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226867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章 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1章 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1章 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1章 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1章 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章 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第1章 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章 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章 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本课程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认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形成过程及指导意义,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对祖国的热爱。

本课程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其关系,掌握各个理论成果的形成过程及历史意义。

本课程教学方法

讲授法和讨论法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方法

讨论总结法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

教学参考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案例式专题教学教师用书和网络资料

对教案的分析总结

本教案是分章节来进行准备的,对每一个章节的课堂教学都是一个概括和指引,它包含了本课程所需要讲授的所有知识结构,能够引导教师顺利进行课堂教学。

(首页)

(章节、专题首页)

周次

第1-2周

时间

2013年8月26日第5、6节

章节

名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授课

方式

理论课(8)实践课(4)

教学

时数

8学时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总体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基本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个重大理论成果的时代背景、历史根据、实践基础、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准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的内在关系。

教学方法

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要求学生基本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个重大理论成果的时代背景、历史根据、实践基础、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教学

重点

难点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2、毛泽东思想的基本问题

3、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问题

5、科学发展观的基本问题

内容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及发展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实践是历史的必然。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内涵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第三节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1、邓小平理论的概念

2、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3、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3、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第四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科学体系

第五节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

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四、科学发展观确立的重大意义

讨论

练习

作业

练习:

与本章内容相关的考研题

作业:

准备下一节的新闻播报

参考

资料

后记

毛概课相对比较的理论,在讲授和讨论中发现,学生对近代史知识掌握的不是很牢固,在课堂上,需要有回顾的去补充一些相关历史知识。

(章节、专题分页)

授课内容

备注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思想体系。

包括科学世界观、社会历史发展学说、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理论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理论武器和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2月马、恩合作《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马克思主义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有两大发现: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第一、中国社会内部对马克思主义有着强烈的需求。

太平天国——洪秀全西方宗教思想

戊戌变法——康有为社会进化论

“三世说”:

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

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

资产阶级革命——孙中山

天赋人权,平等、自由、博爱、资产阶级共和国思想

提出了三民主义:

民主、民权、民生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P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或者说马克思主义到中国至今来经历了4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毛泽东思想的产生第二阶段,邓小平理论的产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和第二次理论飞跃。

邓小平理论主要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道。

第三阶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的同时,重点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如何建设党的主题。

第四阶段,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两大思想的产生,继续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P5)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1、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1)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国际背景:

十月革命以及当时形成的马克思主义潮流。

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尝试,也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第一个高潮。

1917年的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成功,也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第二个高潮。

1、毛泽东思想的概念

毛泽东思想:

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一系列经验进行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指导思想。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这反映了毛泽东思想的本质特征。

第二、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第三、毛泽东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党的建设理论

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1、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1)时代背景:

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转变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

20世纪出现了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前半个多世纪(50时代以前)是以战争与革命为主题的时代,后半个世纪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历史时代。

邓小平理论正是在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和国际背景下产生的。

(2)历史根据:

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经验。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胜利和挫折的历史,以及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根据。

(3)现实根据:

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性的实践,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最深厚、最直接的源泉。

(4)理论基础: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5)个人条件:

邓小平的人生经历、思维方式、理论胆识、价值观念等。

从个人经历来说,邓小平经历了三起三落。

邓小平1904年生于四川省广安县,5岁上私塾。

原名叫邓先圣,上私塾时老师觉得孔孟才是“先圣”,这个名字太大了,就改成邓希贤,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国民党大肆屠杀共产党,为逃避敌人的迫害,邓希贤受党中央指示到武汉工作后改名邓小平。

邓小平16岁到法国留学,1927年初(23岁)回国。

1929年25岁时和张云逸一起领导了百色起义。

1、国际背景:

当代世界发展的新变化。

政治格局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

全球信息化。

2、实践基础:

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3、现实依据;

党的发展变化对自身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从2000年2月到2001年7月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阶段。

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视察时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系统阐述:

从2001年“七一讲话”到2002年“五三一”讲话,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形成阶段。

在2001年的“七一”讲话中,江泽民同志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从2002年“五三一”讲话到2002年11月十六大的召开,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阶段。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新的党章,把它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要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在我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思想体系。

1、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必然性

(1)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

(3)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备注栏内容:

可填写备课(授课)心得,教学过程设计,授课方法及授课时间分配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