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山县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建设规划.docx
《岱山县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建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岱山县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建设规划.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岱山县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建设规划
岱山县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建设规划
前言
加强“三渔”、“三农”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建设,是岱山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确保在“十一五”期间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战略选择,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根本途径,也是岱山县打造“富强岱山”、构建“和谐岱山”的必然要求。
为加快推进岱山县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建设步伐,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为指导,以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舟山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渔农村小康社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岱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岱山县委、岱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创建渔农村小康社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以及其它相关专项规划为依据,立足岱山实际,并在深入调研和听取各方面意见基础上编制而成。
规划范围为岱山县的渔农村地区。
规划基准年为2006年,近期至2010年,远景展望到2020年。
一、现实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现实基础
岱山县为全国12个、浙江6个海岛县之一,总面积5242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326.5平方公里。
全县由404个岛屿组成,其中住人岛16个;辖6镇1乡,39个新型社区,现有人口19.8万人。
全县渔农村(除高亭镇城中村)总人口14.1万人,约占71%;总户数56291户,渔农村60岁以上老人25123人。
2006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4.1亿元,工业总产值7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2亿元。
近年来,岱山县贯彻落实省、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精神,切实加强“三渔”、“三农”工作,以实施“暖促工程”和建设渔农村小康社区为主要抓手,有效实施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举措,全县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显著。
渔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2006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6亿元,比2001年增长34.3%,年均增长6.1%。
其中渔业总产值27.9亿元,比2001年增长36.0%,年均增长6.3%。
渔业生产作业布局日趋合理,水产养殖向名优品种和精深化方向发展,全年实现水产品产量36.2万吨,比上年增长4.1%。
扎实推进海岛特色效益农业和“示范基地”建设,推动优势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野生獐、柃木、有机茶等特色农产品规模不断扩大。
盐业生产逐步向精细化方向发展,全省最大的碘盐生产基地建成投产。
与此同时,岱山县强化以工促农,大力发展家庭工业、海运业、休闲观光渔农业等二、三产业,形成了各乡镇竞相发展的格局。
渔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显著改善。
岱山县根据省、市工作部署,积极开展了“大岛建、小岛迁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康庄工程”、“农村饮用水工程”、“万里清水河道工程”等建设,共投入整治资金约4400万元,完成县域村庄布局规划29个,累计建成省级示范村6个,完成环境整治村24个,完成乡村康庄工程和通村联网工程208公里,整治河道70多公里,加固水库15座,饮用水工程受益人口15万人,新增绿化面积23万平方米。
加强标准海塘、农(盐)田水利设施等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为渔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通过近年来的努力,岱山县的渔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渔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渔农民收入呈现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十五”期间年均递增10.1%,2006年全县渔农民人均纯收入8432元,高于全省7335元的平均水平,增长幅度超过县城镇居民收入6个百分点,绝对值和增幅均位居舟山市榜首。
城乡收入差距从2003年的2.2:
1缩小到2006年的1.91:
1,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低收入家庭有所减少。
渔农民整体生活状况开始向以追求质量为核心的全面小康迈进,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渔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196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9.6%。
