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模二模试题分解 中国古代史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992850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模二模试题分解 中国古代史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历史一模二模试题分解 中国古代史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历史一模二模试题分解 中国古代史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历史一模二模试题分解 中国古代史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历史一模二模试题分解 中国古代史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模二模试题分解 中国古代史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文档格式.docx

《高考历史一模二模试题分解 中国古代史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模二模试题分解 中国古代史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一模二模试题分解 中国古代史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文档格式.docx

福建福州一模·

13)据《国语·

周语》记载:

周文王时曾与姒姓诸候国杞、缯联姻,周武王以太公望女为王后,并将长女太姬嫁给陈国。

它反映了周初(  )

A.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B.诸候崛起冲击分封制度

C.君臣通过联姻确立宗法关系D.政治与婚姻的紧密结合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

【解析】周王属姬姓,周王与非姓诸候国联姻,无法体现宗法制,故A项错误;

诸候崛起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落时期,而周文王、周武王时期,西周处于鼎盛时期,故B项错误;

君臣联姻更多的是政治目的,故C项错误;

周王室与异性诸侯联姻,是为了政治上的需要,体现了政治与婚姻的紧密结合,故D项正确。

【答案】D

3.(xx·

福建漳州一模·

1)在商代,巫总管一切“神事”,所有的“民事”又都要涂上“神事”的色彩。

这表明(  )

A.政权与神权结合紧密B.权力尚未高度集中

C.民本色彩较为浓厚D.宗法制度雏形初具

【解析】“民事”体现的是政权,“神事”体现的是神权。

“所有的‘民事’又都要涂上‘神事’的色彩表明政权与神权结合紧密,故A项正确;

权力尚未高度集中是指最高统治集团权力,材料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

民本色彩是以民为本,而材料反映的是“民事”与“神事”相结合,故C项错误;

宗法制度是以血缘为纽带,材料不能体现宗法制信息,故D项错误。

【答案】A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福建南平二模·

38)(36分)法律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法制建设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简出现的单行法规名称已达三十多种,史载李悝著《法经》六篇,“商鞅受之,入相于秦”。

秦律所载的法律条文数量之多,内容之丰,也是前所末见。

秦简中的经济法规包括《田律》、《厩苑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律》等一百多条律文。

它们对秦代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进行广泛调整,使秦的经济迅速发展,国力日盛,巩固、确立并发展了封建制度。

——万方《浅谈秦的经济立法及其特点》

材料二 在罗马法的发展史上,万民法成长和法学家活跃时期是罗马法律和法学空前繁荣昌盛时期。

这一时期,内战停止,国土继续扩张,各地交通发展起来,人口流动加剧,民族人民之间联系加强,罗马的商业和手工业极兴盛,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大城市。

商品经济的高度民主发展,使各民族人民的平等权利得到充分表现。

所有这些不仅在客观上提供了建立统一法律的体系的要求,而且也为法律的发展和法学的繁荣提供了深厚的社会基础。

同时,希腊哲学中的自然法思想也在罗马境内流行起来,它提出的理性、正义、诚实等理念为法律找到了一个更加高尚和神圣的目标。

——郭守兰《西方法文化史纲》

(1)根据材料一归纳秦国经济立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发挥的积极作用。

(10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影响罗马法律发展的因素。

对比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者法律理念的不同。

(8分)

【考点】

(1)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律》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律》;

罗马法

【解析】

(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秦律所载的法律条文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可知秦律法规众多,内容丰富;

“秦简中的经济法规包括《田律》、《厩苑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律》等一百多条律文”可知秦律经济立法涵盖不同层面的法律约束,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各方面;

第二小问作用,根据材料一“它们对秦代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进行广泛调整,使秦的经济迅速发展,国力日盛,巩固、确立并发展了封建制度”可知秦经济立法对规范经济活动行为,保证了社会经济正常的竞争秩序,促进国力增长,确立、巩固封建制度,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2)第一小问因素,根据材料二“内战停止,国土继续扩张”可知罗马稳定政治局面对罗马法的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

“各地交通发展起来,人口流动加剧,民族人民之间联系加强”“各民族人民的平等权利得到充分表现”可知罗马稳定的政治局面造就了民族平等交往;

“商品经济的高度民主发展,使各民族人民的平等权利得到充分表现”可知商品经济的高度民主发展要求经济立法进行有序规范;

第二小问不同,材料一立法强调封建专制,运用严刑峻法保障经济运行合理秩序;

材料二“希腊哲学中的自然法思想也在罗马境内流行起来,它提出的理性、正义、诚实等理念”可知罗马法推崇希腊自然法思想,注重维护社会民主、平等政治诉求。

【答案】

(1)特点:

法规繁多,内容丰富;

涉及面广;

借鉴别国法规。

(4分。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作用:

规范经济秩序(调整社会经济生活);

促进经济发展;

确立、巩固封建制度;

增强国家实力,为统一奠定基础。

(6分。

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2)因素:

政局稳定与领土扩张;

民族交往与平等;

商品经济发展;

民主发展。

不同:

前者强调专制、严刑峻法。

后者注重民主、平等(推崇希腊自然法思想或强调理性、正义)。

(4分)

福建厦门一模·

38)(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中国封建社会的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立法。

……中华法系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四个方面:

第一,君主既是最高的立法者,又是最高的司法官和行政官。

第二,礼与法合一,自汉代以来贯彻于历代法典中,礼以道德为依归,而法则以礼为中心。

第三,立法和统治的基础是“家”和“家族”,对个人的地位和权利未给予应有的规定。

第四,重视刑事立法,其残酷性十分突出。

中华法系的这些特点取决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独特性。

——曹海晶《中外立法制度比较》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形成材料二中中华法系主要特点的“独特性”原因。

(9分)

(2)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古代中国的经济——小农经济;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2)根据材料二中中华法系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来分析其“独特性”的原因。

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需要;

经济上,小农经济发展的需要;

思想上,自汉代以来儒家思想长期占据统治地位。

(2)原因:

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古代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3分)

经济上,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王朝统治的经济基础。

文化上,自汉代以来儒家思想长期占据统治地位。

(3分,答“宗法观念强”等给2分)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4)汉设刺史(官秩为六百石),其“问事”范围包括“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二千石违公下比(勾结),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政令”。

由此可见该制度(  )

①意图解决土地兼并问题②主要目的在于加强中央集权

③具有“以卑监尊”的特点④基本消除了官场腐败现象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

“若要解决中国社会之积弊,则当使知识分子不再集中到政治一途,便该奖励工商业,使聪明才智转趋此道。

”其中使知识分子“集中到政治一途”(  )

A.繁荣了春秋战国文化B.维护了秦汉政治统一

C.有利于贵族垄断政权D.推动了官僚政治发展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

【解析】使知识分子“集中到政治一途”是指科举制。

科举制出现在隋唐时期,故A、B项错误;

科举制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情形,故C项错误;

科举制是考试选官制度,推动官僚政治发展,故D项正确。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14)“品”是我国古代官吏的级别,分一到九品。

在隋唐时期六部最高长官是正三品,到了明代提升为正二品。

这主要是因为明代(  )

A.官员晋升相对容易B.中枢机构设置调整

C.科举选拔趋向严格D.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内阁(废丞相、设内阁)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官位级别,不是官员晋升

,故A项错误;

隋唐时期六部隶属尚书省(尚书省长官属丞相),到明代废除丞相,六部直接隶属皇帝,六部官品地位提高,故B项正确;

材料没有反映科举选拔,故C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中央机构,不是中央与地方关系,故D项错误。

【答案】B

福建莆田一模·

28)(14分)从臣民到公民,反映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

材料一臣民观念是东方社会生活中独特的政治价值心理,也是遍及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政治观念。

它的形成源于政治,又成为维护和巩固君主统治的重要政治文化因素。

强烈的封建等级严格固定了所有人的身份,臣民观念又束缚了所有人的思想,人们不能享有和行使政治权利,不能做自己的主人,只需做一个安分的守法主体、一个顺从的义务主体即可,丧失了政治上的平等性和独立性。

这样,整个社会安于这种政治思想模式,民众习惯成为顺民了。

——摘自程显芳《近代公民观念的产生及影响》

(1)根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臣民观念”与君主统治之间的关系。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臣民观念”给明清时期的中国造成了哪些影响?

(5分)

(1)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影响

(1)第一小问关系,根据材料一“它的形成源于政治,又成为维护和巩固君主统治的重要政治文化因素”可以总结出其与君主统治之间的关系;

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明清时期的时代背景从臣民观念对政治专制、新经济因素的阻滞、思想僵化、科技滞后等方面考虑。

(1)关系:

“臣民观念”既是君主统治的产物,又是维护和巩固君主统治的因素。

(2分)

影响:

强化君主专制,不利于政治民主化;

僵化理学思想,阻挠新思想的破土而出;

削弱开发新能源和科技创新的驱动力;

阻碍商品经济和新经济因素的发育成长。

(3分。

任答3点即可)P=?

302567630瘰@3480587F5蟵43472187A1螡319577CD5糕26684683C格02526062AC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