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路面砖JC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986669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路面砖JC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混凝土路面砖JC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混凝土路面砖JC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混凝土路面砖JC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混凝土路面砖JC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路面砖JC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混凝土路面砖JC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路面砖JC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混凝土路面砖JC标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3.2代号

  a)普通型路面砖代号为N。

  b)联锁型路面砖代号为S。

3.3规格

  路面砖的规格尺寸见表1。

路面砖的规格尺寸也可根据用户的要求确定。

表1规格尺寸mm

边长

100,150,200,250,300,400,500

厚度

50,60,80,100,120

3.4等级

3.4.1抗压强度等级分为CC30、CC35、CC40、CC50、CC60。

3.4.2抗折强度等级分为Cf3.5、Cf4.0、Cf5.0、Cf6.0。

3.4.3质量等级:

符合规定强度等级的路面砖,根据外观质量、尺偏差和物理性能分为优等品(A)、一等品(B)和合格品(C)。

3.5标记

  按产品代号、规格尺寸、强度、质量等级和本标准编号顺序进行标记。

  普通型路面砖规格为250mm╳250mm╳60mm,抗压强度等级CC40,合格品的标记示例:

  N250╳250╳60CC40JC446-2000

4一般规定

4.1原材料

4.1.1水泥应符合GB175、GB/T2015、GB12958的规定与GB1344中规定的矿渣硅酸盐水泥。

 

4.1.2细集料应符合GB14684的规定。

4.1.3粗集料应符合GB14685的规定。

4.1.4硬质工业废渣骨料、石粉、石屑应符合下列要求:

  a)烧失量不大于8%

  b)不含有影响混凝土性能的有害成分与其他夹杂物。

4.1.5粉煤灰应符合GB/T1596的规定。

4.1.6外加剂应符合GB8076的规定。

4.1.7颜料应符合JC/T539的规定。

4.1.8水应符合GBJ63的规定。

4.2路面砖表面应有必要的防滑功能,以保障行人与车辆的安全。

4.3路面砖的外露表面应平整,宜有倒角。

4.4路面砖饰面层的厚度不应小于5mm;

表面花纹图案的沟槽深度不得超过面层(料)的厚度。

5技术要求

5.1观质量

  路面砖的外观质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外观质量mm

项目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正面粘皮与缺损的最大投影尺寸≤

5

10

缺棱掉角的最大投影尺寸≤

20

裂纹

非贯穿裂纹长度最大投影尺寸≤

贯穿裂纹

不允许

分层

色差、杂色

不明显

5.2尺寸偏差 

  路面砖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尺寸允许偏差mm

长度、宽度

±

2.0

厚度

3.0

4.0

厚度差

≤2.0

≤3.0

平整度

≤1.0

垂直度

5.3力学性能

  根据路面砖边长与厚度比值,选择做抗压强度或抗折强度试验,其力学性能须符合表4的规定。

表4力学性能MPa

边长/厚度

<

5

≥5

抗压强度等级

平均值≥

单块最小值≥

抗折强度等级

CC30

30.0

25.0

Cf3.5

3.50

3.00

CC35

35.0

Cf4.0

4.00

3.20

CC40

40.0

Cf5.0

5.00

4.20

CC50

50.0

42.0

6.00

CC60

60.0

5.4物理性能

  路面砖物理性能须符合表5的规定。

表5物理性能

质量等级

耐磨性

吸水率%≤

抗冻性

磨坑长度mm≤

耐磨度≥

28.0

1.9

5.0

冻融循环试验后,外观质量须符合表2的规定;

强度损失不得大于20.0%。

32.0

1.5

6.5

8.0

注:

磨坑长度与耐磨度二项试验只做一项即可

6试验方法

6.1外观质量

6.1.1量具

  砖用卡尺(如图1)或精度不低于0.5mm其他量具。

(图略)

6.1.2测量方法

6.1.2.1正面粘皮与缺损

  测量正面粘皮与缺损处对应路面砖边的长、宽两个投影尺寸,精确至0.5mm(如图2)。

6.1.2.2缺棱掉角

  测量缺棱、掉角处对应路面砖棱边的长、宽、厚三个投影尺寸,精确至0.5mm(如图3)。

6.1.2.3裂纹

  测量裂纹所在面上的最大投影长度;

若裂纹由一个面延伸至其他面时,测量其延伸的投影长度之和,精确至0.5mm(如图4)。

6.1.2.4分层

  对路面砖的侧面进行目测检验。

6.1.2.5色差、杂色 

  在平坦地面上,将路面砖辅成大小于1m2的正文形,在自然光照或功率不低于40W日光灯下,距1.5m处用肉眼观察检验。

6.2规格尺寸

6.2.1量具

  用6.1.1规定的量具。

6.2.2测量方法

6.2.2.1长度、宽度、厚度和厚度差

  测量矩形路面砖长度和宽度时,分别测量路面正面离角部10mm处对应平行侧面(如图5),分别测量两个长度值和宽度值;