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以加快劳动力转移,增强渔农民增收能力为目标,大力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建立了规模较大、功能齐全的培训中心,开展了订单式免费培训。
全县2003年以来累计培训渔农村劳动力10000余人,培训后转移就业约5600人。
渔民转产转业有序推进,共调减国内捕捞渔船401艘,引导渔民转产转业2508名。
全面推进渔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实施了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制度、新型渔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2006年底全县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6024人,新型渔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为85.8%。
积极实施“暖促工程”,7个乡镇新建或改建了敬老院,“渔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到98.6%,走在全省前列;全县共结对帮扶渔农村困难家庭1734户,消除了因贫困而失学的问题。
积极整合渔农村教育资源,优化渔农村学校布局,义务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水平进一步提升。
基本实现每个乡镇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6个渔农村新社区有社区卫生服务站。
群众体育活动扎实推进,农村体育事业发展迅速。
渔农村改革取得新突破。
加大乡镇、行政村撤并力度,乡镇建制由2004年的7镇1乡调整为6镇1乡,行政村由2002年的114个调整到89个,并组建了39个渔农村新型社区,缩减行政村25个,减幅21%,减少村干部249人。
初步建立了渔农民“以奖代保”养老保障制度,对遵纪守法的60岁以上的渔农民按每人每月33元的标准给予奖励。
积极推进渔农业经营体制改革,成立了24家渔农业专业合作社。
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着力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初步建立和完善了农村土地流转机制。
积极推进村务、社务、财务公开,规范渔农村新社区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大力开展平安建设,平安乡镇达到六个,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率达到87%。
与此同时,扎实开展“三培养”活动,“三培养”人数达到638人。
岱山县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对促进岱山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是,应清醒地看到渔农业和渔农村发展仍存在着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
渔农业基础仍然比较薄弱,产业化及组织化程度不高,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不足;渔业资源严重萎缩、渔农民自身文化素质等影响导致渔农民增收难度加大,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渔农民转产转业任务艰巨,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培育造就新渔农民十分迫切;渔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刚刚起步,社区规划和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渔农村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有待加强投入;统筹城乡发展、促进渔农村持续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面临形势
岱山县作为快速发展的海岛县,在新渔农村建设中面临十分有利的发展形势:
国家全面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了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
在这一系列加强“三农”工作新理念、新举措的基础上,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央进一步加大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力度,制定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支持“三农”的重大措施,加大对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这为岱山县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建设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浙江省做出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
浙江省委、省政府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
对于欠发达地区,浙江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深入实施“山海协作”、“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和“百亿帮扶致富”工程,加大省财政对海岛渔民转产转业和“小岛迁、大岛建”等工程的支持力度,新农村建设相关项目资金要向欠发达地区倾斜,欠发达地区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也要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增强新农村建设的活力与实力。
这为岱山新渔农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岱山县进入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十一五”期间,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国际产业和资本继续向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转移,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辐射效应日益凸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发展尤其是临港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宁波-舟山港一体化进程;岱山县域内跨海大桥(舟山大陆连岛三期工程)等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大项目加快实施。
