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005314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29.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Word格式.docx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结合上下文和实际生活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6、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乐于与人交流。

7、诵读儿歌、歌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8、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9、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10、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三、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

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

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课时

每篇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

期初教育

识字1~4

8

课文1~12

36

3

识字5~8

课文13~24

综合练习8个

24~32

3~4

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教学进度

周次

时间

内容

识字1─识字3

识字4、练习

1.古诗两首、2.蚕姑娘、3.月亮湾

4.快乐的节日、练习2

5.雨后、6.谁的本领大、7.蜗牛的奖杯

8.狐假虎威、练习3

9.母亲的恩情、10.沉香救母

(1)、10.沉香救母

(2)

12.木兰从军、练习4

识字5─识字7

期中复习、考试

识字8、练习5、13.学棋

14“黑板”跑了15.晚上的“太阳”16“闪光的金子”

练习6、17.歌唱二小放牛郎

18.鸟岛、19.台湾的蝴蝶谷、20.欢乐的泼水节

练习7、21.真想变成大荷叶

22.猴子种果树、23.会走路的树、24.问银河

练习8、期末复习

期末考试、放暑假

课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彩图,并结合平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勤查字典的重要性和应具备的态度。

2、?

在掌握有关查字典的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勤查字典和使用其他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了解勤查字典的重要性和应具备的态度,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勤查字典和使用其他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课前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复习导入

(二)?

看图理解图意,知道查字典的好处复习音序查字典查字法

(三)?

作业

小朋友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我们学好各门功课,还有助于提高我们各方面的素质。

从今天起,老师要求大家养成一个新的好习惯,那就是——勤查字典。

(板书:

勤查字典)

字典是一位不说话的老师,是我们学习文化知识的好帮手。

我们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都可以向这位不说话的老师请教。

在查字典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学到知识,解决学习中的具体问题,而且可以锻炼我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品质,这对我们的成长非常重要。

所以我们要像认真读书、认真写字那样认真查字典,勤于查字典,和字典交朋友。

指导观察圆形彩图

(2)?

小结:

图上的老师手里拿着字典,她在对小朋友说:

“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无论是谁都不可能门门知识都精通。

要学习各种知识,就离不开书本和老师,而字典等工具书就是我们身边不说话的老师。

遇到疑难问题,如果老师不在身边就可以自己查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来解决。

复习音序查字法

(1)?

小朋友,上学期我们学了一种查字典的方法,你们还记得吗?

对!

是音序查字法。

你们还记得是怎么查的吗?

(3)?

小结查字典的方法。

3、?

指导观察下面两幅彩图

左边一幅图,画的是一位母亲在女儿的房间里指导女儿查阅词典。

小女孩房间里的书架上的书摆放的整整齐齐。

右边的一幅图,画的是一位老师在校园的草坪上指导学生查字典。

5、?

指导观察第二页上第一幅彩图

在教室里,小朋友在进行课外阅读,坐在一起的两个小朋友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男同学在查字典,他查得多么认真啊!

女同学在一旁专心的看着。

6、?

指导观察第二页上第二、第三幅彩图

在家里,两位小朋友自己读书时遇到困难就查字典解决。

7、?

总结:

字典是一位不说话的老师和朋友,在学校中我们应该经常向她请教,在家中也同样要勤于查阅,这样才能不断丰富知识,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

练习查字典

学生观察图片,弄清图意:

图上有谁她手里拿着什么在干什么?

音序查字法

学生回答

图上有谁她们在干什么

4、?

结合《识字1》中的生字,让学生用音序查字法练习查字。

图上有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人物的态度如何?

学生交流,自己在阅读课外书籍时遇到的难题,哪些是通过查字典来解决的,解决问题后有什么想法?

图上有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板书设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

勤查字典

课后小记:

课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本课插图,结合课内外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主动识字的意义和应有的态度,培养学生逐步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本课插图,结合课内外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主动识字的意义和应有的态度,培养学生逐步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第二课时

导入

看图理解图意,知道要主动识字

小结

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内容丰富,我们的识字一方面要靠老师教,另一方面需要同学们主动去识字,这样,我们才能认识更多的字,读更多的书。

指导观察彩图

上边一幅图,画的是一位同学在课堂上当小老师。

指导观察第二幅彩图

在旅游景点,两个小朋友在互相认字

生活中处处有学问,我们不仅要在学校里主动识字,而且要在课外、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留心,主动识字。

不认识的字可以有选择地记下来,回来查字典解决。

指名读标题,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理解的。

图上有谁在干什么?

