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二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128431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5.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下册二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二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二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二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二年级数学下册二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下册二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二年级数学下册二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下册二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数学下册二单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现在你知道有多少个方块吗?

你为什么能一下子说出是100块呢?

请学生随着课件一十一十的数一数:

10、20、30……90、100

(3)出示更大一堆方块(1000块)

你现在还能估计这堆方块有多少个吗?

(学生估计)

引导学生理解在这里以100作单位去数,请学生随着课件一百一百的数一数:

100、200、300……900、1000

(4)刚才我们在900以后数的数是多少?

我们刚才是怎么数出1000的呢?

九百再添上一百就是十个一百,十个一百就是一千。

百和千是我们新认识的计数单位,它们是相互紧挨的邻居,所以又称它们十相邻的计数单位。

二、巩固练习

1、请学生看黑板的板书并联想刚才一个一个、十个十个、一百一百的数数过程

“十里面有几个一?

一和十是什么关系?

(10个一是十,我们就说一和十是十进关系)

“一百里面有几个是?

十和百是什么关系?

“那么百和千之间是不是也是十进制关系?

2、数数练习(一个一个地数):

(1)从195数到204。

(2)从407数到414。

(4)从989数到1000。

3、学习写数:

刚才我们学习了读数,你能试着写出这个数吗?

写125。

请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写的方法,并向学生介绍习惯的写法是从高位写起。

练习写数。

三、解决问题,实际运用。

出示:

温州大桥全长6977米,桥塔有50层楼那么高。

184根钢索,把宽27米、跨江400多米的巨大桥身托了起来。

桥面上有6条行车道。

399根双叉灯柱整整齐齐排列在两旁。

“刚才我们在情境图上看到了很多的数,现在你能准确地读出这些数吗?

(请学生自己先读,并且在小组中交流)

四、教师小结

一、十、百、千都是计数单位,每两个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关系,掌握十个百是一千

学生进行初步地数数体验

引导学生理解以10作单位清楚、方便

是学生初步学习掌握1000这个数字,并初步理解十进制

理解并掌握十进制概念

引导学生掌握1000以内的各个数的读写能力

提高学生处理实际生活中数字的能力,使其能在实际问题中找到数字

教学反思

计数器

审核

谢淼

2

1、继续学习1000以内的数,并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2、使学生能熟练读和写1—1000这些数

1000以内各数所在的位置

自主练习

引导点拨

一、创设情景,复习旧知

同学们:

上节课我们学习哪些数?

1000是几个100?

100是几个十?

谁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什么是十进制?

二、学习新知

1、师:

请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认识的1000以内的数。

(在哪里看到的?

(同桌互相说说,再指名回答)

2、摆一摆

引导学生摆教具

师:

我说几个数,看看那位同学能用计数器把这几个数摆出来?

等等

(老师说几个数,学生相应的摆出,可以同位合作,可以小组合作,互相出题进行比赛)

3、完成自主练习。

自主练习”第1题的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

请学生在计数器上边拨珠边数:

如先拨出178,在个位上再拨上1颗珠,读出“179”,接着照样子继续边拨珠边一个一个地数下去。

请学生先自己数一遍,再在小组进行交流,重点交流从179数到180的过程。

“自主练习”第2题是根据实际生活中的物品个数进行写数练习的题目。

练习时,请学生独立地观察图写出数,再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是怎样写出的,并请学生说一说每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聪明小屋”是一道智力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尝试激发学生想出多种答案。

这道题的答案有:

380、508、586、589、598、600、660、690、900、960、990。

三、巩固练习

1、请学生拿出计数器,独立拨珠数数。

通过提问了解学生数数情况。

“二百九十九后面一个数应该是多少?

”(300)

“和四百相邻的两个数各是多少?

”(399和401)

“接着九百八十九后面的数十九百九十九,对不对?

2、数数接力赛

比赛开始,教师先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一个三位数,每横排第一个学生小声地数出它后面的六个数来,并将数的第六个数拨在计数器上;

下一位同学看清前一位同学计数器上的数再数出六个数……直到最后一个同学在计数器上拨出他数的最后一个数,数得有正确又快的一排获胜。

教师根据每个同学拨在计数器上的数,找出数数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帮助解决。

1000以内的老师相信大家都已经掌握了,那么课下3同学们要好好观察生活中的数字哦。

五、布置作业:

5页13题

通过学生自己进行复习,进行知识的梳理,做到以人为本。

练习设计有层次、有坡度,逐步深化, 

巩固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学会了运用,把课堂的知识和生活紧密结合,达到巩固知识、培养技能、激发兴趣、发展思维的目的。

所选题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把这一知识点比较难的问题梳理一下

在轻松的游戏中让学生掌握1—1000这些数,寓教于乐

计数器

图片

信息窗2——参观学校

3

1、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的数位顺序。

2、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

3、使学生学会用数描述身边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

促进数感的发展。

重点

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的数位顺序。

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

合作交流

一、出示信息图,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参观联谊学校好吗?

