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史晋川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123902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2.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观经济学史晋川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微观经济学史晋川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微观经济学史晋川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微观经济学史晋川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微观经济学史晋川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观经济学史晋川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微观经济学史晋川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史晋川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观经济学史晋川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商品自身的价格。

一种商品的价格是决定该商品需求量的一个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因素。

在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该商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即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

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减少。

这被称为需求定理。

2.相关商品的价格。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的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也会引起对该商品需求的变动。

相关商品分为替代商品和互补商品,它们与该商品之间分别存在着替代关系或互补关系。

(1)替代商品:

这是指交替使用可以满足人们同一种欲望或需求的两种或多种商品。

例如,咖啡和可可,牛肉和猪肉,可乐与雪碧,不同品牌的同种产品等,都是替代商品,人们只要消费其中的一种就能获得相同或相似的满足。

(2)互补商品:

这是指配合使用才能共同满足人们某一种欲望或需求的两种或多种商品。

例如,汽车和汽油,收录机和磁带,网球和网球拍等,都是十分典型的互补商品。

它们两者之中缺其一就不能满足人们的某一需求。

如果两种商品是替代商品,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会引起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增加。

如果两种商品是互补商品,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会引起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减少。

3.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变化会引起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发生同方向或反方向变化。

如果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变化引起对某种商品需求的同方向变化,则该商品是正常商品;

如果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变化引起对某种商品需求的反方向变化,则该商品是低档商品。

实际中,所谓正常商品和低档商品是因不同消费者而异的,也是因同一消费者在不同时期而异的。

例如,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有些人买自行车,另一些人原先骑自行车的人现在买了小汽车。

那么,对于前者而言,自行车是正常商品,对于后者来说,自行车原先是正常商品,但现在是低档商品。

4.消费者的偏好。

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感兴趣和偏爱,被称为消费者的偏好。

如果消费者偏好某种商品,自然对该商品的需求较大;

相反,如果消费者不偏好某种商品,自然对该商品的需求较小甚至没有需求。

消费者的偏好可以是由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形成的,如中国人偏好吃猪肉,外国人偏好吃牛肉;

也可以是一时兴起的社会风尚,如国内一度兴起的"

健身热"

使健身器材成了热门货。

现实中,广告宣传能够改变人们原先的偏好,并形成新的偏好。

5.消费者的预期。

消费者的预期,一是价格预期,二是收入预期。

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价格不久将会上涨时,现在对这种商品的需求就会增加;

相反,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价格不久将会下降时,现在对这种商品的需求就会减少。

如果某种商品对某消费者来说是正常商品,那么当消费者预期其未来收入减少时,对该商品的需求就会减少;

相反,当消费者预期其未来收入增加时,对该商品的需求就会增加。

相反,如果某种商品对某消费者来说是低档商品,那么当消费者预期其未来收入减少时,对该商品的需求就会增加;

相反,当消费者预期其未来收入增加时,对该商品的需求就会减少。

三、需求函数、需求表和需求曲线

需求定理表明:

在一般情况下,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成反方向变化。

即当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

当商品的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减少。

需求定理的内涵也可以用需求函数、需求表或需求曲线来表述。

1.需求函数

需求函数反映一定时期某商品的各种可能的需求量和影响需求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

如果考虑某种商品的需求量Qd由该商品本身的价格P、相关商品价格Pr、消费者收入M、消费者偏好T和消费者预期E五种因素决定,那么,该商品的需求函数可表示为:

Qd=f(P,Pr,M,T,E)(2-1)

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需求函数。

微观经济学通常假设其他情况(相关商品价格、消费者收入水平、消费者偏好、消费者的价格预期)不变,而集中研究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在这样的假设前提下,-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化唯一地取决于这种商品的价格,需求函数就表示商品自身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的关系,这个简单的需求函数可以写作:

Qd=f(P)(2-2)

如果更进一步,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这种关系是线性关系,需求函数可进一步写为:

Qd=a-bP(a、b为常数,且b>

0)(2-3)

2.需求表

需求表反映消费者在某-特定时间对某一商品的需求量同这种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的-一对应关系。

