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心理学史略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949606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6.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心理学史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西方心理学史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西方心理学史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西方心理学史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西方心理学史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心理学史略Word文档格式.docx

《西方心理学史略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心理学史略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方心理学史略Word文档格式.docx

㈢爱菲索学派

本学派因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约前525—前475)出生于古希腊的爱菲索而得名。

赫拉克利特继承发展了米利都学派的思想。

他认为变化是世界万物的本质;

万物不断变化,“一切皆流,一切皆变”。

因为火永远在变化,所以他以火代表万物的根源;

万物由火生成,复归于火。

赫拉克利特认为人的身体是土,而人的灵魂是纯净的火,是人体中最热烈的部分,也是干燥的,“最干燥的灵魂是最智慧的,最好的”。

㈣爱利亚学派

这一学派因产生于意大利的爱利亚城而得名。

塞诺芬尼(Xenophanes,约前565—前473)是爱利亚学派的先驱。

他批判当时人们对神的看法,主张从心灵和形体上区分人和神,方对神的拟人化。

同时提出“意见”是通过感觉获得的,而真理是靠思想获得的。

巴门尼德(Parmeniders,约前525—前445)认为只有思维、逻辑、才能达到真理,感官经验是虚妄的;

存在的是可思维的东西,不可思维的东西是不存在的;

存在的是物质也是思想。

㈤原子论学派

本学派主张,世界的本原均为某种极为基本的单元所构成,比如“根”、“种子”、“原子”等。

恩培多克勒(Anaxagoras,约前500—前435)提出四根说:

四根是土、水、火、空气。

他认为土、水、火、空气是不能自动的,必须另有物使之运动。

他称这种物为爱、憎。

爱使四根结合,憎使四根分离。

恩培多克勒认为,人的身体由四根构成。

恩培多克勒认为,人的心理特性依赖身体的构造;

演说家是舌头的四根配合最好的人,艺术家是手的四根配合最好的人。

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约前460—前370)继承并发挥了原子论。

认为世界只是原子和虚空。

灵魂是物质的,是细小圆滑如火那样的原子构成的。

因其具有实在性,能生能灭,故所构成的灵魂亦能生能灭;

因其为球形,能动,故所构成的灵魂具有能动性。

二、古希腊繁荣时期的哲学心理学思想

就在古希腊自然哲学不断取得进步的同时,一种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哲学流派,也在不断地孕育和扩张。

以创始人普罗泰哥拉等为代表的智者学派,强调人的重要性,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关注只是和经验的关系。

从此,古希腊哲学家对心理学的看法,逐步从世界的自然属性拓展到人的社会属性。

这是西方哲学家在心理学发展观上的一次飞跃。

㈠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Socrates,前469—前399)是智者派的另一个代表。

苏格拉底承认世界理性,承认宇宙的最高主宰是神。

他认为,真正的道德必须以承认人的精神本原和自然界本原为出发点。

道德只是少数杰出人物所具有。

苏格拉底的辩论方法是先给对方提出关于某一事物的定义,然后层层追问,使对方陷入矛盾,这样讨论下去,可能得到关于这个事物的明确定义。

这个定义能表现这个事物的普遍性和本质的东西,是人人会同意的。

苏格拉底自己称这个方法为“产婆术”,是将人内部已有的知识引出来。

亚里士多德称苏格拉底的这个方法为“归纳的论证”。

㈡柏拉图

柏拉图(Plato,前427—前399)出生于雅典附近的伊齐那岛,是西方唯理论思想的先驱。

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社会分成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哲学家王者和执政者,第二等级是武士(军人),第三等级是农民、商人和手工艺人,是物质需要的供应者,奴隶在外。

第二、第三阶级要服从第一级的命令,各阶级各执其事,各安其分,这样国家才成为正义的国家。

柏拉图把人的灵魂分等并与他的“理想国”的等级相应。

灵魂分为理性、意气和欲望。

理性位于头部,意气位于胸部,欲望位于腹部横膈膜与肚脐之间。

理性用意气控制欲望,犹如哲学家用武士控制平民一样。

灵魂三级各执其事,各安其分,人就成为正义的人。

他对人的心理的看法无疑是他对国家看法的缩影。

柏拉图提出了“理念学说”,认为事物的普遍性是在个别事物之外的,并且先于这些事物存在。

他将这些普遍性称为伊迭耶,一般译为理念,意为形式。

柏拉图认为只有理性才能认识这个世界。

感官只能认识个别事物,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因为只有对伊迭耶的认识才是真实的知识,所以真正的知识都是回忆。

