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江西宜春届高三总复习理科综合训练卷化学试题一word版 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14918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6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江西宜春届高三总复习理科综合训练卷化学试题一word版 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江西宜春届高三总复习理科综合训练卷化学试题一word版 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江西宜春届高三总复习理科综合训练卷化学试题一word版 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江西宜春届高三总复习理科综合训练卷化学试题一word版 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江西宜春届高三总复习理科综合训练卷化学试题一word版 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江西宜春届高三总复习理科综合训练卷化学试题一word版 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学年江西宜春届高三总复习理科综合训练卷化学试题一word版 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江西宜春届高三总复习理科综合训练卷化学试题一word版 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江西宜春届高三总复习理科综合训练卷化学试题一word版 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C.若Y为金属元素,则X也为金属元素

D.若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则Y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具有两性

5、将含0.4mol•L﹣1Cu(NO3)2和0.4mol•L﹣1KCl的水溶液500mL,用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在一个电极上析出0.15molCu,此时在另一电极上放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约为(  )

A.5.6LB.6.72L 

C.8.4LD.2.8L

6、在25℃时,向50.00mL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0.5mol•L﹣1的NaOH溶液.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与滴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①点所示溶液的导电能力弱于②点

B.图中点③所示溶液中,c(CH3COO﹣)<c(Na+)

C.图中点①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于点③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D.滴定过程中的某点,会有c(Na+)=c(CH3COO﹣)>c(H+)=c(OH﹣)的关系存在

7、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的是(  )

A.图1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中a点所示的溶液是80℃时KNO3的过饱和溶液

B.图2表示某放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C.图3表示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1盐酸溶液得到的滴定曲线

D.图4表示已达平衡的某反应,在t0时改变某一条件后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增大压强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8、铁、铜单质及其化合物应用范围很广.现有含氯化亚铁杂质的氯化铜晶体(CuCl2•2H2O),为制取纯净的CuCl2•2H2O,首先将其制成水溶液,然后按如图步骤进行提纯:

已知Cu2+、Fe3+和Fe2+的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时的pH,见表:

Fe3+

Fe2+

Cu2+

氢氧化物开始沉淀时的pH

1.9

7.0

4.7

氢氧化物完全沉淀时的pH

4

9.0

6.7

(1)最适合作氧化剂X的是  .

A.K2Cr2O7 

B.NaClO 

C.H2O2 

D.KMnO4

(2)加入氧化剂的目的是 .

(3)加入的物质Y是 (写化学式),目的是调节溶液的pH.根据信息,溶液的pH范围应为  .

(4)当c(Fe3+)=10﹣5mol/L时,认为沉淀完全,则Fe(OH)3的Ksp=  .

(5)结合方程式和必要文字说明解释不能将溶液Ⅲ直接蒸发结晶得到CuCl2•2H2O晶体的原因  .

(6)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加入碳酸钙粉末,发现碳酸钙逐渐溶解,同时还产生的现象有  .

9、A、B、C、D为四种单质,常温时,A、B是气体,C、D是固体.E、F、G、H、I为五种化合物,F不溶水,E为气体且极易溶水成为无色溶液,G溶于水得黄色溶液.这九种物质间反应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四种单质的化学式A  

B   

C   

D

(2)写出H+B→G的离子方程式  ;

(3)写出G+I→H+D+E的化学方程式  ;

(4)某工厂用B制漂白粉.

①写出制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 .