不同的价格对应不同的需求量。

例如,当某一商品的价格为1元时,某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为100个单位;

当价格为2元时,需求量则为90个单位。

以此类推,各种价格--数量组合可用需求表来表示:

表2-1某商品需求表 

表2-l是某一商品的需求表,它用数字表示了该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说明了在各种价格下对应的需求量。

显然,根据需求表中的价格与需求量数据,可以知道,该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成反方向变化。

3.需求曲线

如果把需求表中的各个组合描述在横轴为需求量(Q),纵轴为价格(P)的直角坐标系中,并将各个组合连接起来,就可以得到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D,如图2-1所示。

图2-1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是表示商品价格和需求量之间函数关系的几何图形。

需求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个特定的价格与需求量的组合,如图2-1中,需求曲线D上的a、b、c、d、e、f等各个点。

而作为整个需求曲线,则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一个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即斜率为负,反映了需求定理的内涵,即价格和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

实际中,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是非线性的。

当两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时,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直线上各点的斜率相等;

当两者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时,需求曲线则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曲线上各点的斜率不同。

为了便于说明,经济学中通常用线性关系来解释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变动情况。

四、需求量的变化与需求的变化

由于需求量与需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此需求量的变化和需求的变化也是不同的。

1.需求量的变化

需求量的变化是指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相关商品价格、消费者收入、消费者偏好、消费者预期等)不变的情况下,只是由于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化而引起的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的变化。

即当某种商品本身的价格上升时,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而当某种商品本身的价格下降时,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在需求表中,需求量的变化表现为同一需求表中价格一数量组合的移动。

如表2-1中,当价格从l上升为2时,需求量从100减少为90,从而价格一数量组合从a移动到b。

从需求曲线来看,需求量的变化又可以表现为同一需求曲线上的点的移动。

如图2-1中,当价格从l上升为2时,需求量从100减少为90,从而同一需求曲线D上的点a移动到点b。

2.需求的变化

需求的变化是指在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因素(相关商品价格、消费者收入、消费者偏好、消费者预期等)的变化而引起的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的变化。

例如,替代品价格的上升和互补品价格的下降都会使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增加,而替代品价格的下降和互补品价格的上升都会使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减少;

消费者收入水平的上升会使消费者对正常商品的需求增加,而对低档商品的需求减少。

在需求表中,需求的变化将是整个表的变化。

在表2-1中,假如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从而对该商品的需求增加10,则意味着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都增加了10。

从需求曲线来看,需求的变化是整条需求曲线的移动。

当某些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增加时,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相反,当某些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减少时,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具体如图2-2所示,当影响需求的某一因素变化后,如果需求增加,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由D0向右移动至D1;

如果需求减少,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由D0向左移动至D2。

显然,需求的变化意味着同一价格水平上需求量的增加或减少,如保持价格P0不变,需求量由原来的Q0增加至Q1或减少至Q2。

图2-2需求的变化

综上所述,需求量的变化表现为同一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故价格变化是需求量变化的原因。

而需求的变化表现为整条需求曲线的移动,故价格变化是需求变化的结果。

五、个别需求与市场需求

1.个别需求

在一定的市场价格水平条件下,各个消费者由于收入水平、偏好、预期等不同,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亦不相同。

个别需求是指单个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

假设,柑桔市场仅由A、B、C三个家庭构成,其个别需求函数分别为:

Qd1=a1-b1P=9-5P(2-4)

Qd2=a2-b2P=13-5P(2-5)

Qd3=a3-b3P=39-15P(2-6)

根据式(2-4)、(2-5)、(2-6)的个别需求函数,列出需求表与个别需求曲线,如表2-2和图2-3所示。

表2-2柑桔市场的个别需求表 

图2-3柑桔市场的个别需求曲线

2.市场需求

在一个特定的市场中,所有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的总和,称之为市场需求。

因此,市场需求函数是全部个别需求函数的加总。

在上例中,有三个家庭构成的柑桔市场的市场需求函数为:

