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校本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14196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80.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校本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校本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校本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校本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校本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校本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校本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校本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校本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

辛亥革命的爆发

B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罗斯福新政

C

英国等完成工业革命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

资本主义世界出现1929年的大危饥

苏联工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6.下图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服装五花八门,有西服,有粗布大衫,有旗袍,学生装在青年人中成为文化教养的象征,而仿照欧洲风格的裙子也流行于大城市中。

材料反映出近代社会生活的特征是

A.欧风美雨B.西学东渐C.洋为中用D.中西合璧

7.午战争后,“剪发易服”行动不断推进,服饰西方化潮流刺激了西装面料的进口,传统面料销量日减。

为此,立宪派也日益注重倡导中式服装。

“剪发易服”与“国货运动”并行的主要原因是

A.服饰西方化潮流引发利权之争B.剪发与维护清朝统治之间的矛盾

C.易服与保存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D.立宪派以剪发易服推进宪政改革

8.代建筑作为承载人类文明的物质载体,是古代政治、经济、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反映。

我国北方四合院一般依东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布局是分居四面的北房、南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

依照古代宗法礼仪观念长辈应居住在

A.南向北房B.东厢房C.西厢房D.北向南房

9.1885年的上海外滩公园明示游览规则,条款规定:

“一、脚踏车及犬不准人内;

……三、禁止采花捉鸟巢以及损害花草树木,……四、不准人奏乐之处;

五、除西人之佣仆外,华人一概不准人内……”。

对此现象的反思应该是

A.形成平等观念B.外争权益,内省公德

C.树立规则意识D.口诛笔伐,愤懑宣泄

10.19世纪60年代,上海等地逐渐形成了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洋泾浜英语,下表是洋泾浜英语示例。

据此,这一时期上海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有

英语

Sandwich

Beer

Telephone

Engine

Dollars

commission

洋泾浜英语

三明治

啤酒

德律风

引擎

大拉斯

康密兴

词意

夹肉面包

麦制酒

电话

发动机

外币

佣金

①英语开始在当地流行②生活方式受到西方影响

③引进了西有工业革命成果④汉语受到严重冲击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11.清末的上海,“无论其为官为商为士为民,但稍有赢余,即莫不竞以衣服炫耀为务,即下至娼优隶卒,就其外貌观之,俨然望族之家。

”民国初年,这种社会现象较之清末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种变化表明当时

A.服饰的西化现象逐渐风靡上海B.政治变革促进了经济的空前繁荣

C.上海社会等级观念日益淡化D.攀比之风盛行导致社会风气败坏

12.近代中国交谊舞最初还局限于上流社会的少数人,但到20世纪20年代初,跳舞之风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兴起。

早年认为男女合群手舞足蹈“男女杂沓,大败风纪”“与中国美俗良法有所背离”避而不观的中国人,随跳舞潮流由临海一带向内陆澎湃涌来,其旧有之念渐次华离犋碎(支离破碎)。

A.西方生活方式冲击了国人的传统观念B.儒家的传统观念被国人完全抛弃

C.辛亥革命使民主平等思想深入人心D.国人接受西方生活方式全盘西化

13.下图为《民国时期的新式婚礼》照片。

这种新式婚礼的出现,是因为

①洋务运动的诱导②西方文明的传入③义和团运动的推动④辛亥革命的影响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

14.1908年《图画新闻》中载有一份衙门堂审记录:

“(女子严阿苏与男子梁海相识,路上相遇,因邀同行,为巡士抓获)官问:

何时与梁相识?

阿苏回:

在途中相识,我中意他!

官问:

此事汝母知否?

此不干母亲事,且母亲亦任我自由择配。

官斥二人:

汝不凭媒妁之言,青年男女居然同游,有伤风化……判将分别收押,听候核办。

”对此记录分析正确的是

①西风东渐,青年男女思想日益解放②晚清官员思想保守,愚顽不化

③新旧思想和风俗习惯杂陈④军阀政府沿袭旧风俗旧制度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5.近代著名报纸《申报》曾刊文评论时事:

“各女工种种丑态,招摇过市,全不避人,廉耻扫地矣。

”“男女相淆,已非风俗之正。

”上述评论反映出

A.近代工业冲击了传统观念B.近代工业促进报刊业繁荣

C.雇佣关系开始出现D.实现了男女之间的平等

16.1919年,某新潮社社员暨《新潮》杂志主要撰稿人在面临个人婚事抉择时看重八字、命书,认为“这些命书,无论然否,要之我的婚事,乃听其主持,不得不看为一生绝大的纪念品”。

该事例说明

A.新潮社是一个保守社团B.新式青年仍可接受传统婚俗

C.国人尚未认同西式婚俗D.八字、命书决定时人的婚姻

17.1902年《大公报》刊登了中国第一则征婚广告,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赞扬者称其为“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广告”;

批评者认为“观其口气,大有以中国伟人自居之意,实际上只不过是一个口谈维新的庸人罢了。

……当今之世,不仅男择女,女也有择男的权利”。

这表明当时中国

A.男女的婚恋观不同B.自由恋爱得到普遍认同

C.男女地位基本平等D.婚恋传统受到西学冲击

18.“自同光以迄宣统,妇女服饰,以上海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及全国。

富贵之家,莫不尤而效 

之,其人辄顾影自怜,私心窃喜,贫贱者亦步趋恐后。

”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女性审美观念发生变化B.外来文化被广泛接受

C.上海开近代风气之先D.近代社会发生剧烈变革

19.自女子放足后,适合三村金莲的弓鞋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而代之以布鞋、胶鞋、皮鞋,其中洋式皮鞋尤为京津女子所喜爱。

女鞋需求的增多催生出了专门卖女鞋的坤鞋店,1930年代以后逐渐与男鞋合卖,“只以鞋履论,到此男女始真平等”。

这体现了当时

A.妇女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B.民众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C.辛亥革命的影响较为深远D.男女平等成为社会新风尚

20.下表是民国初年私人开办的部分女子学校,据此可知

学校     地点  特色

中央女校北京设有六个年级,分为工艺组、纺织组等

神州女校上海设国文、国画等专修科,毕业生大多致力于政教的发展

女子法政学堂上海以培养妇女参政人才、储他日议院之选为学宗旨

A.辛亥革命后民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B.社会转型过程中守旧势力依然强大

C.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普遍的提高D.妇女得以从传统文化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21.1958—1962年间,上海家庭妇女参与工业生产景象盛行一时,短时间里,大量妇女走出家门,成为新生的劳动力大军。

这反映了当时

A.中国工业化进程加速B.妇女冲破家庭参与社会劳动实现了男女平等

C.妇女获得了独立的经济地位D.劳动力资源无法满足工业生产需求

22.下表为20世纪中后期中国青年人择偶标准的变迁(单位:

%)

择偶标准

1948—1966年

1967—1976年

1977—1986年

1987—1996年

家庭出身、社会关系

26.6

28.8

12.65

15.6

本人成分、政治面貌

30.5

23.5

15.5

13.9

学历

10.6

11.7

12.6

25.3

职业

17.8

25.8

28.2

40.7

籍贯

4.2

4.9

6.7

4.1

从表中可以看出

A.其侧重点经历了政治出身——经济利益——学历学识的演变历程

B.时代变迁使择偶标准向个人能力倾斜

C.大众择偶标准的盲从心理较重

D.改革开放后对家庭出身和政治面貌的关注度呈持续下降趋势

23.民国三十六年结婚证上证词:

“喜今日嘉礼初成,良缘遂缔。

诗咏关雎,雅歌麟趾。

瑞叶五世其昌,祥开二南之化。

同心同德,宜室宜家。

相敬如宾,永谐鱼水之欢。

互助精诚,共盟鸳鸯之誓。

此证!

”下列对这张西安政府机关刊印的结婚证评论正确的是

A.用语明显受白话文运动的影响B.体现了中国婚姻制度的进步性

C.语言文雅遭到日军敌视和查禁D.由陕甘宁边区政府民政厅颁发

24.近代以来,传统的消费等级观念被打破,形成了“等威不能辨,贵贱不能别”的局面。

道学之士惊叹当时的社会“凡事任意僭越。

各处皆然,沪上尤胜”。

造成上述变化的因素包括

①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②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

③近代中国社会政治文化运动的变革④近代中国社会中的等级观念被消除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25.近代中国交谊舞最初还局限于上流社会的少数人,但到20世纪20年代初,跳舞之风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兴起。