②为测定该工厂制得的漂白粉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某该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称取漂白粉3.0g,研磨后溶解,配置成250mL溶液,取出25.00mL加入到锥形瓶中,再加入过量的KI溶液和过量的硫酸(此时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静置.待完全反应后,用0.2mol•L﹣1的Na2S2O3溶液做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碘,已知反应式为:

2Na2S2O3+I2=Na2S4O6+2NaI,共用去Na2S2O3溶液20.00mL.则该漂白粉中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10、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主要以碘化物形式存在。

有一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少量碘单质,他们将海带灼烧成灰,用水浸泡一段时间(以让碘化物充分溶解在水中),得到海带灰悬浊液,然后按以下实验流程提取单质碘:

(提示:

Cl2和I-可发生置换反应)

(1)灼烧海带时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从下列仪器中选出所需的仪器,用标

号字母填写在空白处)。

A.坩埚 

B.坩埚钳 

C.三脚架 

D.泥三角E.酒精灯

(2)过程②中充入足量Cl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③中所用的有机试剂可以是___________(只填一种)。

(4)操作过程③可以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50mL碘水和15mL有机溶剂(你所选)加入分液漏斗中,盖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不时旋开活塞放气,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液体;

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口的小孔对准;

H.静置、分层。

a.上述G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b.最后碘的有机溶液是通过__________获得(填“漏斗上口”或“漏斗下口”)。

(5)若要检验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中是否还含有单质碘,可以取样加入 

 

,观察颜色变化。

(6)从含碘的有机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液,还需要经过蒸馏,观察图所示实验装置,指出其错误有________处。

(7)进行上述蒸馏操作时,使用水浴的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黄铜矿(CuFeS2)是制取铜及其化合物的主要原料之一,还可以制备硫及铁的化合物.工业流程图如图:

(1)冶炼铜的总反应可看做8CuFeS2+21O2

8Cu+4FeO+2Fe2O3+16SO2若CuFeS2中Fe的化合价为+2,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1molCuFeS2参与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2)上述冶炼过程产生大量气体A.下列处理方案中合理的是  (填代号);

a.高空排放b.用于制备硫酸c.用纯碱溶液吸收制Na2SO4d.用浓硫酸吸收验证气体A的主要成分是SO2的方法是  ;

(3)熔渣B(含Fe2O3、FeO、SiO2、Al2O3)可制备Fe2O3..

a.加入H2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b.除去Al3+的离子方程式是 ;

(4)选用提供的试剂,设计实验验证熔渣B中含有FeO.

提供的试剂:

稀盐酸 

稀硫酸 

KSCN溶液 

KMnO4溶液 

NaOH溶液碘水所选试剂为  ;

证明炉渣中含有FeO的实验现象为  .

参考答案

1、【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A.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钾和一水合氨、水;

B.硫酸氢钾少量反应生成硫酸钡、氢氧化钾和水;

C.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氢离子,为可逆反应,用可逆号;

D.K37ClO3中氯元素全部转化为氯气中的氯,氯化钾中氯离子来自盐酸;

【解答】解:

NH4++HCO3﹣+2OH﹣═NH3•H2O+CO32﹣+H2O,故A正确;

SO42﹣+H++Ba2++OH﹣═BaSO4↓+H2O,故B正确;

Al3++3H2O⇌Al(OH)3+3H+,故C正确;

D.K37ClO3中氯元素全部转化为氯气中的氯,氯化钾中氯离子来自盐酸,故D错误;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即可解答,注意反应物用量对反应的影响,题目难度不大.

2、【考点】离子共存问题.

【分析】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Na2O2具有强氧化性,能与OH﹣反应的离子和具有还原性的离子的浓度会发生改变,同时溶液中存在反应生成的离子,该离子浓度也会变化.

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Na+浓度增大;

溶液呈碱性,HCO3﹣与OH﹣反应生成CO32﹣,则HCO3﹣离子浓度减小,CO32﹣离子浓度增大;

Na2O2具有强氧化性,将SO32﹣氧化为SO42﹣,则SO32﹣离子浓度减小,SO42﹣浓度增大;

NO3﹣浓度基本不变.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及离子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习题中的信息及过氧化钠的性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3、【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3BrF3+5H2O═HBrO3+Br2+9HF+O2↑中,Br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5价,O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0,Br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降低为0,以此来解答.