Qd=Qd1+Qd2+Qd3

=(a1+a2+a3)一(b1+b2+b3)P

=61-25P(2-7)

根据上述市场需求函数,可以得到市场需求表(表2-3)及市场需求曲线(图2-4)。

表2-3柑桔市场需求表

图2-4柑桔的市场需求曲线 

第二节供给

一、供给与供给量

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对某种商品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数量。

供给量是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间内的某一价格水平上对某种商品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数量。

微观经济学在讨论供给概念时也强调从三个方面加以认识。

首先,必须有供给的意愿;

其次,必须有供给的能力,即生产能力;

因此,如果生产者对一种商品虽然有供给意愿,但是没有生产能力,就不能算作供给;

相反,如果有生产能力,但没有供给意愿,也不能算作供给。

最后,在讨论供给量时强调其是-个流量,即必须有一定的时间单位。

例,如果说某汽车制造厂小轿车的供给量为1000辆,这个数字就是毫无意义的。

相反,如果说某汽车制造厂每天的供给量为1000辆,那么就很容易知道该汽车制造厂的生产规模。

二、影响供给(量)的因素

影响供给(量)的因素很多,其中经常发生作用的有商品本身的价格、投入及成本、生产技术水平、生产者预期、自然条件等。

1.商品本身的价格。

假定其它条件不变,生产者对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成同方向变化,即当商品价格上升时,生产者对其的供给量增加;

当商品价格下降时,生产者对其的供给量减少。

这被称为供给定理。

2.投入及成本的变化。

投入即是生产中所需的生产要素。

投入的价格水平直接影响到产出(产品)的生产成本。

投入的价格水平下降时,商品的生产成本随之下降,生产者愿意在原来的价格下提供更多的商品,结果供给增加;

反之,投入的价格水平上升时,商品的生产成本随之上升,生产者愿意在原来的价格下提供更少的商品,结果供给减少。

3.生产技术水平的变化。

生产技术进步,可以简单地定义为用既定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数量。

因此,当生产技术进步时,生产者的生产成本一般会降低,从而会在原来的价格水平下供给更多的商品。

4.生产者预期。

生产者预期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市场扩张,销售转旺,就会增加产品供给;

相反,预期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市场萎缩,销售转淡,就会减少产品供给。

5.自然条件。

某些产品,如农产品、园艺产品等往往受自然条件尤其是气候的影响较大。

如粮食,在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粮食亩产量较高;

而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粮食亩产量较低。

如果风调雨顺,粮食大丰收;

如果遇到各种自然灾害,粮食就会歉收。

三、供给函数、供给表与供给曲线

供给定理表明,假定其它条件不变,生产者对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成同方向变化,即当商品价格上升时,生产者对其的供给量增加;

供给定理的内涵也可以用供给函数、供给表或供给曲线来表示。

1.供给函数

供给函数反映了一定时期某种商品各种可能的供给量和影响供给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

如果考虑到某种商品的供给量Qs是由这种商品本身的价格P、生产成本C、生产技术水平T、生产者预期E等四种因素决定的,那么,这种商品的供给函数可用公式表示为:

Qs=f(P,C,T,E)(2-8)

微观经济学在论述供给函数时,一般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着重研究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关系,这时,供给函数可以写作:

Qs=f(P)(2-9)

上述公式表示,供给量(Qs)是价格(P)的函数。

如果两者的关系是线性的,供给函数又可写作:

Qs=-c+dP(c、d为常数,d>

0)(2-10)

2.供给表

供给表反映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间对某一商品的供给量同这种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的-一对应关系。

不同的价格对应不同的供给量。

例如,当某一商品的价格为1元时,某生产者对该商品的供给量为7个单位;

当价格为1.2元时,供给量则为9个单位。

以此类推,各种价格-数量组合可用供给表来表示,见表2-4。

表2-4某厂商的产品供给表

表2-4是某一商品的供给表,它用数字表示了该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说明了在各种价格下对应的供给量。

显然,根据供给表中的价格与供给量数据,可以知道,该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成同方向变化。

