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综合题精选训练 200806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132195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综合题精选训练 200806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一地理综合题精选训练 200806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一地理综合题精选训练 200806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一地理综合题精选训练 200806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一地理综合题精选训练 200806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综合题精选训练 200806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一地理综合题精选训练 200806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综合题精选训练 200806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地理综合题精选训练 200806含答案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此时P半岛的盛行风为_______,该风的成因是_______,在该风的影响下,该季节P半岛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

(2)形成A洋流的风是_______。

(3)此季节北印度洋洋流的流向为_______(填“顺”或“逆”)时针方向。

(4)从洋流的性质看,B洋流属于_______。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

201l~2013年汛期,包括北京在内的许多南北方城市都不同程度发生了内涝,造成损失。

下表为北京市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的相关数据比较(单位:

mm),如图为城市水循环示意图。

年平均降水量

转化为径流的总降水量

转化为地表径流的降水量

转化为地下径流的降水量

年平均蒸发量

城市中心区

675

405

337

68

270

郊外平原区

644.5

267

96

171

377.5

(1)比较北京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年降水量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2)从表中数据变化推断北京城市中心区易发生城市内涝的成因。

(3)城市内涝与水循环的哪个环节关系最为密切,并据此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6.读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全球海洋表层洋流构成了分别以___________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在中低纬海区,北半球的大洋环流按_____________(顺/逆)时针方向运动。

(2)在A海区,海轮_________(向南/向北)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其原因是__________。

该处有著名渔场,请简述该渔场成因_______________。

(3)一般在南北回归线的大陆中西部为___________气候,该气候一直延伸到大陆西岸沿海地区,主要是因为沿岸有寒流的_______作用。

(4)冬季,北印度洋海区洋流按__________(逆/顺)运动,此时亚欧大陆上形成的气压中心是________。

7.读“我国某流域地质构造与地貌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②③处可能找到石油、天然气的是________,①处山岭的成因是________。

(2)在流水作用下,图中乙、丙、丁处依次形成的地貌类型有哪些?

(3)如果遇到暴雨天气,丙、丁处最容易形成洪灾的是________;

若在乙处修建一水库,对河口三角洲的主要影响是________(滩涂增速变缓/滩涂增速加快);

湖泊对图中丙、丁两河段径流有调节作用是______段。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6年9月初,G20峰会在杭州(北纬30°

,东经120°

)成功举办,它给杭州带来深刻的变化。

材料二:

下表为杭州多年平均气候资料。

杭州(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雨量(毫米)

39

58.8

81.2

102

114.5

152

128.2

133

155.6

60.5

51.2

34.7

降水天数

12.4

12.3

16.3

15.2

14.6

12.8

13.6

12.6

8.6

8.1

日平均日照时数

(小时)

4.4

4.2

4.5

5.1

5.6

5.4

7.5

7.8

5.2

4.8

材料三:

2016年9月15日台风莫兰蒂登陆福建厦门(北纬24.27,东经118.06),给福建、浙江、江西等地区带来强暴风雨天气。

材料四: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

山西、陕西所在的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厚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1)钱塘江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水循环环节中的_________________环节。

(2)和7月8月相比,G20峰会选择在9月初举行,主要考虑的天气因素是__________(填气温或降水)。

(3)台风就气流状况而言,属于______________(填天气系统类型),莫兰蒂登陆福建厦门时,杭州的风向为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四所示地区中,渭河平原的地质构造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线以北主要自然带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下游地区的主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____________ 

(2)图中①②两处相比,气温日较差大的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

(3)图中A、D两处相比,____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________。

10.读森林雨环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所示森林的环境效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外,森林对城市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作用,对农业生产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作用。

(3)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太阳能,生产有机物。

在雨林中有机物在地表很快分解,这对雨林产生了什么影响?

