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3 诗词三首 学案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223601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26.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3 诗词三首 学案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3 诗词三首 学案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3 诗词三首 学案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3 诗词三首 学案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学年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3 诗词三首 学案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3 诗词三首 学案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学年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3 诗词三首 学案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3 诗词三首 学案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3 诗词三首 学案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李煜《清平乐》

2.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李煜《相见欢》

3.何方化作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陆游《七十八岁梅花诗》

4.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姜夔《暗香》

一、作者视窗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

他满腔爱国热血,怀抱抗金救国的壮志,赤胆忠心。

他面对战场毫不胆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他对祖国的忠诚至死不变,“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一个人在病榻弥留之际,回首平生,百端交集,环顾家人,千头万绪;

就连一代英杰的曹操,在辞世前还以分香卖履为嘱。

而诗人却以“北定中原”来表达其生命中的最后意愿,以“无忘告乃翁”作为对亲人的最后嘱咐,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在这一点上,古往今来又有几个人能与他相比?

陆游生于北宋覆亡前夕,身历神州陆沉之恨,深以南宋偏安一隅、屈膝乞和为耻,念念不忘收复中原;

但他从未得到重用,而且多次罢职闲居,平生志业,百无一酬,最后回到故乡山阴的农村,清贫自守,赍志而殁。

他的一生是失意的一生,而他的爱国热情始终没有减退,恢复信念始终没有动摇。

其可贵之处正在于他的爱是如此强烈,如此执着,九死无悔。

【注】 

李煜(937—978),南唐第三任国君,史称李后主。

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

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千古词帝”,对后世影响甚大。

代表作有《虞美人》、《浪淘沙》、《相见欢》等。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

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的伟大爱国诗人。

他一生坚持抗金主张,屡遭当权的议和派的打击和排斥,虽然历任多种官职,但始终无法实现他恢复中原的宏图壮志。

晚年在山阴闲居,直至终老,都不忘复国大业。

代表作有《书愤》、《秋思》、《枕上偶成》、《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游山西村》、《临安春雨初霁》等。

姜夔(约1155—1209),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

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一生布衣,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

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

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

代表作有《白石道人歌曲》。

二、写作背景

(1)《虞美人》写于李后主被俘将死的前夕,是他的代表作。

由君主沦为阶下囚,个人的生活一落千丈,人格尊严和人身自由也荡然无存,这一残酷的现实,使他“日夕以泪洗面”。

故国之思、人生之痛、亡国之恨,在词中不加掩饰地流露出来。

(2)《书愤》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天,作者闲居山阴期间。

其时陆游从江西抚州被罢官归家,已经5年,是一个62岁的老人了,但他激愤难平,爱国之心不减,他追怀壮年意气,痛惜壮志不酬,愤而作诗,表达了老而弥坚、立誓报国的壮烈情怀。

(3)宋高宗在位期间,金兵曾两度大规模进攻南宋。

建炎三年(1129)金兵占领扬州,大肆烧杀掳掠,扬州被洗劫一空。

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又大举南侵,扬州再度遭受浩劫。

第二次浩劫之后的15年,姜夔路过扬州,仍然是满目疮痍,“荠麦青青”,作者追怀丧乱,感慨今昔,写下了《扬州慢》,表达了深沉的黍离之悲。

三、基础梳理

1.字音识记

(1)雕栏(  ) 

(2)玉砌(  )  (3)大散关(  )

(4)衰鬓(  )(5)不堪(  )(6)伯仲(  )

(7)淳熙(  )(8)初霁(  )(9)黍离(  )

(10)荠麦(  )(11)窥视(  )(12)豆蔻(  )

2.辨形组词

(1)

 

(2)

(3)

(4)

3.词语释义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雕栏玉砌:

②伯仲:

③予过维扬:

④弥望:

⑤犹厌言兵:

⑥纵豆蔻词工:

(2)解释下列活用的加点词语。

①小楼昨夜又东风:

②《黍离》之悲:

一、文本助读

《虞美人》抒发了作者的故国之思和亡国之恨,其中既有他为失去曾经拥有的王国、权力、荣华富贵、享乐生活而发的痛苦哀叹,也包含了他对故国河山的思恋和对自己逸乐亡国的悔恨。