26.“在只有邸报的年代,怀疑官方记载的人们只能如鲁迅先生所说,到野史杂说中探求真相。

而晚清近代化报刊的出现改变了这一传统格局。

”材料认为近代报刊

A.取代政府成为社会的评判法官B.迎合民众多方了解信息的需求

C.剥去了朝廷官方活动的神秘面纱D.实际是社会上野史杂说的汇编

27.冯自由《革命逸史》载:

“武昌革命军兴,清吏张鸣岐、龙济光、李准等初负隅白固,讵(表示反问)沪电谣传‘京陷帝崩’四字,港粤各报相率登载,全城人士欢声雷动。

张督知人心已去,无可挽救,始仓皇出走,龙、李遂卑辞乞降。

使广东省城,得以不流血而获光复者,报纸之力为多焉。

”材料反映报刊对辛亥革命的主要作用是

A.传播革命思想,赢得群众支持B.制造声势,加速革命进程

C.革命运动迅速波及全国D.使清政府统治空前孤立

28.1861年,由英国商人在上海创办的中文报纸《上海新报》在其创刊号上发布启事:

“开店铺者,每以货物不销,费用多金刷印招贴,一经风雨吹残,或被闲人扯坏,即属无用……似不如叙明大略,印人此报,所费固属无多,传阅更觉周密。

”这说明外资报刊促进了中国

A.商品市场扩大B.经济结构转型C.商业广告创制D.推销技术革新

29.晚清上海的报刊上,曾展开过一场有关于俭与奢问题的讨论。

其中,有人认为“裕国足民之道,不在乎斤斤讲求崇尚节俭,盖自有其道也。

此道若得,则上下皆富矣,何至有患贫之时?

区区节俭又何足道哉?

”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应该是

A.西式生活方式传入的影响B.传统观念受到洋务思想冲击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D.节俭传统不利于国货的销售

30.1895~1911年中国创办报刊1520余种,其中政论性报刊约占88%,就连素为商业性报纸的《申报》也要经常发表与政治相关的文章。

这折射了当时中国

A.列强入侵阻碍经济发展B.政治变革备受关注

C.放弃了实业救国思想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1.清咸丰年间的《上海新报》曾登载:

“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

”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后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

由此可推论出上海创办报纸的目的是

A.娱乐大众B.传播商业信息C.宣传政治主张D.报道国内外大事

32.“自同光以迄宣统,妇女服饰,以上海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及全国。

富贵之家,莫不30.从1883年8月1日起,英商上海自来水公司杨树浦水厂正式对外供水。

然而,当时却有种种谣传,说自来水管上有两龙相斗,还说自来水管接近煤气管,水里有煤毒,以致一些中国市民乃至官员都不敢饮用自来水。

但自来水在租界普遍使用后,城乡居民也希望用上自来水。

对这一历史现象解释最接近历史本质的是

A.社会生活习俗受西方影响B.社会陋习已经彻底的革除

C.对科学新知随实践而改变D.城市居民容易接受新事物

33.1930年代初,国民党广州党部发行了一本名为《风俗改革从刊》的书,书中写道:

“每届废历岁幸云暮,腊鼓摧残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忙个不的办‘年货’:

有钱固兴高彩烈,无的也勉为凑趣……:

熙来攘往,络绎于途,以有用之金钱,作无谓之消耗,即令罗掘俱穷,当衫当裤,也要求‘顾住体面’,做到‘年晚煎堆,人有我有’。

这种无意识的举动,真是愚不可及。

”这在本质上反映了

A.民间传统的力量实在强大B.过旧历新年是落后的行为

C.政府并没有完全禁止旧历D.普通民众按旧历规划生活

34.1905年天津《大公报》发表文章说:

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即如那名山胜水、……各种景致、各种情形……种种事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

电影……实在是欧美各文明国学问美术进化的一种大表记。

……要说顶有意味,更是那讽劝讥诮的故事,叫人看了,能够刺激国人的神经,感到人的善念。

文中作者认为

A.电影兼具娱乐、开阔视野和教育国人的作用

B.电影广泛地影响着广大民众的生活方式

C.电影作为新兴娱乐方式一开始就受到国人的欢迎

D.电影已成为大城市中重要的娱乐形式

35.历史在生活中出处可见。

如央视六套电影频道的官方网址是“www.m1905.com”,其中“m”为“movie”简写,那么“1905”的寓意是

A.这一年中国拍了第一部电影B.这一年世界电影传入中国

C.这一年是世界电影诞生的年份D.这一年中国影片第一次获得国际荣誉

3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发生明显变化,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整体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理想价值观与世俗价值观、精神价值观和物质价值观各自形成了一种张力关系。

