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30 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13779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72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点30 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考点30 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考点30 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考点30 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考点30 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点30 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考点30 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30 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点30 物质的鉴别鉴定推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铁粉、木炭粉、氧化铜粉末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AD

7.(2016·

福州)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A.硬水和软水——观察颜色

B.氯化钾和氯化铵——氢氧化钠

C.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点燃闻气味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灼热的氧化铜

8.(2016·

雅安)只需要一次实验就能将H2SO4、NaCl、NaOH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来的是()

A.纯碱溶液B.稀盐酸C.硝酸银溶液D.石蕊试液

9.(2016·

乐山)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仅通过观察和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不能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的是

A.NaOH、Ca(OH)2、HCl、K2CO3B.NaCl、BaCl2、CuSO4、NaOH

C.Ba(OH)2、NaCl、Na2SO4、Na2CO3D.AgNO3、HCl、Na2CO3、CaCl2

10.(2016·

广州)下列除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实验操作

A

MnO2(KClO3)

溶解、过滤

B

CO2(CO)

O2

点燃

C

KCl(KOH)

稀H2SO4

蒸发结晶

D

铁粉(碳粉)

稀HCl

过滤

11.(2016·

兰州)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A.灼烧法鉴别棉花和羊毛

B.观察颜色鉴别FeCl2溶液和FeCl3溶液

C.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D.白醋鉴别苏打和小苏打

12.(2016•邵阳)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所选试剂错误的是(  )

试剂

物质

杂质

A

炭粉

铁粉

稀盐酸

B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灼热的氧化铜

C

氯化钾固体

二氧化锰

D

氧化铜

氧气

 

13.(2016•盐城)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中正确的是(  )

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O2、CO2、N2三种气体

B.用水鉴别CuS04、NaOH、NH4NO3三种固体

C.用灼烧的方法鉴别木炭粉、CuO、Fe3O4三种黑色粉未

D.用酚酞溶液一次性鉴别H2SO4、KOH、NaCl三种溶液

14.(2016·

怀化)下列各组常见物质的区别方法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点燃,再闻气味)

B.蒸馏水与食盐水(看颜色)

C.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加酚酞试液,看颜色)

D.白酒和食醋(闻气味)

15.(2016·

孝感)下列四组物质,从左至右都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如:

a+b—反应b+c—反应c+d—反应)

a

b

c

d

CO2

NaOH溶液

CuSO4溶液

Fe

稀盐酸

Na2CO3溶液

CaCl2溶液

AgNO3溶液

BaCl2溶液

稀硫酸

Fe2O3

Zn

NH4NO3溶液

Ca(OH)2溶液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

16.(2016·

苏州)鉴别下列各组物质,不能达到目的是()

A.空气与二氧化碳;

带火星的木条B.面粉与玉米粉;

碘水

C.铜绿与二氧化锰;

看颜色D.酒精与白醋;

闻气味

17.(2016·

资阳)为检验某混合气体成分做了如下实验:

将一定体积的该混合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石灰水无明显现象,气体总体积减小;

把剩余气体导出后,可以在氧气中燃烧,燃烧产物能使白色硫酸铜粉末变蓝。

则原混合气体的成分可能是()

A.HCl和COB.HCl和H2C.CH4和CO2D.CO2和CO

18.(2016·

永州)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待鉴别物质

CuO和木炭粉

观察颜色

白酒和白醋

闻气味

羊毛和棉花

灼烧并闻气味

NH4Cl和KCl

加热石灰研磨,闻气味

19.(2016•天津)下表中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

20.(2016•无锡)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NO3、CaCO3、NaOH、CuCl2、NaCl和C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蓝色溶液B中阳离子只有Cu2+

B.无色溶液A中一定有NaOH

C.原固体粉末一定有NaCl

D.原固体粉末一定有CaCO3、NaOH、NaNO3、CuCl2和Ca(NO3)2

21.(2016·

荆州)要将KCl、MgCl2和BaSO4的固体混合物逐一分离开来,加入的试剂及顺序正确的是()

A.水、AgNO3溶液、稀硝酸B.水、NaOH溶液、稀盐酸

C.水、KOH溶液、稀盐酸D.水、KOH溶液、稀硫酸

22.(2016•无锡)只用下列鉴别方法不能把待鉴别物质区分开的是(  )

鉴别方法

软水、硬水

分别滴加肥皂水,搅拌,观察产生泡沫多少

棉纤维、羊毛纤维

分别点燃,闻燃烧产生的气味

氯化钠溶液、稀盐酸

分别滴加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氯化钾溶液、硫酸钠溶液

分别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观察现象

23.(2016·

扬州)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都正确的是(  )

序号

物质

杂质

试剂

操作

Cu(NO3)2溶液

Cu

过滤

Na2CO3

NaHCO3

盐酸

结晶

HCl

洗气

24.(2016•湘西)下列物质鉴别的方法中,不能区分开来的是(  )

A.用燃着的木条区分二氧化碳和氮气

B.用洁净的铁丝区分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C.用观察法辨认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固体

D.用盐酸区分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

25.(2016•玉林)下列各组溶液,只用组内物质不能鉴别的是(  )

