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995821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53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Word下载.docx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Word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Word下载.docx

第五课

课题

鲁滨逊漂流记

集体讨论修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15个字,正确读写“流落、凄凉、寂寞”等18个词语。

2.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3.了解《鲁滨逊漂流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的精彩片段,激发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4.初步了解鲁滨逊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逊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生活态度。

过程与方法:

朗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人物命运,体会鲁滨逊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愿望。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1.理清小说的故事线索,培养学生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2.初步了解鲁滨逊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体会鲁滨逊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生活态度。

教学难点

体会鲁滨逊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生活态度。

课前准备

第一课时

一、单元主题

1、自由朗读本单元的导语,划出重要信息。

2、你认为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

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吗?

3、围绕“走进外国名著”这个主题,本单元都安排了哪几篇课文呢?

二了解背景,引发期待

1.导入新课,了解写作背景。

(1)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能独自在孤岛上生存吗?

英国作家笛福给我们的答案是“能”。

(2)呈现小说原型。

2.走近作者。

(1)《鲁滨逊漂流记》与笛福的生活和思想密切相关。

那么,笛福一生的经历如何呢?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三、初读感知,理清脉络

1.检查预习。

2.快速阅读,感知大意。

(1)快速默读故事梗概,思考: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引导学生结合阅读心得,交流主要内容:

课文讲述了航海爱好者鲁滨逊遭遇海难,流落荒岛的故事。

(3)如果是你在这样一个荒岛上,你会怎样?

总结归纳学生的初步感受。

(板书:

崩溃、害怕、新奇、自信等)

(4)选择印象最深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5)圈画批注:

一边听一边想,作者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后都做了哪些事情?

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四、聚焦指导,学会总结

1.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

(1)在流落荒岛之后,我们的主人公鲁滨逊做了哪几件事情呢?

(2)浏览课文,四人小组学习,合作填表。

课件出示:

鲁滨逊做的事

流落荒岛

建房定居

养牧种植

救野人为伴

回到英国

(3)汇报交流,教师板书。

(顺序:

流落荒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野人为伴→回到英国)

2.阅读精彩片段,感受光辉形象。

(1)鲁滨逊在荒岛上创造了生存的奇迹,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勇敢坚毅、乐观积极、靠智慧解决困难等)

(2)课文的后面一部分是精彩片段节选,这一部分是采用什么形式讲述的?

(3)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研读梗概,感知大意

1.回顾课文,概括总结。

2.研读梗概,感知大意。

(1)自主阅读梗概:

同桌互相说说这部小说的大概内容。

(2)结合学生的概括,相机引导学生说简洁,说完整。

(3)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二、研读赏析,对比学习

1.浏览精彩片段,体会精彩之处。

(1)对比阅读:

浏览精彩片段,与梗概对比,想想精彩片段大致在小说梗概的哪个部分。

(2)研读精彩片段:

读读片段,你认为什么地方最精彩?

为什么这里最精彩?

2.对比学习,感悟写法。

(1)对比异同:

浏览课文节选片段,与梗概相比,有什么不同?

(2)小组讨论两种表达方式,说一说:

你更喜欢哪一种?

为什么?

(3)精读故事梗概,交流写作方法。

三、拓展延伸,总结升华

1.交流感受,升华情感。

(1)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鲁滨逊精神”的内容,有感情地读一读。

(2)如果让你选择课文中的一句话作为座右铭,你会选哪一句?

(3)课件出示。

2.发散思维,引起共鸣。

(1)再读梗概部分,猜想在梗概中还有哪些部分也会很精彩?

你还有什么疑问?

(2)结合学生的疑问,鼓励学生阅读原著。

板书设计

1

5、鲁滨孙漂流记

流落荒岛

梗概定居荒岛

脱离荒岛

2

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词语。

2、完成练习册。

教学反思

尹娟娟 参与研讨老师:

第六课

骑鹅旅行记

1.学习并积累“缰绳、黑莓、潺潺、头晕目眩”等生词。

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对故事中的主人公建立初步印象。

3.通过插图和对部分篇章的阅读,了解书中的精彩情节,感受童话故事的趣味性,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

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金钱观。

通过选读精彩片段、组织交流,了解故事的趣味性。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

最近,我们读了一本书,书名叫《骑鹅旅行记》,当你们第一次听到这个书名时,你们会想些什么呢?