11.阅读材料和图,完成

(1)~(5)题。

近年来,我国旨在为西部干旱缺水地区募集用于修建水窖所需善款的“母亲水窖·

爱心信用卡”向全国推出。

由于历史原因,西部大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表层不能涵养水源,有干旱缺水山区100多万平方千米,特别是西北内陆和黄河中上游地区,水资源极度紧缺,约有3420万人饮水困难。

区域内有一半多的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贫困人口达2350万。

(1)甲、乙、丙三大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我国西部地区的河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修建母亲水窖,主要是对水循环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环节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增加丁环节水量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水循环原理,如果水资源出现枯竭,除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图一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二为世界海陆分布局部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A气压带与B风带交替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

(2)说出甲、乙两图气压带位置的差异及成因。

(3)简述图二中C海沿岸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13.根据所学知识,在下列关联图空格处填出森林的环境功能.

14.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一水电站大坝下游某水文站在修坝前后测得的该河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

(1)图中A、B、C分别是这条河流水源的补给形式,A是________补给;

B是________补给;

C是________补给。

(2)图中①②两曲线,________是在修坝前测到的。

(3)这条河流位于我国________地区,判断理由是________。

(4)A补给量在汛期时比枯水期时________。

15.读“北半球某地高空的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图中高空等压面凹凸状况,在图中用箭头标出该环流大气运动方向,并画出对应的高空等压面(线)。

(2)判断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的大小关系_______。

(3)丙、丁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地,其对应的天气状况常为_______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地。

(4)判断图中,丙、丁两地之间的风向为_______;

假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_______地。

(5)假若图示环流为海陆风示意图,丙地位于陆地上,丁地位于同纬度海洋上,则图示环流反映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白天或黑夜)。

16.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甲、乙两处的昼夜分布放大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B点的地方时是______时。

乙图中C点的昼长为______。

(2)甲图中以180°

和______(经线)将地球分为两天。

(3)甲图中与北京同一日期的地区共跨了______个时区。

(4)地球公转从甲到乙时C点的昼长不断变______,地球公转的速度逐渐变______。

(5)如果乙图为冬至日,C点为50°

N,则点D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

17.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貌上看甲图是________,乙图是________。

(2)若甲、乙两地貌在丙图中有分布,则其对应为甲在______处分布,乙在______处分布

(3)随河流流速的减弱,河流携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并且有一定的规律:

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

由此判断,甲图中沿A―→B方向物质组成可能是( 

A.黏土砾石粉砂 

B.粉砂黏土砾石

C.砾石粉砂黏土 

D.砾石黏土粉砂

(4)根据图甲,判断沿C→D方面的剖面图可能是( 

(5)下图所示地貌从成因上讲属于_____________地貌,从气候角度该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___________地区。

18.读北半球某地的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由大到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中用箭头标出环流模式。

(3)图中,甲、乙两地之间的风向为________。

(4)假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________地。

若该图表示的是海滨地区晴热白天的热力环流图,则乙地为________(海洋或陆地)。

(5)图中甲地天气为___________ 

(6)甲地比乙地的气温日较差_________(大或小)。

19.读图“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问题:

(1)图中虚线处两个界面的名称:

AB间:

______面、BC间:

______面。

(2)三个圈层名称:

A:

______ 

B:

C:

______。

(3)A、B、C三个圈层中,横波不能通过的是______层,软流层位于______层之中。

20.读下面两图(图1和图2),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和人类活动。

其中大气环流主要分为_________环流和季风环流;

这两类大气环流中,主要影响大陆东岸(部)的是_________环流。

(3)从图1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可知这时北半球的季节是_________,亚洲东部盛行_______风;

印度半岛盛行_______风,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

(5)图2中丙地是_________高原,与高原东西两侧同纬度地区比较,该高原年均气温较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1)AD

(2)规模分布(质地、地表植被等)

(3)CD

(4)观察、识别、描述喀斯特地貌景观及其主要特点,探究其原因

(5)分类并说明理由,合理即可。

例如,分两类,峰林、洪积扇为一类,属于流水地貌;

