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庚烷正辛烷连续精馏塔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113967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4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庚烷正辛烷连续精馏塔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正庚烷正辛烷连续精馏塔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正庚烷正辛烷连续精馏塔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正庚烷正辛烷连续精馏塔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正庚烷正辛烷连续精馏塔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正庚烷正辛烷连续精馏塔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正庚烷正辛烷连续精馏塔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庚烷正辛烷连续精馏塔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正庚烷正辛烷连续精馏塔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⑸耐腐蚀和不易堵塞,方便操作、调节和检修。

⑹塔内的滞留量要小。

实际上,任何塔设备都难以满足上述所有要求,况且上述要求中有些也是互相矛盾的。

不同的塔型各有某些独特的优点,设计时应根据物系性质和具体要求,抓住主要矛盾,进行选型。

板式精馏塔也是很早出现的一种板式塔,20世纪50年代起对板式精馏塔进行了大量工业规模的研究,逐步掌握了筛板塔的性能,并形成了较完善的设计方法。

与泡罩塔相比,板式精馏塔具有下列优点:

⑴结构比浮阀塔更简单,易于加工,造价约为泡罩塔的60%,为浮阀塔的80%左右。

⑵处理能力大,比同塔径的泡罩塔可增加10~15%。

⑶塔板效率高,比泡罩塔高15%左右。

⑷压降较低,每板压力比泡罩塔约低30%左右。

 

筛板塔的缺点是:

⑴塔板安装的水平度要求较高,否则气液接触不匀。

⑵操作弹性较小(约2~3)。

⑶小孔筛板容易堵塞。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化工设计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我们初步掌握化工设计的基础知识、设计原则及方法;

学会各种手册的使用方法及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查找方法和技巧;

掌握各种结果的校核,能画出工艺流程、塔板结构等图形。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是过程的物料衡算,工艺计算,结构设计和校核。

一.计划书

1.设计题目

正庚烷和正辛烷的分离

2工艺条件与数据

(1).原料液量6万t/年,含正庚烷25%(mol下同);

(2).馏出液含正庚烷98%,残液含正庚烷3%;

(3).常压操作。

(4).泡点进料。

3.设计内容

(1)精馏塔的物料衡算及塔板数的确定;

(2)精馏塔的工艺条件及有关物性数据的计算;

(3)精馏塔的塔体及塔板工艺尺寸计算;

(4)塔板的流体力学的验算;

(5)塔板的负荷性能图的绘制;

(6)绘制主体设备图。

4.设计说明书

(1)目录

(2)设计方案的确定及工艺流程说明

(3)工艺计算及主体设备设计

(4)设计结果一览表

(5)对本设计的评述及有关问题的说明

(6)主要符号说明

(7)参考文献

(8)附图

5.参考书目

流程的设计及说明

图1板式精馏塔的工艺流程简图

工艺流程:

如图1所示。

原料液由高位槽经过预热器预热后进入精馏塔内。

操作时连续的从再沸器中取出部分液体作为塔底产品(釜残液)再沸器中原料液部分汽化,产生上升蒸汽,依次通过各层塔板。

塔顶蒸汽进入冷凝器中全部冷凝或部分冷凝,然后进入贮槽再经过冷却器冷却。

并将冷凝液借助重力作用送回塔顶作为回流液体,其余部分经过冷凝器后被送出作为塔顶产品。

为了使精馏塔连续的稳定的进行,流程中还要考虑设置原料槽。

产品槽和相应的泵,有时还要设置高位槽。

为了便于了解操作中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采取相应的措施,常在流程中的适当位置设置必要的仪表。

比如流量计、温度计和压力表等,以测量物流的各项参数。

二、精馏塔的物料衡算

[1]原料液及其塔顶、塔底产品的摩尔分率

正庚烷的摩尔质量为:

kmol

正辛烷的摩尔质量为:

xF=

xD=

xw=[2]原料液及其塔顶与塔底产品的平均摩尔质量

MD=×

=100.48kg/mol

MF=×

=110.725kg/mol

Mw=×

=113.811kg/mol

则可知:

原料的处理量:

F=(60000×

1000)/(365×

24×

=h

根据易挥发组分物料衡算

则有:

xF=D×

xD+W×

xW

由总物料衡算:

F=D+W

容易得出:

W=h

D=h

三、塔板数的确定

[1]理论板层数NT的求取

a.相对挥发度的计算

T=98.5℃时,PA=,PB=。

α1=PA/PB==

T=125.8℃时,PA=,PB=。

α2=PA/PB==

则α=sqrt(α1×

α2)=

b.平衡线方程求算

汽液相平衡方程:

y=α*x/[1+(α-1)x]=(1+

x=y/[α-(α-1)x]=y/最小回流比及其操作回流比的求解:

xδ=xF=,yδ=

Rmin=(xD-yδ)/(yδ-xδ)

=取操作回流比为:

R==×

=

c.精馏塔的气、液相负荷

L=R×

D=×

V=(R+1)×

L’=L+F=+=h

V’=V=h

d.精馏段、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精馏段操作线:

y=L/V×

x+D/V×

xD=+

提馏段操作线:

y’=L’/V’×

x’-W/V’×

xw=’

有计算可得到下表:

项目

塔板数

x

y

1

塔顶

2

3

4

5

6

7

8

9

进料板

10

11

12

13

14

塔底

由此可知:

理论塔板数:

13(不包括再沸器)

精馏段塔板数:

提馏段塔板数:

由奥康内尔精馏全塔板效率关联图可得:

αμL=

全塔板效率Eo=

理论板层数NT的求取

精馏段实际塔板数N精=8/35%=≈23(块)

提馏段实际塔板数N提=7/35%=≈14(块)

四、精馏塔的工艺条件及有关物性数据数据的计算

(1)操作压力的计算

设每层塔压降:

△P=(一般情演况下,板式塔的每一个理论级压降约在~)

进料板压力:

PF=+23×

=122(KPa)

精馏段平均压力:

Pm=+122)/2=(KPa)

塔釜板压力:

PW=+37×

=(KPa)

提馏段平均压力:

Pm’=(122+/2=(KPa)

(2)操作温度的计算

查表⑴可得

安托尼系数

A

B

C

Min~Max

C7H16

-2~120℃

C8H18

19~152℃

C7H16的安托尼方程:

lgPAO=的安托尼方程:

lgPBO=塔顶:

x=,y=,

待求的温度t就是PAO/PBO=时的温度,用试差法计算

假设t=100℃,求得PAO=(KPa),PBO=(KPa),

假设t=110℃,求得PAO=(KPa),PBO=(KPa),

用比例内插法求PAO/PBO=时的温度t,

所以塔顶温度tD=℃

同理可得进料板温度tF=℃

塔釜温度tW=℃

精馏段平均温度tm=+/2=(℃)

提馏段平均温度t’m=+/2=(℃)

