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人民版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单元测试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162986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94.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人民版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单元测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届人民版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单元测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届人民版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单元测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届人民版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单元测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届人民版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单元测试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人民版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单元测试Word文档格式.docx

《届人民版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单元测试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人民版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单元测试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人民版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单元测试Word文档格式.docx

”由此可见(  )

A.西方的“冷战”政策彻底破产

B.中美两国关系已经实现了正常化

C.大多数联合国会员国反对美国

D.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发挥应有作用

4.(2014·

广东文综,18)在二战后非殖民化的浪潮中,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族国家。

中国共产党认为这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局势”。

基于此判断,新中国(  )

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

B.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放弃“一边倒”政策

D.坚持“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

5.(2014·

江苏单科,9)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

他希望这次会议开不起来。

杜勒斯针对的是(  )

A.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

B.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C.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的万隆会议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联大”会议

6.(2014·

四川文综,8)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

这些成就(  )

A.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B.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

C.实现了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

D.反映了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

7.(2014·

福建文综,17)下图为1972~1978年中美进出口总额示意图。

它表明(  )

A.中美贸易随着两国关系发展变化出现过波折

B.中美关系正常化导致双边贸易始终保持增长

C.“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美贸易随即进入了发展阶段

D.中国重返联合国消除了中美贸易的持续波动

8.(2013·

安徽文综,18)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说:

“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求某种办法——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

”据此判断(  )

A.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B.中美两国仍然相互敌视

C.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D.中美两国成为战略同盟

9.(2013·

广东文综,17)下面材料说明当时(  )

中间地带有两部分:

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这两部都反对美国的控制。

在东欧各国则发生反对苏联控制的问题。

——毛泽东

A.中美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

B.中国已有反霸统一战线构想

C.中国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

D.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10.(2013·

江苏单科,11)据新华社对1972年1~9月外交情况的统计,中国接待外国官员和政府代表团三十多起,访问中国的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政府代表团和各界人士。

到1972年底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达88个,和1969年底相比,三年内翻了一番。

材料表明中国(  )

A.重点建立与亚非的外交关系

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舞台

C.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D.打破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

11.(2013·

重庆文综,12)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试图对“世界史·

中国梦”这一主题进行探究,经过查阅资料、分析比较和讨论总结,大家认识到: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它符合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与人类的进步紧密相连。

因此,“中国梦”(  )

①有别于近代主要西方国家的大国之梦 ②同冷战时期苏联的大国之梦基本一致 ③有助于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 ④意味着中国对人类的贡献将越来越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2.(2015·

福建文综,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9年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

当时正值美国面临着自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

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

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

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一个新时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不断进行接触。

——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外交史》

材料三 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执行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

5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

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摘编自王圣心《当代国际关系》

材料四 田中首相来我国访问,揭开了中日关系史上新一页。

在我们两国的历史上,有着两千年的友好来往和文化交流……值得我们珍视。

但是,自从1894年以来的半个世纪中,由于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使得中国人民遭受重大灾难,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样的经验教训,我们应该牢牢记住。

——摘自《周恩来政论选》

(1)据材料一,概括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怎样理解《联合公报》的发表是中美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对美国“越顶外交”的举动作何反应?

分析日本对华政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重大改变?

(4)综合材料三、四并结合甲午战争以来中国百年史,试从日、中两方面阐释周恩来所指出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含义。

13.(2014·

浙江文综,39)(节选)50年前,中法出于对独立自主的追求,冲破冷战坚冰,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这不仅是两个国家、也是两大文明的历史性握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

时任总统戴高乐指出,中国是一个“非常独特而深厚的文明”。

只有中国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才能真正解决亚洲乃至世界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

——新华社2014年3月24日讯

材料二 有学者指出:

“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必修一

(1)阅读材料一、二,联系所学知识,特别从新中国外交的演变、20世纪6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大背景,论述中法建交的重大意义。

14.(2013·

大纲全国,39)(节选)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 1950年,中国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其相关协定,规定:

“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

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从“互视为友好国家”发展到“建设性伙伴关系”,再到1996年确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2001年,中俄两国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两国永做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的意愿和决心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摘编自世界知识出版社编《国际条约集》等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与苏联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目的。

(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90年代中俄关系不断发展的背景。

【基础训练题】

一、选择题

辽宁抚顺重点高中检测)据统计,新中国在成立后3个月里,同11个国家建交,均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

8个月后建交国达到17个,此后直到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也只增加了5个,达到22个。

对这种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由中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所决定

B.中国不愿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外交关系

C.中国还没有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受到美国孤立、遏制中国政策的影响

北京东城高三模拟)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引用了《礼记·

中庸》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主要是因为该原则(  )

A.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B.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C.发展了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D.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

湖南怀化高三测试)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即“上海公报”):

“……双方声明:

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该声明(  )

A.体现了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

B.表明中美准备结盟反对苏联

C.反映了中美意识形态的对立

D.宣示了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

湖南师大附中模拟)在中美关系的发展中,台湾问题是一大障碍。

在扫除这一障碍的过程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事件包括(  )