风蚀蘑菇、沙丘为一类,属于风成地貌。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地貌景观的判读,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由题可知,①处是地表岩溶地貌,表现为峰林、峰丛,奇峰林立,地表崎岖;

冰川分布在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该处是山峰,地势不平坦。

故选AD。

(2)本题考查地貌景观的描述,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地貌景观可从地貌的形态、组成、颜色、成因、规模、分布等方面描述。

(3)本题考查喀斯特地貌的成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一是可溶性的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等,一是要有可流动的显弱酸性的水。

和植被、土壤关系不大。

故选CD。

(4)本题考查此次考察活动的主要任务,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由材料可知,本次考察活动的是地表岩溶地貌和地下溶洞洞穴,所以观察、识别、描述喀斯特地貌景观及其主要特点,探究其原因是此次考察活动的主要任务。

(5)本题考查对地理事物进行分类的能力,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对地理事物进行分类要按照一定的标准,不同的标准可分出不同的类别,​例如,分两类,峰林、洪积扇为一类,属于流水地貌;

2.答案:

(1)海拔高、夏季气温低、有灌溉水源(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等)

(2)AD

(3)南方市场更为广阔、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高原夏菜品质优良) 

(4)表达观点并说明可支持该观点的理由。

如:

应该大力发展高原夏菜的种植,可增加收入,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等。

或不应该大力发展高原夏菜的种植,当地水资源较少,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可导致生态破坏或水资源更紧缺等。

(1)本题考查农业区位条件,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从题中获取信息结合区域特征即可作答。

由题干可知,高原夏菜又称冷凉蔬菜或错季蔬菜,喜欢凉爽的气候环境。

兰州市海拔高、夏季气温低,干燥少雨,病虫害少,部分露天蔬菜在生产中不使用农药,光照充足,夏季凉爽,春夏秋三季均能进行露天蔬菜生产,再加上昼夜温差大,使得高原夏菜产品质量好。

(2)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改造,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地膜覆盖的好处。

农民在菜地上覆盖地膜是为了保持土壤温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AD正确;

覆盖地膜无法改良蔬菜品种和提高土壤肥力,BC错误。

(3)本题考查影响农产品外运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从交通、农产品的质量等方面分析。

因为南方市场更为广阔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以及高原夏菜品质优良,这些都为高原夏菜的南运提供了条件。

故填:

南方市场更为广阔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高原夏菜品质优良)

(4)本题考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旨在考查学生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可赞成和反对。

赞成主要考虑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反对主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

如果赞成,可以从对经济的好处。

发展高原夏菜的种植增加收入,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发展等。

反对的理由是过度发展高原夏菜种植,会因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导致生态破坏或水资源更紧缺等。

3.答案:

A天山 

B祁连山 

C阴山 

D南岭 

E长白山

​本题考查我国山脉的分布,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相关山脉的走向及分布。

读图可知,A山脉、B山脉、D山脉大致呈东西走向,A位于准噶尔盆地与塔里木盆地之间,为天山山脉;

B位于黄土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为秦岭;

D位于湖南省南部广东省北部,为南岭。

C山脉、E山脉为东北-西南走向,C位于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之间,为太行山脉;

E位于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之间,为大兴安岭;

F为西北-东南走向,黑龙江南部,东北平原东北部,为小兴安岭。

4.答案:

(1)西南风 

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成西南风 

高温多雨

(2)东南信风

(3)顺

​(4)寒流

5.答案:

(1)城市中心区降水量多于郊外平原区 

原因:

①城市“热岛效应”使气流上升更加旺盛;

②城市上空排放的大量烟尘,使凝结核增多。

(2)城市土地硬化面积大,雨水下渗量少,使地表积水量增大,超过了排水能力 

(3)环节:

下渗 

措施:

增加城市绿地;

增加透水砖(或增加通透式路面);

改善城市排水系统。

(1)本题考查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年降水量的差异及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形信息能力及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

