国家在2008年-2012年,将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5.2%。

京都议定书规定了三个重要的机制:

联合履约、排放贸易、清洁发展机制.,附件1国家或这些国家的企业联合执行限制或减少碳排放或增加碳汇的项目,共享排放量减少单位。

已经达到减排目标的国家把温室气体的排放权卖给其他国家,限于发达国家之间。

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实施项目,获得的减排量可以抵减其承诺的量,限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联合履约,清洁发展机制,排放贸易,三机制的核心,3、京都议定书三机制,缔约方国家可以通过碳交易,实现温室气体减排。

清洁发展机制的本质,(CleanDevelopmentMechanism,CDM)发达国家可以通过CDM项目以较低的成本“境外减排”,以缓解国内减排压力,同时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个双赢的机制!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类型,减排项目:

工业、能源部门,通过提高能源利用率、替代或可更新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碳汇项目:

增加陆地碳贮量或碳吸收,如造林、森林和农地管理、牧地管理等(LULUCF)。

但第一承诺期内,只有造林、再造林可以作为CDM项目,而且只能占到1990年排放量的1%。

项目要求:

必须有额外性、提供方法学、避免碳泄漏等。

(UNFCCC):

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森林生态系统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自然科学范筹),森林碳汇与碳贸易结合的过程、活动或机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范畴)。

森林碳汇,

(1)碳汇概念碳汇(UNFCCC):

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碳源,林业碳汇,4.林业碳汇,

(2)碳汇林业,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建设现代林业,发展山区林特产品、生态旅游业和碳汇林业”。

(3)、碳汇林业的内函,

(1)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

(2)除了积累碳汇外,要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适应性和整体服务功能,推进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促进社区发展-森林多重效益!

(3)促进公众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气候意识提高。

(4)建立符合国际规则与中国实际的技术支撑体系。

(5)借助市场机制和法律手段,推动森林生态服务市场的发育。

一公顷森林的价值1天能吸收1005公斤二氧化碳,释放735公斤氧气,足够975人呼吸。

1年可吸收尘埃330-900吨。

1个月可吸收二氧化硫60公斤。

1天能分泌出30公斤杀菌素,可杀死白喉、伤寒、痢疾、肺结核等多种病菌。

防风林,可以使100公顷农田免受风灾之害。

有林地比1公顷无林地多蓄水300吨。

每年可提供约15立方米木材,还提供饲料、油料、薪炭材等。

如果没有森林,地球上70%的淡水将白白流入大海,很多地区特别是平原地区的风速将增强60%-80%。

(3)森林的价值,造林将至少50年以来的无林地转变为森林的直接的人为活动。

再造林将1990年以来的无林转变为森林的直接的人为活动。

(4)造林再造林定义,林业碳汇,植树造林,加强森林管理,减少毁林,林业碳汇的优点,缓减气候变化,成本较工业减排低,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增加当地社区收入,(5)林业碳汇的特点,(6)中国的森林碳汇,2004年温室气体清单: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61亿吨CO2e,森林净吸收了约5亿吨CO2e,相当于当年工业排放的8%。

北京大学方精云院士的研究:

我国单位面积森林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每公顷吸收固定136.42吨二氧化碳增加到21世纪初的每公顷150.47吨;1981-2000年,以森林为主体的中国陆地植被碳汇大约抵消了同期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4.6-16.1%。

(7)中国林业碳汇的潜力,造林,加快植被恢复;加强森林管理,提高质量;加大湿地和林地土壤保护力度;加强对森林火灾、病虫害和非法征占林地的防控;适当增加木材使用,延长木材使用寿命;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

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固碳能力增汇、减排!

三.国际碳贸易,为了达到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的目的,在国际碳基金的推动下,在区域和国家间开展减排或增汇项目,实现了碳信用指标超越国家界限的买卖和交易,于是便形成了国际碳市场。

发展中国家政府和公司,发达国家政府和公司,碳基金,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目的,资金和技术,资金和技术,等量碳信用排放指标,等量碳信用排放指标,碳交易,碳市场,2.国际碳市场运行模式,主要是项目市场,碳市场结构,京都市场,非京都市场,项目市场,准许市场,欧盟排放贸易计划,其他计划或交易,美国加洲碳温室气体交易计划,美国纽约志愿碳市场,新南威尔士温室气体计划,芝加哥气候交易所,中国绿色碳基金,3、中国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最新进展,截至09年9月,我国政府已批准了2200多个项目,得到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注册的600多个。

其中,林业碳汇项目(注册)1个。

7、国际碳市场京都市场介绍,欧盟排放贸易计划:

