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师台语往生论讲座文字整理第二部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942975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慧律法师台语往生论讲座文字整理第二部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慧律法师台语往生论讲座文字整理第二部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慧律法师台语往生论讲座文字整理第二部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慧律法师台语往生论讲座文字整理第二部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慧律法师台语往生论讲座文字整理第二部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慧律法师台语往生论讲座文字整理第二部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慧律法师台语往生论讲座文字整理第二部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慧律法师台语往生论讲座文字整理第二部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慧律法师台语往生论讲座文字整理第二部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成就”者,言十方众生往生者,若已生(若已经往生),若今生(就是说这个时候要往生),若当生(就是未来),虽无量无边(的众生),毕竟常如虚空,广大无际,终无满时(就是说即使现金人往生极乐世界,也没有人口爆炸的一天,不有怕没有地方住)。

是故言:

“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

问曰(有人这样问):

如维摩方丈(就是他那一间屋子,长跟宽都是一丈,小小的),(但是)苞容有余(能包容几万个师子座。

《维摩诘经》里面说到,因为很多菩萨来到维摩诘居士之室,他便向东方借来多少师子座,结果,只有方丈的那个房间,照样容纳得下。

因为他是菩萨,维摩诘居士是佛,所以,再大也容纳得下,我们眼睛所看到的是方丈室,不过里面照样容纳得下,所以,苞容有余)。

何必国界无赀(“赀”就是限量的意思。

维摩诘居士光是方丈室,就能包容有余,何必说极乐世界要像国界这么大,没有一个界限呢?

),乃称广大?

答曰:

所言广大,非必以畦(五十亩)畹(三十亩)为喻(“畦”就是以前五十亩地为畦。

“畹”是三十亩。

以前计算田地的时候,五十亩为一个单位,三十亩为一个单位,五十亩叫做畦。

畦畹就是五十、三十作一个单位来比喻,并不需要以此来作单位)。

但言如空,亦何累方丈(又怎么会阻碍这个方丈之地呢?

“累”又怎么会阻碍呢?

小可以容大嘛!

)?

(所以)又方丈之所苞容,在狭而广(就是对狭小来说广大,是对小来说广的。

那么,如果对菩萨、佛的话,小就是大,大就是小。

所以说:

方丈之所苞容在狭而广,意思是说:

小当下就是大。

)。

核论果报,岂若在广而广耶(“覈”即“核”,就是其实。

核论果报,就是其实来论断这个果报,那怎么会说,大广来论断这个广呢?

意思就是说:

大跟小都是同一体性,不是广才来论断这个广,小能容大,大能容小)?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

此二句,名庄严性功德成就。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何故”:

为什么?

佛为什么要建立庄严的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呢?

(他说)见有国土,以爱欲故,则有欲界。

以攀厌禅定故(攀厌这个禅定。

这个“厌”就是因为厌恶欲界,所以攀缘上面的,攀厌就是喜欢的意思,喜欢禅定。

攀就是说往上攀,因为欲界是痛苦的地方,色界是有禅定,所以他就攀;

厌就是厌离欲界的痛苦、色身的痛苦,所以,他就厌离。

所以,这个攀厌,“攀”是对上界讲的,“厌”是对下界讲的,所以,他就住上面修禅定。

因为攀厌禅定故,喜欢禅定,叫做攀厌),则有色、无色界。

此三界皆是有漏(“有漏”就是烦恼的众生)邪道所生(外道所生)。

长寝大梦(常常在六道轮回中,永远无法觉悟),莫知悕出(他不会想求出离)。

是故兴大悲心:

“愿我成佛,以无上正见道,起清净土,出于三界。

”(所以,佛看到我们娑婆世界的痛苦,于是建立清净的极乐世界。

(所以)“性”是“本”义,言此净土随顺法性(说这个净土,是随顺我们的本性,不违背法的根本),不乖法本(并没有违背法的根本。

意思是说:

极乐世界是顺从本性所建立的,并没有违背本性)。

事同《华严经》(它的事相跟《华严经》相同)宝王如来性起义。

又言积习成性(“积习”就是累生累劫修功德智慧),(所以)指法藏菩萨集诸波罗蜜(“波罗蜜”就是到彼岸,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禅定波罗蜜,般若波罗蜜,等等。

修诸种种的波罗蜜)积习所成。

亦言“性”者(也是从本性而出),是圣种性(圣种性就是本性具足,本来圣人的这个本性)。

序法藏菩萨于世自在王佛所(因为这部论是讲《无量寿经》的讨论问答,所以,《往生论》就是讨论《无量寿经》里面的内容,假设问答,所以,他这个时候就讲到《无量寿经》;