《书愤》抒发了作者抗敌的远大志向,抒写了壮志未酬的感慨,表明了自己矢志北伐的决心,表现了高度的爱国之情。

《扬州慢》通过对扬州战后破败萧条的景物描写,揭露鞭挞了金人南侵的罪恶以及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不思恢复失地的错误政策。

虞美人→故国之恋

书愤

对比

扬州慢

对比手法

二、小组合作

朗读三首诗词,概括每首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完成下面表格。

诗作

作品的思想情感

《虞美人》

《书愤》

《扬州慢》

三、师生探究

1.阅读《虞美人》,回答下面的问题。

(1)《虞美人》运用了回答与对应、隔句相承的方法,进行三度对比,你能具体谈谈吗?

答:

(2)后世许多词话著作论李煜词,以他的“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句为最佳。

你认为它妙在何处?

2.阅读《书愤》,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

(2)颔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其妙处何在?

(3)《书愤》突出运用了对比手法。

试找出诗中对比的形象,并体会这些对比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3.阅读《扬州慢》,回答下面的问题。

(1)《扬州慢》多处化用了杜牧的诗句,这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

(2)作者在词中写道: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杜牧为何而惊?

该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

一、阅读延伸

诗词之美

沏一杯清茶,沐浴着午后的阳光,我翻开手中的书卷,用心去品味诗词之美。

李白仰天大笑,高声吟诵:

“我辈岂是蓬蒿人。

”拍马赴长安。

我的灵魂仿佛被敲击了一下,他那种前所未有的自信,让我为他的豪情壮志而赞叹。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多么意气风发的一句诗啊!

纵然官场受挫,却仍然对自己有朝一日能有所作为坚信不疑,这种洒脱不羁的美在诗仙李白的笔下表现得淋漓尽致。

豪放,是一种酣畅淋漓的醉人的美。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被放逐的屈原临江而立,仍心系祖国,希望自己的未酬壮志有朝一日能得以实现。

这种无法实现的美,虽遥不可及,却令人心驰神往。

随着一箭射出,苏轼踌躇满志,高声吟咏: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此时的苏东坡,两鬓微白,但壮志未止,报效朝廷的心愿,仍然萦绕在心头。

这是一种坚毅的美,让我肃然起敬。

理想,是一种震慑人心的恒久的美。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我看到了李清照,痛失丈夫的她,已再无“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之气了,取而代之的,只有脸上的愁绪,以及终日的忧伤之情。

尽管如此,她的词仍有着独特的美感,值得人们细品。

接着,我又看到了李后主,他高吟“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一句,字字书写着他对痛失江山的恨意,惆怅之笔让人不由地为这位君主叹息。

哀愁,是一种撩人心波的别样的美。

诗词之花,沁人心脾,散发出醉人的芬芳,令人沉醉其中。

我轻轻地合上手中的书卷,在阳光的照射下,一旁的茶杯上端的热气仍在升腾,而此时,我的心仍穿梭于诗词之间……

诗词,如此之美。

【赏析】 把诗词当茶品,与古人握手,再多读一点,再多品一品,你会感到奇观满目,音声盈耳。

作者有条理、有层次地谈读诗的体会,层层落在“美”字上,最后的一句感叹,生动地写出一个初步入诗歌殿堂者的陶醉。

二、写法迁移

比喻手法

《虞美人》在比喻手法上运用得非常成功,“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东流”一句,将抽象无形的“离愁”比作具体可见的“一江春水”,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使之成为描写“愁”的千古佳句。

巧用比喻能起到化平淡为神奇、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的效果,从而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

【我来练笔】

根据以下情境,以“一江春水”为中心,分别扩展成一段话。

要求:

运用比喻手法,语言通顺、生动,感情鲜明。

(每段话50字左右)

(1)情境一:

伤心人面对一江春水

(2)情境二:

开心人面对一江春水

问题生成——带着更多的问题而非答案去学习

通过合作探究,你还想解决哪些问题?

