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精华整理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精华整理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精华整理doc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发展任务和存在的心理社会危机,具体如下: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信任感;
(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1.5-3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
(3)主动感、主体感对内疚感(3-6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2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该阶段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
(6)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18-30),该阶段发展任务是发展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7)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30-60),该阶段发展任务是获得充沛感,避免停滞感;
(8)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感(成年晚期60以后),该阶段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绝望与沮丧。
7.简述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到的对象的数量。
(2)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
(3)注意的分配,是指同一时间对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不同属性的对象同时注意,前提是只有一个不熟悉。
(4)注意的转移,是指有意识地将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8.简述如何培养的良好思维品质。
(1)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3)加强言语交流训练。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
(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9.简述课程内容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
(1)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包括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2)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学科的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
(3)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
10.简述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与适用性。
(3)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4)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5)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6)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纵向与横向联系。
11.简述压力的影响因素
(1)经验,当面对同一事件或情境时,经验影响人们对压力的感受。
(2)准备状态,对即将面对的压力事件是否有心理准备也会影响对压力的感受。
(3)认知,认知评估在增加压力感和缓解压力中有着重要作用。
(4)性格,不同性格特征的人对压力的感受不同。
(5)环境,一个人的压力来源与他所处的小环境有直接关系,小环境主要指工作单位或学校及家庭。
12.简述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1)主动建构性。
学习的主动建构性是指学生能够主动地对已有知识经验进行综合、重组和改造,从而用以解释新信息,并最终建构属于个人意义的知识内容。
(2)社会互动性。
学习者是通过对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的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常常需要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
(3)学习的情境性。
建构主义者提出知识存在于具体的、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之中,不是一套独立于情境的知识符号,只有通过实际应用活动才能真正被人理解。
13.如何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14.简述影响迁移的因素。
(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因素。
(2)对材料的理解程度。
(3)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
(4)定势作用。
(5)认知结构的清晰性和稳定性。
15.简述利用知识迁移的原理进行有效教学,实现为迁移而教的一般建议。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16.简述德育原则(子原则也会出简答)。
(1)方向性原则。
(2)疏导性原则。
(3)知行统一原则。
(4)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5)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6)因材施教原则。
(7)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8)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
17.简述良好品德的培养。
(1)有效地说服。
(2)树立良好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
(4)价值辨析。
(5)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
18.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与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长期反复不断提高的过程。
19.简述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
(1)思想品德教育管理
(2)教务行政管理(3)教学工作管理(4)总务工作管理
20.简述肯定性训练的内涵。
肯定性训练,也叫自信训练、果敢训练,其目的是促进个人在人际关系中公开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和观点,维护自己的权益也尊重别人的权益,发展人的自我肯定行为。
自我肯定行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请求他人为自己做某事,以满足自己合理的需要。
(2)拒绝他人的无理要求而又不伤害对方。
(3)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
21.简述班集体形成的标志。
(1)共同的奋斗目标。
(2)有力的领导集体。
(3)健全的规章制度。
(4)健康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22.简述我国新课改的要求。
(1)转变教师角色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②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③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④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2)转变教师行为①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民主、互动、教学相长。
②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启发。
③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发展。
④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3)转变授课方式,启发引导式。
(4)转变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式。
23.简述影响学制确立的因素。
(1)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24.简述我国当前学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加强基础教育,落实义务教育。
(2)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3)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
(4)重视成人教育,发展终身教育。
25.简述现代教学观。
(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
(4)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知识。
26.简述当代教学的新观念。
(1)从重视教师的教向重视学生的学转变。
(2)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
(3)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
(4)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
(5)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
(6)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
27.简述现代创新观。
(1)破除知识中心观念。
(2)破除教师权威观念。
(3)培养问题意识。
28.简述素质教育的概念。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29.简述师生关系的内容。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结成授受关系①从教师与学生的社会角色规定的意义上看,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受授者。
②学生在教学中主体性的实现,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③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2)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①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
②教师和学生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
(3)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①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人的关系。
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的、人格上的影响。
30.教师职业素养
(1)教师情感智力与品质①赋予职业神圣的意义;
②心中要有爱;
③做自律的榜样;
④有热心和幽默感;
⑤有可信任感。
(2)教师的知识结构①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专业知识;
②教师的条件性知识,主要是指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③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
(3)教师的教学能力①课堂教学的思维能力;
②表达能力;
③组织管理能力;
④教学的研究能力。
(4)教师的教育机智处理突发事件的随机应变的能力。
31.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间接性)①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②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③贯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
(2)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发展性)①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
②智力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③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3)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互动性)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能动性;
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③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之间的关系;
④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4)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教育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提高思想品德修养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具体体现在以下三点:
①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②思想品德的提高为学生积极地学习知识提供动力;
③贯彻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防止两种倾向。
32.教学原则(子原则也会出简答)
(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统一的原则;
(2)直观性原则;
(3)启发性原则;
(4)巩固性原则;
(5)循序渐进原则;
(6)因材施教原则;
(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8)量力性原则。
33.简述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1)认识对象的间接性与概括性。
学习的内容是已知的、他人的,也是经过提炼的认识结果。
(2)认识方式的简捷性与高效性。
通过间接知识认识世界,可以减少探索的实践,避免探索的弯路,尽快地掌握人类的文化精华,因而是高效的。
(3)教师的引导性、指导性与传授性(有领导的认识)。
学生的个体认识始终在教师的传授、指导下进行。
(4)认识的交往性与实践性。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学活动是发生在师生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这种交往活动同时具有实践的性质。
(5)认识的教育性与发展性。
教学中学生认识的形成既是目的也是发展的手段,认识中追求与实现着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与完全人格的养成。
34.简述以人为本的基本教学模式。
(1)学生有权利根据他们希望授课的形式安排部分上课时间。
(2)现代科技的发展给学习者提供了许多自觉的工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从哪种渠道获得信息。