联锁型路面砖测量由供货方提供路面砖标识尺寸的长度、宽度。

厚度分别测量路面砖宽度中间距边缘10mm处。

两厚度测量值之差为厚度差(如图5)。

测量值分别精确至0.5mm。

6.2.2.2平整度

  砖用卡尺支角任意放置在路面砖正面四周边缘部位,滑动砖用卡尺中间测量尺,测量路面砖表面上最大凸凹处。

精确至0.5mm(如图6)。

6.2.2.3垂直度

  使砖用卡尺尺身紧贴路面砖的正面,一个支角顶住砖底的棱边,从尺身上读出路面砖正面对应棱边的偏离数值作为垂直度偏差,每一棱边测量两次,记录最大值,精确至0.5mm(如图7)。

6.3力学性能

  抗压强度试验按本标准附录A规定进行。

抗折强度试验按本标准附录B规定进行。

6.4物理性能

6.4.1耐磨性

  磨坑长度试验按GB/T12988的规定进行。

耐磨度试验按GB/T16925的规定进行。

6.4.2吸水率

6.4.2.1试验设备

  a)天平:

称量10kg,感量5g;

  b)烘箱:

能使温度控制在105℃±

5℃

6.4.2.2试件

  试件数量为5块,取整块路面砖。

当质量大于5kg时,可从整块路面砖上切取(4.5±

0.5)kg的部分路面砖。

6.4.2.3试验步骤

  将试件置于温度为105℃±

5℃的烘箱内烘干,每间隔4h将试件取出分别称量一次,直至两次称量差小于0.1%时,视为试件干燥质量(m0)。

  将试件冷却至室温后侧向直立在水槽中,注入温度为20℃±

10℃的洁净水,将试件浸没水中,使水面高出试件约20mm。

  浸水24h,将试件从水中取出,用拧干的湿毛巾擦去表面附着水,分别称量一次,直至前后两次称量差小于0.1%时,为试件吸水24h质量(m1)。

6.4.2.4结果计算与评定

  吸水率按式

(1)计算:

  m1-m2

W=-----×

100………………………………

(1)

  m0

式中:

w-吸水率,%;

   m1-试件干燥的质量,g。

   m0-试件干燥的质量,g.

  结果以5块试件的平均值表示,计算精确至0.1%。

6.4.3抗冻性

6.4.3.1试验设备

  a)冷冻箱(室):

装有试件且能使冷冻箱(室)内温度保持在-15℃范围以内;

  b)水槽:

装有试件后能使水温度保持20℃±

10℃范围以内。

6.4.3.2试件

  试件数量为10块,其中5块进行冻融试验;

5块用作对比试件。

6.4.3.3试验步骤

  试件应进行外观检查,将缺损、裂纹处作标记,并记录其缺陷情况。

随后放入温度为20℃±

10℃的水中浸泡24h。

浸泡时水面应高出试件约20mm。

  从水中取出试件,用拧干的湿毛巾擦去表面附着水,即可放入预先降温至-15℃的冷冻箱(室)内,试件间隔不小于20mm。

待温度重新达到-15℃时计算冻结时间,每次从装完试件到温度达到-15℃所需时间不应大于2h。

在-15℃下的冻结时间按试件厚度而定:

厚度小于60mm的试件为不少于3h;

厚度大于或等于60mm的试件为不少于4h。

然后,取出试件立即放入20℃±

10℃水中融解2h。

该过程为一次冻融循环。

依此法进行25次冻融循环。

  完成25次冻融循环后,从水中取出试件,用拧干的湿毛巾擦去表面附着水,检查并记录试件表面剥落、分层、裂纹与裂纹延长的情况。

然后按本标准附录A或附录B进行强度试验。

6.4.3.4结果计算

  冻融试验后强度损失率按式

(2)计算:

  R-RD

△R=-----×

100………………………………

(2)

   R

△R--冻融循环后的强度损失率,%;

  R--按照6.3冻融试验前,试件强度试验结果的平均值,MPa;

  RD--按照6.3冻融试验后,试件强度试验结果的平均值,MPa;

  试验结果计算精确至0.1%。

7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7.1.1出厂检验项目:

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强度、吸水率。

7.1.2型式检验项目:

对本标准中规定的产品技术要求进行全部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试检验: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生产中如品种、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工艺有较大改变、设备大修时;

  c)正常生产时,每半年进行一次;

  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e)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7.2批量

  每批路面砖应为同一类别、同一规格、同一等级,每20000块为一批,不足20000块,亦按一批计;

超过20000块,批量由供需双方商定。

7.3抽样

7.3.1外观质量检验的试件,抽样前预先确定好抽样方法,按随机抽样法从每批产品中抽取50块路面砖,使所抽取的试件具有代表性。

7.3.2规格尺寸检验的试件,从外观质量检验合格的试件中按随机抽样法抽取10块路面砖。

7.3.3物理、力学性能检验的试件,按随机抽样法从外观质量与尺寸检验合格的试件中抽取30块路面砖(其中5块备用)。

  物理、力学性能试验试件的龄期为不少于28d。

7.4判定规则

7.4.1外观质量

  在50块试件中,根据不合格试件的总数(K1)与二次抽样检验中不合格(包括第一次检验不合格试件)的总数(K2)进行判定。

  若K1≤3,可验收;

