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说史》讲义6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183395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0.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说史》讲义6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经济学说史》讲义6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经济学说史》讲义6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经济学说史》讲义6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经济学说史》讲义6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学说史》讲义6Word格式.docx

《《经济学说史》讲义6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说史》讲义6Word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学说史》讲义6Word格式.docx

萨缪尔森提出的新古典综合论,广泛地流行于西方经济学界,在60年代中期以前,新古典综合成为战后西方正统经济学,并成为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基础。

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持续出现的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的现象,即“滞胀”,使得新古典综合派陷入很大的困境。

按照这一学派的观点,在经济小于充分就业时,价格总水平趋于下降,只有在高于充分就业时才会出现通货膨胀,即通胀与失业不能并存,这种说法违背了滞胀的现实。

同时,滞胀的存在也使得这一学派的政策选择进退两难。

按照这一学派的主张,在出现失业的情况下,政府应该扩大总支出,从而增加就业。

然而,扩大总支出的结果将导致价格水平的提高,这不利于抑制通货膨胀。

由于理论和政策的缺陷,新古典综合派受到来自货币学派、供给学派和理论预期学派等非主流经济学派的责难。

于是,在1985年的第12版中,萨缪尔森作了重大修改和补充,他自己也认为那是“最彻底的一次修订”。

修补的主要内容就是在原有的新古典综合理论的基础上,把后来形成的主要宏观经济学流派,包括货币学派、供给学派和理论预期学派的思想进一步综合起来,试图形成一个能为各派所普遍接受的更为综合的理论体系,从而形成了在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史上第三次折衷性的大综合,并称为现代主流经济学。

以后各版也陆续补充了一些新的材料,不断完善。

二、主要代表人物

阿尔文·

汉森、约翰·

理查德·

希克斯、保罗·

萨缪尔森、詹姆士·

托宾、罗伯特·

索洛、弗兰科·

莫迪利安尼、阿瑟·

奥肯。

其中希克斯是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萨缪尔森是1970年得主;

托宾是1981年得主;

索洛是1987年得主;

莫迪利安尼是1985年得主;

汉森是美国凯恩斯主义的创始人和最著名的美国凯恩斯主义者,培养了一大批凯恩斯主义者,形成了美国凯恩斯学派。

萨缪尔森、托宾、索洛、奥肯都是他的门生。

而且在理论上也作了不少补充,构成了美国凯恩斯主义或新古典综合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加速原理与乘数原理相结合的理论就是汉森和其门生萨缪尔森提出的,被称为汉森——萨缪尔森模型。

三、主要理论

1、收入—支出模型

关于“混合经济”:

新古典综合派继承了凯恩斯和汉森关于市场经济是一种“混合经济”的理论观点,以“混合经济”作为新古典综合理论分析的制度前提。

凯恩斯在《通论》中最先提出了“混合经济”的论点,后来汉森较为系统地解释了“混合经济”的含义。

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一书中用专门的篇幅来阐述了“混合经济”,认为“混合经济”就是国家机构和私人机构共同对经济实施控制,也就是政府和私人企业并存,垄断与竞争并存的经济制度。

而收入—支出模型,就是新古典综合派对“混合经济”运行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的出发点。

根据凯恩斯的收入-支出理论,一国一定时期的国民收入可以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进行考察:

Y=C+S(供给:

消费+储蓄)

Y=C+I(需求:

消费+投资)

如果总收入等于总支出,即C+S=Y=C+I,或者投资等于储蓄,即I=S,则总需求与总供给达到均衡。

如果有效需求不足,就引起失业,如果过度需求,就引起通货膨胀。

(两部门模型:

企业和居民)

为了避免经济中出现有效需求不足或过度需求,新古典综合派根据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在收入-支出理论中引进了政府税收(T)和政府支出(G)两个因素,建立了一个“三部门模型”。

Y=C+S+T(供给:

消费+储蓄+政府税收)

Y=C+I+G(需求: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

均衡条件下:

C+I+G=C+S+T

由此,政府就可以通过改变财政支出和税收来调节总供给和总需求,从而调控经济。

后来,新古典综合派又把“三部门模型”扩展为“四部门模型”,加进了进出口。

2、IS—LM模型

IS—LM模型最先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希克斯提出的,后来又经过美国经济学家汉森的补充发挥,使它成为极其流行的宏观经济学分析工具,因此该模型又称为希克斯-汉森模型。

它在新古典综合派的收入-支出分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简单地说,IS—LM模型就是把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结合起来,考察了均衡收入和利息率水平的决定问题,也就是两个市场的均衡。

