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作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暑假作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暑假作业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以上三例试题中可知,语音的考查重点在汉字的认读能力上,汉字的考查重点在正确书写常用汉字,会使用部首和音序检字法查检字典、词典。
语音复习重点:
一、容易误读的形声字、形近字和常见的多音字;
二、课文教学目标中规定要求认读掌握的字。
同时要复习《汉语拼音方案》(第一册)里的汉语拼音规则。
【能力训练】
1.给加点汉字注音:
(1)婀娜(
)
(2)抖擞(
(3)驰骋(
(4)裨益(
(5)镌刻(
(6)洗涤(
(7)竹筛(
(8)翌晨(
(9)佯装(
(10)嫌弃(
(11)好歹(
(12)轶事(
(13)秀颀(
(14)兑换(
(15)分歧(
(16)贸易(
(17)校勘(
(18)精粹(
(19)河堤(
)
(20)迄今(
(21)赊欠(
(22)嗤笑(
(23)热忱(
(24)蜃楼(
(25)撰写(
(26)誊写(
(27)屠戮(
(28)诤友(
(29)谛听(
(30)澄清(
(31)修缮(
(32)祈祷(
(33)裙袂(
(34)颠沛流离(
(35)忐忑不安(
(36)涔涔潸潸(
(37)鳞次栉比(
(38)好高骛远(
(39)坦荡如砥(
(40)弥足珍贵(
(41)罄竹难书(
(42)弃甲曳兵(
(43)户枢不蠹(
(44)真知灼见(
(45)嗟来之食(
2.在下面句子的空白处填入读音为jù
n的恰当的字。
“阳光花园”住宅小区即将
工的时候,有一栋楼的下水道堵塞了,工程无法正常进行。
施工队长将疏
下水道的任务交给了一位新来的英
的小伙子,对他说:
“这对你是一个严
的考验”。
3.给下面加点的字注上汉语拼音
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
)人们所称赞(
)的。
它地处(
)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
)景之一。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形和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诺贝尔奖举世瞩目,而诺贝尔创立的“互译法”却鲜(xiān)为人知。
B.有些人总认为矜持、含蓄才是美德,但在今天这样的时代里,直截(jié
)了当的沟通更为重要。
C.登封市公安局局长任长霞同志以身徇(xù
n)职,引发倾城之痛,该市14万群众自发为她送行。
D.心理学家认为,小亮如果能渲(xuān)泄自己压抑的感情,或许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5.下列句子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A.那天晚上,我发高烧,妈妈一直倍伴着我,整整一个通宵。
B.他总是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大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急烈的比赛即将开始,运动员在跑道上紧张地做着准备动作。
D.我们反对铺张浪费,但必须生活用品还是应该购买的。
6.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
A.暇想
遐迩闻名
粗犷
心旷神怡
B.折叠
重峦迭嶂
志趣
趾高气扬
C.筹备
一愁莫展
恻隐
高深莫测
D.糜烂
风靡一时
震憾
振聋发聩
7.下边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不屑置辨
秉烛夜谈
改斜归正
偃旗息鼓
真相必露
声色俱厉
不能自己
杳无消息
无人问津
人声鼎沸
错别字
改
正
8.下列广告语,每项都有两个或三个错别字,其中错两个字的一项是(
)
A.步步为赢
一揽无余
读领风骚
B.一明惊人
口蜜腹健
百衣百顺
C.出神入化
咳不容缓
燃煤之急
D.蔚然晨风
爱不湿手
新颖绝伦
9.下面加点字的部首、笔画(除部首外)、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匿名
匚
七画
隐藏
B.豁亮
害
开阔
C.精益求精
皿
五画
增加
D.大事渲染
氵
九画
夸张形容
自我评价:
收获与不足:
专题训练二:
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1.掌握课文中要求掌握的常用词语;
熟悉生活中常用的俗语、谚语、歇后语。
2.理解关键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3.根据语境能做到用词准确、得体。
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肇事(发生)
不治生产(料理)
痛心疾首(痛)
B.奇观(景象)
挟有仇隙(怀着)
弥足珍贵(值得)
C.诤友(直爽地劝告)
遥相呼应(远远地)
讳莫如深(隐秘不说)
D.陡峻(高大)
鲜为人知(少)
如愿以偿(赔偿)
对句子中“活”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冲锋的动作真猛,活像一只刚下山的小老虎。
(逼真地)
B.王老师的座右铭是:
“活到老,学到老”。
(生存)
C.北宋庆历年间,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
(移动)
D.做学问,既讲究实,也讲究活。