此计划已于2005年1月正式实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贸易市场。

2008年交易量为30.93亿吨;交易额919.10亿美元;平均29.71美元/吨,不接受CDM林业碳汇。

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

成立于2003年1月1日,是世界上最早的多边温室气体交易市场。

2008年交易量6900万吨交易额3.09亿美元4.47美元/吨,森林碳汇占交易量的10%。

8、国际碳市场非京都市场,新南威尔士温室气体削减计划:

于2003年1月正式启动。

2008年交易量3100万吨,,交易额1.83亿美元,价格5.9美元/吨,森林碳汇约占交易量的5%。

9、国际碳市场基本情况(2009年5月30日),单位:

交易额(亿美元)交易量(亿吨)价格(美元/吨),“中国广西珠江流域治理再造林项目”2006年始广西苍梧、环江县营造4000公顷人工林,世界银行生物碳基金支付200万美元,购买46万吨CO2当量。

价格:

4.35美元/吨项目除吸收大气中的CO2外,还将增加当地农民就业和收入、涵养水源、保护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重效益。

10、全球第一个CDM林业碳汇项目,广西再造林项目造林设计,造林配置:

设计树种6个,模式5种,广西项目预期碳汇总量(计入期30年),四、中国绿色碳基金建立与运营,CDM极不活跃!

中国-不承担减排义务,林业碳汇如何利用?

企业是排放的主体,鼓励企业志愿减排!

出资造林,既能增加碳汇,又能体现企业社会责任。

帮助公众意识的提高,寻找低碳生产和生活渠道为企业和公众搭建平台中国绿色碳基金,1、中国绿色碳基金运行模式,中国绿化基金会,中国绿色碳基金,专项基金理事会,理事会,第一阶段,成立相关机构,组织项目实施,网上公示,第二阶段,组织碳汇造林,进入第三阶段,碳汇林和能源林(所有权归造林者),林地承包或租赁者销售资源获利,促进农民增收,造林、检查、碳汇计量等,国家林业局碳汇计量监测,企业帐户,贾治邦,个人帐户,http:

/,3、网上购买碳汇,购买者获得收据、凭证,、车贴,碳补偿标识车贴,5、礼品系列,我家,国家林业局1、自驾车上班,一年将排放约2.6吨二氧化碳,出资造林300元可补偿2、乘坐地铁,一年将排放约0.35吨二氧化碳,出资约40元可补偿3、选择乘坐公共车,一年将排放约0.1吨,出资10元可补偿,

(1)获得经过计量、核查、登记、注册的碳汇信用指标

(2)获得免税(3)培养企业内部熟悉生态产品生产、计量、监测交易的专业人员(4)积累参与碳交易活动的经验(5)树立绿色营销形象,增强企业的公众影响力和市场美誉度,10、企业的收益,11、绿色碳基金使用方向,造林、森林管理、农村能源等碳汇管理规则制定、碳汇计量与监测帮助已造林企业计量、监测碳汇培训企业专业人员、开展碳贸易前期工作碳汇知识的宣传与普及,12、中国绿色碳基金的管理,国务院基金管理条例中国绿化基金会专项基金管理规则中国绿色碳基金资金管理办法中国绿色碳基金碳汇项目管理办法中国绿色碳基金碳汇造林技术暂行规定中国绿色碳基金能源林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和造林技术暂行规定等10个管理文件中国绿色碳基金项目计量监测指南,13、中国绿色碳基金已实施项目,在15个省营造碳汇林约115万亩其中油料能源林100万亩北京大学承担中国森林系统碳储量及动态变化研究中国林业碳汇志愿市场体系构建开展碳汇计量与监测工作“中国森林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局规划院承担,14、加强碳汇计量和资质管理,中国绿色碳基金造林项目碳汇计量监测指南中国林业碳汇计量团队:

高等院校8所规划、设计院3个林科院4个现有挂牌的计量和研究单位:

国家林业局碳汇计量研究中心-中国林科院林业碳汇计量中心-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设计院林业碳汇省级重点实验室-浙江林学院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中心-局规划院森林碳汇研究所-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七、当前的工作重点!

1、将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纳入“十二五”规划扩大森林面积、全面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和管理推动林业增汇与工业减排等同的激励政策!

启动碳汇造林试点,提前储备碳信用在气候谈判中:

积极推进将林业行动纳入发展中国家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范畴,实行与工业减排同样的激励政策。

、落实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峰会上承诺的目标,一、加强节能提高能效工作,争取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二、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三、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四、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

3、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基本原则一、将林业发展融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整体战略二、扩大森林资源数量和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并重三、发展和保护森林资源并重四、创新发展机制,促进全社会共同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