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本问题参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002151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本问题参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本问题参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本问题参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本问题参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本问题参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本问题参考.docx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本问题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本问题参考.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本问题参考.docx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本问题参考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本问题参考

第1课   古代埃及

1.问题思考

尼罗河与古埃及科学文化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尼罗河定期泛滥,每次涨水、退水,古埃及人都要进行精确的记录和计算。

退水以后,他们还需要重新丈量土地,划定地界。

再加上建筑等方面的计算需要,古埃及人发展了数学。

同时,为了精确地预测尼罗河泛滥的日期,古埃及人展开天文学研究。

2.课后活动

(1)判断下列表述,在正确选项后面的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古埃及文明延续发展至今,文明进程历经曲折但未间断(×)

古埃及在科学、文化领域取得很高的成就(√)

古埃及国王给自己的陵墓取名“金字塔”,象征着无限的权力(×)

(2)请查找资料,读读关于金字塔的故事,你认为哪一个比较合理?

第2 课   古代两河流域

1、问题思考:

当今世界上普遍采用什么进位制?

当今世界上普遍采用的是十进位制。

2.课后活动:

读材料,想问题。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

倘奴隶告其主人云:

“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

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

倘自由民购买奴婢,未满月而该奴即患癫痫,则买者得将其退还卖者而收回其所付之银。

问题:

①奴隶处于什么样的社会地位?

被压迫的地位,没有任何自由。

②你认为《汉谟拉比法典》维护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

奴隶主阶级。

第3课  古代印度

1.问题思考

你能说出深受印度佛像艺术影响的中国古代石窟吗?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和甘肃敦煌的莫高窟。

2.课后活动

(1)连线

金字塔——尼罗河流域

种姓制度——恒河流域

《汉谟拉比法典》——两河流域

(2)活动与探究。

①按从左至右的顺序写出古代文明的名称,并写出它们产生的大致时间。

古埃及文明,约公元前3500年;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约公元前3500年;

古印度文明,约公元前2300年;

中国文明, 约公元前3000年。

②这些古代文明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

为什么?

大河流域。

北纬20度——北纬40度。

 

原因大致有:

2河流域气候温和,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②有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4课  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课后活动:

查找资料,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利。

雅典民主政治能激发公民群体的积极性,有利于雅典城邦的发展;除十将军外的各级公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以抽签的方式产生;国家为担任公职的公民提供津贴,保证贫穷公民也能参与国家政治事务。

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是其运行机制存在效率低下,议政质量难以保证等缺点;过分强调多数人的民主而忽视了少数人的权利;雅典民主使得公民生活政治化,消耗了社会积累;雅典的民主只是少数人的民主,广大妇女.奴隶与外邦人被排除在外。

第5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课后活动

读材料,想问题。

材料略。

想一想:

这会对罗马帝国造成什么后果?

越来越多的节庆娱乐使人们沉迷享乐,大量节庆活动还使得国家的财政负担日益沉重,成为导致帝国灭亡的重要原因。

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1.问题思考

你知道中国这一时期的思想家是如何认识世界的吗?

中国这一时期是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时期,即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时期。

在此时期,“百家争鸣”成为思想发展的重要特征。

诸家思想各具特点,但他们共同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寻求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

他们围绕君本民本、性善性恶,以及军事、经济等方面展开激烈的争论。

例如:

儒家主张仁者爱人,提倡以德治国,重礼仪规范,重个人修养;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强调严刑峻法;道家崇尚自然,主张无为而治;等等。

2.材料研读: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这句话体现了所有人都享有基本权利的观点,莫定了罗马法的基本原则。

3.课后活动

(1)读材料,想问题。

材料略

想一想:

他说的话有道理吗?

你怎样理解?

有道理。

罗马前两次对世界的征服分别是以军事战争和宗教传播的方式实现的,而第三次征服则显示了罗马法制的发达。

罗马法所蕴含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为近代欧洲大陆国家的立法提供了范本。

三种方式中,唯有法律对世界的影响力最为持久。

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与法兰克王国

课后活动

1.判断下列表述,在正确选项后面的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罗马教会的地位在查理曼帝国时期得到提高(√)

从国王那里得到土地的人,将土地再赏赐给他的属下,他也是其属下的封君(√)

封臣要直接承担国家的赋税、兵役义务(×)

西欧国王与属下的关系类似古代中国皇帝与臣僚的关系(×)。

                                  

第8课 西欧庄园

课后活动:

1.判断下列表述,在正确选项后面的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西欧庄园中的耕地分为自营地和份地(√)

西欧庄园中的农民可以通过庄国法庭维护自己的一些权益(√)

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佃户的份地,说明领主与户之间具有一定的契约关系(√)

2.讨论:

中世纪西欧庄园有什么特点?