2.学生自由发言。

(课件出示:

作者简介)

课件出示:

3.板书课题。

二、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1.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质疑问难。

2.请同学们自由地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边读边思考:

(1)这篇课文作者围绕小男孩尼尔斯讲了一件什么事?

(2)角色预览,出示图片。

(课件出示课本第26页插图)

4.故事的开始,当尼尔斯还是一个“人”的时候,他是一个怎样的小男孩?

(活泼可爱、顽皮)

5.尼尔斯的穿着和这个年纪的我们一样吗?

(他那淡黄的头发、鼻子上的雀斑、皮裤和袜子上的补丁都和过去一模一样)

6.什么样的孩子皮裤和袜子上会有补丁呀?

(顽皮、活泼好动)没错,尼尔斯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他经常出门,在院子里、在外面玩耍。

7.小组交流:

课文围绕尼尔斯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8.全班分享:

请同学们先小组之间合作学习,然后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分享。

三、精读课文,领悟表达

1.交流探讨。

(1)在尼尔斯变成小狐仙之后,他的世界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他变小了)

(2)他变小了,别的东西有没有变小呢?

别的东西对于小狐仙尼尔斯来说就是怎样的呢?

(变大了)

(3)除了变小,还有什么事情是他不曾拥有的?

(他能听懂禽兽的话)

(4)能听懂它们的话,就可以跟它们沟通交流啦,让我们跟随着尼尔斯,一起去找找这些变大的伙伴吧。

2.感受态度:

这些庞然大物对小狐仙尼尔斯的态度是什么样的呢?

预设1:

麻雀和鹅不怕他,叽叽喳喳笑话他。

笑话他)

预设2:

鸡叽叽喳喳不怕他。

不害怕他)

预设3:

猫咪凶他,差点咬死他。

凶他)

预设4:

牛棚里的牛一片混乱,吼声四起。

吼他)

3.是的,我们的尼尔斯变成小狐仙以后,世界上所有他熟悉的东西都变大了,他变成了弱小的小狐仙,他能听懂禽兽的话了,也知道动物们并不都喜欢他。

四、引导点拨,拓展思路

1.展开想象,交流想法:

如果你一觉醒来,也变成了和尼尔斯一样的小狐仙,你会做些什么呢?

2.交流想法:

同桌交流想法,也可以告诉老师。

3.学生自由讨论:

课文的最后尼尔斯为了不让雄鹅飞走,紧紧抱住雄鹅的脖子,却被雄鹅带去了高空。

骑上鹅背的尼尔斯又会发生什么呢?

4.拓展读整本书:

教材上的课文只是《骑鹅旅行记》这本书中的一个小故事。

整本书中像这样的小故事还有许多。

书中的尼尔斯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呢?

大家肯定都迫不及待地想阅读整本书了。

5.巩固拓展:

老师希望同学们阅读的同时能仿照本单元第一篇课文的故事梗概,写一篇《骑鹅旅行记》的故事梗概。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第七课

汤姆·

索亚历险记

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2.通过阅读课文,激发学生课外阅读整部外国文学名著的兴趣。

3.初步了解汤姆·

索亚的历险经历,感知他的性格特点。

4.通过讨论、摘抄或写心得体会的形式,交流自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1.初步了解汤姆·

索亚历险记的历险经历,感知他的性格特点。

2.通过讨论、摘要或写心得体会的形式,开展交流活动,加深对作品额度理解。

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培养学生用于探索的精神。

通过阅读课文,激发学生课外阅读整部外国文学名著的兴趣。

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激发课外阅读外国文学名著的兴趣。

多媒体课件、查找资料了解作者相关背景。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课堂导入。

今天给同学们讲一位大作家的故事。

2.简介作者:

这位大作家是谁呢?

让我们来认识他吧!

3.揭示课题。

4.质疑课题: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你最想了解什么?

5.板书课题。

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1.这个片段很长,我们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提高阅读速度?

(浏览)

2.快速浏览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通过查阅字典、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文中的生字词。

4.检查字词的认读。

5.边读边思考,课件出示:

说说文中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文中除了汤姆外还出现了哪些人物?

三、深入文本,了解人物

1.赏读品味,畅所欲言。

(1)你觉得汤姆是个怎样的人?