(3)平均摩尔质量的计算

a.塔顶平均摩尔质量计算

由xD=y1=,x1=

MVDm=×

MLDm=×

=100.81kg/mol

b.进料板平均摩尔质量计算

由yF=,x1=

MVFm=×

=108.75kg/mol

MLFm=×

=111.03kg/mol

c.塔釜平均摩尔质量计算

由y1’=,x1’=

=113.46kg/mol

=113.87kg/mol

d.精馏段平均摩尔质量

MVm=+/2=104.62kg/mol

MLm=+/2=105.92kg/mol

e.提馏段平均摩尔质量

M’Vm=+2=111.11kg/mol

M’Lm=+/2=112.45kg/mol

(4)平均密度的计算

a.精馏段平均密度的计算

Ⅰ 气相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ρVm=PmMvw/RTm=×

/[×

+]=m3

Ⅱ 液相  查tD=℃时ρA=m3ρB=m3

tF=110.57℃时ρA=592.1kg/m3ρB=630.9kg/m3

塔顶液相的质量分率

αA=×

/(×

ρLDm=1/+=m3

进料板液相的质量分率

ρLFm=1/+=m3

精馏段液相平均密度为

ρLm=+/2=m3

⑸平均粘度的计算

液相平均粘度依下式计算即

lgμLm=∑xilgμi

a.塔顶液相平均粘度的计算由tD=108.28℃查⑵得

μA=μB==

μLDm=进料板平均粘度的计算由tF=110.57℃查⑵得

μA=μB=0.228g0.772g=

μLFm=精馏段平均粘度

μLm=+/2=平均表面张力的计算

液相平均表面张力依下式计算即

σLm=∑xiσi

a.塔顶液相平均表面张力的计算由tD=108.28℃查⑵得

σA=mσB=m

σLDm=×

=mN/m

b.进料板液相平均表面张力的计算由tF=110.57℃查⑵得

σLFM=×

c.精馏段液相平均表面张力

σLm=+/2=mN/m

五、精馏塔的塔体工艺尺寸计算

[1]由上面可知精馏段L=h,V=h

a.塔径的计算

精馏段的气、液相体积流率为

VS=VMVm/3600ρVm=×

/(3600×

=0.7369m3/s

LS=LMLm/3600ρLm=×

=0.003860m3/s

式中,负荷因子

由史密斯关联图⑶查得C20再求

图的横坐标为Flv=(LS/VS)×

(ρl/ρv)=

取板间距,HT=,板上清液层高度取hL=,则HT-hL=m

史密斯关联图如下

由上面史密斯关联图,得知  C20=

气体负荷因子 C=C20×

(σ/20)=

Umax=

取安全系数为,则空塔气速为U==×

=s

=1.38m

按标准塔径圆整后为D=

塔截面积为At=×

×

实际空塔气速为U实际==s

U实际/Umax==(安全系数在充许的范围内,符全设计要求)

[3]精馏塔有效高度的计算

精馏段有效高度为Z精=(N精-1)HT=(23-1)×

提馏段有效高度为Z提=(N提-1)HT=(14-1)×

在进料板上方开一个人孔,其高度为1m

故精馏塔有效高度为Z=Z精+Z提+=++1=15m

六、塔板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

⑴精馏段

a.溢流装置计算

因塔径 D=,

所以可选取单溢流弓形降液管,采用凹形受液盘。

(此种溢流方式液体流径较长,塔板效率较高,塔板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在直径小于的塔中被广泛使用。

)各项计算如下:

1)堰长lw

可取lw==

2)溢流堰高度hw

由hw=hL-how

选用平直堰,(溢流堰板的形状有平直形与齿形两种,设计中一般采用平直形溢流堰板。

)堰上层液高度how由下列公式⑷计算,即有

how=1000×

(Lh/lw)(2/3)

并由图液流收缩系数计算图,则可取用E=,则

how=0.0166m

取板上清液层高度hL=

故hw=

3)弓形降液管的宽度Wd和截面积Af

由lw/D=查图可求得

Af/AT=Wd/D=

Af=0.0655m2

Wd=0.144m

并依据下式验算液体在降液管中的停留时间,即

θ=Af/×

HT/Ls=×

=>5s

其中HT即为板间距,Ls即为每秒的体积流量

验证结果为降液管设计符合要求。

4)降液管底隙高度ho

ho=Ls/(lw×

uo'

取uo'

=s(一般取u0′=~s。

则ho=×

=0.026m>0.02m

hw-ho=0.006m故降液管底隙高度设计合理

b.塔板布置

1)塔板的分块

因为D≥1200mm,所以选择采用分块板式。

查塔板分块表可得塔板分为三块,边缘区、开孔去、安全区。

2)边缘区宽度确定

取Ws=W’s=65mm,Wc=35mm

c.开孔区面积计算

开孔区面积Aa按下面式子计算,则有

Aa=2[x(r2-x2)+∏r2/180×

sin-1(x/r)]

其中x=D/2-(Wd+Ws)=

r=D/2-Wc=

由上面推出Aa=0..416m2

筛孔的计算及排列

本设计处理的物系无腐蚀性,可选用f=3mm碳钢板孔径d。

=5mm筛孔按正三角形排列

取孔中心距t=3d。

=3×

5=15mm

筛孔数目n为n=10155Aα/T2=3496

开孔率φ=×

(d。

/t)=×

()=%

气体通过孔的气速为U。

=Us/A。

=(×

)=

七、塔板的流体力学验算

1)塔板的压降

a.干板阻力hc的计算

hc=×

(u。

/c。

)(ρv/ρl)

()2()

=液柱

b.气体通过液层的阻力h1的计算

由h1=ρh2计算

Ua=vs/(Ht-Af)==0.721m/s

Fo=Ua

=

=

查充气系数关联图

H1=

(hw+how)