后来他们还用IS—LM模型考察了劳动市场的均衡。

20世纪60年代以后,他们对IS—LM模型的分析前提作了两项修正,由此导出了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从而建立了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即AD-AS模型)。

3、“滞胀”理论

①菲利普斯曲线的应用

菲利普斯曲线是对失业和通货膨胀关系的描述,由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在1985年的一篇文章中提出。

根据对英国近一个世纪的经济数据的分析,他发现失业和工资变化速度(可视为通货膨胀)成反方向变化,因而可以相互替代。

换句话说,就是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存在稳定的替代关系。

具体地说就是,通货膨胀加快时,失业率就会下降;

通货膨胀速度放慢时,失业率就会上升。

这样,政策制定者就可以在通胀率和失业率之间权衡。

菲利普斯曲线提出后,新古典综合派很快把它纳入自己的基本理论框架,用以说明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

他们认为,在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也存在着此消彼长的互相替换关系。

②关于“滞胀”原因的解释

当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学家们认识到凯恩斯需求理论和菲利普斯曲线已无法解释“滞胀”现象时,就试图用新古典学派的微观经济理论来补充宏观经济理论,对“滞胀”作出新的解释。

主要有几种观点:

海勒认为,微观经济部门的异常变动引起“滞胀”。

例如,石油部门的供求异常变动、农产品和工业原料的价格上涨等,这些变动通过国际贸易的传递机制,引起各国相关产品的价格普遍上涨,也是导致“滞胀”的重要原因。

萨缪尔森认为,微观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引起“滞胀”。

如政府的福利性转移支付,弥补了低收入家庭的收入,使失业者并不急于找工作,又维持了他们的需求,结果不仅没有增加就业量,反而加剧了通货膨胀。

托宾和杜森贝利认为,微观市场的不完全性和结构变化引起“滞胀”。

所谓市场不完全性是指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存在着垄断因素和各种差异、限制。

托宾提出了劳动力市场失衡的观点。

他认为,劳动力市场常见的失衡,主要表现为失业和职业空位并存。

杜森贝利则分析了失衡产生的原因。

他指出,由于劳动力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劳动的供给和需求都有工种、技术、性别、地区等的区别和限制,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在失业的同时就有可能有职业空位存在。

而由于工资的向上的刚性,工资率会增长,因此失业和工资率增长并存,最后必然转化为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

除以上主要理论外,经济增长理论也是新古典综合派理论的重要内容,索洛的新古典增长理论是其代表,在宏观经济学中要学习,这里不展开介绍。

四、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目标是:

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具体指标:

失业率小于4%——充分就业

通胀率小于5%——物价稳定

宏观政策体系:

财政政策——主要手段:

改变政府购买水平、改变政府转移支付水平、改变税率。

货币政策——主要工具:

公开市场业务、调整央行对商行的贴现率、调整法律准备金率。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

第二节新剣桥学派

新剑桥学派也是凯恩斯的追随者之一。

由于他们在分析方法、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上与美国凯恩斯主义不同,所以被称为英国凯恩斯主义,又因为他们宣称要返回李嘉图传统,用李嘉图的价值论和分配论来构建凯恩斯主义的微观经济基础,所以又叫作新李嘉图主义。

由于他们主张较激进的改良主义,因此又被称为凯恩斯左派。

一、形成和发展

新剑桥学派是在与新古典综合派的争论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新剑桥学派和新古典综合派是两个对立的学派,他们对凯恩斯《通论》中的若干论点的理解和现实问题的看法存在分歧,因为新古典综合派以有美国剑桥之称的麻省理工学院为中心,新剑桥学派以英国剑桥大学为中心,因此这两派之争又称为“两个剑桥”之争。

(两者又都属后凯恩斯经济学)。

两派的主要分歧在于:

新古典综合派试图把凯恩斯理论与新古典理论调合起来,他们自称是后凯恩斯主流派;

新剑桥学派则强调凯恩斯与新古典理论的对立,因为马歇尔的微观部分是以萨伊定律立论的,而凯恩斯理论是以否定萨伊定律为基础的。

他们坚持和发展凯恩斯理论而批判马歇尔学说,他们以代表“正统”凯恩斯经济学自居,并认为新古典综合派是“冒牌的”或“异端的”凯恩斯主义。

新剑桥学派正是在这种理论争论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罗宾逊夫人也属新剑桥学派,这也就是她为什么后来会全盘否定自己的《不完全竞争经济学》的原因)