4.供给曲线

如果把供给表中的各个组合描述在横轴为供给量(Q),纵轴为价格(P)的直角坐标系中,并将各个组合连接起来,就可以得到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S,如图2-5所示。

图2-5某厂商的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是表示商品价格和供给量之间函数关系的几何图形。

供给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个特定的价格与供给量的组合,如图2-5中,供给曲线D上的a、d等各个点。

而作为整个供给曲线,则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一个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与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不同,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即斜率为正,这反映了供给定理的内涵,即价格和供给量呈同方向变动。

实际中,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是非线性的。

当两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时,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直线上各点的斜率相等;

当两者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时,供给曲线则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曲线上各点的斜率不同。

为了便于说明,经济学中通常用线性关系来解释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变动情况。

四、供给量的变化与供给的变化

由于供给量与供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此供给量的变化和供给的变化也是不同的。

1.供给量的变化

供给量的变化是指在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生产成本、技术变化、预期、自然条件等)不变的情况下,只是由于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化而引起的生产者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的变化。

即当某种商品本身的价格上升时,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而当某种商品本身的价格下降时,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

在供给表中,供给量的变化表现为同一供给表中价格一数量组合的移动。

如表2-4中,当价格从0.6上升为1.2时,供给量从3增加为9,从而价格一数量组合从a移动到d。

从供给曲线来看,供给量的变化又可以表现为同一供给曲线上的点的移动。

如图2-5中,当价格从0.6上升为1.2时,供给量从3增加为9,从而同一供给曲线S上的点a移动到点d。

2.供给的变化

供给的变化是指在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它因素(如投入及成本、生产技术水平、生产者预期、自然条件等)的变化所导致的对该商品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供给量的变化。

例如,生产成本下降、技术进步、预期看好等都会使生产者对某种商品的供给增加;

而生产成本上升,预期看跌等都会使生产者对某种商品的供给减少。

在供给表中,供给的变化将是整个表的变化。

在表2-4中,假如生产成本下降使得生产者对该商品的需求增加了5,这意味着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生产者对该商品的供给量都增加了5单位。

从供给曲线来看,供给的变化是整条供给曲线的移动。

当某些因素的变化引起供给增加时,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相反,当某些因素的变化引起供给减少时,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具体如图2-6所示,当影响供给的某一因素变化后,如果供给增加,生产者的供给曲线由S0向右移动至S1;

如果供给减少,生产者的供给曲线由S0向左移动至S2。

显然,供给的变化意味着同一价格水平上供给量的增加或减少,如保持价格P0不变,供给量由原来的Q0增加至Q1或减少至Q2。

图2-6供给的变化

综上所述,与需求量的变化和需求的变化相同,供给量的变化表现为同一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故价格变化是供给量变化的原因。

而供给的变化表现为整条供给曲线的移动,故价格变化是供给变化的结果。

五、个别供给与市场供给

在一定时间内,单个生产者对一种产品的供给量与该产品价格之间的对应关系,叫个别供给。

而某市场所有厂商对这种产品的总供给量与该产品价格之间的对应关系,叫市场供给。

设某柑桔市场仅有A、B、C三个生产者,其个别供给函数分别为:

Qs1=c1+d1P=-3+5P(2-11)

Qs2=c2+d2P=-3+10P(2-12)

Qs3=c3+d3P=-11+25P(2-13)

则柑桔的市场供给函数为:

Qs=Qs1+Qs2+Qs3=(c1+c2+c3)+(d1+d2+d3)P=-17+40P(2-14)

根据式(2-11)、(2-12)、(2-13)和(2-14),列出柑桔市场的供给表(见表2-5),画出供给曲线图(见图2-7):

表2-5柑桔的个别供给表与市场供给表(单位:

公斤)

图2-7柑桔的个别供给曲线与市场供给曲线 

第三节均衡价格及其形成 

一、需求价格、供给价格与均衡价格

需求价格是指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商品时所愿意支付的价格;

供给价格是指生产者提供一定数量商品时所愿意接受的价格;