熟练掌握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年降水量的差异及原因是解题的关键。

从表格中可知,城市中心区降水量多于郊外平原区;

原因:

城市“热岛效应”使气流上升更加旺盛;

城市上空排放的大量烟尘,使凝结核增多。

(2)本题考查北京城市中心区易发生城市内涝的成因,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形信息能力及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

熟练掌握北京城市中心区易发生城市内涝的成因是解题的关键。

从表中可知,城市中心区转化为地表径流的降水量大于郊外平原地区,城市中心区的地下径流的降水量小于郊外平原,说明:

城市土地硬化面积大,雨水下渗量少,使地表积水量增大,超过了排水能力。

(3)本题考查与城市内涝相关的水循环环节及解决城市内涝的措施,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形信息能力及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

熟练掌握水循环环节及解决城市内涝的措施是解题的关键。

城市内涝与水循环的下渗环节最为密切,为解决城市内涝的措施:

​增加城市绿地;

6.答案:

(1)副热带 

顺 

(2)向北 

顺洋流流动方向 

由冷海水上泛(或上升流)形成。

(3)热带沙漠 

降温减湿

(4)逆 

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本题考查世界大洋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获取、解读图示信息及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能力。

熟记并理解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

(1)从图中可以看出,全球海洋表层洋流构成了分别以副热带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在中低纬海区,北半球的大洋环流按顺时针方向运动。

(2)在A海区,洋流向北流动,因此海轮向北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其原因是顺洋流流动方向。

该处的秘鲁渔场为世界著名渔场,该渔场成因为由冷海水上泛(或上升流)形成。

(3)由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知,一般在南北回归线的大陆中西部为热带沙漠气候,该气候一直延伸到大陆西岸沿海地区,主要是因为沿岸有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

(4)冬季,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在东北季风得出吹拂下,洋流向西按逆运动,此时亚欧大陆上形成的气压中心是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7.答案:

(1)② 

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成山岭

(2)冲积扇 

河漫滩平原 

河口三角洲 

(3)丙 

滩涂增速变缓 

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及研究的意义,旨在考查学生阐述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

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掌握河流地貌类型及成因和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1)图中,①处岩层向下凹,所以地质构造为向斜图中②处是背斜构造,是储油构造②。

由于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在地形上反成山岭。

(2)在流水作用下,图中乙位于河流出山口,形成冲积扇地貌。

丙位于河流中游,地形平缓,形成河漫滩平原。

丁处位于入海口,形成河口三角洲地貌。

(3)丙处河道弯曲,水流不畅,容易形成洪灾;

若在乙处修建一水库,对河口三角洲的主要影响是滩涂增速变缓;

湖泊对图中丙、丁两河段径流有调节作用是丁。

8.答案:

(1)海陆间大循环;

地表径流 

(2)气温 

(3)气旋;

东北风(偏东风);

(4)地堑;

温带落叶阔叶林 

(5)(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地理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水土流失产生的泥沙:

在下游河道淤积,(形成“地上河”),使泄洪能力降低,加剧洪涝灾害;

泥沙淤积使下游河道抬升,地下水位升高,当总蒸发量大于总降水量时,易发生土壤盐渍化;

河流含沙量增加,水质变差,进而影响下游生态环境;

补充土壤肥力,为农业提供了深厚、肥沃的土壤;

形成冲积平原(华北平原)、(黄河)三角洲,为人类提供平坦广阔的地形。

9.答案:

(1)C

(2)② 

①为低压中心,多阴雨天气;

②为高压中心,天气晴朗

(3)A 

A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故风力大

本题考查等压线的判读及天气系统的形成。

(1)根据近地面风向斜穿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在北半球向右偏的原则可判断C正确。

(2)图示①处等压线中间低,四周高,为低压中心,多阴雨天气;

②处等压线中心高,四周低,为高压中心,天气晴朗。

晴朗天气,白天削弱作用弱,夜晚保温作用弱,故气温日较差大。

(3)同一幅图上,风力大小取决于等压线的疏密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