(活动)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用得得体的一项是(
A.我想,何不趁机对弟弟进行一番教育,重新唤起他求知的欲望。
B.我因病不能到会,失去了一次绝好的学习机会,对此深表不幸。
C.营业员说:
“这里的衣服不合你的身,你长得太肥了。
”
D.妈妈对爸爸说:
“我年纪不轻了,戴上这副耳环也俏丽不起来了,还是不戴吧。
例1答案为D;
例2答案D;
例3答案为A
从近几年中考试题来看,对“词义”这个知识点,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考查:
一是课文中的常用词语和课文中作注释的疑难词语,如例1;
二是对出现在文句中的关键词语的语境义的分析和理解,如例2。
理解语境义的方法有二:
一是联系上下文分析句子整体意思,把确定为正确的含义在句中验证一下;
二要考虑有无特殊意义。
对词语的理解、辨析、运用,是初中生语言基本功的重要方面,也是毕业升学考试的重要内容。
考查的重点是辨析、运用常见的同义词,注重考查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实际过用词语的能力和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复习时应让学生知道可以从范围大小、程度轻重、词语搭配、语义侧重等方面去辨析,并结合具体的语境准确、得体地用词。
1.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
(1)尽瘁(
(2)迄今(
(3)翩然(
(4)故人(
)(5)悠久(
(6)欺凌(
(7)稚气(
(8)统筹(
(9)好高骛远(
(10)众寡悬殊(
)(11)万事俱备(
(12)裨益(
(13)冉冉不绝(
(14)血气方刚(
)(15)形容憔悴(
)
(16)不屈不挠(
)(17)前仆后继(
)(18)卓越(
)
(19)肃然(
(20)风马牛不相及(
(21)充耳不闻(
)(22)痛心疾首(
(23)才疏学浅(
(24)奔走呼告(
2.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A.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
(指没有在世界上留下什么东西)。
B.如今,离家是几千里!
离国是几千里!
托身于浮宅之上,奔驰于万顷海涛之间。
不料却见我们的小燕子。
(这里指轮船)
C.“不为最先”……是只适用于赛马的,不幸中国人却奉为人的处世金针了。
(秘法、诀窍)
D.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这里指绿色宝石)
3.从“赞赏、奖赏、观赏、犒赏、叹赏、欣赏、共赏、鉴赏”中选择恰当的词填入下面句子的括号内(不能重复)。
(1)对于他的话,大家都表示(
)。
(2)我非常(
)他的为人。
(3)谁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就(
)谁。
(4)面对如此精湛的技艺,他(
)不绝。
(5)应该把画拿出来让大家(
)。
(6)当地老百姓拿出不少的东西来(
)部队。
4.选出依次填入句子横线上最富有表现力的一组词。
(
第一次见到日月潭,我便被那一泓湛绿的潭水深深地迷醉了。
放一
汽艇,便把人带进了晶莹剔透的世界。
汽艇轻捷地
行在平静的如镜的潭上,一时间玉碎翠裂,船尾在碧绿的水面
出两
雪白的浪花,一路展漾开去。
A.艘
航
划
条
B.艘
滑
剪
条
C.只
排
D.只
排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份试卷中的第1小题他花了10分钟时间才完成,真是小题大做。
B.篮球比赛输了,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吸取教训,加紧训练,提高技艺。
C.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在山顶欣赏到了美好的景色。
D.黄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令人赞叹不已。
6.许多广告词借用了成语、熟语,取谐音换新义,琅琅上口,但却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许多陷阱。
请识别下面广告词中的谐音字,并将其还原,写在后面的括号内。
例:
空调机——完美无夏(瑕)
A.淋浴器——随心所浴(
)B.咳嗽药——咳不容缓(
C.洗衣机——爱不湿手(
)D.蚊
香——默默无蚊(
7.结合语境,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是(
A.今年“五一”文化消费成为假日经济的黑马。
(黑马:
指出人意料的获胜者)
B.“豆腐渣”工程往往是腐败的孪生兄弟。
(豆腐渣:
指质量差)
C.民办高校争吃“教育蛋糕”。
(蛋糕:
喻经济利益。
D.小轿车的车价不会高台跳水?
(跳水:
指一项水上体育运动项目。
8.“东西”是个日常用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义,表示不同的感情色彩。
请用“东西”一词分别造两个表示不同意思的句子,并结合语境解释其意思。
造句:
①
意思:
②
9.给加点字选择义项都正确的一组(
百废待举“举”的义项:
①往上抬起
②兴办,做
③提出
④全,都
自出心裁“裁”的义项:
①用剪子剪布或用刀子割纸
②削减,却掉一部分
③文章的体裁、格式
④安排取舍
A.举①
裁②
B.举②
裁④
C.举③
裁①
D.举④
裁③
10.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准确的一项是(
身为珠宝商的父亲把9岁的李昌镐送到举目无亲的汉城去学围棋。
是因为他不爱自己的儿子吗?
