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伦理学全套课件.ppt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71105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PPTX 页数:473 大小:4.7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伦理学全套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73页
工程伦理学全套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73页
工程伦理学全套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73页
工程伦理学全套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73页
工程伦理学全套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伦理学全套课件.pptx

《工程伦理学全套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伦理学全套课件.pptx(47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伦理学全套课件.pptx

第一章概论,学习目标,本章的学习目标:

了解工程与工程师的概念,树立正确的工程价值观和工程伦理观;理解工程中的伦理问题;掌握伦理及工程伦理的含义、研究工程伦理学的意义与方法。

本章内容,第一节工程和工程师第二节工程过程中的伦理问题第三节伦理学及工程伦理学的含义第四节研究工程伦理学的意义及方法第五节工程伦理准则与工程师的职业伦理,补充知识,当今中国还算不上科技大国,但却是名副其实的工程大国。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工程对社会和公众生活的影响日益重大,对人类前途的影响也十分重大,科技的运用已经把我们带入高风险的社会。

因此,工程伦理问题被社会也被工程界自身所关注。

一、20世纪的技术奇观及其影响,在人类文化的进程中,科学技术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随着文明的发展,科技的重要作用将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

历史学家常常以代表劳动生产力水平的物质生产工具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标记。

人类的在旧石器时期经历了几十万年在新石器时期也经历了千多年人类建造城市、从事不同的劳动又用了几千年从工业革命到人类拥有飞机、原子反应堆和计算机的今天仅用了250年的时间。

以人类最古老的农业生产为例,1950年我国粮食单产78千克/亩,稍高于两千多年前汉代的水平,美国18701920年的50年间,玉米单产也只增加了10千克。

然而,自本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世界粮食单产由68千克/亩猛增加到153千克/亩。

对这一增长作出主要贡献的技术是良种、化肥和农药、灌溉,三者所占份额分别为:

3:

5:

2。

与这一文明推进过程相应的是知识的爆炸性增长,夸张地说,科技知识在近代的增长似乎以核裂变的速度在进行着。

在今天,技术运用于实际已越来越迅速,在上一个世纪,电动机从发明到应用让人们等了65年的时间,无线电通讯用了35年。

然而到本世纪中期,从发现核裂变现象到制成第一个核反应堆只用了4年的时间,集成电路从无到有仅用了2年;1973年研制成第一台微处理机,7、8年间便更新了4代。

据称,到目前一台新型电脑的经济寿命只有两年。

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人类不但可以通过科技运用掌握自己的命运,还将通过科技革命改变自己的命运。

发现问题,在漫漫人类的历史长河中,科技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千古不朽的贡献。

没有科技的进步,人类今天还可能生活在刀耕火种的年代,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

所以,人类一直对科技抱以巨大的热情,寄予厚重的希望。

套用佛经上的真言:

每人都有一把打开天国之门的钥匙;同一把钥匙也能打开地狱之门。

科技也是如此,它可以打开天国之门,也可以打开地狱之门:

当我们利用科技造福于人类发展时,科技便是我们打开天国之门的钥匙;倘若我们利用科技肆意妄为,科技便成为开启地狱之门的钥匙人类极有可能成为科技进步的牺牲品。

20世纪中期以来,以核武器、核电站为代表的核能技术,以计算机为支柱的人工智能和电子信息技术,以基因重组、克隆为标志的生命技术等新兴工程技术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人的安全、隐私和人性本身,对传统道德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特别是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印度博帕尔的毒气泄漏事件以及一系列巨型油轮在海上原油(或燃料油)泄漏事故等工程灾难,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所有这些都进一步突出了工程的伦理内涵。

此外,现代技术的系统化发展,技术创新的迅速扩散,工业文明在全世界的普及推广,对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使地球资源趋于枯竭,触发了人们对人类未来的前途和命运的思考,对自然、环境本身价值的深入思考。

核聚变核裂变为人类带来了新能源,然而也带来了灾难,核泄漏,核泄漏,核爆炸,核爆炸,因特网给我们带来了发达的信息交流,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然而,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青少年流连于网吧,淫秽信息泛滥,科技的发达让我们从大自然中得到了更多,生活得更加舒适,然而这一切都是有代价的,废气排放,过度开采,海洋污染等等问题已经刻不容缓,我们对于后世之人所负的道德责任何在,我们看到技术原本应该是中性的,它之所以成为“既可造福人类,又能加害人类”的双刃剑,完全在于人类本身的善恶两重性。