所以h1=×

(+)

C.液体表面张力的阻力hf的计算

液体表面hf=4σ/(ρ2gd。

)=4×

()=液柱

气体通过每层塔板的液柱高度hp可按下式计算

Hp=hc+h1+hσ=++

=0.0883m液柱

气体通过每层塔板的压降为

Pp=hpρlg=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D.液面落差

对于筛板塔页面落差很。

塔径和液面均不大,故可忽略液面落差

E.液泛

为防止塔内发生液泛,降液管内液高度Hd应服从式子

Hd≤ψ(HT+hw)

正庚烷和正辛烷属于一般物系,取ψ=,则

ψ(HT+hw)=(+)=

Hd≤ψ(HT+hw)

于是可知本设计不会发生液泛

F.雾沫夹带量的验算

判断雾沫夹带量

是否在小于10%的合理范围内,是通过计算泛点率

来完成的。

泛点率的计算时间可用式:

塔板面积由前面可得:

正庚烷和正辛烷混合液可按冒泡物系处理,取物性系数K值,K=1,在从泛点负荷因数图中查得负荷因数

将以上数值分别代入上式,得泛点率F1为

为避免雾沫夹带过量,对于大塔,泛点需控制在80%以下。

从以上计算的结果可知,其泛点率都低于80%,所以雾沫夹带量能满足

的要求。

G.严重漏液校核

当阀孔的动能因数

低于5时将会发生严重漏液,前面已计算

,可见不会发生严重漏液。

八、塔板负荷性能图

(1)精馏段负荷性能图

a.雾沫夹带线

按泛点率

其中

为板上液体流程长度,m;

对于单溢流程塔型

=D—2Wd=—2×

=;

;

整理可得:

Vs1=

b.液泛线

综合可以得:

φ(HT+hw)=

由此式确定液泛线。

液泛线方程为

其中,

整理得:

c.液体负荷上限线

液体的最大流量应保证在降液管中停留时间不低于3~5s,液体在降液管内停留时间

=(AfHT)/LS1,以

=4s作为液体在降液管中停留时间的x2下限,则

d.漏液线

对于F1型重阀,依据下限要求

计算

又知

式中d0,N,ρv1均为已知数,故可由此式求出气相负荷

的下限值,据此作出与液体流量无关的水平漏夜线。

以F0=5作为规定气体最小负荷的标准。

e.液相负荷下限线

取堰上液层上高度how=作为液相负荷下限条件

计算出

下限值,依此作出液相负荷下限线,该线为气相流出无关的竖直线,其中E取值为1。

则可以解出

以上五条线在坐标中如下,精馏段的塔板设计图:

九、精馏塔的工艺设计结果总表

序号

符号

单位

计算结果

精馏段

提馏段

平均温度

t

平均压力

P

kpa

平均流量

气相

Vs

m3/s

液相

Ls

实际塔板数

Np

23

塔的有效高度

Z

m

塔径

D

板间距

H

塔板溢流形式

单流型

空塔气速

u

m/s

溢流装置

溢流管形式

弓形

溢流堰长度

Lw

溢流堰高度

hw

板上液层高度

hL

15

堰上液层高度

how

16

安定区宽度

Ws

17

开孔区到塔壁距离

Wc

18

开孔区面积

Aa

m2

19

阀孔直径

do

20

孔数

n

115

21

开孔率%

%

22

孔心距

塔板压降

ΔP

24

液体在降液管内的停留时间

s

25

底隙高度

ho

26

液相负荷上限

Lmax

27

液相负荷下限

Lmin

符号说明:

英文字母

Aa----塔板的开孔区面积,m2

Af----降液管的截面积,m2

Ao----筛孔区面积,m2

AT----塔的截面积m2

△P----气体通过每层筛板的压降

C----负荷因子无因次

t----筛孔的中心距

C20----表面张力为20mN/m的负荷因子

do----筛孔直径

uo----液体通过降液管底隙的速度

D----塔径m

Wc----边缘无效区宽度

ev----液沫夹带量kg液/kg气

Wd----弓形降液管的宽度

ET----总板效率

Ws----破沫区宽度

R----回流比

Rmin----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