二、基本特点

1、将凯恩斯的短期比较静态分析拓展为长期、动态化分析

2、反对新古典综合派恢复传统经济学均衡分析的方法

3、强调收入分配理论

4、批判边际生产力分配论

5、强调货币会导致资本主义经济不稳定

6、重视规范分析的方法

三、主要代表人物

有琼·

罗宾逊、尼古拉·

卡尔多、皮罗·

斯拉法、卢伊季·

帕西内蒂等人。

琼·

罗宾逊前面已介绍过。

其他三位都是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

其中斯拉法和帕西内蒂是意大利人,后来在剑桥大学任教。

四、主要理论

1、斯拉法的价值理论

新剑桥学派主张回到李嘉图的商品价值理论,去构建凯恩斯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而李嘉图并没有解决“不变价值尺度”的难题,他们认为马克思是用花言巧语回避了整个问题,只有斯拉法的《用商品生产商品-经济理论批评绪论》才解决了这个难题,发展了李嘉图的理论。

斯拉法的价值理论包括价格决定理论和标准商品理论两个部分。

价格决定理论主要讨论了价格由什么决定的问题。

斯拉法认为,决定价格的是生产条件和分配条件,或者再加上使用条件这三个因素。

他的观点与需求无关,也不涉及边际产品、边际成本,说明他反对均衡价格论、边际价值论,也就是反对以边际效用论为基础的商品价值理论。

斯拉法从劳动价值论出发,认为价格取决于生产条件以及剩余在工资和利润之间分配的变动,但是如果事先不知道由利润等构成的商品价格,也就无法确定这个剩余,可见这是一个矛盾。

斯拉法认为,办法是首先确定一个利润率,他建立了一套标准商品体系,在标准商品体系中,工资和利润的关系是:

r=R(1-W)。

r表示利润率,R是标准比率或最高利润率,它是全部纯产品对生产资料的比率,“纯产品”是劳动在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即国民收入。

W是纯产品中支付工资的部分。

从式中可见,工资越高,利润率越低,只要知道R和W,就可以求出r,商品的价格也就可以确定了。

2、收入分配理论

主要观点是:

根据上述斯拉法公式,当国民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工资和利润是反向变动的,工人拿的越多,资本家拿的就越少。

收入分配不仅与历史形成的财产所有制有关,而且跟劳资关系有关。

利润是资本占有者凭借其财产占有权而取得的非劳动收入,因此工资、利润的分配取决于劳资双方力量的对比。

事实上,资本主义现存的收入分配格局是不公平的、不合理的,其结果必然导致资本配置不当及经济运行机制混乱,从而出现通胀、失业等经济现象,因此关键是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

五、经济政策主张

依据其收入分配理论提出的。

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缺陷在于收入分配不均,非市场机制调节能奏效。

因此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的首要目标是改进资本主义社会的收入分配结构,实现收入均等化。

具体措施是改革税收制度,政府的福利措施和对投资进行全面管制。

第三节新凯恩斯主义

一、产生和特点

新凯恩斯主义是在20世纪70年代滞胀的历史背景下,传统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综合理论体系遭到严重挫折之后,美国一些年轻经济学家为了修补传统凯恩斯主义的缺陷而于80年代发展起来的,目前尚处于不完全成熟的发展过程之中的一种经济思潮。

传统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综合派为弥补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体系缺乏微观经济理论基础这一根本缺陷,把凯恩斯理论与新古典经济学结合起来,但这种结合还只是机械的结合,简单的顺序排列,缺乏内在有机的联系,没有直接从微观经济分析中得出宏观经济的结论。

另一个现代经济学流派新古典主义——理性预期学派,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新古典综合派理论的这一缺陷,直接从新古典的微观经济分析中得出了宏观经济的结论,即解决了宏微观有机结合的问题。

但他们是以假定市场出清为前提的,并且得出了宏观经济政策无效的结论。

这既不符合实际,也不能适应现实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且从根本上偏离了凯恩斯主义的轨道。

新凯恩斯主义则在沿袭凯恩斯理论的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吸收了新古典主义的成功经验来弥补新古典综合派的缺陷,而同时又抛弃了新古典主义市场出清的假定而得出了凯恩斯主义的结论:

资本主义经济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必然出现经济波动,因而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宏观政策是有效的。

新凯恩斯主义最主要的理论特征在于非市场出清的假定和市场不完全性的假定。

这两个理论特征使得他们既和新古典主义相区别,也与传统凯恩斯主义相区别,但又表明他们继承了凯恩斯主义的传统。

他们还增添了原凯恩斯主义模型所忽略的两个假设:

经济当事人最大化原则和理性预期假设。

这两点使他们突破了原凯恩斯主义的理论框架,为凯恩斯宏观经济学提供了坚实的微观基础。

新凯恩斯主义一般是指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新发展的凯恩斯主义。

其代表人物有许多,都是年青的经济学家,主要有哈佛大学的格雷戈里·

曼丘和劳伦斯·

萨默斯、麻省理工的奥利维·

布兰查德和朱利奥·

罗泰姆伯格、哥伦比亚大学的爱德蒙·

费尔普斯、斯坦福大学的约瑟夫·

斯蒂格里茨、加州伯克利分校的乔治·

阿克洛夫和珍妮特·

耶伦等。

其中曼丘和罗米尔主编并于1991年出版的两卷本论文集《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汇集了新凯恩斯主义的主要经济思想。

2001年,这个学派中的阿克洛夫、斯彭斯、斯蒂格里茨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1、价格粘性论

这是新凯恩斯主义用来说明商品市场非市场出清的理论。

价格粘性是指价格不能随着总需求的变动而迅速作出调整。

通过对价格粘性的深入分析,就可以更好地解释市场为什么不能出清、市场机制为什么失灵、为什么必须要有政府干预,这样就能更好地坚持凯恩斯的经济理论思想。

价格粘性又分名义价格粘性和实际价格粘性。

①名义价格不能根据总需求的变动而产生相应的变化就是名义价格粘性。

解释名义价格粘性的理论有菜单成本论和交错调整价格论。

菜单成本是指厂商每次调整价格要花费的成本。

其存在使厂商不愿经常地变动价格,因而名义价格会表现出调整缓慢、滞后的粘性。

交错调整价格论以理性预期为前提,认为在不完全市场中,厂商要实现利润最大化,通常是交错地对价格进行调整(不是同时)。

这样总的价格水平就不可能一步调整到位,而是表现出缓慢的变化,具有粘性。

②实际价格粘性是指一种价格相对于另一种价格的粘性,如原材料成本价格上涨10%,产品价格也上涨10%,这样相对稳定的关系就是实际粘性。

解释实际价格粘性的理论包括:

成本加成定价理论—当原料成本比较稳定时,总成本也比较稳定,价格有实际粘性。

厂商信誉论—厂商为维护信誉而采取质优价高的定价策略,在经济衰退时,宁可减产也不愿降价,表现出价格粘性。

需求非对称理论—价格升降时,消费者会有不同反映,导致需求的不对称性。

提价时需求减少的幅度大,而降价时,消费者寻找低价商品要付出“搜寻成本”,他可能宁买价格相对高的商品,厂商不降价也可实现利益最大化,这样就会表现出实际价格粘性。

寡头市场和价格粘性论—经济繁荣时,寡头不愿提价以免利润增加新厂商进入;

经济衰退时,寡头由于垄断也不愿降价,因此使价格具有刚性。

2、工资粘性论

这是新凯恩斯主义用来说明劳工市场非市场出清的理论。

工资粘性是指工资不随需求变动而迅速调整,而且这种粘性更多地表现为拒下粘性,即提高容易下降难。

工资粘性也分名义工资粘性和实际工资粘性。

名义工资粘性理论—长期交错合同论

签订劳动合同双方都是要付出成本的,厂商和工人都需要一个对工资水平的稳定的预期,以减少谈判成本,因此存在长期劳动合同。

而长期劳动合同的签订是交错进行的,不可能同时调整。

因此总工资水平的变动是逐渐、缓慢的。

实际工资粘性理论包括效率工资论、内部人—外部人理论、隐含合同论。

效率工资论—认为高工资可以导致高效率。

在对劳动力需求下降时,厂商不会降低工资而会选择减少工人以提高效率。

这种理论可以解释西方国家高工资和高失业并存的现象,受到西方经济学界好评。

内部人-外部人理论—内部人指在职的有经验的雇员,外部人指失业者。

外部人转变为内部人要花费转换成本,因此厂商宁可用高工资雇佣内部人而不愿用低工资雇佣外部人,所以内部人主宰劳动市场,工资具有粘性。

隐含合同论—是指厂商与厌恶风险的工人之间长期形成的一种隐含的理解。

工人一般不愿承担工资变动的风险,如果一个企业的工资高度变动,而另一个企业能支付稳定的工资,人们往往愿意选择后者。

这种隐含合同意味着给工人提供了一种保险——工资不随劳动市场的变动而变动,所以这种理论可以对工资粘性作出解释。

3、信贷配给论

分析指出:

银行为实现收益最大化而选择的最优利率不等于市场出清的利率,因此信贷市场出现配给。

当信贷市场上对资金的需求大于供给时,市场出清的均衡利率会提高,但银行为降低风险、实现利益最大化,会以较低的利率货款,同时实行信贷配给,优先给资信度高的厂商提供贷款,所以在信贷市场上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

一些厂商即便愿意支付更高的利率也得不到贷款,这样就导致实际利率通常低于市场出清的均衡利率。

新凯恩斯主义的信贷配给论丰富和发展了西方经济学中的金融理论。

传统经济学认为,信贷市场上是利率机制在起作用,当对贷款的需求大于供给时,利率就会上升,反之利率就下降,均衡利率会使信贷市场出清。

但新凯恩斯主义认为,信贷市场上,利率机制和配给机制同时发挥作用并导致市场机制失灵,必须依靠国家干预才能纠正信贷市场失灵。

在此基础上,他们还用“有效供给不足”来解释经济衰退。

认为由于信贷有限且是配给的,厂商会因资金不足而出现“有效供给不足”,进而引发衰退,这时物价会上升。

这与成本推进的解释是不同的。

他们把“有效供给理论”和“有效需求理论”相提并论,并将两者作为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两大支柱。

四、经济政策主张

在具体经济政策上提出的新见解不多。

他们通过数学模型推导出许多公式化的经济对策,但极少把这些对策具体化,给出有可操作性的经济政策主张。

主要有价格政策、工资政策、货币和信贷政策。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于1993年11月上台后,随即在次年2月以“国情咨文”的形式公布了振兴美国经济的“综合经济发展计划”,被美国舆论称之为“克林顿经济学”。

从其内容和特点来看,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新凯恩斯主义政策的初步实践。

克林顿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有三:

①大幅度削减财政赤字;

(增税、削减政府预算支出)

②加强对未来的投资,对高科技产业实行倾斜政策。

(包括公共投资、私人投资)

③以扩大就业为核心的短期刺激计划。

(政府扩大公共工程开支,向中小企业提供税收信贷、加强培训计划)

目前,宏观经济学的两大流派就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性预期学派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两派的理论既有对立,也相互吸收,在争论中共同发展。

但两派的政策主张是截然不同的,一派主张经济自由,一派主张国家干预。

第二十章新自由主义诸流派

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一直是西方经济理论发展和政策演变当中不断冲突、较量的两个大思潮。

应该说,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国家干预主义(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居主导、统治地位。

但是,经济自由主义从未消失过,不管凯恩斯主义的光环有多么耀眼,很多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一直都坚持自由市场经济理念,通过对国家干预主义的批判、对自由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研究,继承和发展古典自由主义的传统。

由于他们的不懈努力,以及凯恩斯主义后遗症——滞胀的出现,在20世纪的后30年里,新自由主义思潮终于重新风靡,在经济学界重振雄风。

本章主要介绍20世纪中下叶以来的几个新自由主义流派的主要经济观点。

第一节货币学派

一、代表人物和思想渊源

货币学派,又称现代货币主义,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经济学流派,它一开始就以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抗者的面貌出现。

其领袖和奠基者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米尔顿·

弗里德曼,其他代表人物有美国经济学家布朗纳、梅尔泽等,英国经济学家沃尔特斯、莱德勒、帕金等。

弗里德曼是自由企业制度和货币主义政策最热情和最有效的倡导者,并以此摘得了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桂冠。

货币学派根源于传统货币数量论。

货币数量论的核心论点是:

物价水平的高低和货币价值的大小是由一国货币数量决定的,货币数量增加引起物价上涨,货币价值下降,货币数量减少则引起相反的变化。

至少从18世纪以来,货币数量论构成了古典货币理论的基础,19世纪的许多经济学家,包括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大师大卫·

李嘉图,都信奉货币数量论。

20世纪初,货币数量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美国经济学家欧文·

费雪提出了“现金交易说”(交易方程式MV=PT);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和皮古提出了“现金余额说”(剑桥方程式M=KPT)。

除了传统的货币数量论外,货币学派的另一个直接的理论渊源是20世纪30年代前后形成的早期芝加哥学派的经济理论,其主要特点是:

(1)继承货币数量论的传统,重视货币理论的研究;

(2)主张经济自由主义,赞扬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60年代以后,当凯恩斯主义日益陷入困境时,芝加哥学派的传统得到恢复和发扬,其中弗里德曼是最重要的领头人物。

二、主要经济理论

1、货币需求理论

又称现代货币数量论。

按照弗里德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