内力和外力的共同驱动促使岱山步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的内在动力日益增强,后发优势日渐显现。
这将为岱山县推进以工促农、加快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二、总体思路和建设目标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打造“富强岱山”、构建“和谐岱山”的总体要求,以实现渔农村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暖促工程”为抓手,始终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努力实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政策导向,大力发展渔农村现代产业,全面建设渔农村新社区,加快培育新型渔农民,加强渔农村公共服务,不断增加渔农民收入,不断优化渔农村环境,不断提高渔农民文明素质,不断创新完善新社区管理服务机制,努力形成城乡互促、共同繁荣的新型海岛城乡一体化格局。
(二)基本原则
发展为重、惠民为本。
以发展渔农村经济为中心,把生产发展放到新渔农村建设的首要位置,增强渔农业和渔农村经济的竞争力。
以增加渔农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渔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渔农民根本利益,促进渔农民全面发展。
城乡统筹、协调共进。
牢牢把握“两个趋向”规律,加快城乡配套改革,努力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积极推动城乡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有效整合,加快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渔农村延伸,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形成城乡协调共进的发展格局,让渔农民同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同步共享现代文明。
分类指导、量力而行。
立足岱山渔农村实际,着眼长远,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不断创新,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
坚持先易后难、抓好试点,总结经验、示范推广,以点带面、点面结合,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政府主导、合力推进。
充分发挥政府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加强领导,增加投入,整合资源,搞好服务,切实承担起新渔农村的公共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责任。
同时必须充分依靠群众,尊重群众意愿和首创精神,调动群众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并动员广大社会力量参与新渔农村建设,使新渔农村建设成为全县上下的共同行动。
(三)建设目标
岱山县新渔农村建设的目标为:
到2010年,全县渔农村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渔农村新社区争取全部建成经济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体制创新的小康社区,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建设水平位居全市前列。
到2020年,力争建成繁荣富裕、和谐文明、城乡融合的社会主义新渔农村,成为全国海岛县(市、区)新渔农村建设的模范区。
——产业新发展。
到2010年,全县渔农业总产值达到34亿元,年均增长4.5%以上(按现行价计算),渔农业经济效益和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渔农村劳动力转产转业有序推进,二、三产业就业比重达到75%以上,渔农民就业率达到90%以上。
——生活新水平。
渔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100元,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超过40平方米,新型渔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超过90%,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30%以上。
——社会新风尚。
渔农村15年制教育实现率超过95%,渔农民整体素质全面提升,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渔农民。
渔农村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图书室、老年活动室、室外文体活动场所等覆盖率达到100%。
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达到90%以上。
——社区新面貌。
通过建设新型社区,累计完成55个村庄环境整治任务,其中建成省级小康示范村庄10个。
扎实推进渔农村公共服务工程,加强渔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盐田基础设施建设,生活饮用水达标率达到95%以上。
完善海岛交通码头,渔农村通村公路均达到四级以上技术标准,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均达到90%以上。
通讯网络、广播、有线电视实现村村通。
——体制新突破。
渔农村基层政权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得到加强,渔农村社区管理机制不断完善,村级党组织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能力明显增强。
岱山县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建设目标指标体系见下表2-1。
表2-1岱山县社会主义新渔农村建设目标指标
分类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2010年指标
指标属性
经济发展
1
渔农村经济总收入增长率
%
≥10
预期性
2
非渔农业产值比重
%
≥75
预期性
3
二、三产业就业比重
%
≥75
预期性
4