①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 ②尼克松总统访华 ③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④邓小平访问美国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5.(2015·

广东华附、广雅、省实、深中高三测试)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20世纪50年代——“一边倒”“求同存异”

B.20世纪60年代——“非集团”“不结盟”

C.20世纪70年代——“联美遏苏”“一大片”

D.20世纪80年代——“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厦门模拟)阅读下图所示中国外交活动。

下列解读最准确的是(  )

A.推动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B.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合作

C.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D.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

二、非选择题

广东省六校第二次联考)(节选)外交政策是一个国家、国家集团或组织处理对外(国际)关系,进行外交活动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行动方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三 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

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邓小平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结盟对新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

分析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转而实行不结盟政策的原因。

(4)本世纪初以来,世界形势是和平发展为主流,请你举出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因素。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外交政策的认识。

【提升训练题】

四川“联测促改”活动一模)20世纪50年代,苏联的小说、诗歌、电影、服饰、口头禅、习性、建筑……一波波地涌入中国,对中国人(尤其是青年人)的影响几乎附着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女人穿起苏联式的布拉吉,俄语成了最热门的外语……。

这些现象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

①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与发展 ②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③苏联文化更适应中国人习惯 ④新中国掀起社会主义建设热潮

河北邯郸高三检测)为了阻止中法建交(1964年中法正式建交),美国采取了三项措施:

阻止法国同中国建交;

压迫台湾不主动同法国断交;

胁迫其他盟国不追随法国的行动。

美国这样做的根本出发点是(  )

A.确保美苏争霸的重点欧洲

B.阻扰中国实现国家统一

C.维护美国亚太地区的利益

D.阻止法国成为欧洲大国

汕头质检)有学者认为:

“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

”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参加万隆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政策

D.参加日内瓦会议

4.(2015·

湖南衡阳一模)1952年,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指出,“俄文,它是列宁、斯大林的语言,它是社会主义大门上的一把钥匙”;

1984年,教育部宣布“英语成为高考必考科目”。

现代中国两个不同阶段“外语热”的变化从根本上取决于(  )

A.社会文化心理的需求B.政府政策的导向

C.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D.国际形势的变化

江苏宿迁高三检测)2014年9月,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召开前夕,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孙立杰撰写道:

“中国与其他成员国贸易额现在已超过1200亿美元,较2001年增长了10多倍……成员国连续多年举行‘和平使命’武装力量联合反恐军事演习,有效震慑了‘三股势力’的嚣张势头。

”从中可以看出,上海合作组织(  )

A.以经济和安全合作为主

B.以中俄两国为主导力量

C.促进了东亚地区的发展

D.成为军事政治同盟组织

广州模拟)下列哪些外交政策或活动符合当前中国创造“和谐世界”的主张(  )

①不结盟政策 ②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③“一边倒”政策 ④积极推动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7.(2015·

福建厦门高三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5年初,人民解放军相继解放江山岛、大陈岛、渔山列岛、披山岛等岛屿,至此,浙江沿海岛屿全部解放。

同年3月16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称,如果新中国在台湾海峡扩大战争,美国将使用核武器。

——根据“人民解放军战史”整理

材料二 1955年是世界历史上的另一个转折点。

新解放的非洲和亚洲人民召开了万隆会议,要求加快和推广非殖民化。

此后不久,美苏决定不再限制联合国接受新会员国,这项决定有利于殖民地人民的解放,……两大战胜国在原则上仇视欧洲殖民帝国。

苏联的意识形态提倡人民解放。

美国支持非殖民化,因为它本身就是非殖民化的最早期结果。

除了这个感情原因外,美国还想乘欧洲之危机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

——德尼兹·

加亚尔、贝尔纳代特·

德尚

《欧洲史·

欧洲帝国的结束》

材料三 1955年5月5日起,联邦德国正式成为北约成员国,苏联和东欧成员国对此作出强烈反应,并终于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现代史》

(1)材料一反映出美国对华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转折点”指的是什么?

据材料分析出现这一转折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时期的国际形势。

(4)综合上述材料,为“——1955年的世界局势”拟定一个恰当的标题。

【三年高考真题演练】

1.B [根据表格中数据变化看,与苏联的贸易快速增加,与美国的贸易剧减,基本处于停顿状态,由此判断这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边倒”政策有关,当时中美关系处于敌对状态,因此B项正确。

A项与史实不符;

改革开放后中国与美国等西方国家贸易都发展,C项与表格信息不符;

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

2.B [1950年1月英国承认新中国,说明处于冷战背景下,英国没有追随美国敌视甚至拒不承认新中国,根本原因在于考虑本国的国家利益,1954年和1972年外交关系不断加强,有国际因素,主要还在于两国的需要,因此B项正确。

中美关系影响中英关系,但是不是决定性因素,A项错误;

题干中的三个进程,与欧共体无关,C项错误;