中世纪西欧庄园的特点主要包括:

(1西欧庄园制度的基础是农奴制度。

(2)西欧庄园是一种基本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单位。

(3)西欧庄园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有自己的庄园法庭。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课后活动:

1.下列各项中,与西欧中世纪大学的产生有关的是(在正确选项后面的括号里画√)

国王与教皇的支持(√)城市的自由和自治(√)

选拔官吏的需要( )教师和学生行会的出现(√)

2. 讨论:

中世纪西欧城市有什么特点?

中世纪城市的主要特点包括:

(1)中世纪西欧城市是从萧条中兴起,多属于兴建的。

(2)中世纪西欧城市主要是商业中心和文化中心。

商业在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和发展过程中作用很大。

(3)中世纪西欧城市通过斗争获得不同程度的自治权。

自治城市享有财政、军事、行政等大权。

 

第10课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课后活动:

 

1.判断下列表述,在正确选项后面的括号里画√,错误的画X。

《查士丁尼法典》是《罗马民法大全》中的一部分,但不是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汇编。

(√)

《罗马民法大全》集中了古罗马帝国的全部法律条文。

(×)

2.活动与探究

 查阅有关资料,写一篇关于伊斯坦布尔城市史的介绍。

略。

第11课  古代日本

课后活动

1.查阅资料,了解日文是怎样产生、成熟的。

从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中国汉字传入日本后,日本人借用汉字创制本国文字,用汉字的音、义和形,发展了书写日语的方法。

据说,吉备真备用汉字偏旁创造了片假名,后来空海创造了平假名。

这表明了汉字、汉语在日文的形成与发展中起了巨大的作用。

2.想一想:

在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日本的天皇处于什么地位?

幕府与以天皇为首的朝廷并存,名义上“征夷大将军”由天皇任命,实际上以天皇为首的朝廷只是象征性的传统中央政府,而以“征夷大将军”为首的幕府则是真正的中央权力机关。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1.问题思考

阿拉伯国的建立有何影响?

阿拉伯帝国科学、文化成就显著,同时,它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2.课后活动

(1)想一想:

如果没有阿拉伯数字,你会用什么方法表示从0到9这些数字?

可以用中国的大写数字或者拉丁数字等。

(2)(医典》的作者伊本・西那被后人誉为“医学之王”,为什么?

伊本·西那的著作《医典》,对古希腊和阿拉伯的医学成就进行总结,并加入作者长期的医学实践经验,在12——17世纪被用作西方医学的指南,一直是西方医学院校的教科书,伊本·西那系统论述各种疾病的病理症状和诊断治疗方法,强调养生、药物和手术兼施并用,被后人答为“医学之王”

第13课 西欧社会经济的发展

1.材料研读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在租地农场里,租地农场主、土地所有者掌握土地等生产资料,他们把土地出租给农民,甚至向承租人提供生产必需的生产资料。

承租人须向农场主支付地租。

双方订立契约,农场主当承租人形成了雇佣关系,这种生产经营方式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2.课后活动

想一想:

租地农场有什么特点?

新的手工业经营方式有什么特点?

租地农场的特点:

领主或富裕农民把土地逐渐集中;生产组织方式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天系的特征;农副产品推向市场。

新的手工业经营方式的特点:

手工工场由分散转向集中;从事手工工场的阶层多,如农民、手工业者、商人等;适应市场的需求;生产组织形式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生产效率高。

第14课   文艺复兴

1.材料研读

想一想:

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快乐的人生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享受人生、寻求愉悦和幸福的乐观主义精神。

2.问题思考

你如何理解文艺复兴并非简单的“复兴”?

文艺复兴从表面上看是欧洲先进知识分子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运动,但它不是单纯地复兴古典文化,而是反封建的新文化的创造,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文艺复兴是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中人文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

3.课后活动

(1)连线。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但丁——《神曲》

莎士比亚一一《罗密欧与朱丽叶》

(2)有人对《蒙娜丽莎》推常备至,认为蒙娜丽莎很美,微笑很神秘;也有人认为蒙娜丽莎并不好看,表情古板。

你怎么看这幅画?