发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结构的变迁和经济结构的转轨B.改革开放后文化开放和文化碰撞

C.人民主体意识的觉醒D.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37.延安电影团的代表作品有《延安与八路军》(1939)、《白求恩大夫》(1939)、《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1942)。

延安纪录电影学派所形成的纪实风格,对中国电影产生的重要影响,在1949年以后的故事片中才得以发挥。

由此可见,延安纪录电影学派

A.是抗战时期电影的主力B.记录了全民族抗战的图景

C.深刻影响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D.是抗日根据地自主研发的产物

38.1915年,洛克菲勒基金会着手创办北京协和医学院。

该学院全部采用英文教学,按照美国优秀医学院的标准,为教师提供世界水准的丰厚工资和福利保障。

北京协和医学院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有利于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B.改善了中国的医疗卫生状况

C.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D.有助于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

39.宋延斋在《蒲圻乡土志》里记载:

“民国元年、二年来,茶价与麻价互涨,财力既裕,居民遂奢僭无等……农民亦争服洋布”,中产之家更是“出门则官纱仿绸不以为侈”,“一般青年均羔裘如膏矣”。

与这一记载相关的主要因素是

A.民主共和观念的冲击B.崇洋媚外思潮的影响

C.商品经济的较快发展D.进口的商品价廉物美

40.在1896年至1911年间,中国新建铁路9000余公里,增长迅速,其资本构成见下图。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国交通运输完成近代化 ②清政府重视铁路交通事业 

③甲午战争后外国资本输出加剧 ④政府禁止民间资本参与铁路修筑

A.①③B.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41.1874年,法国人米拉在中国引进了日本人力车,车身一律漆成黄色,故又名黄包车。

在20世纪20至30年代,它的数量远超过汽车,达到五六万辆之多,在城市中来往穿梭。

材料从侧面反映出

A.黄包车较大提升了市民生活水平B.黄包车促进了中国文通的近代化

C.日本对华经济侵略始于明治维新D.近代中国的交通业发展比较缓慢

42.1924年12月,北京电车公司成立,但开业当天出现数千名人力车夫阻止电车通行的现象。

《申报》对此进行报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最后电车公司交3万元救济贫民平息了事端。

此事说明

A.近代化受传统观念的重重阻挠B.大众传媒能在近代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C.近代化不可避免地会激化矛盾D.化解社会矛盾是大众传媒的职责所在

43.下图的滑稽画载于民国元年上海《时事新报》附送品《时事新画报》上。

它是为配合“耳闻”但未“目睹”文字叙述的应景之作,是“画”出来的,反映了生活百态。

该画

A.直接反映出上海受到革命思想影响B.说明民国初年的交通工具主要是汽车

C.是民国初年社会生活质变的有力证据D.从侧面反映了中国交通事业的转型

44.19世纪末《申报》报道:

“(洋人在中国开矿时)惟是中国之人惑于风水者众矣,倘有开矿之举动,则曰是山也,或有关乎某处之来龙,是川也,或有碍于某处之地脉,多方阻挠,不使其兴工。

”该现象反映出

A.盲目排外成为社会主流B.风水理论成为反洋工具

C.民族工业步履维艰D.中西文明激烈碰撞

45.20世纪初,戏剧是当时影响最大的大众传播媒介之一,而在亚洲,刚刚兴起的话剧尤为其盛,它的教化力量、感召力量在一些人心目中甚至被放到了与宗教相类似的地位。

下列关于中国话剧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话剧是由中国传统戏剧演变而来的B.话剧成为近代传播新思想的载体

C.中国话剧在新文化运动前已经兴起D.话剧成为近代爱国宣传的重要阵地

46.清末的上海,“无论其为官为商为士为民,但稍有赢余,即莫不竟以衣服炫耀为务,即下至娼优隶卒,就其外貌观之,俨然望族之家。

47.电视机以前体积大、质量重,大多数都放在电视机柜里,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电视机迅速实现瘦身,很多普通家庭都把它挂在墙上,电视机没了以往的“厚重”,以往的“厚重”机型几乎无人问津。