D项不符合史实。

3.D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逐渐高涨,更多国家实现了民族独立,但此时国际格局是美苏两极格局,新独立的亚非拉国家为摆脱美苏控制和维护自身独立,迫切需要更多力量来支持他们,因此,他们希望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以此来牵制美苏两国,故选D项;

题干说明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破产,排除A项;

B项是1979年;

C项表述与史实不符。

4.B [A、C、D三项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外交方针,主要是针对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

对于亚非新兴民族独立国家,新中国是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与之关系的。

B项正确。

5.C [由材料关键信息“亚非国家”“西方缺席”可知这次会议是万隆会议,因为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国家参与的国际会议。

故答案为C项。

6.B [题干展示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不结盟外交是新时期实行的,C项排除;

中美关系缓和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D项排除;

新中国成立初期意识形态的对立仍然非常明显,A项排除;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直是我国坚持的基本外交方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故答案为B项。

7.A [由柱形图显示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发表,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促进了中美贸易,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发表又迎来中美贸易的发展,故A项符合题意。

B项错在“始终保持增长”,C项错在“随即进入发展”,D项错在“消除了”。

8.C [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排除A;

1972年尼克松访华说明中美关系开始出现重大转机,故C正确,B错误;

中美两国不是战略同盟,排除D。

9.B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

从材料信息看,毛泽东认为,中间地带都反对美国的控制,东欧各国则反对苏联的控制。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和苏联都推行霸权主义,因此,如果团结中间地带和东欧各国,则可以构建反霸统一战线,故选B项。

其他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

10.D [A表述与题干材料信息明显不符;

B发生在50年代;

C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外交的表现,故排除。

从材料信息看,1972年,我国外交取得重大发展,许多国家纷纷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

这样,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

D项正确。

11.C [近代主要西方国家的大国之梦、冷战时期苏联的大国之梦都带有称霸色彩,不具有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内涵,①中“有别于”的表述正确,②中“基本一致”的表述错误;

由“中国梦”符合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与人类的进步紧密相连可知,③④表述正确,故选C项。

12.解析 第

(1)问,根据材料一“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

使美国在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1971年6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

从越南战争的影响、美国国内危机、美苏争霸和多极化趋势等角度分析。

(2)问,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当时美国声明:

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美国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因此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关键问题是台湾问题。

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两国结束长期敌对状态和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开始,为以后中美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再根据材料二信息,“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进行不断接触”说明两国官方与民间往来逐渐增多。

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三“5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回答。

第(4)问,注意从中日两个方面来阐释。

日本方面:

结合甲午战争以来日本侵华史,从日本侵略对中日两国人民造成的伤害角度,认真反思侵略战争,反思历史,珍爱和平。

中国方面:

结合中国近代以来的屈辱史以及人民的反侵略斗争,铭记历史,开创未来。

答案 

(1)原因:

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

国内危机加深;

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

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中国成为世界五个力量中心之一。

(答对其中四点即可)

(2)关键问题:

台湾问题。

转折点:

中美两国结束长期敌对状态;

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两国官方与民间往来逐渐增多。

(答对其中三点即可)

(3)反应:

日本赶在美国之前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重大改变:

中美两国关系的缓和;

中日民间往来增多;

日本各界要求恢复中日邦交;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4)日本:

甲午战争及三十年代的侵华战争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日本人民也深受其害;

应深刻反省侵略历史;

以史为鉴,珍爱和平。

中国:

甲午战争以来,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反侵略斗争;

铭记历史,开创未来。

(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3.解析 第

(1)问,本题要求论述中法建交的重大意义,注意从新中国外交的演变和20世纪60年代的世界政治格局背景出发,所以论述可以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外交政策以及两极格局下打破美国对新中国的封锁和摆脱美苏的控制等方面回答。

答案 

(1)意义:

新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一边倒”),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体现了我国外交的新胜利。

在美苏争锋的两极格局下,与不结盟运动等一起,冲破冷战坚冰(使两极格局一定程度上受到撼动)。

中法都是大国,都有灿烂的文明。

两国建交是两大文明的历史性握手。

国际事务只有中国参与,才有可能真正解决。

14.解析 第(3)问,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严峻形势进行分析,注意角度要全面,从国防、外交、经济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第(4)问,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加以概括。

国际方面要结合两极格局解体后的世界各大国力量对比分析,国内方面要从改革开放的成果入手分析,注意要点要全面,语言要精练。

答案 (3)维护国家独立与安全,巩固新生政权;

维护和平;

落实“一边倒”和“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

争取苏联援助,以恢复国民经济,实现国家工业化。

(4)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

中国改革开放,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调整外交战略;

苏东剧变,两极格局解体,俄罗斯国际地位下降,美国成为惟一超级大国;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两年经典模拟试题】

[基础训练题]

1.D [“……8个月后建交国达到17个,此后直到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也只增加了5个”,这些建交的国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A项错误;

中国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孤立,B项错误;

1953年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

新中国成立初期受到美国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