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锡圭与《文字学概要》.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0825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裘锡圭与《文字学概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裘锡圭与《文字学概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裘锡圭与《文字学概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裘锡圭与《文字学概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裘锡圭与《文字学概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裘锡圭与《文字学概要》.doc

《裘锡圭与《文字学概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裘锡圭与《文字学概要》.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裘锡圭与《文字学概要》.doc

裘锡圭先生与他的《文字学概要》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裘锡圭先生其人和其在文字学、古文字学、古典文献学等方面的学术思想与成就。

介绍了裘先生《文字学概要》一书的创作情况,并结合本书的特色浅谈了对本书的理解。

【关键词】裘锡圭,文字学,文字学概要

一、裘锡圭先生简介

裘锡圭先生1952年入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1956年大学毕业后考上研究生,从师著名甲骨学家胡厚宣教授专攻甲骨学与殷商史。

同年胡厚宣教授奉调北京,裘先生亦随其师入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现属中国社会科学院)先秦史研究室。

1960年研究生毕业后,他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在朱德熙教授影响下,对战国文字产生浓厚兴趣。

裘先生从1974年开始先后参加了国家文物局组织的整理银雀山汉墓竹简、云梦秦简、马王堆汉墓帛书、曾侯乙墓文字资料、江陵望山楚简、郭店楚墓竹简和尹湾汉墓简牍等出土文献的整理工作。

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研究室主任、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副主任。

主要从事汉字学、古汉字学和古典文献学(先秦秦汉部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二、裘锡圭先生的学术思想及成就

裘锡圭先生长期从事文字学、、古文字学、古典文献学(先秦秦汉部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他力求做到比较全面地掌握资料,尊重但又不囿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并能注意地下发现的古文字资料与传世文献的相互印证,在汉字学、殷墟甲骨文、战国文字和汉简的考释、利用地下文字资料对先秦秦汉古籍的校读以及中国上古史的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为中国古典学的重建与研究工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文字学研究

裘锡圭先生最早明确区分了记录语言的符号和文字本身所使用的符号这两个不同层次的符号,他把后者叫作字符。

他指出,文字的性质应当由文字本身所使用的符号来决定。

他把字符分为意符、音符和记号三种。

他认汉字在早期阶段(隶变以前)可以称为意符音符文字;隶变后的汉字可以称为意符音符记号文字。

从字符所能表示的语言结构的层次来看汉字的性质,他同意把汉字看作语素、音节文字。

在讨论汉字形成过程时,裘锡圭先生比较早地提出“原始文字”的概念,并强调汉字形成中一定经历过图画和文字混用的原始文字阶段。

他重视利用地下出土资料来研究汉字字体的演变,特别强调俗体字在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在陈梦家象形、假借、形声——“三书说”的基础上,他认为汉字可以分成表意字、假借字、形声字三类。

同时,他也指出汉字里还有少量不能纳入“三书说”的文字。

裘锡圭先生还对同形字和同义换读等现象,对文字的分化和分散文字职务的方法、文字的合并等问题,作过富有创见的阐述,反映出他对语言和文字关系的清醒的认识。

2.古文字学研究

裘锡圭先生对古文字学各个领域及秦汉文字都比较熟悉,他不仅考释出了不少前人未释或错释的文字,而且对各种文字资料所涉及的历史、社会等方面的重要问题都有比较新颖、独特的看法。

他考释的文字很多是常用的或关键性的文字。

在《释“柲”》(附:

释“弋”)中释出甲骨文中“柲”字,并连带识出一连串文字,从而读通了相关的很多卜辞。

他考释文字,力求全面占有材料,注意古文字构形的规律,熟悉各种古文字材料的特点,并能联系文字的形体演变规律追本溯源。

3.古典文献学和古汉语的研究

裘锡圭先生认为,在整理那些年代久远的传世古籍的时候,应该尽量利用各种地下材料,其中包括考古发现的各种古籍抄本、其他各种古代文字资料,以及文字之外的各种有关考古资料。

他指出,在传世先秦秦汉古籍的整理工作中,地下材料所能起到的作用可粗分为两个方面:

其一,有助于研究古籍的源流,包括古籍的成书时代和过程、资料来源以及篇章的分合变化等问题;其二,有助于古籍的校读,如校正文字、阐明词义、文义等。

裘锡圭先生很重视简帛古籍的用字习惯对校读古籍的作用。

他还很早就指出地下材料对研究古汉语的重要性,认为对于研究古汉语而言,地下发现的古文字资料在很多方面比传世古书优越。

裘锡圭先生还有一些训诂学文章,反映出他在语言学方面的功力。

裘锡圭先生在考释古文字时,也非常重视从语言的角度看问题,他的有些文章甚至主要是谈古文字材料中的语言问题的。

三、裘锡圭先生的《文字学概要》

1960年初,裘锡圭先生在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时候,为了汉语教学专门开设了一门文字学课,此书正是在这几次课的讲稿的基础上写成的。