若K1≥7,拒绝验收;

若4≤K1≤6,则允许按7.3.1规定进行第二次抽样检验。

  若K2≤8,可验收;

K2≥9拒绝验收。

7.4.2尺寸偏差

  在10块试件中,根据不合格试件的总数(K1)与二次抽样检验中不合格(包括第一次检验不合格试件)的总数(K2)进行判定。

  若K1≤1,或难收;

K1≥3,拒绝验收;

K1=2,则允许按7.3.2规定进行第二次抽样检验。

  若K2=2,可验收;

K2≥3拒绝验收。

7.4.3物理、力学性能

  经检验,各项物理、力学性能符合某一等级规定时,判该项为相应等级。

  若两种耐磨性结果有争议,以GB/T12988试验结果为最终结果。

7.4.4总判定

  所有项目的检验结果都符合某一等级规定时,判为相应等级;

有一项不符合合格品等级规定时,判为不合格品。

8标志、使用说明书

8.1标志

  出厂产品中,至少有0.5%的路面砖应有明显的标志。

  产品出厂时,必须提供产品质量合格证。

产品合格证主要包括生产企业名称、产品标记、商标、批量编号、证书编号,并由检验员或承检单位签章。

8.2使用说明书

  为方便使用,供方应提供路面砖的使用说明书,说明现场施工方法和要求与参考使用数量。

9包装、运输与贮存

9.1包装

  用吊装托架装运时,应捆扎牢固。

亦可不用吊装托架散装。

9.2运输

  产品装、卸时应轻拿轻放,严禁抛、掷。

运输时应避免碰撞。

9.3贮存

  路面砖贮存场地应平整、坚实。

应按品种、规格、质量等级分别堆放。

散装堆垛高度不得超过1.5m。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A1试验设备

A1.1试验机

  试验机可采用压力试验机或万能试验机。

试验机的示值相对误差应不大于±

1%。

试件的预期破环荷载值不小于试验机全量程的20%,也不大于全量程的80%。

A1.2垫压板

  采用厚度不小于30mm、硬度应大于HB200、平整光滑的钢质垫压板,垫压板的长度和宽度根据路面砖公称厚度按表A1选取。

表A1垫压板尺寸mm

试件公称厚度

垫压板

长度

宽度

≤60

120

60

80

160

100

200

≥120

240

  试件厚度不小于0.9倍有效使用边长时,可以不用垫压板;

试件厚度大于等于100mm,使用200mm×

100mm垫压板大于试件受压面时,可选择160mm×

80mm垫压板。

A2试件

A2.1试件数量为5块

A2.2试件的两个受压面应平行、平整。

否则应对受压面磨平或用水泥净浆抹面找平处理,找平层厚度小于等于5mm。

A3试验步骤

A3.1清除试件表面的粘渣,毛刺,放入室温水中浸泡24h。

A3.2将试件从水中取出用拧干的湿毛巾擦去表面附着水,放置在试验机下压板的中心位置,然后将垫压板放在试件的上表面中心对称位置(如图A1所示)。

A3.3启动试验机,匀速连续地加荷,加荷速度为0.4~0.6MPa/s,直至试件破坏,记录破坏荷载(P)。

A4结果计算与评定

  抗压强度按式(A1)计算:

  P

Rc=----…………………………………(A1) 

  A

Rc--抗压强度,MPa;

   P--破环荷载,N;

   A--试件上垫压板面积,或试件受压面积mm2。

  结果以5块试件抗压强度的平均值和单块最小值表示,计算精确至0.1MPa。

附录B

抗折强度试验方法

B1试验设备

B1.1试难机

  试验机可采用抗折试验机、万能试验机或带有抗折试验架的压力试验机。

试验机的示值相对误差和量程要求同本标准附录A1.1。

B1.2支座与加压棒

  支座的两个支承棒和加压棒的直径为40mm,材料为钢质,其中一个支承棒应能滚动并可自由调整水平。

B2试件

  试件数量为5块。

B3试验步骤

B3.1清除试件表面粘渣、毛刺,放入室温水中浸泡24h。

B3.2将试件从水中取出用拧干的湿毛巾擦去表面附着水,顺着长度方向外露表面朝上置于支座上(如图B1)所示。

抗折支距为度件厚度的4倍。

在支座与加压棒与试件接触面之间应垫有3~5mm厚的胶合板垫层。

(图略) 

B3.3启动试验机,连续均匀地加荷,加荷速度为0.04~0.06MPa/s,直至试件破坏。

记录破坏荷载(P)。

B3.4结果计算与评定

  抗折强度按式(B1)计算:

  3Pl

Rf=-----………………………………(B1)

  2bh2

Rf--抗折强度,MPa;

   l--两支座间的中心距离,mm;

   b--试件宽度,mm;

   h--试件厚度,mm。

  结果以5块试样抗折强度的平均值和单块最小值表示,计算精确至0.01MP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