请写下你的新问题,或与同学、老师交流,或在课后自己独立解决。

提醒:

完成作业《分层训练》

答案精析

18 诗词三首

1.

(1)diāo 

(2)qì

 (3)sǎn (4)bì

n (5)kān (6)zhò

nɡ (7)xī (8)jì

 (9)shǔ (10)jì

 (11)kuī (12)kò

u

2.

(1)砌墙 沏茶 

(2)初霁 荠麦 (3)怆然 沧海

(4)衰退 哀伤

3.

(1)①雕饰华美的栏杆和玉一般的石阶,借指南唐故都的宫殿 ②兄弟,引申为衡量人物差等之词 ③经过

④满眼 ⑤战争 ⑥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2)①名词用作动词,春风吹 ②形容词用作名词,痛恨伤感之情

合作探究

以问起,以答结,表达了被囚禁后的悲恨交加的愁苦之情。

岁月流逝人已老的伤感,壮志难酬的愤慨,矢志收复中原的理想。

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

1.

(1)(上阕)首句劈头问苍天:

“春花秋月何时了?

”隔句相承“小楼昨夜又东风”。

第二句问人生:

“往事知多少。

”隔句相承“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宇宙之永恒与人生之短暂,天地之有常与人事之难测,形成两个对比。

“雕栏玉砌应犹在”与“朱颜改”又是对比。

从文脉看,两线并行,“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一脉相承;

“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一线贯穿,最后又是一问一答,用“愁”字点睛,反照全篇。

(2)运用了贴切生动的比喻手法,将抽象无形的愁绪形象化、具体化,而且高度概括,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从而使之千古传诵,脍炙人口。

2.

(1)本诗的诗眼是题目中的“愤”字。

(2)颔联“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雄阔豪迈,是广为传诵的名句。

它的妙处在于将诗人的磅礴大志具体化,用“楼船夜雪”、“铁马秋风”形象地概括了这两次胜利的战斗。

这样的诗句出自他亲身的经历,饱含着他的爱国激情、收复国土之志。

(3)昔日的豪情壮举与今日的年迈衰颓对比,感慨岁月无情,壮志难酬;

诸葛亮的积极进取与当今权臣的苟且误国对比,表现了怀古伤今的悲愤和无奈。

3.

(1)此词多处化用了杜牧的诗句,如化用“春风十里扬州路”,是以昔日扬州的繁华兴盛与现实中的“荠麦青青”相对照,抒发感时伤乱、今不如昔的感慨;

化用“豆蔻梢头二月初”和“赢得青楼薄幸名”两句,是说杜牧虽然风流俊赏,才情过人,但面对疮痍满目的扬州,也难以表达此时的悲怆,从而曲折表达了作者此刻难言的忧伤;

化用“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两句,进一步抒写景物依旧、风光不再的哀痛。

化用这些诗句,借用它们的意境,起到了以昔衬今、今昔对照的作用,作者的故国之思、今日之痛,也由此得以曲折、深刻地表达。

(2)运用了衬托手法。

设想杜牧重到扬州,因“空”而“惊”,反照现实的扬州何等凄清荒凉,何等令人心痛,使劫后扬州的荒凉更加突出。

晚唐风流俊逸的著名诗人杜牧,在扬州写下不少风流艳句。

如脍炙人口的“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等。

从这些诗句的表层意思看,它表现了当时文士狎妓的轻薄行为。

妓女,在我们看来是病态社会的畸形儿;

但在唐宋文人心目中,则是都市繁华的象征。

词人欲以“豆蔻词”“青楼梦”这些象征扬州繁华的艳句来反照现实的扬州的凄清荒凉。

文本拓展

我来练笔 (示例)

(1)野渡无人,春潮寂寞,仿佛浓浓的忧愁融入大江,把江水染成碧色,江流弯曲恰似愁肠九转,江涛呜咽,那一江春水呀,翻腾着料峭春寒,连绵万里,流向天涯。

(2)江花红胜火,江水碧如蓝,江涛唱出温暖的歌,江面上的鸭儿也发出欢快的叫声,那一江春水呀,满载着生机,满载着希望,浩浩荡荡,流向天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