近20年来,他继续进行这一方面的研究,补充新成果,所以这本书跟以前唐兰的《中国文字学》或台湾出版的几种文字学概论书大不相同。

这本书根据现代语言学理论把汉字分类语言符号和文字本身符号展开论说,因为充分地引用了从著者直接参加过整理过的湖南长沙马王堆或山东临沂银雀山、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实物资料,所以这本书有着极其重要的资料价值。

下面我将结合本书的特色谈一下我对这本著作的认识:

1.通过丰富的例证展开论说

本书讲述了表意字和记号字的使用。

著作以云南纳西族和西部非州约鲁巴(Yoruba)的文字和语言例证详细地说明汉字形成过程。

对于隶书的发生时期,钱玄同、唐兰等学者已经提起了它的发生时期是秦代,但著者又通过大量实物资料来详细证实,所以这种说法一定会获得学界的承认。

2.严谨的治学态度

如关于汉字的起源问题,学界有人认为汉字跟西安半坡陶器上面的符号有关联,所以把汉字的起源推溯到6000~7000年之前,可是这本书里以“符号是否证明记录语言”为标准,对于学界现存主张持怀疑的态度。

裘锡圭教授认为汉字发生的指标就是“个个符号需要都能构成记录语言的文字体系”,所以从这种观点来看,殷商后期的甲骨文最早符合具有这种体系的文字条件。

此外本书术语的使用很严谨,如这本书里“以前”和“之前”分别使用,为了区别词和字,用括号表示词或语素等等。

3.对既存学说批判的继承和再解释

著者根据语言学理论展开新研究和提出见解,同时对既存学说进行了继承和批判,对于汉字学上尚未解决的汉字构造问题,该书详细说明了传统的六书说的缺点,又对唐兰批判六书说提出的三书说采用其中合理的部分,弥补不足的部分,从而提出了自己的新分类,即表意字、形声字、假借字。

这固然有短处,如例外的情况并不少见,但新分类跟把汉字的性质看成意音记号文字的见解,具有逻辑上一致性,著者在研究词意之中看重字形的作用,研究表意字的时候强调说该重视字形而不要执着太多,因为通过字形可以确定汉字的本意,比如说,画成男子的“大”字意义表现比字形的意味还广泛,对于形声字本书考虑了声及其代表的词语的语源关系,“声旁和字意的关系”章里从前在右文说中提出的汉字分类为“形声兼会意字”,还说明一个字加上形旁表示派生意味的分化字,这很具有说服力。

4.提出新的概念和理论

本书除了对文字学的基本问题进行探讨,还提出了一些新概念、新见解。

同形字是裘锡圭教授模仿同音词第一次使用的术语。

它的性质跟异体字相反,是指外形是一样的但实际上不一样的字。

狭义的同形字本来是为不同的词语造的,字形偶然相同的字,比如古代的“铊”、近代的“铊”和现代的“铊”是狭义同形字的典型。

从广义来看,同形字包括所有表示不同的词的相同字形。

按照这种理解,被借字与假借字,如表示本义的“花”和表示假借义“花费”的“花”,也应该看作同形字。

用来表示本义的和用来表示派生词性质的引申义的同一个字,如当道路讲的“行(xing)”和当行列讲的“行(hang)”也是同形字。

有时形声字的同形现象跟假借现象很难区分,既可看作假借字,也可看作被借字的同形字。

所以在同形字的范围上可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但立足于形音关系把字区别成异体字和同体字可以说是相当符合逻辑的。

《文字学概要》是裘锡圭先生多年教学和研究的结晶。

它从汉语实际出发,突破文字学的传统研究方法、范围,全面、系统而独创地阐述了文字学理论、方法与实践,尤其是在文字形成过程与汉字形成演变、文字结构理论及汉字形音义之间的复杂关系等方面,分析了传统“六书”说的不足,提出了新的分类理论与范畴,具有重大理论价值。

同时,本书重视历代俗字、俗体的研究,并联系汉字整理与简化工作,提出有实践意义的见解。

该书出版后,在国内外语言学界受到普遍赞誉,佳评如潮,指出它不仅是一部深入浅出的优秀教材,同时也是一部具有独到见解的开拓性学术著作。

【结语】裘锡圭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知识永无止境的追求造就了他广博的学识。

他为中国文字学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除了借鉴他在学术上的研究成果,我们更要学习他的勤奋与坚持,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争取学有所思,学有所获。

裘锡圭先生与他的《文字学概要》

指导教师:

张勇

科目:

汉字学

题目:

裘锡圭先生与他的《文字学概要》

姓名:

邢芳

院系及专业:

汉语国际教育学院对外汉语08级

学号:

2819011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