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 元素的性质和结构知识总结及习题文档格式.docx
《高一化学 元素的性质和结构知识总结及习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 元素的性质和结构知识总结及习题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aCO3↓
7.把A克NaHCO3固体加热分解一段时间后,固体质量变为B克,求:
(1)生成Na2CO3的质量。
(2)当B为_____________时,表示NaHCO3完全分解。
(1)
(A-B)g
(2)B=53A/84
8.将28.6g碳酸钠盐的结晶水合物(Na2CO3·
xH2O)加热至完全失去结晶水,得到无水化合物10.6g,试求x的值。
x=10
●问题探究
1.从周期表的第1、17列元素分析来看,同一列(族)元素的原子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
它们之间有没有递变规律?
怎样递变?
为什么有这种递变?
第1、17列元素探究:
同主族中,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但也有递变方面。
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电子层数越来越多,原子半径越来越大。
原因是: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虽然核电荷数增大会使半径减小,但电子数的增多,特别是电子层数的增多使半径增大成了矛盾的主要方面。
同主族中,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电子层数越来越多,原子半径越来越大。
2.同主族元素在原子结构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又有什么递变规律?
这决定着元素的性质有什么相似之处和递变规律?
“同主族元素”这一位置关系,决定了这些元素的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相同的,因此决定它们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都分别相同,它们的同类化合物的化学式一般相似,结构相似,性质也相似。
但同主族内,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核对外层对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小,因此,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失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
1.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
结构相同点:
最外层都是7个电子。
结构不同点:
随核电荷数增加,电子层数增加,原子半径增大
3.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的比较
4.卤素间的置换反应实验
5.比较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1)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
如:
Cl>
S。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
Br。
(2)根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
HClO4(高氯酸)>
H2SO4则,非金属性:
(3)根据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程度,越易化合其非金属性越强。
(4)根据氢化物的稳定性,氢化物越稳定其非金属性越强。
氢化物的稳定性:
HF>
HCl>
HBr>
HI
则,非金属性:
F>
Br>
I。
(5)根据置换反应,活泼非金属单质可置换相对较弱的非金属。
Cl2+2NaBr===2NaCl+Br2,
则非金属性:
6.通过对比碱金属单质与氧气、水的反应,以及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我们可以看出,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有密切的关系,主要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有关。
因此原子结构相似的一族元素,它们在化学性质上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所以,金属性逐减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例3】 下列对卤素的说法不符合递变规律的是( D)
A.F2、Cl2、Br2、I2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逐渐减弱
C.F-、Cl-、Br-、I-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D.卤素单质按F2、Cl2、Br2、I2的顺序颜色变浅,密度增大
【例4】 某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4,要使溶液中的Cl-、Br-、I-的物质的量之比变为4∶3∶2,则通入Cl2的物质的量是原溶液中I-的物质的量的( )
A.1/2 B.1/3 C.1/4 D.1/8
【解析】 当一种溶液中同时存在Cl-、Br-、I-这三种离子时,通入Cl2,首先被氧化的是I-,只有当I-全部被氧化后,Br-才能被氧化。
这是因为I-的还原性比Br-强(也可换个思维方式:
若假设Br-先被氧化生成Br2,而反应“Br2+2I-===2Br-+I2”又把Br2变成了Br-,把I-变成了I2)。
显然,只要溶液中还存在I-,Br-就不可能被氧化。
现在,通入Cl2后,溶液中还存在I-,所以肯定没有Br-参加反应,Br-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仍取原来的“3mol”(假设原Cl-、Br-、I-的物质的量为2mol、3mol、4mol)。
Cl-的物质的量从2mol变为4mol,增加了2mol,则通入Cl2的物质的量为1mol。
故通入Cl2的物质的量是原溶液中I-的物质的量的1/4。
【答案】 C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卤素的单质均有颜色且有毒
B.卤化银均难溶于水
C.原子半径和阴离子半径逐渐减小
D.单质的熔、沸点依次升高
【解析】 AgX中AgF是溶于水的,B项错;
原子半径和阴离子半径随电子层数的增加而增大,C项错。
【答案】 A、D
【点拨】 解决该题的关键是掌握卤族元素性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着原子半径的增加,卤族元素单质的密度逐渐减小
B.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卤族元素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
C.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卤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D.随着原子半径的增加,卤族元素原子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解析】 随着原子半径的增加,卤族元素单质即F2、Cl2、Br2、I2的密度逐渐增大,其非金属性(得电子能力、氧化性)逐渐减弱,A错,D对;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F2、Cl2、Br2、I2的熔点逐渐升高,其原子半径逐渐增大,B、C都错。
【答案】 D
【点拨】 注意理解性质变化的根本原因。
●资料备选
氯、溴、碘在不同溶剂中的颜色
8.氟、氯、溴、碘四种元素,它们的下列性质的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
A.单质的密度依次增大
B.单质的熔、沸点依次升高
C.Cl2可从KBr溶液中氧化出Br2
D.F2可从NaCl溶液中氧化出Cl2
【答案】 D【点拨】 在NaCl溶液中,F2是与H2O反应而不是与NaCl反应。
F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F2+2H2O===O2+4HF。
9.1820年德贝莱钠用MnO2催化KClO3分解制氧,发现制得的氧气有异常的气味,使该气体通过KI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则氧气中可能混有( )
A.Cl2 B.Br2 C.HCl D.CO2