这就是他的知识即回忆说。

认识——即回忆的过程。

㈢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柏拉图的学生,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科学家,西方思想的主要先驱者之一。

他著《畀思黑》,有人译为《灵魂论》。

亚里士多德认为心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

亚里士多德把生命只限于动植物和人,相当于现在所谓的生物。

他把灵魂分为三等:

植物只有滋长的灵魂,动物有感性的灵魂,人则有理性的灵魂;

从植物到人,灵魂的等级越来越高。

高级灵魂包括低级灵魂的功能。

这三级灵魂是从世界开始就有的。

生物的种和属是不变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是单一的,与身体相应,身体是一个,灵魂也是一个。

对于共同感官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不仅有特殊感官如眼、耳、鼻、舌等,还有执行特殊感官的感觉以上,抽象思维以下的中间功能的“共同感官”。

他认为共同感官位于人的心脏区域。

亚里士多德区分心理功能为认识和动求两大类功能。

动求功能包括感情、欲望、意志、和动作等过程。

亚里士多德认为,心理的器官是心脏而不是脑。

三、古希腊晚期与古罗马时期哲学的心理学思想

亚里士多德以后,古希腊哲学的伟大时代就告结束。

从此,古希腊晚期以及古罗马时期的哲学与科学,失去了往日的自信和创造,失去了往日的大器与恢弘。

㈠斯多亚学派

斯多亚学派认为,物质与灵魂之间不存在对立,宇宙之间的差异最终不过是度的不同。

他们认为,人的灵魂是物质的,而物质只是理性的载体,所以,人们应该顺从“宇宙理性”。

关于认识问题,斯多亚学派又一些新的进展,他们认为,所有知识都必须从个别事物的感知出发,感知是客体在心灵中留下的印象。

个体心灵是一张空洞无物的白纸,任由各种感觉在上面“书写”。

㈡伊壁鸠鲁学派

伊壁鸠鲁(Epicuros,前341—前270)认为,万物的基础是在虚空中运动的不可分割的物质粒子——原子。

一切自然现象都可以用原子的各种不同结合来解释。

并认为思维依赖于感觉。

他毫不怀疑认识客观真理的可能性。

伊壁鸠鲁认为,心智有两种作用,一是自动的,一是有意的。

生活的目的就是快乐。

而享乐就是没有痛苦。

㈢新柏拉图学派

新柏拉图学派由于鲜明地体现出柏拉图的理念论和神秘主要思想色彩而得名。

普罗提诺(Plotinus,约204—270)设定了一个名为“太一”得的概念,认为世界万物是从“太一”那里流溢出来。

他强调心智和灵魂在大千世界中的地位,认为思维就是心智的回转运动,心智世界是绝对思维的,感性事物的概念和本质存在于绝对思维之中,亦即心智之内。

㈣古罗马宗教哲学

在新柏拉图学派流行得同时,一股以基督教为代表的宗教文化,早就在古罗马迅速发展。

奥古斯丁(AureliusAugustinus,354—430)认为,人是灵魂与肉体的结合,人的本性在于灵魂,灵魂是生命的主宰者,但他又认为,灵魂和肉体同时都是上帝创造的,可以各自独立存在,肉体服从灵魂,灵魂服从上帝。

为了全面阐述自己的基本立场和观点,奥古斯丁对大量的心理学问题进行了研究,包括灵魂与肉体得结合、灵魂如何主宰肉体、灵魂与各种相关心理要素、灵魂的内省和意志自由。

四、西方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心理学思想

在经院哲学得形成的初期,厄理根纳(JhouScotosEriugena,810—877)认为,上帝是最高的存在和万物的根本原因,认为感觉、智慧和理性三位一体地反射于人,是灵魂地生命,是伸的体现。

人的灵魂就是神本身。

把经院哲学推向历史顶峰的是托马斯·

阿奎那(ThomasAquinas,1225—1274)。

他认为社会上的所有等级都是神定的,人民应该服从教会和封建主,而封建主则必须服从教会。

他说,罗马教皇是“基督的全权代表”。

一切世俗的君主都要象诸侯一样服从他。

教会的宗教权力高于世俗国家的权力,就象神高于人,灵魂比肉体完善一样。

阿奎那尽量利用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

但当它与基督教义冲突时,他就抛弃了它。

五、文艺复兴时期的心理学思想

十四世纪末至十七世纪初期是西方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时期。

一般称这个时期为再生时期,也称“文艺复兴时期”。

这个时期,最值得关注的是人文主义和自然哲学家的心理学思想。

代表人物有阿里吉利·

但丁(AlighieriDante,1265—1321),爱拉斯谟(Erasmus,1466—1536),朱安·

路易斯·

斐微斯(JuanLuisVives,1492—1540)。

强调人性的张扬,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禁欲主义,反对神学和教会对人的禁锢,是人文主义者最重要的立场和观点。

