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标书5.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1643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0.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整理标书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土地整理标书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土地整理标书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土地整理标书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土地整理标书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地整理标书5.docx

《土地整理标书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整理标书5.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地整理标书5.docx

土地整理标书5

土地整理标书5

1、编制依据

2、施工总平面布置

2.1布置原则

2.2总体布置方案

3、施工方案及主要技术措施

3.1施工测量

3.2土地整理工程

3.3农田水利工程

3.4道路工程

3.5防护林工程

4、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4.1施工总进度计划

4.2工期保证措施

5、项目班子组成情况

6、主要机具装备及劳动力安排计划

6.1编制说明

6.2机具、劳动力等安排计划

7、施工质量目标保证措施

7.1质量目标

7.2质量创优措施

7.3确保工程质量措施

8、文明施工、安全生产及环保措施

8.1文明施工措施

8.2安全保证措施

8.3环境保护措施

9、冬、雨季施工技术组织措施

9.1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9.2冬季施工技术措施

10、降低成本措施

 

1.编制依据

1.1顺平县国土资源局的河口乡等(3)个乡马各庄村等23个村土地整治项目招标文件及相关设计图册。

1.2《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TD/T1011-2000):

1.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

1.4《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TD/T1013-2000):

1.5《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1999);

1.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1998);

1.7《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SL73-1995):

1.8《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

1.9《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

1.10《河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建设标准》。

该工程项目区四至:

东至下庄、上庄村耕地、西至下北头村耕地、南至香沟

村裸岩用地、北至西龙虎村耕地。

坐标为:

北纬39゜16’05”至39゜18'26”:

东经114゜40'34“至114゜42'59”。

项目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多风冰雹,春季多西

北风,秋季天高气爽,具有典型的高山气候。

项目主要工程包括:

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农田防护林。

其中:

土地平整:

土地平整。

农田水利:

水窑工程、过滤池工程、干砌石梯田梗护坡、浆砌石护坡、排洪

沟、浆砌石矩形引水渠、梯形排水沟。

道路:

田间道路、生产路、过水路面。

农田防护林:

植树。

2.施工总平面布置

2.1布置原则

根据本标段施工特点并结合现场勘察情况,确定施工场地布置原则如下:

招标文件的要求进行现场设施规划,充分利用场区已有场地、道路、房屋、水电

等设施,本着节省、便利、就近、不影响环境及现有设施使用的原则进行施工平

面布置。

2.2总体布置方案

本工程从风水电系统、砂石料、机械设备系统、现场交通系统及辅助生产设

施等几个方面进行平面布置,并在平面布置图上反映,实地进行布置落实。

具体

方案说明如下:

2.2.1水、电系统布置

工程施工区地处下庄村、上庄村、下北头村、香沟村、西龙虎村,施工期用

电可直接引用进村网电。

为防止施工人员感染血吸虫病,生活用水采用居民自来

水或村庄水井用水,工程施工用水可同村民协商,直接抽取附近机井内的水。

施工时,水源供应主要是引用附近的机井、渠道等水源的水储备,水质较好且能满足工程施工需要。

2.2.2机械设备系统布置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现场情况,我们计划将大型机械设备放置在平面布置的相

