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施工方案监理一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158443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658.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沥青施工方案监理一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沥青施工方案监理一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沥青施工方案监理一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沥青施工方案监理一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沥青施工方案监理一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沥青施工方案监理一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沥青施工方案监理一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沥青施工方案监理一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沥青施工方案监理一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3.1道路设计行车速度

根据道路功能定位、所处的地理位置,设计行车速度标准如下:

表2.3-1行车速度标准

道路

道路等级

设计行车速度

通行净高

备注

农业路地面主线及立交地面道路

城市主干路

40km/h

≥5m

瑞达路、西三环辅道

立交地面道路右转道

30km/h

立交地面道路辅道路口

人行道、非机动车道

≥2.5m

2.3.2横断面设计

农业路标准横断面共分为五种形式,具体如下:

雄鹰东路至白杨路挡墙引坡段在规划道路红线内布置横断面,并尽量结合现状农业路断面布置。

横断面布置具体为:

69.5米(红线)--3.5米(人行道)--3.5米(非机动车道)--2米(边绿化带)--11.5米(机动车道)--1.5米(隔离带)--25.5米(桥梁主线)--1.5米(隔离带)--11.5米(机动车道)--2米(边绿化带)--3.5米(非机动车道)--3.5米(人行道)。

瑞达路至西流湖桥段保持现状横断面不变。

50米(红线)--3.5米(人行道)--3.5米(非机动车道)--1.5米(边绿化带)--15米(机动车道)--3米(中央绿化带)一-15米(机动车道)--1.5米(边绿化带)--3.5米(非机动车道)--3.5米(人行道)。

西流湖桥段对现状桥梁进行拓宽改造,机动车道通行尽量利用现状桥宽,保证其行驶顺畅。

48.6米(红线)--7.93米(新增边幅桥,包括3.8米人行道及4.13米非机动车道)--0.62米(防撞墙)--15米(机动车道)--1.5米(隔离带)--15米(机动车道)--0.62米(防撞墙)--7.93米(新增边幅桥包括3.8米人行道及4.13米非机动车道)。

西流湖桥段至西三环路口处结合高架桥布墩需求进行横断面布置。

54.5米(红线)--3.5米(人行道)--3.5米(非机动车道)--3.5米(边绿化带)--15米(机动车道)--3.5米(中央绿化带)--15米(机动车道)--3.5米(边绿化带)--3.5米(非机动车道)--3.5米(人行道),路口进行渠化拓宽处理。

渠化段因布墩需要,宽度局部调整,见平面图。

西三环路口至电厂西路段结合规划断面、高架桥布墩需求,同道路东段横断面保持一致。

62米(红线)--5米(人行道)--8米(辅道)--2.5米(边绿化带)--11.5米(机动车道)--8米(中央绿化带)--11.5米(机动车道)--2.5米(边绿化带)--8米(辅道)--5米(人行道)。

在西三环东西两侧各修筑一条三车道地面辅道,以满足桥下机动车、BRT车辆、非机动车及行人的交通需求。

人行道宽与西三环保持一致。

具体布置为:

18米(总宽)--15米(车行道)--3米(人行道)。

同时为方便右转车辆通行,减少绕行,在桥梁拐角处设置单独右转车道,断面布置为15米(总宽)--12米(车行道)--3米(人行道)。

现状农业路BRT站台及车道保留,仅对线位进行改造,具体详见BRT线位改造图。

改造处现状车行道较宽,本次按照宽度9米设计,具体宽度可结合现状路面利用程度及公交公司意见适当调整。

该处道路路面及纵断面保持现状。

地面主线、边绿化带路面横坡度1.5%,路拱采用直线形式,立交下地面辅道采用双面坡,横坡度1.5%,抛物线接直线路拱。

人行道横坡度为-1.5%。

2.3.3路面工程设计要求

(1)路面设计参数

农业路快速通道工程设计范围内路面结构施工内容包括:

桥面机动车道、地面机动车道、辅道、人行道,机动车道及辅道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人行道采用彩色混凝土透水砖。

表2.3-3地面道路(快车道、宽度大于4.5m辅道、引坡)