(3)主张安排不同类型的课堂结构,甚至同一种类型的课堂结构也应做出不同的安排,以吸引不同兴趣的学生自由参与,达到意义学习和快乐学习的目的。
(4)由学生自主进行学习的评定。
35.教师职业道德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4)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36.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
(2)关注情境阶段;
(3)关注学生阶段。
37.教学的一般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5)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38.怎样上好一堂课。
(1)教学目标明确;
(2)教学内容准确;
(3)教学结构合理;
(4)教学方法适当;
(5)讲究教学艺术;
(6)板书有序;
(7)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39.简述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40.如何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2)注重讲演、板书技巧和教具的使用。
(3)注重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41.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有制约作用,具体体现在: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口诀】两权一目的(两圈一亩地)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体现在:
①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②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③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
4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主导作用的表现
①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③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④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口诀】严(延时价值)规范(社会性规范),塑(加速个体发展)个性(发展个性),总之要发展。
43.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①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②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③人们的教育思想④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口诀】社会和个人两方面。
44.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
①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②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③发展学生体力,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
④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口诀】双基+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45.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
①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教师的讲授应抓重点、难点、关键。
③设置问题情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
【口诀】主(主动性)抓(抓重点)情境(设置情境),培方法(培养思维方法)
4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贯彻要求
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口诀】小联(联系实际)在乡(乡土教材)下训练运(运用知识)输技能(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
47.教学方法选用的依据
①考虑教学方法本身的特点和功能,灵活选择,综合运用。
②依据学科特点和学习内容选择教学方法。
③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④依据学生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⑤依据现有的教学媒体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口诀】依学生,依目标,依内容,依媒体,依自身。
48.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①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②理解材料的意义,少用机械记忆③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深度理解④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材料⑤运用多重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⑥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口诀】理解(理解材料意义)目的(明确记忆目的)精加工,组块编码重方法
49.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①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②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③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口诀】环境+个性+课程
50.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知识观:
①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也不是最终答案,而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
②知识并不能拿来就用,一用就灵,而是要针对具体情景进行再创造。
③每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因为理解只能由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学生观:
①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强调学生的巨大潜能②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差异性。
学习观:
①学习的主动建构性②学习的社会互动性③学习的情境
51.学习动机的培养
①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
②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③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④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口诀】马里奥班委
52.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
关注学生的认知结构
①学生原有认知经验的丰富性②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与组织性③原有知识经验的可利用性
教育内容与教学过程的选择与安排
①精选教材②合理编排教学内容③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教授学习方法【口诀】有结构,有内容,有方法促进迁移
53.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①情绪的产生与有机体的自然需要有关,而情感的产生则与人的社会性需要有关。
②情绪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心理现象,而情感则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
③情绪产生早(个体生命开始,饥饿哭闹),情感产生晚(社会生产实践中产生)。
④情绪具有情境性和动摇性,而情感则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
⑤情绪多是外显性和冲动性,而情感则具有内隐性和持久性。
情绪与情感的联系:
情绪与情感两者密切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①情绪变化受情感制约,而情感又在各种变化的情绪中得到体现。
②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③情绪和情感是两种彼此难以分离的心理现象,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
54.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①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②开展微格教学③进行专门训练④反思教学经验【口诀】看别人,看自己,多联系,多反思
55.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a、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b、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c、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
记忆技巧:
全面建设个性接班人
56.新课改教师角色的转变
a、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b、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c、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d、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e、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记忆技巧:
学生不仅要在课上接受教育,还要去社区终身学习。
57.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a、了解和研究学生b、树立正确的学生观c、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d、树立教师威信e、发扬教育民主f、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58.如何树立教师的威信
a、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b、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c、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d、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e、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59.社会经济对教育的制约
a、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变化,人才的规格;
c、社会经济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内人解手真龟速。
60.学校教育为什么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a、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b、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c、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61.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
a尊师爱生b民主平等c教学相长d心理相容
62.简述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1)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
(2)材料的意义、性质和数量(3)学习程度(4)材料序列对遗忘的影响
63.如何根据遗忘规律有效地组织复习
(1)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2)恰当安排复习内容(3)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4)复习方法多样化
64.简述小学德育的方法
(1)说服法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说服包括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
(2)榜样法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榜样包括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榜样等。
(3)锻炼法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
锻炼包括:
练习、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
(4)陶冶法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陶冶包括:
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5)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表扬奖励是对学生的良好思想、行为作出的肯定评价,以引导和促进其品德积极发展的方法。
批评处分是对学生的不良思想、行为作出的否定评价,帮助他们改正缺点与错误的方法
65、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第一,按照丌同学科的特点,在内容上体现科学性不思想性;
第二,强调内容的基础性;
第三,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
第四,在教材的编排上,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逡辑不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第五,教科乢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二学生的学习;
第六,教科乢的编排要兼顼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乊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66、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一)开展社会调查,跟踪社会发展劢向,具备与业知识、技能,有敁参不社会生活;
(二)观察学生日常活劢,反思个人工作历程,寻找有效课程资源;
(三)开发和利用课程实践的各种条件;
(四)研究学生的共性和个性特征,了解其所需知识和技能,确定制定课程教学计划的基础;
(五)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
(六)建立课程资源数据管理库。
67、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1)基本的信仸感对基本的丌信仸感(0~1.5岁)
(2)自主感对羞耻感不怀疑(2~3岁)(3)主劢感对内疚感(4~5岁)(4)勤奋感对自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