说一说这个同学是怎么读生字的

说一说自己去过哪些景点,认识哪些汉字。

主动识字

第一单元分析

单元教学内容:

识字1、2、3、4,练习1

单元教学目标:

识字1、2是词串识字,所安排的内容分别看是排列整齐的几组词语,连起来读,则意义上有联系,又押韵,便于记忆。

识字3、4是形近偏旁的比较,每课安排两组形近易混的偏旁,每组分三栏,上栏列表显示两个偏旁从实物到古文字到今文字的演变过程,使学生初步认识它们所表示的不同意思。

中栏足次以印证。

下面的图意在帮助学生看图识字。

要求认识的字在文后的两条绿线内,会写的字则标在田字格内。

1.学会本单元的30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认识1个偏旁、1个多音字。

2.认真观察图画,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3.了解春节等传统的节日的民俗民情,感受祖国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灿烂的民族文化。

4.认识一种新的构字规律,以及词语之间的互相联系,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单元重难点:

1.学会本单元的30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2.区别形近偏旁。

单元课时安排:

识字1——两课时

识字2——两课时

识字3——两课时

识字4——两课时

练习1——两课时

课题识字1

1、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

2、学会本课8个生字,其小田字格上的1个生字只识不认识“手字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认识8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小黑板

一、揭题导入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

三、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

四、

五、指名读生字词,齐读生字词

六、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

七、教师检查自学情况,并加以指导

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想知道吗识字1。

板书课题:

识字1(齐读)

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的是哪些传统今日的活动,人们在这些节日里做些什么。

2.自由读韵文,要求:

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出示第一幅图,观察说话。

(1)小朋友,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全家人围在一起在干什么[相机出示词卡:

饺子]

(2)过春节了,亲朋好友互相拜访表示节日的祝贺,这叫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

拜年]

2.出示第二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清明节)

(2)老师介绍清明节:

二十四节气之一,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

(3)清明节这天,少先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碑前祭扫革命烈士,这就是扫墓。

(4)清明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就叫:

踏青。

要求:

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看看挂图,想想字义

1.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2.教师范写生字。

3-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4.教师巡视,纠正姿势不正确的学生。

回答

1.看图

2.根据要求读后感课文。

1.看第一幅图回答问题。

2.根据拼音读词语。

同样学习第二幅图。

1.学生看笔顺图,记忆“扫、拜、墓、踏”的笔顺,

2.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并在习字册上描红。

识字一

春节饺子拜年

清明扫墓踏青

端午粽子龙舟

中秋团圆月饼

学会本课其余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挂图、生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检查

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

三、指导读韵文

四、指导书写,检测效果

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按“扫、拜、墓”的笔顺书空

1.出示第三幅图,观察说话。

(1)人们正在干什么这是什么传统节日[相机出示词卡:

龙舟、端午]教师介绍“端午节”。

(2)端午节这天,人们除了喜欢赛龙舟,还喜欢吃什么机出示词卡:

粽子]

2.出示第四幅图,观察说话:

(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你知道吗教师介绍“中秋节”。

(2)中秋节这一天,全家人坐在院子里干什么[相机出示词卡:

月饼]

(3)同学们看图上的人都相聚在一起了,这就叫:

“团圆”[相机出示词卡:

团圆]

(4)指名认读、正音。

如:

“粽子、月饼”中的后一个字读轻声。

3.小结:

刚才我们学了两组词语,你们知道有哪两个传统节日(端午、中秋)端午节,民间风俗是什么(包粽子、赛龙舟)中秋节呢(全家人要团圆,吃月饼

范读、自由读、互读、齐读。

1.教师范写生字。

2.听写词语,检测效果,及时反馈。

1.读笔顺书空。

2.看图说话。

3.读生字

4.学生借助拼音读以上生字词。

5.多种形式练读,读出节日的欢乐。

6.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团、饺、饼、端”

7.学生描红书田字格里的生字。

8.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9.认读课后词语。

10.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词语。

课题识字2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

识字、写字

挂图;

生字卡片;

多媒体

一.导入新课

二指导看图

三借助拼音,自主识字

四教学字形,指导书写

1同学们有没有去过桂林谁来说一说,你眼中看到的桂林是什么样的?