结构层

材料

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MPa)

面层

4cm厚AC-13C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

5cm厚AC-16C中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

7cm厚AC-25C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封层

0.6cm厚乳化沥青下封层

上基层

18cm厚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

(3.5:

12:

84.5)

3.5MPa

(压实度≥98%)

下基层

3MPa

底基层

20cm厚级配碎石

压实度≥95%

表2.3-4BRT路面结构

中基层

表2.3-5非机动车道及宽度小于等于4.5m辅道路面结构

基层

20cm厚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

表2.3-6人行道路面结构

6cm厚C30混凝土透水砖

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抗折强度不小于6KN。

调平层

3cm厚1:

3干拌水泥黄沙垫层

压实度不小于96%

2.3.4技术参数

不利季节影响系数:

1.2

快车道顶面交工验收弯沉:

19.9(1/100mm)

非机动车道顶面交工验收弯沉:

29.6(1/100mm)

沥青混合料稳定度:

>8.0KN

沥青混合料流值:

1.5-4mm

沥青混合料空隙率:

4%-6%

沥青混合料沥青饱和度:

65%-75%

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试验方法T0719):

≥1000次/mm(2800次/mm)

沥青混合料渗水系数(试验方法T0730):

≤120ml/min

浸水马歇尔试验(48h)残留稳定度(试验方法T0709):

≥80%(85%)

冻融劈裂试验的残留强度比(试验方法T0729):

≥75%(80%)

(括号内数字为改性沥青混合料要求)

2.3.5施工注意事项及要求

(1)本标段采用北京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

施工前应复核道路高程及控制点坐标,并进行联测。

施工前必须复核区域内的高程系统,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

(2)基层碾压后6小时内必须喷洒透层油,透层油采用乳化沥青PC-2,用量1升每平方米,透入深度不小于5mm。

喷洒透层油后铺筑下封层,下封层采用稀浆封层法施工,且必须使用专用的摊铺机进行摊铺。

稀浆封层采用乳化沥青BC-l型,矿料级配采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6.5.5中ES-2型,厚度不小于0.6厘米,稀浆封层混合料中乳化沥青用量应通过配合比设计确定,混合料的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6.5.6的技术要求。

铺筑沥青混凝土之前,在面层之间及路缘石、雨水口、检查井等构筑物侧面必须喷洒粘层油,粘层油采用乳化沥青PC-3,用量每平方米O.5升。

透层、粘层及下封层技术要求及施工均应满足《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中8.4相关规定。

2.3.6主要工程量

表2.3-7道路工程沥青工程量表

名称

特征描述

计量单位

工程量

一标

二标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7cm

1.粗粒式沥青砼(AC-25C),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

2.厚度:

7cm

m2

132572

82119

50453

中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5cm

1.中粒式SBS改性沥青砼(AC-16C)

5cm

3.PC-3型乳化沥青粘层油(0.5L/m2)喷洒

140927

89630

51297

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4cm

1.细粒式SBS改性沥青砼(AC-13C)

4cm

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3cm

1.沥青品种:

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

2.厚度:

30mm

3.乳化沥青PC-3粘层油:

0.5L/㎡

3780

0

铣刨路面

1.部位:

旧桥桥面沥青砼铣刨

3cm

2767

3、机械设备及劳动力配置

3.1拟投入主要机械设备、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

序号

机械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1

沥青拌合站

LB3000

2

LB4000

3

LB7000

4

双钢轮压路机

18T

8

5

摊铺机

ABG-423

6

沥青运输车

40T

50

7

沥青洒布车

LS4500

胶轮压路机

26T

9

洒水车

东风

10

小型装载机

0.2m3

11

现场工具加热设施(液化气)