应位置,做好场地硬化工作。

2.2.3现场交通系统布置

本工程对外交通十分便利。

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和建筑材料可直接运抵施工

区。

另外,在施工区内,我们可充分利用原机耕道作为临时施工便道。

22.4辅助设施布置

现场设项目经理部,职工及民工生活住房布置在项目经理部附近。

另外停车

场、临时性工棚、工地试验室等分别布置在施工区内。

以上详见《施工平面布置

图》

3、施工方案及主要技术措施

3.1施工测量

31.1施工测量控制

(1)测量定位

在总体工程开工前,用经纬仪按设计及业主要求进行平面定位测量。

依据施

工总平面图提供的坐标、标高,在施工现场设置施工总控制桩,在规划路渠边设骑马桩控制平面位置。

(2)测量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测量时,须与工程人员错开时间。

在正常的施工

过程中,测量人员及施工测量设备,须离开施工现场。

待施工现场人员不进行工

程施工时,方可进行测量放线工作,避免出现交叉作业。

(3)测量人员施工放线完毕,应及时组织验收。

施工验线时,交接人员进行复

测和读数,并有现场质量、技术负责人员、施工工长参加,及时填写记录。

3.1.2测放临时水准点

工程施工之前,应根据图纸指定水准系统的己知水准点,引导至施工范围

内,设置临时水准点,当施工牵涉到的水准系统不是一个标准时,应统一换算

为工程的施工水准系统,据此设立临时水准点。

临时水准点设置后,要逐一编

号,其精度要求闭合差不得超过规范要求,并标在图纸上。

根据需要和设置的

牢固程度应定期进行复测。

临时水准点的设置要求是:

(1)应设置在坚硬的固定建筑物、构筑物上,或者设置在不受影响和外界

干扰的稳定土层内;

(2)在野外每400m设置一个水准点;

(3)两水准点之间能保持通视。

3.1.3平面放线

根据工程的起点、终点、导线桩和转折点的设计坐标,计算出这些点与附

近控制点或建筑物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这些关系把各个放线点用标桩固定在

地面上。

为了避免差错,每个点在接到监理的交点后都要进行复核,并将复核

结果向监理工程师汇报。

平面放线时,在工程的起点、导线桩、终点和转折点均已打桩核定后,再

进行中心线和转角测量。

中心线测量时,应每隔20~30m打中心桩,中心桩的间

距应统一,以便于统计距离和施工取料。

然后根据工程规定需要的宽度用白灰

撒出开挖边线。

3.1.4纵断面水准测量

纵断面水准测量之前,应先沿工程的施工线路每隔20m的距离设置临时水准

点,临时水准点的精度要求闭合差在平坦地区不得超过1mm。

以此水准点测出中

心各桩位地面的高程,以检验设计图示地面高程和实际地面高程是否相同,并

以此来确定沟槽开挖的深度或管道架空的高度。

本工程的排水沟、道路的计量均采用断面法。

为此,本工程对于排水沟、

道路的测量要由专人负责进行,并及时予以签证。

放线时要控制好导线桩,以及起点桩和终点桩的监测和保护。

3.1.5复测、定位

我们根据监理的现场交桩和书面资料,对主要原始基准点(包括导线桩、水

准标点)进行认真复测,在交桩后7天内,将结果报监理认定后,作为永久保护,

复测中如发现有超出容许范围的误差,要及时报告监理复测、纠正,在重新交

桩后,施工方应再次按上述程序上报,直至准确无误,监理工程师认定为止。

3.2土地整理工程

3.2.1工程概述

项目区以田块为单元进行局部平整,并尽量保持田块内部填挖土方平衡。

地平整时兼顾田块的自然地形坡度和田块内部高差以及实际生产需要来确定田

块平整的设计高程,田块按确定的设计高程进行平整,作到局部挖填平衡,尽量

减少工程量。

3.2.2土地整理工程主要施工说明

根据项目区地彤、地势特点,综合考虑田间耕作方便以及作物种植制度,

参照TD/T1012-2000《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中“田块规划”中的

“方田规划”部分。

田块设计以水平梯田为主,在充分考虑地形条件和规划路的

基础上,遵循田块内动土方最少的原则,依靠原有梯田走势,将项目区进行土地

平整,土地耕作层厚度一般在25cm左右。

经实地踏勘量算,整个项目区平整土

地动土方量约为57.30万方。

3.2.3土地整理项目施工程序及施工工艺

土地平整主要施工工艺:

(1)开挖:

施工前,首先进行开挖施工区域内外的临时性排水沟,并根据现场实标情况尽可能结合永久性排水设施进行布置。

在土方挖填之前,施工区域内外的积水必须排干,以便机械人员操作施工。

(2)场地清理:

开挖好后,便可对开挖工程区域内的树根、杂草及监理人指定其它有碍物进行清理,工程施工场地地表的植被清理,必须延申至离施工图所示最大挖填边线或填筑坡脚线外侧至少5m的距离。