A.由反应可知,2molH2O和1molBrF3作还原剂,2molBrF3作氧化剂,则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为3:

2,故A错误;

B.F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则只有HBrO3是还原产物,故B错误;

C.3BrF3+5H2O═HBrO3+Br2+9HF+O2↑中,2molH2O和1molBrF3作还原剂,2molBrF3作氧化剂,反应生成1molO2时,2molBrF3作氧化剂转移6mol电子,故C错误;

D.Br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则BrF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价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

4、【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

【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X为第二周期元素,可能为Be、B、C、N等元素,Y为Na、Mg、Al、Si等元素,Z可为Si、P、S、Cl元素,结合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解答该题.

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X为N元素,Y为Si元素,Z为Cl元素,则

A.X在第二周期,原子半径最小,Y、Z在第三周期,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应有Y>Z>X,故A正确;

B.若Y为Si元素,Z为Cl元素,二者形成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故B错误;

C.若Y为金属元素,若为Mg、Al等,X为非金属元素,故C错误;

D.若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则Y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可为非金属氧化物,故D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题目难度中等,由选项CD可知题中三种元素的位置关系不能直接确定为N、Si、Cl元素.

5、【考点】电解原理.

【专题】电化学专题.

【分析】电解混合溶液时,阴极发生Cu2++2e﹣=Cu,在一个电极上析出0.15molCu可知阴极得到0.3mol电子,阳极发生:

2Cl﹣﹣2e﹣=Cl2↑、4OH﹣﹣4e﹣=O2↑+2H2O,结合两极转移电子数目相等和电极方程式计算.

阴极发生Cu2++2e﹣=Cu,可知阴极得到0.3mol电子,阳极发生:

2Cl﹣﹣2e﹣=Cl2↑、4OH﹣﹣4e﹣=O2↑+2H2O,氯离子完全析出时,生成n(Cl2)=0.1mol,转移电子0.2mol,

则生成氧气转移电子0.1mol,生成氧气0.025mol,

所以阳极共生成(0.1+0.025)mol=0.125mol气体,

气体体积=0.125mol×

22.4L/mol=2.8L,

【点评】本题以电解原理为载体考查了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明确阳极上析出气体的成分再结合转移电子相等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中等.

6、【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A、①点加入的NaOH的物质的量少,溶液中是大量的弱电解质CH3COOH和少量的CH3COONa;

②点溶液呈中性,溶液中是极少量的CH3COOH和大量的CH3COONa;

B、根据③点溶液呈碱性并结合电荷守恒来分析;

C、①溶液中是大量的弱电解质CH3COOH和少量的CH3COONa;

③点溶液中是CH3COONa;

D、当c(H+)=c(OH﹣)时,溶液呈中性,结合电荷守恒来分析;

A、①点加入的NaOH的物质的量少,溶液中是大量的弱电解质CH3COOH和少量的强电解质CH3COONa;

②点溶液呈中性,溶液中是极少量的CH3COOH和大量的强电解质CH3COONa,故②点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于①,故导电能力①弱于②点,故A正确;

B、③点溶液呈碱性,故有:

c(H+)<c(OH﹣),而根据溶液的电荷守恒可有:

c(CH3COO﹣)<c(Na+),故B正确;

C、①溶液中是大量的弱电解质CH3COOH和少量的CH3COONa,CH3COOH的大量存在抑制水的电离;

③点溶液中的溶质是CH3COONa,CH3COONa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故图中点①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于点③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故C错误;

D、根据电荷守恒可知,当c(H+)=c(OH﹣)时,c(CH3COO﹣)=c(Na+),此时溶液呈中性,溶液中是极少量的CH3COOH和大量的强电解质CH3COONa,故有:

c(Na+)=c(CH3COO﹣)>c(H+)=c(OH﹣),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酸碱混合溶液定性判断及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明确图象中酸碱混合时溶液中的溶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电荷守恒、物料守恒、盐的水解等在比较离子浓度大小中的应用方法.