当然不是。
因为他知道
让儿子从小意识到自己必须自强自立,
能够过上真正有意义的生活。
他让儿子受磨练,
体现了他对儿子的爱,这是金钱不能比拟的。
A.只要
就
这才
B.只有
才
就更
C.不但
而且
还
D.不是
而是
也
11.下面是一则某市中学生篮球比赛的报道稿,文中连用5个“战胜”,行文显得单调。
请根据不同的比分,用4个“战胜”的同义词语分别填入括号,替代文中加点的“战胜”,使用词准确又富有变化。
今天进行的中学生男篮预选赛,一中队以72比60战胜十五中队,十八中队以68比56战胜(
)八中队,二中队以98比42战胜(
)十一中队,三中队以78比77战胜(
)七中队,二十中队以86比80战胜(
)上届冠军五中队。
12.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是(
A.机关
①很高兴;
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
②他在国家机关工作。
B.光景
①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惨淡。
②咱们光景还不如人呢。
C.俨然
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②这孩子说话俨然像个大人。
D.模糊
①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糊在远处的月夜中。
②他写的信被雨水弄湿,字迹模糊。
专题三:
语言规范与病句修改
1.了解句子与句子这间的联系。
2.能根据表达需要变换句式。
3.能修改常见的比较明显的病句。
对下列句子的句式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陈述句)
B.牛棚也打扫得干干净净。
(主动句)
C.行李被工人们搬上了汽车。
(被动句)
D.你把书包背上吧。
(祈使句)
将下列句子组合成一段意思连贯的文字,其句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基础本来包括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他们往往只看到了智育。
②这样理解“基础”,结果只能妨碍人才的成长。
③但是,人们对“基础”的理解往往偏于狭窄。
④智育包括书本知识、非书本知识的学习和诸种能力的培养,他们又往往只看到书本知识的学习。
⑤中学阶段是打基础的时期,每个中学生都应该打好基础。
⑥书本知识又包括教科书和课外读物,他们又往往只看到了教科书。
A.①④⑤③⑥② B.④⑥②③①⑤
C.⑤③①④⑥② D.①④⑥②⑤③
用横线画出下列句子的毛病所在,并说明如何修改。
(不能改变原意)
(1)昨天下了一场滂沱大雨,基本上完全解除了旱情。
(
(2)在这次初三毕业生家长会上,家长们就学生升学问题交换了广泛意见。
(3)通过学习,使我提高了认识。
(4)街头上,许多清仓货物成倍地降价出售。
例1答案为B,此句陈述了受动者(牛棚)受到什么样动作、行为,是被动句。
例2答案为C,根据客观的事理关系和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语序。
例3中
(1)属于前后表达不一致。
修改时可去掉“基本上”或去掉“完全”。
(2)属于句子语序不合理。
修改时把“交换了”与“广泛的”位置颠倒过来。
(3)属于句子结构不完整,缺主语。
修改时去掉“使”,让“我”成为主语。
(4)属用词不当。
修改时把“成倍”改为“大幅度”。
句与句之间不应杂乱无章,随意堆砌,而应围绕着一个中心衔接连贯,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或时间、空间顺序排列,使之文意贯通,条理清晰。
考查的题型一般是组织句序和在一段话中插入句子。
变换句式和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句式也是考查的重要内容。
复习的重点是辨析与变换句式,除了按语气分的四种句式变换外,还应包括主动句与被动句、肯定句与否定句的变换。
辨别修改病句的考查重点是发现并修改,考查范围主要是课外语言材料,考查的形式以文字修改为主。
修改病句第一步是诊断“病”在哪里,然后按照句子的结构、成分、词序等规律,改为合乎语法习惯的句子;
第二步是修改之后应默读两遍,从语感上再来检查一下是否通顺、合理。
1.下面句式变换后改变了原意的一项是(
A.他被一阵哭声惊醒了。
改为主动句:
一阵哭声惊醒了他。
B.这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改为反问句:
难道这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吗?
C.这篇作文不难写
改为肯定句:
这篇作文容易写。
D.这个班的同学都会游泳。
改为双重否定句:
这个班的同学没有一个不会游泳。
2.选出语气最强烈的一项(
A.你一定会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B.你不能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C.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D.你不能否认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3.找出下列句子中跟“大家都说他有本事”意思相反的一句。
A.没有人不说他有本事
B.没有人不说他没本事。
C.谁不说他有本事?