这可以反映出

A.新时期国人逐渐倾向于高消费B.“厚重”机型已无其观看意义

C.中国电视制造已走在世界前列D.“时尚”成为国人的一种追求

48.1978年后的最初几年里,香港和广东之间的交际语言是粤语,然而到1980年代末时,普通话渐渐成了新的通用语言。

这种语言上的变化反映了

A.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化B.广东和香港间的经济交往密切

C.对外开放的范围不断扩大D.说普通话已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二、非选择题

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朝是一个与辫发纠缠在一起的朝代。

单是男人头上盘旋的一条辫子,其存废留剃就与清王朝的政治命运紧密相连。

……明末清初易代之际,由满、汉战争而引发的“剃发”、“留发”的发式之争,虽然最后以清王朝的军事胜利而告终。

……然而为挑战清王朝剃发令,很多民众起义也都发布了蓄全发令。

“起义”与“蓄发”结合的历次反抗,发展到近代时期以太平天国为顶峰。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曾颁布“蓄发令”,辫发被太平天国赋予阶级性、民族性等多重含义,成为农民起义军反抗统治者的口号和目标。

——摘自侯杰《剃发·

蓄发·

剪发——清代辫发的身体政治史研究》

材料二戊戌维新期间,康有为进呈《请断发易服改元折》以“辫发长重,行动则摇,误缠机器,可以立死。

……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

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

……且垂辫既污衣,而篱发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

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遭戏侮,斥为豚尾,去之无损。

”为言,力主“断发”。

……辫子是一束头发,然而他又维系着家家户户同王朝和传统的一种历史联系,因此剪辫子与否不啻是一种严肃的政治抉择。

……剪辫与否本身不会给社会生活带来多大影响,但在近代中国它显然又带有观念变革的意义。

孙中山割辫子于广州起义失败之后,显示了一个革命先行者同王朝的决裂。

黎元洪割辫于武昌起义的枪口逼迫之下,显示了一个旧官僚在推拽之下的政治转折。

袁世凯割辫于就任民国大总统前夕,显示了一个“名义上是共和主义者,但内心却是专制君主”的人舍鱼而取熊掌的权衡。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辛亥革命最大的结果是创立民国,但是民国并没有名副其实,因为中国缺乏一个能支撑民国的社会基础。

所以我说辛亥革命达到了三个实质性成果,第一是剪辫,我虽然说他在1914年还有很多人没有剪,但毕竟大部分人剪了,留辫子已经是少数,剪掉辫子是多数的,所以剪辫子应该说是实现了。

第二是易帜,旗换了,黄龙旗换成了别的旗。

第三就是改历,以前是农历,现在是阳历了,农历虽然还在用,双历并存。

——摘自傅国涌《大变局中的小辫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出现的“剃发”、“蓄发”之争所代表的政治含义。

(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不同的历史人物有关“断发(剪辫)”的主张和行动的出发点有何不同?

清朝以来辫发的变化体现了怎样的时代变迁?

(10分)

(3)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从社会史观的角度分析“辛亥革命三个实质性成果”的历史意义。

(9分)

2.(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近代第一次留学潮形成于20世纪初年。

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出现了“留日热”,1905年留日学生猛增到8000多人,1906年又上升到1万多人。

在“留日热”的影响下,也有少量的留美生、留欧生出国深造。

材料二第二次留学潮和第一次留学潮间隔仅10年左右,就在五四运动时期出现了。

这次留学潮以留美、留法、留苏为中心,当然留英、留德、留日等也有较大的发展。

1925年,美国的外来留学生约7500多人,中国留学生则多达2500多人,占1/3。

五四前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兴起,许多青年试图寻求一种“劳工神圣”式的具有共产主义色彩的社会蓝图;

许多青年认为法兰西是自由民主的发祥地,梦想到法兰西去实际体验一下。

1926年前后,在苏联学习的中国留学生有1600多名。

他们基本上是学习革命理论和军事知识,旨在为中国培养革命栋才。

——据李喜所《中国留学通史》等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