7、【考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反应热和焓变;

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

【专题】图像图表题;

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

【分析】A.a点时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小于80℃时KNO3的溶解度,说明该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B.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活化分子需要能量;

C.0.1000mol•L﹣1盐酸溶液的pH=1,当加入20mL氢氧化钠溶液时恰好中和,出现滴定飞跃;

D.在t0时改变某一条件后瞬间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反应速率相等,平衡不移动,改变的条件可能为增大了压强

A.曲线上所有的点代表相应温度下KNO3溶液的溶解度,均为饱和溶液,a点溶解的KNO3的质量远小于饱和时的数值,因此a点所示的溶液是80℃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该说法错误,故A正确;

B.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因此图象表示的为放热反应;

使用催化剂能够降低活化分子能量,使用催化剂时需要能量低于不使用催化剂的能量,该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故B错误;

C.0.1000mol•L﹣1HCl溶液pH为1,加入20ml氢氧化钠时达到滴定终点,该图象与对应的叙述相符,故C错误;

D.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相等的化学平衡,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瞬间同时增大且相等,图示变化可能为改变了压强,图象变化与题中描述一致,故D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和焓变、溶解度和饱和溶液、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关系,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明确饱和溶液概念、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关系,试题侧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原理从图象中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8、【考点】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

【专题】实验分析题;

实验评价题;

演绎推理法;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无机实验综合.

【分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液中,加入氧化剂可以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调节pH可以将铁离子沉淀,得到氯化铜的水溶液,然后再酸性环境下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即可得到氯化铜晶体,

(1)加入氧化剂,将Fe2+氧化为Fe3+,易除去,除杂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将Fe2+氧化为Fe3+;

(3)调节pH3.2~4.7,使Fe3+全部沉淀,同时不引进新杂质,调节溶液的pH的目的是使铁离子沉淀同时铜离子不能沉淀,据此判断;

(4)当c(Fe3+)=10﹣5mol/L时,认为沉淀完全,此时pH=4,即c(OH﹣)=1×

10﹣10,根据Ksp=c(Fe3+)•c3(OH﹣)计算;

(5)CuCl2属于强酸弱碱盐,加热蒸发时促进其水解(HCl易挥发),得不到CuCl2•2H2O;

(6)饱和氯化铁溶液中铁离子水解呈酸性,加入碳酸钙粉末,碳酸钙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同是促进铁离子的水解而产生氢氧化铁沉淀;

(1)根据框图,加入氧化剂X可把Fe2+氧化为Fe3+,而没有增加新杂质,所以X为H2O2,

故答案为:

C;

(2)Fe2+沉淀为氢氧化物时所需pH与Cu2+的沉淀的pH相同,也就是说,Fe2+沉淀的同时,Cu2+也会沉淀,无法将两者分离开,根据题干提供信息可知Fe3+沉淀所需的pH较小,所以应先将Fe2+氧化为Fe3+后再将其除去,

将Fe2+氧化为Fe3+,便于生成沉淀而与Cu2+分离;

(3)结合题示,调节pH3.2~4.7,使Fe3+全部沉淀,同样不引进新杂质,所以Y最好为CuO或Cu(OH)2或CuCO3,

CuO或Cu(OH)2或CuCO3或Cu2(OH)2CO3;

调节溶液的pH至3.2~4.7;

10﹣10,Ksp=c(Fe3+)•c3(OH﹣)=10﹣5×

(1×

10﹣10)3=1×

10﹣35,

10﹣35;

(5)CuCl2属于强酸弱碱盐,加热蒸发时促进其水解(HCl易挥发),CuCl2+2H2O⇌Cu(OH)2+2HCl温度升高,HCl挥发,水解平衡正向移动,得到Cu(OH)2固体,而无法得到晶体,

CuCl2+2H2O⇌Cu(OH)2+2HCl温度升高,HCl挥发,水解平衡正向移动,得到Cu(OH)2固体,而无法得到晶体;

(6)饱和氯化铁溶液中铁离子水解呈酸性,加入碳酸钙粉末,碳酸钙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同是促进铁离子的水解而产生氢氧化铁沉淀,所以出现的现象为碳酸钙逐渐溶解,产生气泡和红褐色沉淀

产生气泡和红褐色沉淀.