从技术发展史上来看,每当一种新技术出现,几乎同时会孪生出造福与祸害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结局。

就如之前所见核裂变被发现后立刻出现了原子弹与核电站;因特网的实现,使人们在接受快速的同时,也不得不接受无孔不入的病毒,二十世纪后期生命科学取得了三大突破基因工程、人体基因组计划、克隆羊的成功,其科学意义丝毫不亚于十九世纪末物理学的三大发现X射线、电子、放射性元素。

生命科学的三大突破则预示出二十一世纪生物学革命的来临,预示生命科学世纪的到来。

所不同的是,生命科学革命面临的巨大伦理冲突是物理学革命所不具有的:

物理科学革命的对象是宇观、微观物质世界,是外在的客观世界;而生命科学革命的对象是生命,尤其是人类生命,具有意识和思想的活生生的生命,任何疏忽都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因此,生命科学革命不同于以往的科学革命,它必须审慎地对待生命及其相关的伦理问题。

这其中最典型的要数克隆技术了,1996年7月5日,世界上第一头由成年羊体细胞经过无性繁殖生成的克隆羊多莉诞生,从此克隆技术走入公众视野,饱受争议有的人称克隆技术将给人类带来莫大的灾难,甚至威胁到人类文明本身;而有的人却赞颂这是新世纪的福音,必将使人类社会走向另一个高度。

接下来我们具体地辩证地分析下它的利弊,首先,克隆技术作为一项伟大的发现确实有它的价值所在,比如在器官移植上的利用。

一直以来,器官移植都有着三大难题。

一是人类器官越来越不能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

二是经费的短缺,严重妨碍着器官移植的发展。

以我国的肝脏移植为例,移植第一年就需要医疗费用约30万40万元,以后服用免疫抑制剂每年需要10万元左右的费用,这无疑会将经济不宽裕的患者拒之门外。

第三,有很多患者因为排斥反应而存活时间不长。

同时,接受移植的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会导致患恶性肿瘤的几率增加,使生活质量下降。

克隆技术的出现无疑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极其诱人的前景,试想仅仅利用一些干细胞就可以得到一个完好的可移植器官,这无疑会大大延长人类的寿命,挽救无数人的生命。

再比如说如今已发展多年渐渐被人们所接受的试管婴儿,也是基因工程和克隆技术的产物,他无疑帮助很多夫妻得偿所愿,尽享天伦之乐。

然而一旦到了克隆人的问题上,各国政府和广大科学工作者的态度都颇为审慎严肃,明确表示反对。

最早站出来反对克隆人的正是培育克隆羊“多利”的英国科学家,因为他们最清楚,目前的技术离克隆人还远得很。

极少量动物克隆成功并不意味着人类已掌握了克隆人的技术,技术上的问题将直接威胁克隆人的生命更重要的是,对于这种“实验室里人为操纵下制造出来的生命”方式,更让千百年来一直依靠有性繁殖制造生命的人类本身难以接受。

然而也有另类的科学家不愿在这个诱人的宝库面前止步。

意大利著名的人类生育繁衍专家安蒂诺里就高调推出了一系列克隆人计划,并于2002年宣布从11月开始进行克隆人实验,这一行为立刻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轩然大波。

“他是一座火山”,罗马分子生物学家巴巴罗就曾这样评价安蒂诺里。

克隆人的计划是非人性的和不负责任的。

德国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将坚持禁止任何基于繁殖后代和科研目的而克隆人本身,即使是跨国开展的克隆人的研究也不能不受到法律的约束。

德国教育和科研部长布尔曼女士。

如果利用克隆技术去“复制”人,那将是一个错误。

“多莉之父”维尔穆特,然而,安蒂诺里却无视反对的声音,坚持要继续实验。

如果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支持我们的克隆人计划,那么我们就搬到公海的一艘船上继续进行克隆人的实验。