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价格则是市场上实际成交的价格--市场价格。

微观经济学认为,需求仅仅说明某一商品在每一价格下的购买量是多少,并不说明这一商品的价格究竟是多少。

同样,供给也不说明某-商品的价格是多少,而只说明各种不同价格下的供给量是多少。

价格是由需求和供给两种相反的市场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当某一商品的价格持续上涨时,供给量增加,但需求量减少,最后会使供给量超过需求量,出现过剩,从而导致价格下降;

相反,价格持续下降时,需求量增加,但供给量减少,最后会使需求量超过供给量,出现短缺,从而导致价格上涨。

需求和供给两者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最终使这一商品的需求量和供给量在某一价格上正好相等,这时该商品在市场上既没有过剩,也没有短缺,市场正好出清。

微观经济学把在某一价格上需求量和供给量正好相等的商品数量叫做均衡数量,把使需求量和供给量正好相等的商品价格叫做均衡价格。

如果用方程表示的话,需求与供给的均衡是:

Qd=f(P)

Qs=f(P)

Qd=Qs

将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代入均衡条件,就可以得到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二、均衡价格的形成

均衡是西方经济学中广泛应用的一个概念。

在供求理论中,均衡是指需求和供给两种相反的力量处于一致或平衡的状态。

这是使买卖双方都满足因而愿意接受并维持下去的状态,或者说,是一种不再变动并且没有必要再变动的状态。

当市场偏离均衡状态时,不是供过于求,造成过剩,就是供不应求,造成短缺,过剩和短缺都会引起价格波动。

只有均衡状态才能使供求相等,这时的价格才能使市场出清。

因此,买者和卖者对于均衡状态都会感到满足,并愿意继续保持这种状态。

均衡价格在本质上是一种市场价格,它也是经过市场供求关系的自发调节而形成的。

这可以用图2-8来说明市场的供求关系是如何自发调节以形成均衡价格的。

图2-8市场供求均衡模型

在图2-8中,供给曲线S和需求曲线D在E点相交,决定了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这表明此时市场处于均衡状态。

而当价格处于P1时,市场需求量为Q1,供应量为Q2,供大于求(Q2>

Q1),这意味着生产者生产的某些产品(Q1Q2)将卖不出去,此时生产者就会降价出售,随着价格的下降,消费者的需求量增加,生产者的供给量减少。

但是,只要新的价格仍然使供大于求,价格就会继续下降,直到价格下降至Pe水平时,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价格不再下降。

当价格处于P2时,市场需求量为Q4,供应量为Q3,供不应求(Q3

因此,只有当价格水平处于均衡价格Pe时,市场上的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价格不再下降或上升。

当市场处于供大于求或求大于供的不均衡状态或失衡状态时,市场机制将会进行自发的调节,使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从不均衡状态过渡到均衡状态。

这也就是亚当·

斯密所说的"

看不见的手"

在指挥着经济活动。

三、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

市场均衡分析提供了对自发市场调节的一个预测,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市场倾向于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

而在现实中,政府出于某种考虑也可能对市场进行干预。

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就是政府对价格进行干预的两种重要形式。

1.支持价格

支持价格是政府为支持某些行业的发展而对该行业产品规定一个高于均衡价格的最低限价。

实行支持价格的后果可以用图2-9加以说明。

图2-9支持价格

在图2-9中,市场供给与市场需求所决定的均衡状态由E点表示,此时均衡价格为Pe,均衡数量为Qe。

假定政府为扶植某行业发展而对该行业产品规定的支持价格为P1,它高于均衡价格Pe。

结果,在P1价格水平上,需求量和供给量分别为Q1和Q2,显然供大于求,出现过剩产品部分Q1Q2。

如果此时任由市场力量自发作用,价格必然存在着下降的趋势。

因此,政府为了维持支持价格,必须在规定支持价格的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市场供求平衡,通常的做法是由政府收购过剩产品。

在图2-9中,当政府收购了过剩产品部分Q1Q2后,市场上的需求量和供给量在P1价格水平上恰好相等,因此,支持价格P1就能维持。

通常政府将收购来的过剩产品用于储备、出口或对别国的援助。

支持价格经常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