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找出来读一读,品一品。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2.赏评“山洞遇险”。

(1)汤姆和贝琪在山洞中迷了路,人们都认为他们已经找不回来了。

撒切尔太太和波莉阿姨陷入了悲痛和绝望之中,请你找一找,并读一读描写她们的语句。

(2)读一读,谈谈读完后的感受。

(3)圈画动词:

作者描写撒切尔太太的悲痛时,重点是抓住了她的动作。

请你把这些动作快速圈出来。

(4)学生交流:

失去亲人是何等的难受,此时撒切尔太太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5)猜测心理:

撒切尔太太一边呻吟着一边垂下头,这一次次充满希望地抬起头,这一次次又极度失望地垂下头,可见她心里对于失去亲人是多么的难受啊!

(6)指导朗读描写波莉阿姨的句子。

波莉阿姨已经陷入了悲痛和绝望之中,她那满头的灰发几乎全变白了。

(7)阅读课文,找一找,迷路的汤姆和贝琪是怎么一步步脱离险境的?

(8)作者描写撒切尔太太和波莉阿姨的悲痛绝望,与汤姆和贝琪的自信、聪明、勇于挑战有什么关系呢?

3.感悟写法。

(1)马克·

吐温又是怎样把人们当时的喜悦心情写出来的呢?

请你在文中找一找,读一读。

(2)学生交流写法。

四、拓展延伸,总结提升

1.汤姆和贝琪获救了,坏蛋印江·

乔埃的命运将会怎样呢?

2.发挥想象写一写。

3.如果生活中你遇到了跟汤姆一样的境遇,你会怎样做呢?

4.总结写法,鼓励阅读。

5.复习巩固,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

 尹娟娟参与研讨老师:

口语交际:

同读一本书

1.围绕同一本书交流读书心得,分享阅读的收获。

2.能主动与同学交流读书心得,围绕一些话题展开深入交流,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语言通顺流畅。

3.交流时能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对别人的发言作出适当的评价,并积极参与交流、发言。

4.进一步认识读书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学生热爱书籍、喜爱读书的热情。

小组合作交流

激发学生热爱书籍、喜爱读书的热情。

认识读书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学生热爱书籍、喜爱读书的热情。

能主动与同学交流读书心得,围绕一些话题展开深入交流,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语言通顺流畅。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情境导入。

2.畅所欲言:

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喜欢看的书。

3.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确定话题

1.今天老师把《汤姆·

索亚历险记》这本书带到了课堂上,接下来我们将围绕这本书来开展班级读书会。

2.同一本书,不同的读者,心得体会也可能不一样。

读完整本书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呢?

你最想和同学们探讨的又是什么呢?

3.小组交流,确定话题。

4.指名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

三、围绕话题,深入交流

1.以话题为例,讨论交流。

接下来我们将围绕大家最感兴趣的两个话题展开今天的讨论。

你怎样评价主人公?

你对哪个人物印象最深?

读这本书的时候,你想到了哪些相似的书,或是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

2.讨论交流方法:

话题确定了,应该用怎样的方法交流呢?

3.学生交流,探讨。

4.确定交际方法。

5.根据方法,小组交流:

同桌之间相互探讨,再由小组长带领组员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

6.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7.听心得,自由评价。

8.听心得,分辨理由。

9.分享交流新想法:

和同学分享交流之后,说说你对这本书是否有了新的想法。

四、运用方法,拓展延伸

1.运用方法,合作交流:

同学们,你们还有哪些读书心得想交流呢?

2.小组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

3.互相评价。

4.交流收获: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围绕几个话题同读一本书。

大家积极讨论、各抒己见,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5.拓展延伸:

假如把你最喜欢的这本书推荐给你身边的朋友,你又该怎么做呢?

课后大家可以试一试。

6.总结。

班级读书会

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并向家人分享。

 尹娟娟参与研讨老师:

包怡娜、吴琼瑜、梁陶

习作:

写作品梗概

1.分享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交流时做到语言简明,表达流利。

2.借鉴本单元故事梗概的写作方法,学习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原文主要内容,保留原文主要情节,使它成为通顺连贯的短文章。

3.学会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运用归纳、整理的方法写梗概。

4.能根据别人的反馈,对梗概进行修改。

朗读体会,小组合作交流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培养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并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快乐的习惯。

学习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原文主要内容,保留原文主要情节,使它成为通顺连贯的短文章。

学会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运用归纳、整理的方法写梗概。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1.复习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了几篇外国文学名著,谁来简单说一说《鲁滨逊漂流记》的梗概?

2.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总结方法

1.写故事梗概要注意什么呢?

