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维护方案多联机.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10287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调维护方案多联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空调维护方案多联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空调维护方案多联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空调维护方案多联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空调维护方案多联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空调维护方案多联机.docx

《空调维护方案多联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调维护方案多联机.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空调维护方案多联机.docx

空调维护方案多联机

项目名称

(空调系统维护施工方案)

2014年6月20日

一、前言

空调系统自投入运行以来,运行状况良好。

为保证空调系统安全、可靠、

正常运行。

根据甲方的要求:

现对空调系统进行全面检修维护,检修项目如下;

二、检修项目

2.1大金低温二级压缩中央空调:

检查机组冷冻油,制冷剂R410A总量,检查

散热器翅片,风扇电机,高低压传感器,四通阀,换热器,液晶控制显示屏,高

低压电路控制板,设备外表油污,主机内部的清洗除垢排渣。

2.2易龙新风换气机组:

检查空组风箱密闭性,清洗初效过滤网、中效过滤网。

检查风机,传动皮带,新风阀,排风阀,回风阀,送风阀,混风阀,电加热器,加湿器,风机减震器,机组与基础之间的固定是否牢固及机组表面油污。

2.3加湿水循环泵:

正常工况下运行电流。

2.4补水泵:

正常工况下运行电流。

2.5大金空调集控器:

检查各开关,继电器,控制模块,控制电脑及各分控制

柜通讯。

2.6水管压力传感器:

测试压力传感器灵敏度,精确度和稳定性。

2.7加湿器:

检查加湿器的喷水管、喷嘴是否有堵塞现象,如有要进行疏通,

检查冷凝水导引盘是否畅通,无堵塞现象。

2.8虑网压差开关:

测试开关灵敏度,精确度。

2.9丫型过滤器:

检修过滤器滤网是否有堵塞现象,如有要进行疏通。

2.10电动阀:

测试反应灵敏度,执行器比例。

2.11电动二通阀:

测试开闭灵敏度实验,测试严密性实验。

2.12压力表:

测试精确度,稳定性。

2.13电动风量调节阀:

测试执行器开关机风量调节比,试验信号输出的执行情况。

2.14多联机配电柜:

检查各开关,继电器,交流接触器,互感器。

2.15总配电柜:

检查各开关,断路脱钩器。

2.16多联空调室外机:

检查机组压缩机,冷冻油,氟利昂总量,散热器翅片,风扇电机,高低压传感器,四通阀,膨胀阀,角阀,温度传感器,干燥过滤器,高低压电路变频器,模块控制板等。

2.17多联空调室内机:

检修电机,电加热,电动截止阀,温度传感器,空气过滤器,液晶线控器。

2.18风冷分体空调:

检查机组压缩机,冷冻油,氟利昂总量,散热器翅片,风扇电机,高低压传感器,四通阀,膨胀阀,角阀,温度传感器,干燥过滤器,电路控制板,电加热,电动截止阀,温度传感器,空气过滤器。

三、客服大厅、办公区域、蓄电池室等空调系统检修方案

3.1大金中央空调机组检修:

每年进行一次检测、保养。

进行下列各项检查和准备,以确保机组可靠、安全和高效运行:

3.1.1检查制冷剂液位和油面;

3.1.2检查油槽、油加热器和温度;

3.1.3检查和测试所有运行控制和安全控制功能;

3.1.4与操作人员一起温习操作步骤,查看机组历史记录;

3.1.5检查启动器的运行;

3.1.6检查调整微电脑控制中心的设定值;

3.1.7检查控制装置的运行;

3.1.8检查制冷剂液位和油位;

3.1.9检查润滑系统的运行;

3.1.10检查回油系统;

3.1.11检查电机和启动器的运行;

3.1.12记录运行状态参数,分析确认机组运行正常,必要时进行机组检修;

3.1.13记录和报告要求的备件。

3.1.14用兆欧表测量和记录电机绕阻的绝缘电阻;

3.1.15润滑开式电机;

3.1.16检查开式电机驱动装置的定位状态;

3.1.17检查联轴器;

3.1.18检查密封情况;

3.1.19检查入口导叶操作机构和联接机构;润滑需要润滑的部位。

3.1.20检查压缩机润滑油系统的下列各项:

3.1.21根据需要更换润滑油、油过滤器和干燥过滤器;

3.1.22检查所有其它的油系统部件,如油冷却器、过滤器和电磁阀等;

3.1.23检查制冷循环,确认处于正常平衡状态;