A.NaN03KClNa2CO3HCl

B.HClNa2CO3K2SO4BaCl2

C.MgSO4KOHKNO3CuSO4

D.KOHMgCl2H2SO4NaCl

26.(2016•武汉)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关于该转化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丙是碳酸钠,乙是氢氧化钠,则甲是硝酸钠

B.若甲、乙、丁都是氧化物,则丙一定是碳酸钙

C.甲、乙、丙、丁之间的转化可以全部通过复分解反应实现

D.若甲、乙、丙、丁均含有同一种元素,且乙可用来灭火,则丙一定是单质碳

27.(2016·

聊城)某气体由氧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面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震荡,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对气体组成的推断正确的是(  )

A.可能只有氧气一种气体

B.可能只有甲烷一种气体

C.三种气体一定都存在

D.一定是氧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28.(2016•岳阳)下列关于物质的鉴别、除杂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实验目的

试剂或方法

鉴别FeCl3、NaCl、NaOH、MgCl2四种溶液

不另加试剂

鉴别CaCO3、NaOH、NaCl、NH4NO3四种固体

除去MgCl2溶液中少量的CuCl2

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过滤

除去N2中的少量O2

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29.(2016·

宜昌)下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

则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甲是H2、乙是O2

B.甲是HNO3,丙是NaNO3

C.乙是CO,丙是CO2

D.乙是Cu(OH)2、丙是CuSO4

30.(2016·

河南)X、Y、Z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符合要求的X、Y、Z依次为

A.Cu、CuO、Cu(OH)2B.C、CO、H2CO3

C.CaO、Ca(OH)2、CaCO3D.H2O2、H2、H2O

31.(2016•荆门)甲、乙、丙三种物质只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的是(  )

CO

NaOH

Na2SO4

CuO

Cu(NO3)2

H2SO4

H2

H2O

32.(2016·

桂林)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检验Cl﹣

先加AgNO3溶液,再加稀HNO3

检验CO2

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检验O2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检验NH4+

加NaOH溶液,微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生成的气体

33.(2016·

桂林)小明向盛有盐酸和MgCl2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为判断反应后溶液的成分,他分别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a于试管中,用下表中的试剂进行实验,相应结果错误的是(  )

现象和结论

Zn粉

有气泡产生,则溶液a一定MgCl2

CuO粉末

无明显现象,则溶液a一定有两种溶质

无明显现象,则溶液a可能有NaOH

有蓝色沉淀,则溶液a一定有两种溶质

34.(2016·

哈尔滨)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需区分的物质

实验方法

蒸馏水与5%过氧化氢溶液

①伸入带火星的木条②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生铁与钢

①用磁铁吸引②加入到硫酸铝溶液中

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

①点燃后用手指挤压灰烬②观察颜色

食醋与糖水

①闻气味②测pH

35.(2016•遵义)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方案错误的是(  )

A.用水鉴别炭粉和二氧化锰

B.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白酒和白醋

C.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D.用相互刻画的方法鉴别黄铜片和铜片

36.(2016·

丹东)用括号内试剂不能一次性将组内物质鉴别出来的是(  )

A.固体:

NaOH、NH4NO3、NaCl(水)

B.液体:

稀盐酸、H20、Ca(OH)2溶液(石蕊溶液)

C.固体:

ZnSO4、CaC03、KCl(水)

D.液体:

Ba(NO3)2溶液、MgCl2溶液、K2CO3溶液(稀硫酸)

37.(2016•遵义)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方案错误的是(  )

38.(2016·

丹东)类推是化学中常用的学习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是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类

C.厨房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汽油去油污利用的也是乳化作用

D.点燃H2和02的混合气体可能会爆炸,则点燃CH4和0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

39.(2016·

Ba(NO3)2溶液、MgCl2溶液、K2C03溶液(稀硫酸)

二、填空、简答题

长沙)有A、B、C、D、E、F、G七种不同化合物,它们有如右圈所示的反应关系(图中的“一”表示相连两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图中的“→”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己略去)。

若A能与B、D、F分别反应,C、G、E能顺时针转化,B、F、D又分别能转化生成C、G、E。

已知:

B和D;

C和E;

F和G分别为相同类型的物质,A是胃酸的主要成分,F为红色固体。

请写出:

(1)F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C→G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1)Fe2O3

(2)CaCO3+2HCl==CaCl2+H2O+CO2↑或CaCO3高温CaO+CO2↑

2.(2016·

福州)请同学们搭乘“化学地铁”一起畅游物质世界吧!