渔农民就业率
%
≥90
预期性
5
城镇人口比重
%
≥60
预期性
生活富裕
6
渔农民年人均纯收入
元
12100
预期性
7
年均纯收入在平均线以下的居民比重
%
≤58
预期性
8
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
m2
≥40
预期性
9
新型渔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
%
≥90
预期性
10
养老保险覆盖率
%
≥30
预期性
乡风文明
11
15年制教育实现率
%
≥95
约束性
12
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图书室、老年活动室等覆盖率
%
100
预期性
13
社区卫生服务站覆盖率
%
100
预期性
环境优美
14
生活饮用水达标率
%
≥95
约束性
15
垃圾集中处理率
%
≥90
预期性
16
四类及以上水质的河道比重
%
≥95
预期性
社会和谐
17
群众安全感满意率
%
≥90
预期性
18
连锁便民放心示范店覆盖率
%
100
预期性
19
实现就近安全避风的渔船比重
%
≥95
预期性
体制创新
20
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村级自治的行政村比重
%
100
预期性
21
社区居民对社区领导班子满意率
%
≥90
预期性
22
社(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群众满意率
%
≥95
预期性
三、发挥海岛优势,推进渔农村产业新发展
产业提升工程:
大黄鱼海水养殖生态示范园区建设
岱西水产养殖园区建设
高亭大蛟山标准化围塘养殖园区建设
泥峙生态休闲林业基地建设工程
高亭岱南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
岱东银杏、花生基地建设
岱西名优水果基地建设
休闲渔业培育工程
生态盐业改造工程
水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工程
渔农村农贸市场改造工程
渔农村放心便利店和渔农资连锁工程
以渔农业增效、渔农民增收为目的,立足岱山实际,优化、整合渔农业优势资源,综合开发渔农业的经济、生态与社会功能,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立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渔农村现代产业体系,提升渔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一)大力发展生态高效渔农业
调整优化海洋捕捞业。
调整优化海洋捕捞业。
严格实行海洋捕捞“双控”和行业准入制度,有重点地调整捕捞业结构。
重视渔业安全生产,打造精干高效的捕捞队伍,保持岱山的渔业优势。
继续支持发展远洋渔业,鼓励发展公海渔业,支持经济型大洋性作业渔船的建造。
加快国内捕捞结构优化,压缩国内捕捞强度,限制和禁止帆涨网作业,适度发展灯围生产,支持发展资源保护型新作业和新渔具,大力发展节能降耗新技术。
大力开辟远洋渔业劳务输出渠道,培育精干高效的现代化捕捞船队。
积极实施渔民转产转业,鼓励捕捞渔船实行捕养兼作,引导捕捞渔民转向渔业运销、休闲渔业以及渔业相关产业,以高亭、长涂、衢山等渔港经济区建设为依托,加快现代渔业基地建设。
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充分发挥岱山县独特的海岛生态环境和农产品物种资源条件,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种养结构和品种结构,重点抓好高亭岱南无公害蔬菜基地,岱东银杏、花生基地,岱西名优水果基地,泥峙生态休闲林业基地、衢山、高亭有机茶生产基地、规模畜牧养殖基地和野生獐、金头蜈蚣特种动物饲养基地等特色生态农业园区建设。
围绕蔬菜、有机茶、名优水果等主导产业和优势农产品布局,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探索产、加、销一体化的经营,形成与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新型模式,不断提高优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力争到2010年,发展无公害农林产品基地1.5万亩。
巩固发展生态盐业。
加快盐田资源整合,改造低产盐田,积极开发和建设优质生态盐田,加快标准、优质、规模盐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水系配套,实现盐业生产的基地化,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盐产品和稳定的生产基地,并在资金投入、技术改造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形成年产日晒自然盐、日晒一级盐4万吨的盐生产基地,并全部定向用作绿海制盐公司的原料盐。
同时,依靠科技进步,积极推广和应用制盐新工艺,强化质量管理,提高岱山盐业综合效益。
巩固桂花盐场、茶前山盐场、青黑盐场和岱北盐场(一、四工区)等食品腌制加工用盐生产基地,确保每年4万吨食品腌制加工用盐供应省内销区市场。
积极发展盐产品精深加工和海盐化工产业,大力开发盐业高附加值品种,培育岱盐精品,打响“贡盐”品牌,提高岱盐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力争到2010年,全县盐的年生产能力8万吨,平均亩产4吨以上,盐民年劳均收入达2万元以上。
稳步提升高效水产养殖业。
以高产、高质、高值为主攻方向,优化养殖规划布局,合理开发深海、浅海、岛礁、滩涂等养殖资源,科学发展和布局水产养殖业,不断推进水产养殖向特色化、基地化方向发展。
加大水产养殖业基础设施投入,大力建设人工鱼礁,实行人工增殖放流,恢复和增加渔业资源,加快旧围塘标准化改造步伐,提高水体养殖面积和围塘利用率。
大力推广生态、高效的养殖模式,加强水产养殖品种病害防治,努力建设一批优质、安全、无公害的现代化海水养殖基地,重点建设长涂叮嘴门“岱衢族”大黄鱼海水养殖生态示范园区,扩大长涂叮嘴门浅海基地、衢山双子山浅海养殖基地,加快岱西特色水产养殖园区的建设,推进渔业产业化经营,逐步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养殖产业。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打响岱山“岱衢族”大黄鱼和岱山梭子蟹的品牌。
到2010年,力争建成10000亩标准化海水围塘养殖园区。
(二)健全渔农村市场服务体系
加强渔农产品质量监督。
加快建立包括养殖水域水质监测,养殖生物疫病测报与防治,苗种、饲料、药品质量监控与管理,标准化检测和信息服务等社会化渔农业服务网络,积极开展动物无规定疫病区建设和动植物疫病检疫体系的规范化建设工程,形成功能完善的渔农业服务保障体系。
创新渔农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
按照“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的原则,加快渔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紧紧围绕对虾、石斑鱼、梭子蟹、大黄鱼等优势品种,抓紧研究、引进和培育一批优质高效、抗逆新品种,搞好原有优质、高效品种的提纯复壮、繁育及更新换代,把岱山建成重要的优质水产种苗生产基地。