安蒂诺里如是说然而纵然少数人依然坚持,几乎所有的国家都纷纷出台法律禁止克隆人实验,克隆人从此转入地下。

克隆人有以下几点争议。

从基因角度讲,克隆技术导致的基因复制,威胁了基因多样性的保持,如若用于克隆人无疑将对人类基因的更新造成很大影响,进而影响人类的未来。

从社会学角度讲,通过克隆技术实现人的自我复制和自我再现后,人的不可重复不可替代性便丧失了,这势必对当今人们所认同的个人自由独立造成冲击,而且会导致人的身份和社会权利无法识别。

另外,这种无性的生殖方式完全颠覆了人类一直以来的两性繁殖双亲抚育的成长过程,克隆人与被克隆人的关系,克隆人与被克隆人家人的关系等等一系列,人类基本的伦理将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

然而,安蒂诺里却无视反对的声音,坚持要继续实验。

因而总体而言,科学对社会的负效应与科学发现的动机及其应用有关。

如果一个科学家明明知道某项科学发现将会严重危及人类的生存,那么他就不应该把这一发现公布于众,这是一个现代科学家必须考虑的因素。

科技工作者承担起社会责任和人类道义,科技应当统一于恪守道德底线和追求道德理想,而道德需要谋求科学性、时代性与相对稳定性的整合,最终合流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健康持续这一终极目标!

二、科技运用与工程实施中的负面因素,然而,我们又要清醒地看到,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的并非皆是福音。

在科学技术为我们创造出摩天大厦、高速列车、宇宙飞船、电脑和种种舒适的现代生活享受的同时,也在生产着它的副产品污染、失衡和恐惧。

倘若应用不当或控制不力,完全可能给人类带来危害和灾难,甚至威胁人类乃至地球上一切物种的生存条件。

尤其是当一些缺少社会责任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把自然界当作自己的实验场,把技术作为自己谋取暴利的手段之时,人类更会受到加倍的报复和损害。

位居当今科技、经济大国之首的美国,深得科技之利,享受到这个地球上最多的自然资源,生活得最为自足。

然而美国副总统戈尔在其著作濒临失衡的地球一书中却不无忧虑地指出:

我们这个世界的文明与地球上的生态系统相冲突,主要是因为我们对地球的关系在三个方面发生了本质变化。

第一是人口爆炸,第二是科学技术革命,第三是思考我们同环境的关系时的方式的改变。

不幸的是这种变化不是越来越好,我们屈服于现代生活的强大压力,无视我们当前行为对未来产生的后果。

技术应用产生的负面效应可能源于多种因素。

1、由于人类认识水平的局限,在开发和应用某项技术时并未预见到其后果。

2、已经知道危害,但为了其他因素(如维护国家民族利益,刺激经济增长、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或满足公众的消费需求等)仍然继续实施的。

(此中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核武器及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研制与使用。

)3、由于疏忽大意,对技术运用不当带来的。

(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会随着科技威力的增加而强化,一项技术获利越大,其潜伏的危险也可能越大。

)4、工程负责人或设计者缺少社会责任感,道德意识,为了经济利益或其他个人动机不负责任地主动实施的行为造成的。

例如遍布中国各地的众多不采取任何废水处理措施的小造纸厂、小化工厂即属此类。

第一节工程和工程师,一、工程概述二、工程师,一、工程概述,工程一词由来已久,古今中外都有多种解释。

理解工程的含义时应从工程理念、工程思维、工程哲学、工程管理、工程文化、工程教育等方面综合考虑。

(一)“工程”一词的由来:

1、“工程”在中国的往昔。

“工程”一词出现在1060年北宋欧阳修的新唐书魏知古传中:

“会造金仙、玉真观,虽盛夏,工程严促。

”此处“工程”指金仙、玉真这两个土木构筑项目的施工进度,着重过程。

总之,中国传统工程的内容主要是土木构筑如官室、庙宇、运河、城墙、桥梁、房屋的建造等,强调施工过程,后来也指其结果。

2、西方engineering词义的发展。

西方engineering起源于军事活动,战争的设施是驽炮、云梯、浮桥、碉楼、器械等,那么其设计者就是engineer。

大约18世纪中叶,出现了一种新型工程师,他们工作的对象是道路、桥梁、江河渠道、码头、城市及城镇的排水系统等,于是出现民用工程(civilengineering),中国习惯称为土木工程。

工业革命的时期出现了机械工程、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