如图5所示,列车上的物质可与各站的对应物质发生一步进行的反应,方可驶向下一站。

“2—5号站”各站的对应物质

属于不同类别的纯净物。

⑴若列车上的物质为“碳酸钠溶液”。

①列车途经“1号站”时,若指示剂为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色。

②列车途经“2号站”时,若氧化物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NaHCO3)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列车途经“3号站”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一个)。

⑵“碳酸钠溶液”列车抵达“4号站”时,将列车上的物质更换为“稀盐酸”后出发。

①与“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都能反应的“4号站”的对应物质为(填一种)。

②“稀盐酸”列车途经“5号站”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一个)。

③“稀盐酸”列车途经“1、2、3号站”时,原“碳酸钠溶液”列车途经某站的对应物质必须更换为(写一种物质),“稀盐酸”列车方能走完。

⑴①蓝②Na2CO3+H2O+CO2==2NaHCO3③Na2CO3+Ca(OH)2==CaCO3↓+2NaOH⑵①AgNO3②Fe+2HCl==FeCl2+H2↑③CuO

3.(2016·

达州)有A,B,C三种物质,已知A是一种氯化物,B是一种酸,C是一种碱.图甲表示A、B、C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的实验现象,请回答:

(1)D的化学式为      ;

(2)A、B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原因是      ;

(3)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将一定质量镁、锌两种金属同时放入A溶液中充分反应,过滤、滤液为无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为      (写粒子符号);

(5)若M、N分别为铁和锌中的一种,分别与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B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M为      ,反应结束后只有一种金属有剩余,则剩余金属为      .

(1)BaSO4

(2)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3)Ba(OH)2+CuCl2=BaCl2+Cu(OH)2↓(4)Mg2+(5)锌铁

4.(2016•临沂)现有甲、乙、丙、丁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稀HCl、稀H2SO4、BaCl2溶液、Na2CO3溶液中的一种,已知甲+乙→无明显现象,乙+丙→白色沉淀,丙+丁→白色沉淀,甲+丁→无色气体;

BaCO3、BaSO4难溶于水.试回答:

(1)丁物质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2)写出乙和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甲和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Na2CO3

(2)BaCl2+H2SO4═BaSO4↓+2HCl(3)Na2CO3+2HCl═2NaCl+H2O+CO2↑

5.(2016·

天津)在下列转化关系中,各物质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甲、乙、丙属于单质,A为黑色固体,C属于盐。

甲+乙

甲+丙

A+D

C+B

C+E

Cu(OH)2↓+NaCl

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式表示:

乙;

B。

(2)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

(1)H2H2O

(2)2Cu+O2△2CuO

(3)CuCl2+2NaOH=Cu(OH)2↓+2NaCl

6.(2016·

菏泽)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各物质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I)B的化学式为____,反应④属于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2)A是一种常见的钠盐,它的一种俗称是_________;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Ca(OH)2化合反应

(2)纯碱或苏打2NaOH+CO2==Na2CO3+H2O

7.(2016•广安)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黑色固体单质,G为紫红色固体单质,B为红棕色粉末,H为蓝色的硫酸盐溶液.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      ,H中溶质的化学式      .

(2)反应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反应①~③中为置换反应的是      (填序号).

(4)写出稀盐酸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Fe2O3;

CuO

(2)Fe+CuSO4═Cu+FeSO4

(3)①③(4)Fe2O3+6HCl═2FeCl3+3H2O

泰州)A~I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一”,表示相互之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

其中,A、C、F、H含相同金属元素且所属物质类别不同,H、I类别相同;

A、B为金属单质,B为紫红色;

C、D为氧化物,C为红棕色固体;

G溶液呈蓝色,E的浓溶液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1)C的化学式_______;

E的化学式_______。

(2)F溶液的颜色_______;

I所属物质类别是_______。

(3)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反应①_______;

反应④_______。

(4)在①②③④四个反应中,未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反应。

(1)Fe2O3H2SO4

(2)黄盐

(3)①3CO+Fe2O3高温2Fe+3CO2④H2SO4+CuO==CuSO4+H2O

(4)分解

9.(2016•枣庄)A、B、C、D、E分别是锌、硫酸、氢氧化钡、硫酸铜和碳酸钠五种物质中的一种,如图所示:

“﹣”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够发生反应,其中D的溶液呈蓝色,A与B反应生成的气体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1)D的化学式是      .

(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

(4)下列可以替代E的是      (填序号)

①氯化铜②氢氧化钾③银.

(1)CuSO4

(2)Na2CO3+H2SO4=Na2SO4+CO2↑+H2O

(3)②

10.(2016•烟台)如图中的物质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他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甲与A溶液反应得到浅绿色溶液;

A、B发生中和反应,产物之一是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

C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且C的溶液与D的溶液反应可得到B;

C的溶液与乙的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乙与丙两种溶液反应生成两种不同颜色的沉淀.请回答:

(1)甲的化学式是      ;

D的化学式是      .

(2)欲通过一步实验证明A、B是否恰好完全反应,需要向A、B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的试剂是      .

(3)E→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乙与丙两种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Fe;

Na2CO3

(2)酚酞溶液

(3)CaO+H2O=Ca(OH)2(4)BaCl2+CuSO4═CuCl2+BaSO4↓

东营)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

虚线圈中的两种物质类别相同。

A的浓溶液有吸水性,在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

C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D广泛应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

E的水溶液为浅绿色,F可与生石灰、水配制成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

A的稀溶液与G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与H。

(1)写出化学式:

B________,F________。

(2)写出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A的稀溶液与G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F转化为E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

(4)分类观是化学的核心观念之一。

以上8种物质有涉及到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