加大在水产品加工、“三高”养殖技术、新型饲料及防病技术、高档养殖品种育苗技术、生态养殖模式、制盐新工艺等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力度,并力求有较大突破;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着力扶植和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提高渔农产品在市场的占有率;稳定壮大基层渔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积极开展渔农业科技人员再教育、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等活动,提升渔农业科技人员的服务水平。
提高渔农民组织化程度。
培育规模龙头企业,通过财政贴息、税收优惠、土地优先安排等措施,对骨干企业进行重点扶持,着力培育一批集产、加、销于一体的渔农业龙头企业,特别是渔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
加强渔农业龙头企业、渔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渔农产品行业协会和渔农产品流通市场的对接,支持具备条件的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成立区域联合体,全面提高全县渔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参与市场竞争力能力。
到2010年,建立以茶叶、渔业、盐业、蔬菜、水果等多种形式的渔农业专业合作社39个以上,使专业合作社成为渔农民就业增收的新载体。
(三)集聚发展渔农村特色工业
优化工业功能区空间布局。
按照城镇总体规划要求,进一步完善工业布局,集中优势资源,高标准建设工业功能区,推进产业集聚。
岱山省级经济开发区重点推进临港工业的发展,岱北工业基地和岱东工业基地重点推进特色制造业的发展。
要把培育和发展支柱产业与工业功能区建设结合起来,按照不同类型工业的要求分别制定有利于企业向工业功能区集聚的政策和措施,改善发展环境,提高工业功能区的吸引力,推动渔农村产业集群化发展,新办企业必须向工业功能区集中。
在制订园区发展规划时,要兼顾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现代化的协调发展,促进工业功能区建设和城镇发展的良性互动,通过加速工业功能区的发展,以更多的龙头企业带动渔农业产业化,使更多的渔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工业领域和服务业领域,促进城镇化发展。
加快乡镇功能区的建设,努力为县内主要产业的发展提供配套服务,拉长产业链,促进产业升级。
继续对家庭工业实行扶助政策,加快家庭工业向渔农村边缘地区延伸和幅射,为推进渔农村结构调整,解决渔农民转产转业提供平台。
做强水产品精深加工业。
充分发挥岱山水产品加工业的现有优势,以提高附加值,提升市场竞争力为目标,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做大做强水产品精深加工业,树立岱山水产优质品牌。
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大力度积极培育一批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改变传统加工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含量,拓展和延伸水产品精深加工的内涵,形成特色鲜明的水产品加工企业集群,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水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深度开发一批具有岱山特色的小包装名优产品,扩大国内销售和出口创汇。
力争到2010年全县水产加工业产值达到16亿元以上,其中精深加工产值占全部水产加工业的产值力争达到50%。
提升特色轻工制造业。
玩具业要以加工出口为导向,积极培育本地国际知名品牌,加快建成省级长毛绒玩具生产基地。
电机、汽配制造业要突出以市场为导向,鼓励企业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注重新产品研发,拓宽生产领域,创立自主品牌,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
化纤业要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的关键技术和各种先进工艺,大力提高轻纺化纤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注重产业规模的集聚和新产品开发。
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尽可能多地发展一批劳动密集型产业,进一步做大传统特色优势产业,使渔农村特色工业成为渔农民就业和增收的重要渠道。
推进新兴临港工业。
大力开发海洋经济,发挥沿海岸线资源和海洋海岛资源丰富优势,依托重要港口、岛屿和海域,加强海洋开发和资源利用。
积极抢抓国际修造船基地结构性东移和国际能源紧缺的战略机遇,狠抓船舶修造、海洋能源等大项目的引进建设和投产运营。
以衢山港域矿砂、化工品、原油等大宗物资中转基地为基础,积极发展加工工业,兴办各类加工厂。
加快物流加工中心建设,启动黄泽港和蛇移门港建设,使之逐渐成为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建设的战略资源储运基地。
着力推进船舶修造、海洋能源、海水开发利用等临港工业基地的建设,做大做强临港工业,培育临港工业产业集群,构筑新型产业体系,使临港工业成为促进渔农民就业和增收的重要平台。
积极培育海水开发利用、精细海盐加工、海洋生物加工等新兴产业,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生态良好、调控有序的海洋经济体系。
(四)积极发展渔农村现代服务业
完善渔农产品物流体系。
优化城乡农贸市场布局,加快建设设施先进、功能完善、交易规范,具有较强集散和辐射能力的鲜活渔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渔农贸市场,形成适应现代渔农业要求的市场体系。
依托渔船、渔港、渔场优势,积极推进岱山、衢山等水产品交易市场的建设,完善水产品交易市场的检验检测、储运、加工、配送等功能,努力提高水产品的流通效率,使之成为我省重要的渔物贸易中心。
调整全县城乡农贸市场的布局规划,合理设置城区及乡镇区域中心农贸市场和辅助农贸市场。
现有农贸市场要积极探索“农贸市场加超市”和“农贸市场改超市”等经营模式,不断提升市场档次,把渔农村农贸市场建设成为布局合理、环境整治、设备完善、管理规范、卫生安全、购物方便、群众满意的食品、副食品交易场所,适应现阶段和今后消费群体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