12

手推车

13

高压吹尘器

EZ2000

14

发电机

50KW

15

平板运输车

/

16

材料运输车

17

铣刨机

HD2200

18

小型平板振动夯

90型号

19

小型双钢轮压路机

2T

20

道路切割机

21

乳化沥青保温运输车

22

同步稀浆封层车

23

50kw

24

全站仪

GTS-751

25

水准仪

DS02

26

平整度仪

75-I

27

电热干燥箱

HWX-L

28

电动击实仪

DJ-Q

29

脱模器

LQ-T150D

30

测温仪

SWP-S80

31

混凝土钻孔取芯机

JKK-25

32

沥青针入度仪

LZ~1

33

沥青延伸度仪

SY1.5B

34

沥青软化点仪

DF~4

35

沥青标准粘度计

SYD~0621

36

新标准砂石筛

φ300㎜

37

新标准石子筛

38

电动振筛机

6611

39

电子天平(0.01g)

MD

40

沥青马歇尔实验设备

3.2劳动力资源配置

工种名称

单位

数量

司机

测量工

电工

试验员

机械操作工

杂工

合计

73

结合农业路项目建设部现场协调位置,设置施工用变压器。

在西三环立交段施工用电设备计划设2台500KVA、1台400KVA变压器供施工用电;

施工用电与当地电力部联系,就近接高压线路引入。

此外为防止突然停电或用电高峰期电压不足影响工程施工,自备1台200kw柴油发电机组,当供电线路发生电网停电事故时,通过开关切换供电系统,实现关键部位现场供电。

变压器配置参数详见表5.1-1所示,布置位置详见总平面布置图。

表3.2-1施工用电配置参数表

农业路西三环立交新建变压器布置

变压器编号

主线桩号位置

变压器容量

1#

K0+527

500KVA

新建变压器

2#

KO+767.5

3#

K1+192

400KVA

西流湖公园变压器

为满足工程需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施工用电按JGJ46-2005有关规定,全部采用TN-S系统供电,一机一闸一漏一箱,三相五线制。

从每个总配电箱接出两个回路,每个回路各接4个二级配电箱,每个二级配电箱接出若干开关箱,每个开关箱控制一台施工机械或设备。

在建工程照明、工棚照明,一般应使用安全电压供电。

临时用电应分段验收,杜绝使用木制箱体,杜绝照明灯线使用二芯花线。

4、施工前准备工作

4.1临时用水电情况

(1)施工用水。

本工程生产用水主要为施工、养护用水及其它零星用水。

养护和现场文明施工洒水,配置4台洒水车昼夜供水。

水源就近购买,然后用洒水车运至现场洒水。

(2)施工用电。

考虑到市政工程施工特点,在进行路面施工时主要在夜间施工,夜间施工照明采用50KW发电机,设置20台1KW草地灯进行照明等。

(3)施工通讯。

本合同施工范围均被当地各通信网络覆盖,项目部的主要负责人使用移动电话通讯,以方便对外联系需要。

4.2拌合站

根据工程特点本工程拟采用商品沥青混凝土拌合站进行沥青混合料供应,选用的是郑州鑫安工程材料有限公司商品沥青拌合站,拌合站位于郑州市黄河公路大桥与花园路交叉口,施工运距19km。

4.3配合比设计

(1)试验技术参数:

>

8KN;

1.5~4mm;

沥青混合料空隙率:

4%~6%;

沥青混合料沥青饱和度:

65%~75%;

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试验方法T0719):

≧1000次/mm;

2800次/mm(改性沥青混合料);

≤120ml/min;

浸水马歇尔试验(48h)残留稳定度(试验方法T0709):

≥80%;

85%(改性沥青混合料);

冻融劈裂试验的残留强度比:

≥75%;

80%(改性沥青混合料);

(2)用工程实际使用的材料计算各种材料的用量比例,配合成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规定的矿料级配,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以此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作为目标配合比,供拌和机确定各冷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及试拌使用。

(3)从二次筛分后进入各热料仓的材料取样进行筛分,以确定各热料仓的材料比例,供拌和机控制室使用。

同时反复调整冷料仓进料比例以达到供料均衡,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

(4)拌和机采用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并用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及路上钻取的芯样进行马歇尔试验检验,由此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

(5)设计标准配合比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更。

生产过程中,如遇进场材料发生变化并经检测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马歇尔技术指标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调整配合比,使沥青混合料质量符合要求并保持相对稳定,必要时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5、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施工方案