除此之外,文艺复兴时期还有一批自然哲学家。

他们也提出了一些带有明显自然倾向的思想和观点。

代表人物有库萨·

尼姑拉(CusanusNicolaus,1401—1464),达·

芬奇(DaVinci,1452—1512),波纳蒂特·

特勒肖(BernardinoTelesio,1509—1588)等。

总之文艺复兴是一场彻底的精神解放运动,人文主义给心理学思想带来了人的价值和尊严,自然哲学则给人们提出了自然的取向以及经验的方法,为欧洲近代心理学的发展开启了人文与科学的大门。

近代西方哲学的心理学思想

一、近代西方哲学奠基者的心理学思想

㈠弗兰西斯·

培根

弗兰西斯·

培根(FrancisBacon,1561—1626),英国近代哲学家和科学家,科学的实用主义和现代概念的奠基人,现代实验科学的鼻祖。

他极力反对论证或解释宗教神学的经院哲学,主张以权威的观察取代权威的假设,主张用归纳法研究自然界,即广泛地收集各种经验资料,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进行理性的分析,最后找出事物的规律。

他是经验主义心理学的思想先驱。

㈡笛卡儿

勒内·

笛卡儿(ReneDescartes,1596—1650),法国哲学家,17世纪欧洲大陆唯物主义的奠基者和主要代表人物,杰出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生理学家,近代西方哲学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他主张知识应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之上,把理性作为判断一切的标准。

笛卡尔提出了自己的心理学观点。

第一,天赋观念论。

第二,内省法。

他认为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广延性,物质与空间是相统一的。

神经是一宗中空的管子,管道内有一种细线,还有一种像风和火那样精微的流质,叫做动物精气。

人的动物精气储存在脑室中,并通过神经向任何方向传导。

笛卡尔还专门论述了情绪的本质、种类和机制。

他认为,情绪是由外物和体内变化所引起的,是靠身体内部的动物精气和学员的动荡所激发并维持的一种被动的心理状态。

他的哲学观点给近代西方哲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无论是唯物主义哲学流派,还是唯心主义哲学流派,都可以在笛卡尔的哲学中找到思想渊源。

二、经验主义心理学思想

经验主义认为,知识的可靠源泉是人的感觉经验,观察和实验室科学研究的成功途径。

这就是经验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经验主义表现为两种学术形态:

一是联想主义心理学;

二是感觉主义心理学。

㈠联想主义心理学

联想主义心理学产生于英国,并主要在英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联想主义心理学除了具有经验主义心理学关于知识经验的基本观点之外,最突出的特点是围绕认识过程的产生和发展这一中心论题,就是联想的本质、分类、特征和规律等,开展了系列研究,并清晰地反映出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前后发展脉络。

主要代表人物有霍布斯、洛克、贝克莱、休谟、里德、哈特莱、布朗和穆勒父子。

㈡感觉主义心理学

感觉主义心理学发源于英国,但主要在法国占据主导地位。

法国感觉主义心理学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明确的唯物主义立场和观点,为实验心理学的反映论及其方法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

代表人物有拉·

美特利、孔狄亚克、爱尔维修、狄德罗和霍尔巴赫。

三、理性主义心理学思想

理性主义心理学强调理性知识在认识过程和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哲学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

㈠斯宾诺莎

巴鲁奇·

德·

斯宾诺莎(BaruchdeSpinoza),荷兰伟大的唯物主义唯理论家。

认为世界是由实体构成的,心灵和肉体是同一实体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

将认识分为感觉、理性、直观三个阶段。

把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派生情绪。

㈡莱布尼茨

戈特弗里德·

威廉·

冯·

莱布尼茨(GottfriedWilehelmVonLeibniz,1646—1716),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欧洲大陆唯理论哲学的系统化者。

他的单子说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

他认为,万物皆由能动的单子堆积或聚集而成。

莱布尼茨还认为,单子可以使多层次的。

㈢沃尔夫

克里斯蒂·

安沃尔夫(ChristianWolff,1679—1754),近代德国的哲学家、数学家。

他将莱布尼茨的理论加以系统化。

运用理性分析的方法,将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心理学思想结合起来。

进一步将官能心理学思想加以延伸并系统化。

㈣康德

伊曼努尔·

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哲学的创始人。

他反对旧的唯理论哲学,有反对经验主义的怀疑论哲学。

提出了三种方法论。

同时,康德哲学又希望调和唯理论与经验论的矛盾。

西方近代科学的心理学思想

一、天文学与心理学

由天文学家发现,一种旨在测定人与人之间反应时误差、设法找出星体实际通过时间与人们观测时间之间的数值关系的研究,迅速开展起来。

被称为“人差方程式”。

人差方程式的研究方式和方法,给实验心理学送去了两个主要的礼物:

复合实验和反应实验。

二、生理学与心理学

1790年以后,西方心理学开始赢得一个快速发展的繁荣时期,这个时期神经科学的研究成就,为实验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在对大脑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有颅相学、大脑机能统一学说、言语中枢的发现、运动和感觉中枢的发现。

在对神经生理学研究中取得的成绩由贝尔—马戎第定律、反射动作研究、神经冲动电性质的发现、神经冲动传导速率的研究和神经特殊能说。

在对感觉生理学的研究中也取得了许多成绩,包括听觉、视觉和其他感觉的研究。

三、物理学与心理学

恩斯特·

韦伯发现了韦伯定律。

同时,费希纳发现人的感受性可以分为差别感受性和绝对感受性。

这是心理学史上第一次对感觉能力进行的划分。

并推算出了韦伯—费希纳定律。

至此,实验心理学的雏形逐渐显露出来,费希纳也当之无愧成为新的实验心理学的奠基者。

心理学研究的新时代即将来临。

(二)

冯特与实验心理学的建立

心理学经过两千多年在哲学内部的长期发展,到了19世纪中叶以后,哲学已为心理学积累了不少概念和理论,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理学的发展为心理学准备了科学的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

心理学成为独立科学的条件已经具备,心理学摆脱哲学的附庸地位,成为独立的实验科学的条件已经成熟。

一、冯特

冯特(WilhelmWundt,1832—1920),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近代心理学的创始人。

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1881年冯特创办了心理学刊物《哲学研究》,1889年他被任命为莱比锡大学校长。

科学心理学的建立应归于冯特。

冯特综合心理学的体系和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技术,于19世纪后半期建立了实验心理学。

冯特因此被称为“实验心理学之父”。

冯特实验心理学的对象及方法体系。

冯特认为心理学是研究直接经验的科学。

心理学研究的感觉情感等心理过程是人直接经验到的,这种经验更加真切与实在。

冯特在身心关系上主张身心平行论,他认为心理过程与大脑的生理过程是两个独立的系列,二者是一致的,但不存在因果关系。

他认为心理学的方法有两种:

内省法和心理产品分析法。

冯特认为以前的内省法不科学,它所得来的材料不可靠。

内省法只有与实验法结合,成为实验的内省或实验的自我观察,才是可靠的。

他还主张用“心理产品分析”法研究高级心理过程的社会心理,如通过语言的分析来理解思维。

冯特认为心理可以分析为各项元素,复杂的心理过程都是由这些元素结合而成,但具有与构成它的元素不同的新的性质。

心理元素结合成复杂的过程都有一定的规律,心理学的任务就是在于用实验的自我观察法分析出这些心理元素,并寻求如何合成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

二、艾宾浩斯

艾宾浩斯(1850—1909)是德国近代著名心理学家,属于联想学派,他最早把实验法应用于高级心理过程。

他的心理学观点接近冯特的内容心理学,他创造性地用实验法对记忆过程进行数量化分析。

他创造了一种无意义音节,无意义音节是用两个声母夹一个韵母组成。

在测量方法上一般用背诵,也叫重读法。

他还用节省法。

爱宾浩斯对记忆的研究主要贡献对记忆进行数量化的分析。

学习有意义的材料比学习无意义的材料速度快得多,诵读次数越多,时间越长,则记忆保持越久;

对记忆保持的研究。

保持与遗忘和时间的关系是:

学习以后经过的时间越长,保持越少,遗忘越多,不过遗忘的速度不是均衡的。

根据爱宾浩斯实验所得的数据画成的曲线就是著名的遗忘曲线。

虽然有个体差异,但大体趋势是一致的。

从遗忘曲线可以看出,遗忘在学习之后就立即开始,遗忘的速度先快后慢;

对联想的实验研究。

他研究了直接联想和间接联想、顺序联想和反向联想。

对记忆研究的缺点,主要有记忆过程只做了定量的分析,对记忆内容在性质上的变化没有进行分析。

他所用的无意义音节是人为的记忆材料,实验脱离实际。

他把记忆当作机械重复的结果,没有考虑到记忆是一个复杂的主动过程。

三、格奥尔格·

缪勒

格奥尔格·

缪勒(GeorgEliasMuller,1850—1934),德国心理学家。

缪勒是一位纯粹的心理学家,他的研究是纯粹的心理学研究。

缪勒专门研究视觉和听觉的心理物理学,并涉及记忆问题。

缪勒发现被试者对无意义音节往往是尽可能想办法去加工组织,或附加某种意义去帮助记忆,并且记忆的目的(决心)或心里准备(定时)对记忆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缪勒关于心理定势的发现对于后来的思维实验起了很大的启发作用。