请看图,咱们要参观的有校园,有微机室还有阅览室。

学校里漂亮吗?

二、指导学生观察图画,万的概念和万与千的关系

1、教学时沿着信息窗1续讲故事。

同学们,老师带你们进入联谊学校的校园,哇,好多学生哦,同学们能从图上找到他们多少人吗?

(生找到1500)

另两个问题让学生试着自己发现自己回答

(由图书多少问题引出“万”的概念)

引导学生自己用计数器一千一千的增加,9个一千是9000,那么10个一千是多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10个一千是一万)

2、感知“一万”。

你们在平时的生活当中用过“万”这个计数单位吗?

你们觉得万这个计数单位大不大呢?

你知道“一万”究竟有多少吗?

我们来看看吧。

我们学校有多少人?

(500)想象一下,一万人大约有多少?

(20个我们学校这么多人。

3、认、读、写万以内的数。

刚才听你们读起这些数时都那么流利,真不错。

那你们是怎么读的呢?

(1)认、读、写几千几百几十几

教师一次在计数器上拨出3个百、6个十和5个一。

问:

这个数是多少?

试着读一读。

再问:

你是怎样读的?

再在千位上拨上2个千。

(千位上的“2”读作“二千”,百上的“3读作“三百”,十位上的“6”读作“六十”,个位上的“5”读作“五”。

)学生齐读一遍。

学生尝试写数。

(一生板演,并讲解:

千位上写2,百位上写3,十位上写6,个位上写5。

练习:

师在每个数位上再添一个珠。

有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

3个千、4个百、7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学生试读写,一生汇报,一生板演。

(2)认、读、写万以内中间有0的数。

A、去掉百位上所有的珠(3个千、7个十、6个一)。

这个数是怎样组成的?

你能读出它是多少吗?

(强调:

百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要读作“零”。

)你能写出来吗?

(一生板演)

B、去掉十位上所有的珠(3个千、6个一)。

这个数是由什么组成的?

应该怎样读?

学生试读,指名汇报,强调:

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两个0,只读一个零。

学生尝试写数,一生板演。

师写出6003,让学生说一说它的组成和读法。

三、练一练

发散练习:

按要求写数。

(1)4个千和9个百组成的数是()。

(2)4个千和9个十组成的数是()。

(3)4个千和9个一组成的数是()。

(4)1个万、6个千、4个百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

(5)组数游戏:

请你用0、6、0、1组成四位数并读一读,写一写。

四、教师总结:

同学们,咱今天学了什么是一万,也学了如何去读和写万以内的数,回到家可以考考你的爸爸妈妈了哦

利用信息图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专心学习本节课

从图中发现问题,找到新知,运用旧知掌握新知,掌握万的概念和读写

在计数器上认识万以内数的读和写

通过练习,加强和巩固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

4

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

巩固万以内数的概念,能够学以致用

引导点拨

一、复习回顾:

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知识,再次熟悉万以内的数。

2、再次强调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的位置顺序

二、基本练习:

1、接力数数(课本第17页第1题。

学生分组用小纸条接力,一个同学做完就传给下一个同学,直到全组都做完。

哪个组先做完、做对的是赢家,并给这个组奖励。

2、填空。

9089的下一个是(),9799的下一个是(),9899的下一个是(),下一个是(),9989下一个是(),9999的下一个是(),

3、课本第18页第4题,并补充以下练习(课件出示)。

(1)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长4589米,铁路桥长6772米

(2)我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共有鸟类1189种。

(3)南浦大桥是上海市区第一跨越黄浦江的大桥,全长8346米。

4、填一填

(1)3560读作( 

),是由()个千、()个百、()个十组成的。

(2)5316读作(),是由()个千、()个百、()个一组成的。

(3)9998再数()个一就是10000。

(4)9920再数()个十就是10000。

(5)9800再数()个()就是10000。

5、抢答题(课本第19页第6题)

把口算题制成不同的动物头形,先在组内抢答,谁做对谁得到头像,谁就是裁判。

哪个小组先做完,哪个小组就得到一个大的动物头像。

给有关组奖励。

活动二:

变式练习

摆数游戏:

教师出示写有数字的小棒,请你用2个4和2个0组成以下各数:

a、摆出只读一个0的四位数。

b、摆出不读0的四位数。

摆出之后再读一读。

三、教师小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复习课,大家表现很踊跃,看来你们对万以内数的基础知识已经掌握了,以后的学习大家要好好加油啊

复习前几节课内容,为这节课做准备

万以内比较大的数的前后的数是什么一定要掌握

检查学生万以内数的读写能力,以及万以内数的联系

做游戏,通过比赛来刺激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印象

拓展练习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谢淼

信息窗三------走进农村

5

1、使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2、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空间想象的能力。

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引领释疑

一、情景导入

今天我们邀请城市的小朋友去参加手拉手活动,让他们们一起跟着我们到农村去看一看,好吗?

(出示教学插图)

(一)

1、师:

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仔细观察画面提出问题,进行交流。

左边有950棵桃树,右边有1200棵梨树。

鹌鹑有895只,鸽子有806只。

动物彩蛋530个,脸谱彩蛋495个。

2、找到这么多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交流。

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多,这节课主要解决比较多少)

可能有的学生会说果树真多,左边有950棵桃树,右边有1200棵梨树。

哪种树多?

鹌鹑有895只,鸽子有806只,鸽子和鹌鹑谁的只数多?

……

3、引导解决哪种果树多。

(不同数位的数比较大小)

学生思考,要知道哪种果树多,需要比较1200和950的大小。

(1)怎样比较1200和950的大小?

学生分小组交流思考,然后全班交流比较方法。

(2)

方法一:

学生根据数位的多少来比较,得出四位数比三位数大,1200>

950。

方法二:

学生根据数的组成,里面有几个百,进行比较,得出1200>

方法三:

学生借助标准数1000来比较,得出1200>

(3)鼓励、肯定:

同学们用各自的方法,均得出1200>

950,这说明什么树多?

什么树少?

(二)

我们再来解决鹌鹑和鸽子谁多的问题吧。

(相同数位的数比较大小)

养殖场有鹌鹑895只,鸽子806只,怎样知道谁多、谁少呢?

这就需要比较895和806的大小。

学生充分讨论,全班交流:

介绍一下你比较的方法和结果好吗?

(1)数位相同,从高位比起。

895和806百位相同比十位,相同数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所以895>

806。

(2)借助标准数(即近似数)的方法进行比较。

890接近900,806接近800,因为900比800大,所以895>

806。

(如果学生没有说出此法教师可以作为参与者介绍自己的这种方法)。

(3)谁还能举例说说谁是谁的近似数。

可多安排学生举例说明。

(三)

1、其余的问题你能自己解决吗?

动物彩蛋和脸谱彩蛋哪个多?

2、学生自主解决补充出示的其它有关比较的问题。

3、介绍一下,你解决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问题的方法。

如:

不同数位……相同数位……学生交流。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获取信息,让学生感受数学来自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的过程,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班交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6

复习巩固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同位数,不同位数的比较方法

活动一

1、数字王国擂台赛。

先将计数器表示的数写出,再比较大小。

谁能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第一题百位上8比3大,所以803大于308,第二题999是三位数,1000是四位数,三位数比四位数小,所以999小于1000)

2.手指裁判。

(打手势判断:

是<的,伸出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其余手指握紧;

是>的,则伸出右手的拇指和食指)

1001○999 

123○96 

 

765○769

3.谁发现了比较数字大小的方法?

比较数的大小,先比位数,位数多的数大,位数少的数就小。

位数相同的数比大小,从最高位比起。

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后面一位,一位一位往后比。

第1题:

是结合现实情境比较大小的题目。

题目中出现了位数相同和不同的数的比较两种情况。

教师可多为学生提供现实性的素材,如两个书架上图书册数的比较、两本书的页数的比较、两页纸上字数的比较等,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对现实生活中较大数的感性认识,为以后估数打下基础。

第2题:

给学生规定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内容。

第3题:

进行连线,学生在做完后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第4题:

是一道通过语言描述确定数的大小的练习题。

练习时,要指导学生体验大(小)得多与接近的差别,让学生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进行连线。

教师也可以进行适当地扩充,如让学生说一个比800大得多、小得多、大一些、小一些等等的数,以发展学生的数感。

第5、6题:

让学生在小组的范围内进行。

第7题:

是一道分析、应用统计数据的题目。

解决第一个问题时,教师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组织他们交流。

这个问题没有准确的答案,学生预测的结果只要有合理的根据就应给予肯定。

解决第二个问题时,如果学生提出计算的问题,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把问题放在问题口袋里。