2是呀,“桂林山水甲天下!

”同学们想不想亲眼去看一看?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2

1图上有哪些景物?

2根据学生回答,依次出示相应的词语,认读。

1请你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书,借助拼音,认读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2.出示词语

(1)自由读

(2)这课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几个字的读音

(3)指名读,齐读

(4)小组组织“找朋友,你说我猜”的游戏,加强生字读音

1出示生字卡片,依次认读

2教师范写

4师巡视

1.看图回答。

2.认读词语。

3.自己读课文

4.请同桌的同学互相听一听,相互检查一下,读音有没有错误。

5.看图理解图意

6.齐读生字词

7.按笔顺书写生字

8.学生在《习字帖》上描红、临写,

识字2

碧水秀峰倒影

对歌榕树壮乡

象鼻骆驼笔架

竹筏鸬鹚画廊

识字、写字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

二看图说话

三开展“我是小导游”活动

1抽读生字卡片

2朗读课文

1看图,运用书上的词语练习说话,想象大自然的美丽。

2四人小组交流,选派一名说的最好的上台说。

3指名说,师生评议

准备好导游解说词,评选出“最佳小导游”

读生字卡片

朗读课文

小组交流

师生评议

课题识字3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新词。

2.比较“木禾”、“竹艹”两组容易混淆的偏旁,看图读熟与此相关的词语。

学会本课12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区别形近偏旁。

词语卡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一、揭示课题

三、出示表

(一),复习“木字旁”、“禾字旁”

四、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

五、教师小结

八、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九、指导书写

一十、

前面两课和这一课都是看图读韵文识字,而本课还通过形近偏旁的比较来识字。

识字3(齐读)

1.观察书上的图,看一看图上画了哪些事物。

2.自由读韵文,要求:

(1)“木”的古文字像什么(像一棵树)

(2)复习“木字旁”。

(3)“禾”的古文字像什么

(4)复习“禾字旁”。

出示挂图,学习生字词。

1.这些是什么树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松柏、杨柳]

2.你们知道松树、柏树和别的树有什么不一样吗(松树、柏树的叫子常年都是绿色的)

3.出示词卡:

桌椅

4.春天到了农民伯伯把什么插在田里[秧苗]

5.秋天到了,秧苗长大成熟结出果实,远远望占,金灿灿的一大片,好喜人的景象啊!

那金灿灿的一大片是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

稻谷]

6.“秧苗”、“稻谷”这些地里长的农作物叫什么呢[出示词卡:

庄稼]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第一组词语的偏旁是什么(木字旁)为什么都是木字旁(因为这些词语大都与树木有关)第二组词语的偏旁是什么(禾字旁)为什么都是禾字旁,(大都与庄稼有关)你们觉得汉字有趣吗中国的汉字有悠久的历史,你们要认真学习!

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1.指名读、齐读。

2.用“柳”、“椅”、“秧”扩词。

1.教师范写本课6个生字。

让学生注意在田字格书写时都应该左窄右宽。

2.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1.齐读识字3

2.按要求看图并读课文

3.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

3.回答问题。

4.学习生字词

1.学生看笔顺图,记忆“柳、秧”的笔顺。

2.说说你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识字3

三、出示表

(二),复习“竹字头”、“草字头”

五、教师小结

六、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

七、指导书写

1..检查听写情况。

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了哪些事物。

读准字音。

1.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

2.指名读、齐读。

出示挂图,学习生字同。

1.这些都是竹制品,你能洗出它们的名称吗?

2.中国的老年人最喜欢喝什么[相机出示词卡:

茶叶]

3.有一种水果外面有许多硬刺,但口味非常好,酸甜好吃,你知道这种水果的名称足什么吗[相机出示词卡:

菠萝]

4.有一种春天开的花,叶子呈淡绿色的,闻起来有一股淡淡的香味,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相机出示词卡:

兰花]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第一组偏旁的名称星什么(竹字头)为什么都是竹字头,(因为这些制品都是竹子做成的,大都与竹子有关)第二组偏旁的名称是什么(草字头)为什么都是草字头(大都与一些植物有关)

1.教师范写生字。

2.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3.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听写生字。

3.自由读韵文

4.回答问题读词

5.讨论回答问题。

6.指名说“篮、筐”的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