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版四年级下册第第八九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和鸡兔同笼Word下载.docx
《人教版新版四年级下册第第八九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和鸡兔同笼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版四年级下册第第八九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和鸡兔同笼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教师小结;
13就是4个数的平均数,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
要求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可以先求出他们收集的矿泉水瓶的总数,再把总数平均分成4份。
总数量÷
总份数=平均数
为什么会是平均分成4份呢?
学生思考,教师指名回答。
三、巩固练习:
92页做一做。
四、课后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练习二十二1、2题。
教学反思
平均数
(2)
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平均数简单地分析问题,理解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3、培养学生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能根据平均数简单地分析问题。
一、情境导入
师:
同学们喜欢踢毽子吗?
那么男生队和女生队比赛踢毽子,哪一队能赢呢?
结果是否公平呢?
学生讨论。
教师: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如何比较才公平。
板书课题:
平均数
(2)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2
1.出示例题,并读题,引导学生思考:
是不是哪个队踢毽子的总个数多就成绩好?
如果是,原因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指导:
在人数相同的情况下,可以用总成绩来进行比较。
2.现在人数不同,又该如何比较?
组织学生讨论,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汇报结果板书:
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子个数:
(19+15+16+20+15)÷
5
=85÷
=17
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子个数:
(18+20+19+19)÷
=76÷
=19
因为17<19,所以女生成绩好些。
三、巩固练习:
四、课后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吗?
五、作业:
练习二十二4-6题。
第八单元复式条形统计图
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在提供的样图中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2、会看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的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和判断。
3、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推理能力和应用意识。
能根据提供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导入
师:
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人口吗?
出示例3复式统计表:
这里有一张人口统计表,反映某地区1980-2000年城镇和乡村人口数量的复式统计表。
你能从这张统计表中知道哪些信息。
还可以用哪种形式来进行数据统计呢?
揭示课题,板书——条形统计图
以前我们学过将统计表绘制成条形统计图,那么今天我们能不能将这个统计表变成统计图呢?
一起动手试一试。
出示两张统计图
师引导学生说出:
标题;
纵轴:
代表人数,单位:
万人每一格表示10万人;
横轴:
表示年份,年份上的小格中对应该年人数的条形图和数据。
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画法师:
你们会画吗?
请大家把城镇人口的条形图补充完整再完成乡村人口的条形统计图。
二、探究新知
1、师:
现在我们完成了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它们分别反映了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两种量。
请你们观察比较后告诉我1980年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相差多少?
在比较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
为什么可以合二为一?
引导学生明白只有在相同项目内容下,才可以进行此操作。
2、师:
我们刚才完成的城镇和乡村的人口统计图可以合二为一吗?
怎么合呢?
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绘制统计图,并展示作品学生互相评价。
老师这里也将他们合起来画了一张,你们看看感觉如何?
为了区分开乡村和城镇,应怎么办?
引导学生说出图例的作用,感受图例在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重要性。
板书:
图例
出示完成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揭示课题,板书:
复式条形统计图
3、出示单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条形统计图比较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1)单式条形统计图只能表达一个项目的情况,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项目的情况。
(2)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仅可以观察一个项目,还可以进行两个项目之间的比较.。
(3)复式条形统计图有图例而单式条形统计图没有。
4、根据绘制好的条形统计图回答一下问题
(1)哪年城镇人口数最多?
哪年最少?
(2)哪年乡村人口数最多?
(3)哪年城乡人口总数最多?
(4)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5、出示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1)和上边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2)说明:
复式条形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称作横向条形统计图。
(3)请你把它补充完整。
6、小结
97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谈谈你的学习收获?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三1-3题。
营养午餐教案
1、了解健康常识,知道吃好午餐的重要性.
2、会用专家的建议正确地分析午餐菜肴中营养成分,能设计调配科学、合理午餐食谱.
3、培养学生从繁杂的数据中,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
4、懂得科学、合理营养饮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5、学以致用,学会健康生活。
能合理地调配午餐食谱,对学生平时不正确的饮食习惯有所改变
理解“不低于、不超过”的含义
一、设情境,轻松导入
(1)民以食为天,每个人都离不开吃。
今天,老师准备了很多精美的菜肴图片想和大家一起来欣赏。
(广播教学)
(2)这些菜中你都喜欢吃些什么?
(3)你平时都喜欢吃些什么菜?
(4)你今天中午吃了什么?
你认为自己吃得科学、合理吗?
今天我们就来做一回小小营养师。
(一)分析菜谱
1、到模拟的叮叮餐厅里看看新推出的菜谱,教师介绍热量、脂肪、蛋白质的作用。
(系统广播)
2、让学生说说这些菜中,都喜欢吃些什么菜?
3、这些菜都可以进行如何分类?
(肉类和青菜类)
(二)初次点菜
1、让学生按照个人喜好,任点三个菜,特别强调:
想吃什么就尽情点什么。
2、点完三种菜后,让学生汇报所选菜式及相关的数据。
比一比谁的菜式热量总和最低、谁的脂肪总和最高。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1)学生学习的热情十分高涨,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纷纷点出自己所喜欢的
(2)通过热烈的汇报,菜式热量的总和一个比一个低,脂肪总和一个却比一个高.