从历史的角度和审美的角度看,这幅画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蒙娜丽莎》展示了达·芬奇对人性的歌颂和赞美,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情怀,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对现世生活的追求和审美情。

达・芬奇以柔和细腻的笔调,描绘了蒙娜丽莎迷人的微笑,同时将光影与空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画面和谐、统一,艺术境界高超。

画作歌颂了女性的自然美及生命的活力、体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审美理想和艺术成就。

第15课探寻新航路

课后活动

1.1492年8月,哥伦布率领87名船员分乘3艘船,从西班牙出发,开始横渡大西洋。

10月,他们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

查阅资料,思考:

15世纪,欧洲能够承载30人左右的船只是什么样子的?

动力靠什么?

以哥伦布的船“圣玛丽亚号”为例,虽然它的构造图已经失传,但是根据类似船舶的相关记录,学者们对它的样子有所了解。

“圣玛丽亚号”长21-24米,宽6-9米,它的动力主要来自主帆和前桅帆,能装载约100吨货物。

它可能是一艘船底圆、船首高的武装商船,上有三根或四根桅杆,还有一根从船首楼或上层建筑物倾斜伸出的船首斜桅。

这种船般有长方形帆和三角形帆,后枪则有一块大角帆。

哥伦布航行时还有两艘船同行,一艘是“尼娜号”,另一艘则是“平塔号”。

它们是轻快多桅小帆船,长15-24米,动力是靠风帆。

2.下面是对哥伦布开辟到达美洲新航路的不同看法,他们的看法为什么如此矛盾?

请分析原因。

印第安人:

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我们的文化,掠夺我们的财富,他是个恶魔。

欧洲人: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使落后的美洲走向文明,他是一个功臣。

 

他们看法矛盾的原因是他们站在各自的立场看问题。

“印第安人”认为哥伦布是一个恶魔,应该全盘否定,理由是他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给当地的印第安人带来了破坏和掠夺。

“欧洲人”认为哥伦布是一个功臣,应该充分肯定,理由是他“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把落后的美洲带入了文明时代。

其实,这两种看法各有其片面性。

评价历史事件应该本着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

哥伦布远航美洲确实给印第安人带来了巨大灾难,加剧了他们的贫穷和落后,但同时也应看到,新航路的开辟密切了世界之间的联系,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使掠夺的财富成为原始资本,在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其进步意义是主要的。

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

课后活动

查找资料,分析“三角贸易”对非洲造成的影响。

“三角贸易”给非洲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使非洲丧失了近一亿的精壮人口,造成了非洲的贫穷和落后。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课后活动

材料略。

阅读上述《权利法案》条款,思考《权利法案》是如何限制王权的。

      

《权利法案》用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了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

同时它又将议会所拥有的“自由”和权力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

国王的权力由法律赋予,王权置于议会的法权之下。

 

18课

1.材料研读

《独立宣言》体现了北美民众的哪些诉求?

“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天赋人权):

“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主权在民)等。

2.课后活动

查找资料,了解北关殖民地的教育情况,分析北美殖民地民众的受教育情况与美国独立及其1787年宪法的产生和执行有何关系。

北美殖民地教育普及程度较高。

首先,这有利于启蒙思想在北美的传播,激发北美人民的民族独立意识;其次,这有利于将资产阶级的民主原则贯彻于1787年宪法中,推动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1.材料研读

结合材料,谈谈《人权宣言》的历史进步性。

《人权宣言》阐明了人权、民主、平等和法治的观念,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体现了摧毁封建君主专制的要求,具有明显的反封建色彩。

《人权宣言》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一些根本原则,对于动员法国人民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重要作用。

2.课后活动

(1)制作法国大革命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789年

法国大革命爆发

1791年

制定宪法,以《(人权宣言》为序言

1793年

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1799年

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

1804年

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

(2)讨论:

为什么欧洲的国王们害怕法国大革命?

随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不断深入,拿破仑多次打垮反法联盟的进攻,传播了民主自由的思想,使封建的专制王权受到严重威胁。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1.材料研读:

上述材料说明当时工厂的环境是怎样的?

工厂环境恶劣,工人集中在一起生产容易导致疾病的传播:

工厂使用机器生产,工人受机器的支配,成为机器的附属品。

2.课后活动

查找资料,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探讨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从纺织技术、动力技术、交通运输技术革新对社会生活影响的角度进行分析。

这些技术的革新丰富了人们衣食的品种和文化生活,便利了人们的交往、促进了城市化进程,有利于改进人们的居住环境和卫生状况等,但工业化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等问题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1.问题思考

《共产党宣言》有何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

《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精神武器。

现实意义:

《共产党宣言》出版后,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列宁领导了俄国的十月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启了世界社会主义革命时代。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开创和发展了中特色社会主义。

2.课后活动

阅读有关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写一个有关他们的故事。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