2.交流明确:

(1)不改变原作品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

(2)语句简洁、通顺、连贯。

3.请同学们回忆自己读过的一本书,写故事梗概,然后总结自己的写作方法。

4.小组内讨论交流,探讨交流写作方法。

5.全班交流,总结、归纳故事梗概的写作方法。

三、运用方法,书面表达

1.通过交流分享,总结作品梗概的写作方法。

第一步:

读懂内容,把握脉络。

第二步:

筛选概括,合并成段。

第三步:

锤炼语言,连贯表达。

2.我们清楚了作品梗概的写作方法,现在就请大家用今天所学到的方法写一写、说一说读过的一本书的梗概。

3.学生交流分享,教师点评。

(点评中要关注故事的主要内容、主题和语言)

四、范文赏析。

五、回顾写法,布置作业

1.谈谈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

完成习作。

语文园地二

1.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拓展知识面。

2.积累文学作品中富有哲理的句子,从中学会阅读文学作品要善于积累的读书方法。

3.回顾本单元课文,学习抓重点词句、含义深刻的情节或人物交流感受;

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进一步激发学生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

4.积累《增广贤文》中关于交朋友、做人方面的民间谚语。

让学生学会积累读书的方法以及阅读的兴趣。

学会抓重点词句、含义深刻的情节或人物交流感受,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指导学生读书方法,推荐一些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读好书。

一、学习“交流平台”

自由读“交流平台”,想一想:

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画出相关语句,在旁边作批注,学习评价作品人物的方法。

3.回忆人物:

这段时间我们接触了不少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回忆一下,他们都有谁?

4.教师指名反馈。

5.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6.同桌讨论交流,全班展示:

把你阅读的成果与大家分享,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7.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

二、学习“词句段运用”

1.学习例句。

2.教师提示学习内容,学生阅读“词句段运用”第1句话。

(1)同学们,本单元的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就是学习抓重点词句、含义深刻的情节或人物交流感受。

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把这种方法复习一下。

请大家读课本第1句话,反复多读几遍。

(2)同桌间互相交流,找出这段话中的关键句。

(3)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3.教师提示学习内容,学生阅读“词句段运用”第2句话。

(1)同桌间互相交流,找出这句话中的关键词。

(2)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4.教师提示学习内容,学生阅读“词句段运用”第3句话。

5.仿写练习。

6.下面是不同译者笔下《汤姆·

索亚历险记》中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更喜欢哪一个。

7.结合更多实例,学习寻找关键词,通过关键词体会深刻含义,学习表达方法。

三、学习谚语

1.《增广贤文》集结中国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增广贤文》中的几句民间谚语。

(课件出示《增广贤文》中的几句话)

先指名学生读,再齐读。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这几句民间谚语是什么意思?

(学生自由讨论)

3.全班交流汇报。

(学生自由交流)

4.教师小结。

5.你还知道《增广贤文》中的哪些民间谚语?

一、交流平台

二、词句段运用

完成练习册的相关练习。

快乐读书吧

1.能沉下心来读世界名著,跟随外国文学名著的脚步,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

2.了解名著的写作背景,把握名著的主要内容,学习做读书笔记。

3.了解名著的价值,乐于分享阅读感受。

学会欣赏外国名著,并从书中获得自己的感受。

了解名著写作背景,把握名著的主要内容,学习做读书笔记。

了解名著的价值,乐于分享阅读感受。

一、评价人物,激起阅读期待

1.明确单元主题。

(1)出示单元导语:

跟随外国文学名著的脚步,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

(2)学生齐读。

2.引导评价人物。

(1)教师引导: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几部外国文学作品,学会了把握名著的主要内容,会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你能对书中某个人物作出评价吗?

(2)学生尝试评价书中的人物。

(3)小结:

书中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评价人物时站在不同的角度就会有不同的结论,因此我们评价人物时角度不能太单一。

二、畅聊预测,感知全书梗概

1.猜测书名。

(1)设问思考:

今天我想邀请大家来跟我读一部名著,这究竟是一本什么书呢?

在揭开神秘面纱之前,我有几个问题想问问大家:

你的理想是什么呢?

如果多年以后有人站出来反对你的理想,你又会怎样选择呢?

(2)学生自由作答。

(3)教师启发:

你们的勇气值得我点赞!

今天我们要了解的书中的主人公就有一个航海梦,你们看这两个人,他们当中就有一位是这本书的主人公!

请同学们猜一猜:

这两个人是谁?

他们在谈论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