缪勒的学生中有不少对心理学发展作出贡献的人,如匹尔捷克、舒曼、乔斯特、杨施、鲁宾以及卡茨等人。

构造心理学与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对立

一、构造心理学

构造主义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铁钦纳(EdwardBTitchener,1867—1927)所创立的。

经验主义、联想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给构造心理学提供了认识论基础,同时也确定了构造心理学的方法论和发展方向。

构造心理学的体系和方法。

在研究对象上铁钦纳的心理学主张,在轮廓上与冯特基本相同,但在注重内容方面更趋于极端。

在内容方面认为一切科学研究对象都是经验,各门科学的唯一区别仅在于对待经验的看法上有所不同。

他认为心理学和物理学在研究对象方面所不同的仅仅在于心理学的经验是从属于个体的,而物理学的经验则独立于个体之外。

在研究问题上,认为心理学的问题如其他自然科学一样,是:

什么?

怎样?

和为什么?

三个问题。

他认为心理学的什么是:

将心理现象分析为它的元素;

心理学的怎样,是寻求这些元素如何互相联系的规律;

心理学的为什么是:

以与一个心理过程相应的神经过程来解释这个心理过程。

他认为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应是。

讲简单心理过程的分类以及它的生理基础,分析各种复杂心理现象所含的元素,心理现象的生理解释,某种心理过程的发展。

铁钦纳与冯特一样,采取心身平行论的主张,照一般科学观点,解释就是说明一个现象的原因。

铁钦纳既然以生理来解释心理,就应当肯定生理是心理的原因,心理是生理的结果、产物了。

但他不承认生理是心理的原因而说他的对当,生理只是与心理平行的相应的对当者。

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铁钦纳在心理学的方法问题上不仅继承了冯特的基本观点,而且把“内省法”强调到了不适当的地步。

因此,他的心理学有人称为“纯粹内省的心理学”。

铁钦纳将“内省”与“实验”结合起来并创制了独特的名称——“实验内省法”。

强调“哪行”是观察心理过程自身,而不是观察它的意义。

铁钦纳强调不要不注意感觉自身而由感觉去推测是一个或两尖物在碰皮肤。

否则观察就是注意感觉的意义了,照铁钦纳的说法这就犯了“刺激错误”,意思是说误以刺激为感觉。

铁钦纳在康乃尔大学35年,培养了很多学生。

二、机能主义

机能主义是与构造主义相对立的一个流派,它没有明确的起始标志和终结点,是构造主义与行为主义之间的一个过渡。

作为一个学派,其内部结构比较松散。

机能主义探讨有机体适应环境的心理或机能。

机能主义心理学集中在很实际的、功利主义的问题上,即心理或心理过程完成什么。

机能主义的哲学和科学基础是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詹姆士是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他的意识流理论的主要观点认为意识是人特有的一种机能。

意识必须有对象。

人的意识是加于其他器官之上的一个器官,它的作用就是为了更有效地适应环境,支持人的生存斗争;

意识是变化的。

新的经验不断增加,意识也不断积累,因此意识常新而不重复;

意识是人各不同的。

意识是个人私有的,并且个人意识对经验加以选择,构成自己独有的成分;

意识是连续不断,是一个进行的过程;

客观事物是分散的,主观意识是流动的。

意识是有选择的,人常常是对于对象的某一部分比对另一部分感兴趣。

在思想进行的全部时间内,常常是欢迎这个而拒绝另一个,这就是选择。

詹姆士认为情绪是身体变化的结果,任何情绪都不过是身体中生理变化的反射产物,并坚持认为,我们看到一只熊,先逃跑而后觉得害怕。

这些反应到引起的内部冲动传到大脑皮质时所引起的感觉就构成情绪。

詹姆士认为,不仅身体的反映在情绪出现之前,而且正是身体繁盛变化时的感受,才是情绪。

这一学说的基本观点是:

情绪不过是来自骨骼肌、内脏和其他器官的一阵感觉印象在意识中的表现。

芝加哥大学的机能主义心理学。

1896年,杜威在《心理学评论》上发表了题为《在心理学中的反射弧概念》一文。

以反射弧概念为题,反对把心理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