场地清理之后的垃圾、废渣必须在监理人员指定的地区进行掩埋,而且掩埋物不得妨碍自然排水或污染水体。

(3)土方平整施工:

考虑平整区域内的土方平衡,在推土机推土前,对开挖区域内有树根、杂填土等有障碍物利用机械结合人工彻底清除,然后先把表层原田面耕作土30cm用推土机分两层推土剥离后,再用推土机进行细平工作,局部高差较大处由推土机进行,尽量做到挖填同时进行,格田平整后高程要符合设计要求平整时应采取就近原则,挖取高于设计田面标高的土方回填至附近低于设计田面标高田块,开挖及回填时应保证表土回填前田块有足够的保水层。

在施工时应注意田面高程的控制。

并按照设计要求用推土机配合平整进行耕作层回覆,新造田表土翻松则用推土机的松土器进行耙松处理。

在挖填过程中,我们将经常校核测量挖填平面位置、水平标高、控制桩号、水准点和边坡坡度等是否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在机械填土时,实际施工的边坡坡度应留有余量,再用人工修整、拍实,满足施工图纸要求的坡度的平整度;为防止修整后的开挖边坡遭受雨水冲刷,边坡的护面和加固工作应在雨季前按施工图纸要求完成。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做好临时性地面排水设施,比如:

保持施工现场地面的排水坡度、设置临时集水坑槽、使用机械排除地表积水及开挖排水沟排走雨水和地面积水。

3.3农田水利工程

3.3.1排水沟施工方案

(1)测量放样:

在完成现场交桩后,及时进行复测及线路导线、水准的贯通测量,与相邻段闭合。

然后用经纬仪施放线路中线桩和路基边桩和征地界桩,其精度应符合规范规定。

为方便排水沟施工,每10~20m设置标杆,挂线施工。

(2)基底处理:

清除填方用地范围内的垃圾、有机物残淹及原地面以下至少20cm内的草皮、

树根和表士,清除的腐殖土不得丢弃,均应整齐码放在两侧坡角外,待渠堤成型

后,返回到渠堤边坡上。

半挖半填段应将挖方边坡挖成不小于1m的台阶,台阶底设2%的向内的横

坡,再进行加宽填筑,填料摊铺。

(3)压实:

压实之前对填料含水量进行检测,其值不得超过最佳含水量的±2%,当含水量较低时,采取洒水措施,当含水量过大时,进行翻晒。

压实采用蛙式打夯机进行夯实,夯实时由两侧向中间进行。

相邻夯实应重叠1/3~1/2压痕,相邻纵向夯实段互压2m。

夯实遍数及前进速度按试验确定的数据控制。

(4)质量检测:

每层填筑压实后应进行宽度、压实厚度、逐桩高程及压实度自检,自检合

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后方可填筑下一层。

(5)横向半填半挖地段填方施工

认真清理半填断面的原地面,并尽可能有规则地划定半填半挖的交界面,

以确保良好拼接。

原地面横坡不陡于1:

10时,在半填断面原地面表土翻松后进行分层填筑:

填筑时,必须从低往高分层摊铺碾压,特别注意填、挖交界处的拼接,碾压要做到密实无拼痕。

半填半挖路段的开挖,须待下半填断面原地面处理好,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能开挖上挖方断面。

(6)纵向交界地段填方

认真清理填挖交界处填方路段的原地面,清理长度不小于30cm。

(可根据填土高度和原地面坡度酌定)。

有规则地挖出纵向填挖交界面,交界面尽可能与路基中心线垂直,以确保良好拼接。

填挖交界处原地面纵向坡度不陡于1:

10时,在翻松原地面表土后分层填筑,

填挖时,必须从低往高分层摊铺碾压,特别注意填、挖交界处的拼接,碾压要做

到密实无拼痕。

(7)填方施工注意事项

填筑至顶面最后一层的压实层厚度不应小于8cm,以便保证顶面的整体性及

压实度。

每层填料铺设的宽度,每侧应超出设计宽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