3.2新风换气机组检修技术方案

3.2.1检查电机及传动皮带。

3.2.2检查各类传感器。

3.2.3检查电气控制回路,检查任何松脱及过热收紧接头。

3.2.4主机风机轴承加润滑油。

3.2.5调整安全控制装置,更换损坏部件。

3.2.6检查热交换器等非运动部件,确认是否要清洗和更换。

3.2.7检查初、中效过滤网。

3.2.8检查组合空调柜密闭性。

3.2.9检查各个风阀执行器。

3.3空调加湿系统水管道清洗

3.3.1整个系统的杀菌剥离处理和全有机化学清洗

清洗之前对水质进行采样分析,调查了解设备运行使用情况,判断污垢主要成分,根据水质分析、系统材质和设备系统运行与结垢情况制订清洗方案。

其具体操作步骤分为:

清水冲洗:

启动系统循环水泵,用大流量的清水尽可能的冲洗掉系统中的灰尘、泥沙、脱落的腐蚀产物等疏松的污垢,为下一步的化学清洗做准备。

杀菌剥离:

排放出污水后补充清水,在循环水系统内的膨胀水箱中分别一次性的加入杀菌剥离剂,杀死系统中菌藻类微生物,并使设备、管道内表面附着的生物粘泥剥离脱落;通过水泵循环运行12〜24小时,进行杀菌灭藻剥离污垢,最后从最低点排放污水。

清洗除垢:

系统补入清水后加入具有溶垢、渗透与分散作用的清洗剂和清洗

缓蚀剂,启动水泵将管道系统内的浮锈、水垢、油污等清洗下来,分散于水中,随水排出,还原清洁的金属表面。

循环清洗两次,每次12小时,并要求加清水

置换排污至浊度小于20ppm即视为清洗结束,最后将丫型过滤器上的过滤网拆开,蘸药剂手工清洗干净。

332整个系统的缓蚀预膜处理。

钝化或预膜:

设备管道经过清洗后其金属表面处于十分活跃的活性状态,极

易二次氧化锈蚀。

A:

若设备清洗后封存,则对设备进行预膜钝化处理;B:

若设

备清洗后立即投入使用,则需进行预膜缓蚀处理,以更好的保护洁净的金属表面防止氧化锈蚀。

采用缓蚀剂来进行系统预膜时,系统先补入清水,并确认系统中水的浊度小于15ppm后,于膨胀水箱处一次性大剂量的缓蚀剂,启动水泵循环运行48小时

以上,使药剂能均匀分散于整个循环水系统中,在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聚合高分子保护膜,以起防蚀作用。

其后可以直接转入日常水质稳定处理,无须再排污。

循环水系统清洗过程完成后,就进入了日常水质维护阶段,即通过加入水质稳定剂,降低金属材质生锈速率,抑制水中菌藻滋生,防止钙、镁盐结垢、沉淀,最大限度的保持设备和管道的金属表面清洁。

3.4空调系统通风管道清洗

3.4.1工程环境控制

3.4.1.1通风管道保持负压

在整个清洗过程中,风管内部应与室内环境保持一定的负压。

压差可以通过空气负压机或真空吸尘设备来实现。

对排出的空气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交叉污染。

空气负压机或真空吸尘设备应尽量接近清洗检修口,与通风系统连接后方可运行。

为了维持所需负压,通风系统其他开口应临时密封。

正在清洗的通风系统中,如果需要安装相应的检修口,应在负压条件下完成作业。

341.2作业区隔离

作业区进行隔离,在作业区与建筑物其它区域之间建立一个屏障,以减小作

业区外空气中悬浮尘粒的增加和对其它区域交叉污染。

一般情况的隔离应采取以下措施:

a)保护性覆盖:

应对作业区进行干净的、保护性的覆盖。

b)防护性换气:

在保证通风管道开口处为负压的情况下,应对作业区所处于的室内空间保持连续性的换气。

c)设备保护:

对真空吸尘装置和空气负压机的运输和存放进行保护。

所有从室内进入通风系统的工具、设备及部件应进行湿式擦拭,并用装有高效空气过滤器的吸尘器进行清洗。

3.4.1.3清洗装置

应对带入作业区的工具、设备和器械进行清洗。

所有带入作业区的设备应保证在安全状态下运行。

在整个清洗过程中,应限制由于缺乏卫生知识、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的潜在交叉污染。

a)卫生和安全性检查

在有严重的微生物孳生或已知通风系统内部有污染物存在的情况下,或是在

卫生保健、有严重危害物等特殊建筑内进行的清洗工程,应在工作开始之前对清洗装置进行卫生和安全性检查。

b)运行状态

所有清洗装置都应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应符合相关性能和安全标准的要求。

c)真空吸尘设备过滤器

当使用真空吸尘设备在建筑内向外围排气时,必须使用对0.3微米颗粒的过

滤效率达99.97%的高效空气过滤器。

在工作开始以前应对使用的高效空气过滤器进行过滤效率确认。

d)烟火探测设备

清洗工程不应该损害、改变或者破坏位于设备当中或直接连在通风系统上的烟火探测设备。

在需要临时修改、变更、停用或重新使用烟火探测设备时,应按照国家有关的法规和规定执行。

341.4化学制剂的使用

通风系统清洗和修复过程中使用的化学药品应满足国家有关法律和相关标准的要求,不应对通风系统和人员造成损害。

3.4.1.5污染物处理

从通风系统中除掉的污染物应进行封装,以防止交叉污染,并应按照相关的

国家或地方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清洗过程中用过的真空吸尘设备在改变位置或者从系统中卸下时都应预先密封。

应在建筑物外面或者负压隔离区打开被污染过的真空吸尘设备。

3.4.2通风系统的清洗

3.421机械清洗方法

可使用真空吸尘设备、高压气源、高压水源和其他设备将粘附的颗粒与碎屑移除并有效地输送到收集装置。

在机械清洗以前或清洗过程中不应使用任何密封剂、涂料和粘结剂。

对于多孔材料允许使用密封剂作为临时措施。

a)真空吸尘设备

机械清洗过程中应使用连续运行的真空吸尘设备。

真空吸尘设备应有足够大的功率以保证碎屑的吸入和室内环境的保护。

b)机械搅动

机械清洗要求机械搅动装置将粘在通风系统表面上的碎屑剥离,使碎屑能传

送到真空吸尘设备。

c)湿法清洗

高压冲洗、蒸汽清洗或者其它任何形式的湿法清洗过程都不应该对通风系统

部件造成损害。

空气处理机组在湿法清洗以后不应残留化学成分。

湿法清洗产生

的废水应在作业区进行圭寸装,并按相关的规定进行处理。

3.422部件清洗

应对空气处理机组内表面、挡水板、凝结水盘和冷凝水管、风机、排气扇、

风管以及盘管表面和组件等所有有污染物沉积的部件进行清洗。

对于直接清洗困

难的区域应开设检修口进行清洗。

若空气处理机组的加热和冷却盘管之间有无法清洗到的地方,可将盘管拆卸或移出后进行彻底清洗。

所使用的清洗方法应保证通风系统所有部件达到视觉清洁要求。

清洗后,应将调节阀、百叶风口、格栅、扩散器和其它气流调节装置恢复到原位。

在清洗电加热盘管时,盘管的电源应断开,并锁定或悬挂标识。

对于湿法清洗,仅允许使用非腐蚀性清洗剂,盘管在重新使用前应洗掉化学制剂并彻底干燥。

开设的检修口应满足清洗和修复的需要。

3.5.重点部位检修方案

3.5.1压缩机检修:

每年对压缩机进行一次整机检漏检测、保养。

3.5.1.1检查压缩机油位、油色。

如油位低于观察镜的1/2位置,则应查明漏油

原因并排除故障后再充注润滑油;如油已变色则应彻底更换润滑油。

3.5.1.2检查制冷系统内是否存在空气,如有则应排放空气。

3.5.1.3具体检查压缩机如下参数:

a)压缩机电机绝缘电阻(正常0.5MQ以上);

b)压缩机运行电流(正常为额定值,三相基本平衡);

c)压缩机油压(正常10〜15kgf/Cm2);

d)压缩机外壳温度(正常85C以下);

e)吸气压力(正常值4.9〜5.4kgf/cm2);

f)排气压力(正常值12.5kgf/cm2);

g)检查压缩机是否有异常的噪音或振动;

h)检查压缩机是否有异常的气味。

通过上述检查综合判断压缩机是否有故障,如有则应更换压缩机。

3.5.1.4拧紧所有紧固件并清洁压缩机。

3.5.2电动机检修:

3.5.2.1用500V摇表检测电动机线圈绝缘电阻是否在0.5MQ,以上,否则应进行

干燥处理或修复;

3.5.2.2检查电动机轴承有无阻滞现象,如有则应加润滑油,如加润滑油后仍不行则应更换同型号规格的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