【点评】本题考查除去氯化铜中氯化亚铁并得到氯化铜晶体的方法,难度不大,注意除杂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9、【考点】无机物的推断.

【专题】无机推断.

【分析】常温时A为淡黄色固体单质,则A为S,G溶于水得黄棕色溶液,则G中含铁离子,由元素守恒可知C为Fe,C与D反应生成F不溶水,则F为FeS,气体单质B与Fe反应生成G,则B具有强氧化性,故B为Cl2,G为FeCl3,气体单质B与氯气反应生成E,而E为气体且极易溶水成为无色溶液,E溶液与Fe反应生成H与A,H转化得到G,则A为H2,E为HCl,H为FeCl2,由F与盐酸反应可知I为H2S,硫化氢与氯化铁反应得到S、氯化亚铁、HCl,据此解答.

常温时A为淡黄色固体单质,则A为S,G溶于水得黄棕色溶液,则G中含铁离子,由元素守恒可知C为Fe,C与D反应生成F不溶水,则F为FeS,气体单质B与Fe反应生成G,则B具有强氧化性,故B为Cl2,G为FeCl3,气体单质B与氯气反应生成E,而E为气体且极易溶水成为无色溶液,E溶液与Fe反应生成H与A,H转化得到G,则A为H2,E为HCl,H为FeCl2,由F与盐酸反应可知I为H2S,硫化氢与氯化铁反应得到S、氯化亚铁、HCl.

(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H2,B为Cl2,C为Fe,D为S,故答案为:

H2;

Cl2;

Fe;

S;

(2)H+B→G的离子方程式:

2Fe2++Cl2=2Fe3++2Cl﹣,故答案为:

2Fe2++Cl2=2Fe3++2Cl﹣;

(3)G+I→H+D+E的化学方程式:

2FeCl3+H2S═2FeCl2+S↓+2HCl,故答案为:

2FeCl3+H2S═2FeCl2+S↓+2HCl;

(4)①制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②漂白粉溶液中加入过量的KI溶液和过量的硫酸,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2H++2I﹣+ClO﹣=I2+Cl﹣+H2O,由2Na2S2O3+I2=Na2S4O6+2NaI,可得关系式:

Ca(ClO)2~2Cl2~2I2~4Na2S2O3,

n[Ca(ClO)2]=

n(Na2S2O3)=

×

0.02L×

0.2mol•L﹣1×

=0.01mol,

Ca(ClO)2%=

100%=47.67%,

2H++2I﹣+ClO﹣=I2+Cl﹣+H2O;

47.67%.

【点评】本题考查无机物推断,涉及Fe、Cl元素化合物性质,物质的颜色及性质是推断突破口,再结合转化关系推断,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4)中计算为解答的难点,注意利用关系式法简化计算过程,题目难度中等.

10、

(1)ACDE 

(2)将I-全部氧化为I2 

Cl2+2I-=2Cl-+I2

(3)苯或CCl4

(4)a.便于下层液体流出

b.(3)中选苯则填“漏斗上口”,(3)中选CCl4则填“漏斗下口”

(5)淀粉溶液 

(6)3

(7)便于控制温度、受热均匀

11、【考点】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含硫物质的性质及综合应用;

铁的化学性质.

【专题】综合实验题;

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制备实验综合.

【分析】流程分析:

利用黄铜矿与石英砂、空气混合焙烧得到冰铜(mCu2S•nFeS),继续焙烧得到气体SO2(大气污染物需要用纯碱溶液吸收)、熔渣及泡铜,其中熔渣经过硫酸溶解过滤除去不溶于酸的SiO2和含有Fe2+、Fe3+、Al3+的酸性溶液,利用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分离得到氢氧化铁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氧化铁,泡铜与Al通过铝热反应得到粗铜,再利用电解得到精铜,据此分析解题;

(1)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