(三)对比专家建议
1、出示专家建议。
让学生阅读饮食与健康(专家建议)。
2、让学生结合实际说说“不低于”和“不超过”的具体含义。
3、让学生观看长期热量不足和脂肪过多而导致的图片。
4、让学生用专家的建议对比自己的菜式,谈谈自己的菜式是否科学、合理。
并找出不合理的理由。
(1)学生阅读并汇报:
10岁左右的儿童从每餐午餐获取的热量应不低于2926千焦,脂肪不超过50克。
(板书)
(2)学生结合实际,发表自己对“不低于”和“不超过”理解。
(3)学生惊讶地发现纯粹根据自己的喜好所点的菜,与饮食专家的建议有冲突。
(4)通过学习专家的建议,了解热量和脂肪的重要性,同时也明白人体对热量和脂肪的需求并不是越多越好。
(5)理解不低于”和“不超过”是本节课的难点,让学生充分表述和理解,为后面的活动打下基础。
(6)让学生明白到个人的喜好与科学、合理的饮食发生了冲突,从而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点菜方式。
为接下来的合理调配做铺垫。
(四)合理调配
1、结合专家建议,4人小组之间说说点菜时应该注意什么,怎样才能做到科学、合理?
(荤素结合)
具体操作要求:
a、先估算一下,哪些菜搭配在一起比较符合营养标准.
b、说说搭配的理由,并由一名代表上到讲台推荐给大家。
2、在明白了点菜要注意荤素结合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再次点菜。
(本次点菜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对个别菜进行适当调配,也可以重新点一个菜式。
)
(五)制作条形统计图
1、反馈学生的投票结果(广播教学)
2、能一眼看出投票结果吗?
有没有更直观的表示方法?
(引入复式条形统计图)
3、绘制条形统计图。
4、对优秀的搭配菜式进行交流、分析,指出优点或不足。
三、总结作业。
根据学习常见的事物热量表,小组合作设计一份比较合理晚餐食谱。
2、结合本节课的10种菜,小组合作,把所有符合专家标准的菜式列出来。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理解并掌握用假设法和列方程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理解用假设法的算理并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一、历史激趣,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想给同学们介绍一部1500年前的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你们想了解吗?
里面记载着许多有趣的数学名题.
其中有这样一道题请看:
(出示情境图)
你能说说这道题是什么意思吗?
(说明:
雉指鸡)出示: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
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历史趣题“鸡兔同笼”的问题。
(板书课题)结合课件谈话引入,给数学课堂带来了浓厚的文化气息,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我国数学文化的源远流长,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探究交流,尝试解决问题。
1.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题目里的数字改小一点。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
从下面数,有26条腿。
鸡和兔各有几只?
”(说明:
为了便于分析时叙述,把“26只脚”改成了“26条腿”课件出示)
2.我们一起来看看被关在同一个笼子里的鸡和兔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数学信息?
让学生理解:
①鸡和兔共8只。
②鸡和兔共有26条腿③鸡有2条腿。
④兔有4条腿。
3、我们先来猜猜,笼子中可能会有几只鸡几只兔呢?
学生猜测,在猜测时要抓住哪个条件呢?
(鸡和兔一共是8只)那是不是抓住了这个条件就一定能猜对呢?
学生猜测,老师板书
4、怎样才能确定你们猜测的结果对不对?
(把鸡的腿和兔的腿加起来看等不等于26。
(一)、尝试列表法
为了研究老师把所有的可能按顺序列出来了,我们先看表格中左起的第一列,8和0是什么意思?
(就是有8只鸡和0只兔,也就是假设笼子里全是鸡,)那笼子里是不是全是鸡呢?
(不是)那就是把里面的兔也看成鸡来计算了,那把一只4条腿的兔当成一只2条腿的鸡来算会有什么结果呢?
(就会少算两条腿)(课件出示:
把一只兔当成一只鸡算,就少了两条腿。
(二)、假设法
1、假设全是鸡
8×
2=16(条)(如果把兔全当成鸡一共就有8*2=16条腿)
26-16=10(条)(把兔看成鸡来算,4条腿兔有当成两条腿的鸡算,每只兔就少了两条腿,10条腿是少算了兔的腿)
4-2=2(假设全是鸡,是把4条腿的兔有当成两条腿的鸡。
所以4-2表示是一只兔当成一只鸡就要少算2条腿。
)
10÷
2=5(只)兔(那把多少只兔当成鸡算就会少10条腿呢?
就看10里面有几个2就是把几只兔当成了鸡来算,所以10÷
2=5就是兔的只数。
8-5=3(只)鸡(用鸡兔的总只数减去兔的只数就是鸡的只数,8-5=3只鸡)算出来后,我们还要检验算的对不对,谁愿意口头检验。
2、假设全是兔
我们再回到表格中,看看右起第一列中的0和8是什么意思?
(笼子里全是兔)那是不是全都是兔呢?
(不是)也就是假设笼子里全是兔。
那把兔当了鸡在算。
那就是把里面的鸡也当成兔来计算了,那把一只2条腿的鸡当成一只4条腿的兔来算会有什么结果呢?
(就会多算两条腿)(课件出示:
把一只鸡当成一只兔算,就多了两条腿)
先用假设全是鸡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假设全是兔又应该怎么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呢?
同学们能自己解决吗?
如果有困难可以同桌边或小组讨论。
小结:
刚才我们假设都是鸡或都是兔,所以把这种方法叫做假设法。
这种方法能化难为易,是解答鸡兔同笼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
(板书:
假设法)
5、阅读材料:
105页。
三、练习巩固,反思提升。
105页做一做1、2题。
四、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四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