让学生认真思考、自行探究。

教师适时点拨,发挥了主导作用。

通过教师的搭桥引路,让学生归纳出规律性的结论已是水到渠成,从而实现了认识上的飞跃,思维上的深化。

这些练习题的设计,形式活泼、富有弹性,诱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体现因材施教。

用操作学具设置开放性习题,既使学生思维辐射到与同题相关的知识点上,也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创新的意识。

谢淼

信息窗四---走进生活

7

1、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计,体会估计的重要性,初步学会估计的策略与方法。

2、经历估计事物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

3、通过估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学会估计的策略与方法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体会估计的重要性。

1、情境激趣、提出问题。

(1)师生交流对农村的感受和印象。

师问:

同学们,咱们都是农村的孩子,能说说你对农村的感受吗?

(请孩子说一说对农村的亲身感受)

教师引导:

是啊,美丽的新农村,咱们的生活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天老师再次带同学们体会一下好吗?

(2) 

课件展示走进农村的场景画面。

场景一:

手拉手希望小学操场。

场景二:

白菜园。

场景三:

小树林。

边展示边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3)提出问题。

课件定格三个场景,问:

看着这三幅画面,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

·

有多少个同学在做操?

种了多少棵大白菜?

有多少棵小树苗?

教师有顺序的将这些问题板贴。

2、数一数,初步体会估计的重要性。

(1)数一数。

数一数,你能很快地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吗?

给学生时间一定时间,让学生数数看。

(2)谈体会:

你得出结果了吗?

遇到了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1)因为数量太多,一时数不过来、也数不清楚。

(2)有些白菜被挡住了,看不着,没法数。

(3)我数出了每行有6个人,有16行,想用乘法,16X6我不会算。

(3)教师引导:

遇到数量较多的物品,我们一下子数不过来,就可以运用一定的方法和策略先估计一下大体数量,今天我就来学习数量的“估计”。

板书:

估计。

补充板书:

大约

大约有多少个同学在做操?

大约种了多少棵大白菜?

大约有多少棵小树苗?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寻找估计策略。

1、探寻估计策略。

(1)明确问题:

课件展示场景一:

(2)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教师提出要求:

仔细观察画面,动脑筋、想办法,请你自己先试着估计一下。

(3)小组内合作交流。

你是怎样估计的?

在小组里和身边的小伙伴交流一下。

(4)小组汇报,向全班介绍估算方法。

可能会出现下面方法:

两横排大约是30人,用笔把两横排圈出来,六横排圈了3个圈,大约是90多人;

两竖行大约是10人,把两竖行圈成一圈,16竖行可以圈成8圈,大约是80多人。

数出每竖行有6人,10竖行是60人,再加上6竖行36人,一共是96人。

一半有8竖行,每行有6人,一半有48人,两半合起来大约有96人。

教师引导学生采用用笔笔圈一圈,估一估的方法,提高学生的估计正确率。

2、巩固估计策略。

问题:

课件展示场景二:

白菜园

(1)学生个人尝试估计。

仔细观察画面,请你自己先试着估计一下。

(2)全班交流估算方法。

可能会出现下面思路:

先算出1畦白菜有多少棵(一畦白菜有5行,每行6棵,共30棵),再推想8畦白菜大约有多少棵(2畦大约有60棵,4畦大约有80棵,8畦白菜大约有240棵。

先估计2畦白菜有多少棵(2畦白菜有10行,每行6棵,共60棵),8畦白菜4个两畦就是有4个60棵,大约有240棵。

(3)教师小结:

估计的时候要有一定根据,同学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估计。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的道理。

,本环节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通过走进农村、体验生活的情境,扩大学生感受估计的空间,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千、万这两个较大的计数单位,“估计”是发展学生对较大数的数感的一个重要手段。

为了让学生体会估计的重要性的认识,本环节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去数一数,亲身感受一下“数大数”的困难,体会到必须要寻找一定的方法和策略进行估计的必要性。

对于估算的策略和方法的学习,学生在平日已经断断续续积累了不少经验,因此本环节教学中,教师大胆放手,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尝试寻找估计的策略和方法,然后组织学生交流。

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同时体会估计要有一定的依据。

学生的估计方法多种多样,只要合理,教师都要加以肯定。

本环节最后还设计了“比一比,看谁估计得最快、最准”的小竞赛,请比赛的前几名同学介绍估算经验,帮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最合理的估计策略,优化估计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