【解析】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气体能使KI淀粉溶液变蓝”。
使KI淀粉溶液变蓝的实质是强氧化剂氧化Kl为I2,I2单质能遇淀粉显蓝色,因此除卤素中F2、Cl2、Br2之外,具有强氧化性的O3、HNO3、KMnO4、Fe3+等都能使KI淀粉溶液变蓝色。
本题中的KClO3在MnO2的催化作用下分解反应的副反应不熟悉,故此题可用淘汰法进行筛选找出正确答案。
C、D项中的HCl、CO2不能使之变蓝,B中的Br2是反应物中没有的元素,故B项也应淘汰掉。
所以能使KI淀粉溶液变蓝又有异常气味的气体可能是A中的Cl2
【答案】 A【点拨】 氧化性:
Cl2>
I2,CI2+2I-===2Cl-+I2。
10.关于卤素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卤素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因此不能与其他非金属元素化合
B.卤素单质越活泼,其熔沸点就越高
C.卤素各单质都能和水剧烈反应
D.卤素单质都能和H2反应,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随单质氧化性的增强而增强
【点拨】 卤素能与其他非金属化合,如H、C、O等。
卤素单质越活泼,其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其熔沸点越低。
卤素单质中只有氟能与水剧烈化合。
11.右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元素①位于第二周期第ⅣA族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④>
②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
⑤>
④
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
③=⑤
【点拨】 据元素周期表结构知①②③为第二周期的N、O、F,④⑤为第三周期的S、Cl。
元素①为第二周期第ⅤA族,A错;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2O>
H2S,B错;
F无最高正价,D错。
12.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或同主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ⅦA族元素的氢化物沸点逐渐升高
B.ⅥA族元素的原子核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C.碱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
D.第二周期元素(除稀有气体元素)的最高化合价数值逐渐增大
【点拨】 ⅦA元素的氢化物中HF存在氢键,沸点最高,A项错;
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核外层电子数相等,B项错;
第二周期中氟无最高正价,D项错。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除0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
B.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为18种元素
C.副族元素没有非金属元素
D.碱金属元素是指ⅠA族的所有元素
【解析】 选项A中,F和O元素除外;
选项B中,第六周期为32种元素,如果第七周期填满也为32种元素;
选项D中,ⅠA族元素包括H,而碱金属元素中无H。
【答案】 C【点拨】 要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并能利用信息进行知识的迁移。
二、非选择题
14.按下列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
(1)反应物中,溴元素被氧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物中,溴元素被还原
(3)反应物中,溴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4)反应物中,溴元素既未被氧化又未被还原
【答案】
(1)Cl2+2KBr===2KCl+Br2
(2)Br2+H2
2HBr
(3)Br2+2NaOH===NaBr+NaBrO+H2O
(4)AgNO3+NaBr===AgBr↓+NaNO3
【点拨】 溴元素被氧化,则溴元素化合价升高,常见反应为B
―→Br2。
(2)溴元素被还原,则溴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常见反应为Br2―→B
。
(3)溴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则反应溴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
常见反应为B
←Br2―→B
,一般为Br2跟水或碱溶液反应。
(4)溴元素既未被氧化又未被还原,其化合价未变化,一般为Br-跟Ag+的反应。
15.为了测定某种碱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设计的装置如图。
该装置(包括水)的
总质量为ag,将质量为bg(不足量)的碱金属放入水中,立即塞紧瓶塞。
完全反应
后再称量此装置的总质量为cg。
则:
(1)列出计算该碱金属相对原子质量的数学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
(2)无水氯化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不用无水CaCl2,求出的相对原子质量比实际相对原子质量“偏大”
还是“偏小”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成败的关键是放出的气体必须全部为H2,且生成的H2全部放出。
H2从水中逸出时带出少量水蒸气,必须在通过干燥管时被吸收,否则,测得的数据误差较大。
设碱金属为R,其相对原子质量为Mr,则:
2R+2H2O===2ROH+H2↑
2Mr 2
bg (a+b-c)g
Mr=
【答案】
(1)
(2)干燥H2
(3)偏小 因为不用无水CaCl2干燥,H2带出部分水蒸气,使测得的H2的质量比实际数值高,计算出的相对原子质量偏小
16.在硬质玻璃管中的A、B、C处依次放有浸有KBr溶液、
KI溶液、淀粉溶液的三个棉球(如右图所示)。
由左端导入Cl2,
在B处加热,可观察到A处棉球呈________色,B处棉球
呈现________色,C处棉球呈________色。
将试管冷却后,
在B、C之间的玻璃壁上有________色的________,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红棕 紫红 蓝 紫黑 固体 碘蒸气冷凝为固体
17.为了比较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可在实验室先制取Cl2(利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可制取Cl2),并将Cl2依次通入NaBr溶液和KI淀粉溶液中。
如图所示仪器及药品,试回答:
(1)若所制取气体从左向右流向时,上述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接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接______。
(2)实验开始后装置5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装置3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1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F G H D C B A E
(2)MnO2+4HCl(浓)
MnCl2+2H2O+Cl2↑
(3)吸收未反应的Cl2,以免污染空气
Cl2+2OH-===Cl-+ClO-+H2O
(4)溶液显蓝色
Cl2+2KI===2KCl+I2
18.把Cl2通入含11gNaBr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6.55g残渣。
通过计算回答NaBr是否完全反应?
生成的NaCl为多少克?
【解析】 设11gNaBr完全反应,蒸干后得残渣质量为x。
2NaBr+Cl2===2NaCl+Br2
2×
103 2×
58.5
11g x
x=
=6.25g
因为6.25g<
6.55g,可知NaBr没有完全反应。
设生成NaCl质量为y。
2NaBr+Cl2===2NaCl+Br2 固体质量差
103 2×
58.5 89
y 11g-6.55g
y=
=5.85g。
【答案】 NaBr没有完全反应,生成NaCl的质量为5.85g
你还有哪些收获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