5.1防水层成品保护及伸缩缝位置处理

(1)为了防止防水层受到污染及破坏,我部采用移动三角护栏对完成桥面防水的段落进行全封闭管理,严禁非施工人员及车辆的通行,并派专人进行看管。

(2)桥面伸缩缝位置处理:

为了保证相邻两联梁衔接平顺、避免桥面行车时跳车现象,所以在桥面沥青摊铺前需对箱梁伸缩进行加固处理,处理方法为:

采用方木填塞和胶合板封闭伸缩缝间隙(下部用方木,上部用竹胶板),竹胶板上部采用10mm碎石填至和混凝土铺装层平齐。

5.2桥梁沥青混凝土铺装工艺流程

5.3施工准备

5.3.1防水层要求

下面层改性沥青混凝土施工前铺设防水层,防水材料采用AMP-100二阶反应型防水粘结剂,防撞墙根部沥青铺装高度以下部分必须涂刷防水涂料,涂刷高度为沥青路面设计厚度9cm,做到防撞墙与混凝土桥面铺装层之间不透水。

安排人员使用吹风机对桥面浮沉清理。

5.3.2渗水弹簧钢管安装

防水层经联合验收合格后,开始进行螺旋裹丝管的安装。

螺旋裹丝管的内径为25mm,支撑体采用镀锌镍铬合金方钢2.2*2.2mm制作;

包裹丝的直径不小于1.2mm,熔点不小于200度,抗压强度不少于300KN/m。

螺旋裹丝管应紧贴防撞墙内边线埋设,其端部应深入集水井50mm。

集水井按设计要求用电焊机或气割开孔,最低处与桥面持平。

渗水弹簧钢管应紧贴防撞墙内边线埋设,其端部应深入集水井50mm。

集水井按设计要求用电焊机或气割开孔,开孔直径应不小于2.5cm,最低处与桥面持平。

首先将渗水弹簧钢管放在桥上,一般每四个集水井一包,拆包后用接头将渗水弹簧钢管连接成一根装入手推车,沿防撞墙铺设位置处摆放,到集水井处用钢铰钳断开。

渗水弹簧钢管每隔两米用管卡卡住,螺丝钉传入螺丝孔,用锤子将钉子钉入桥面,钉子钉入桥面处补刷防水涂料。

在沥青摊铺时由一名工人负责检查渗水弹簧钢管有无移动或断开,发现移动应将其归位,发现断开应用接头重新连接。

一名工人在沥青摊铺时将沥青混合料用铁锹铲来压在渗水弹簧钢管上,每隔两米压一铁锹沥青混合料。

5.4混合料拌合

(1)热拌沥青混合料可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拌制,集料和沥青材料按工地配合比报告规定的用量测定和送进拌和;

拌和机均应有防止矿粉飞扬散失的密封性能及除尘设备,并有检测拌和温度的装置。

(2)沥青材料应采用导热油加热。

(3)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应以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度,并经试拌确定。

(4)沥青混合料搅拌时间应经试拌确定,以沥青均匀裹覆集料为度。

间歇式搅拌机每盘的搅拌周期不宜少于45s,其中干拌时间不宜少于5~10s。

改性沥青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

拌好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不符合要求时不得使用,并应及时调整。

(5)拌好的热拌沥青混合料不立即铺筑时,可放入成品储料仓储存。

(6)拌和生产出沥青混合料,应符合监理工程师批准生产配合比报告的要求,并应在目标值的容许偏差范围内,集料目标值的偏差应符合合同技术规范要求。

(7)桥面道路沥青采用改性沥青混凝土,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搅拌及施工温度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表8.2.5-2的规定。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搅拌及施工温度(℃)

施工工序

石油沥青的标号

50号

70号

90号

110号

沥青加热温度

160~170

155~165

150~160

145~155

矿料加热温度

间隙式搅拌机

集料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10~30

连续式搅拌机

矿料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5~10

沥青混合料出料温度

150~170

145~165

140~160

135~155

混合料贮料仓贮存温度

贮料过程中温度降低不超过10

混合料废弃温度,高于

200

195

190

185

运输到现场温度

140~155

135~145

130~140

混合料摊铺温度,不低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