D.他有本事是公认的。
4.根据语境判断,与下面句子空缺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瑟瑟秋风把我从高挑的枝头摇落,这也是最美的命运。
落叶归根,
。
A.我的面孔虽然枯黄憔悴了,但我终生不悔。
B.我也决不离开土地。
C.我仍能面向大地发挥余热。
D.不能改变我一生选择的方向。
5.根据要求变换句式。
(1)仿佛风吹起了佛像美丽的衣裙。
改为被动句;
(2)这里服务员的态度好。
改为是字句:
6.将下列句子组合成一段意思连贯的文字,其句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②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
③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④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
⑤它所有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是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
⑥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
A.①②⑤④③⑥ B.⑥②⑤③④①
C.⑥②⑤④③① D.⑥②③⑤④①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新世纪启动的国家课程改革,在天津实验区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
B.为了发挥自己的充分才能,他毅然决定回国,参加中国的太空开发研究。
C.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收发电子邮件,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学等智能化、个性化。
D.今天下午,我们聆听了李华老师关于如何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做合格中学生的专题报告和讲座。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深秋的岳麓山,是人们欣赏麓山红叶、登高远眺的好时候。
B.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引导学生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C.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D.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9.甘原在与同桌互评作文时,作了如下评改。
请你选出评改不正确的一项(
A.原文:
花园里的石凳上、田埂上,坐着几个捧着书埋头苦读的莘莘学子。
(评改:
“莘莘”是众多的意思,“学子”属于书面语。
应删去“莘莘”,改“学子”为“学生”。
B.原文:
木工房是传来阵阵敲击声,那是木匠张师傅在修理课桌,他是一个心灵手巧、匠心独运的人。
“匠心”指精巧的构思,“匠心独运”形容巧妙而独具一格的艺术构思,应删去。
C.原文:
看到有几个小孩嬉笑着摘下花来,随手扔在地下,我怒不可遏地冲上去,奋不顾身地喝斥了他们。
“怒不可遏”、“奋不顾身”词义太重,应修改或删去。
D.原文:
那几个小淘气手拉着手,蹒跚地走了。
“蹒跚”形容走路缓慢摇摆,应改为“迤逦而行”,更能表现他们认错后的愧疚心情。
10.将下面语句连接起来,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这个意思并不是说多读些书就具有了写作能力
②写的时候自然会“有神”
③古人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④决不会有枯竭之感
⑤头脑丰富了
⑥而是说博览群书能增长多方面的知识
A.⑤④①⑥③② B.③①⑥⑤②④
C.①③⑤②⑥④ D.③⑤④①⑥②
11.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A.这里产的蜜橘,每个只有四五十克重。
B.站在离浮雕十二三米的地方,就能将上面的人物看得清清楚楚。
(1)A句中的“四五十克”是说蜜橘重,还是说蜜橘轻?
答:
B句中的“十二三米”是说距离远,还是说距离近?
(2)试将原句加点的部分各改动一个字,使其中数字所表示的轻重、远近与原句意思相反。
A句改为:
B句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价格由6元变为2元”如改为下面的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A.原来一条围巾卖6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了两倍。
B.原来一条围巾卖6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了2/3。
C.原来一条围巾卖6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了到原来的1/3了。
D.原来一条围巾卖6元,生产成本降低后,价钱降低了约67%。
13.下面句子不会产生歧义的一项是(
A.这堂课,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而且还掌握了一定的方法。
B.小王的衣服做得真好看。
C.这辆自行车没有锁。
D.这个人连老师也不认识。
14.下面是学生作文片段,按要求修改三处画线的语句。
①每当站在祖国的地图前,使我油然而生无尽的遐想:
祖国需要我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②去开创那辽阔的大西北,③让塔克拉拉玛干沙漠改变模样;
需要我们用勤劳的双手在大西南的横断山中,营造出一个个高峡平湖……
(1)第①处句子成分残缺,修改的方法是:
(2)第②处“开创”这个词使用不当,应改为:
(3)第③处“改变模样”这一表述欠具体生动,宜改为:
15.从句子的语气、用途等角度看,下列选项中最能传神地表现人物性格的一项是(
从前,有个财主非常吝啬,从来不请别人吃饭。
有一天,仆人提着一篮子碗去河边。
有一天,仆人提着篮子碗去河边。
有人问:
“莫非你家主人今天要请客?
”仆人答道:
“他请客?
等下辈子吧!
”此话恰被财主听到了,他对着仆人破口大骂:
“你这个王八蛋!
A.你怎么知道我不会请客?
B.谁让你替我许下请客的日子?
C.下辈子我也不会请。
D.我偏要请一次!
专题四:
标点与修辞
1.正确辨识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反复、借代、设问、反问、引用),并理解这些修辞方法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表达作用。
2.能正确辨析和运用常见的标号和点号。
与“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这个句子修辞方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西湖,仿佛在半睡半醒。
B.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C.大海抓住了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
D.柳枝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
(运用拟人,不仅把“绿”写活了,而且突出了它的逼人气势)
B.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