“序”就是《无量寿经》这本经典的序分,开始的地方叫做序分。

《无量寿经》的序分当中谈到,法藏菩萨于世自在王佛所),悟无生法忍,尔时位名圣种性。

于是性中,发四十八大愿,修起此土,即曰安乐净土。

是彼因所得。

果中说因,故名为“性”。

又言“性”是必然义、不改义。

如海性一味,众流入者必为一味,海味不随彼改也(不随彼改也)。

又如人身性不净故,种种妙好色香美味(吃进我们的身体,所排泄出来的都是臭的),入身皆为不净(我们的身体污秽,无论你今天吃山珍海味、多么美味的食物,所排泄出来的都是臭的,不清净)。

安乐净土诸往生者,无不净色(没有一样不清净),无不净心,毕竟皆得清净平等无为法身,以安乐国土清净性成就故。

(所以)“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者,平等大道也(大慈悲是出世病根,是平等法)。

平等道所以名为正道者,平等是诸法体相(平等就是男女平等,善恶平等,持戒破戒平等,天地平等,烦恼菩提平等,意思就是说:

没有去动到一个念头,当下就入实相,空一切相,当下一切皆如,当下一切,见善也如,见恶也如,见善不执着,见恶不恨,完全平等),以诸法平等,故发心等;

发心等,故道等;

道等,故大慈悲等。

大慈悲是佛道正因(佛道的正因。

意思就是:

我们如果要修行,首先要慈悲,而且要加一个“大”字,“大”就是绝对,没有条件的慈,没有条件的悲。

慈就是要让众生欢乐,没有任何条件一定要让众生快乐,要考虑众生的立场,不要考虑我们的立场,慈。

悲呢?

就是众生有苦,我们要拔,拔掉他的痛苦,所以,这个大慈悲,是绝对的让众生欢乐,绝对的让众生离苦得乐,解救他的痛苦。

所以,大慈悲是佛道正因,没有慈悲心的人,连做个佛教徒都没有资格,如何成佛呢?

),故言:

“正道大慈悲”。

慈悲有三缘:

一者众生缘,是小悲(什么中众生缘呢?

平时与众生结个好缘,结个好因缘,小悲:

小小的慈悲);

二者法缘,是中悲(法缘就是拿佛法跟他结缘,这个还不算是很慈悲,还是中等的慈悲。

法缘,用佛法来与他结缘,这是属于中午的慈悲,他要不要修行,都是随缘,这属于中午的慈悲,使他离苦得乐);

(最大的叫做)三者无缘,是大悲(无缘就是救度众生精进不舍,没有任何条件,只有付出,没有想要得到回报,叫做无缘。

“缘”就是条件,没有任何条件的,大慈大悲)。

大悲即出世善也。

安乐净土,从此大悲生故,故谓此大悲为净土之根。

故曰:

“出世善根生”。

【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此二句,名庄严形相功德成就。

佛本所以(佛为什么要)起此庄严功德者,见日行四域,光不周三方(“见”就是看到了。

有的人一天,行,能够达到四个区域。

“四域”就是四个地方。

可惜这个光,没有办法照其他的三个地方。

譬如太阳,照得到美国,就不能照台湾;

照得到台湾,就不能照美国;

照得到南极,就照不到北极。

所以,但说我们这个地球,阳光就不能完全普照了。

虽然我们一天能达到四个地方;

可是,光并没有办法周遍三个地方);

(所以说)庭燎在宅,明不满十仞(“庭燎”就是门庭。

“燎”就是一种烧,火在烧。

就是说:

我们在屋内燃烧东西,光明不满十仞。

周朝以七尺、八尺为一仞,十仞就是七十尺、八十尺。

如果我们屋内有火在燃烧,这个火的光明,不会超过十仞,不会超过七十尺、八十尺,表示很小的意思。

所以,阿弥陀佛为什么要创造一个光明圆满,如镜及日月轮的世界呢?

以是故起满净光明愿。

如日月光轮,满足自体。

彼安乐净土,虽复广大无边,清净光明无不充塞(在极乐世界没有一处不充满光明)。

“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

此二句,名庄严种种事功德成就。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

见有国土,以泥土为宫饰(譬如我们中国的宫殿,有的是用泥土做的。

),以木石为华观(“华观”就是假的花池,种花的地方,假山啦,假花池,颐和园就是这样,人工所造的,用木、用石头,这个娑婆世界,差不多不是用木就是用石头,顶多是加上钢铁而已,所以,以木石为华观)。

或雕金镂玉(“镂”,也是雕刻的意思,也就是说:

用金子、玉来雕刻),意愿不充(“充”就是满足。

“意愿不充”:

还不能满足,)。

或营备百千,具受辛苦(“營备”就是各种造作、各种经营,像我们现在所说的为了三餐,为了吃这三餐,拼死拼活的,每天一睁开眼睛,就是要花钱。

所以,阿弥陀佛知道我们备极辛苦,非常非常地辛苦)。

以此故兴大悲心:

“愿我成佛,必使珍宝具足(完全具足),严丽自然,相忘于有余,自得于佛道(“相忘”,就是说:

一切外在的地方。

“忘”就是泯灭,并不需要。

“于有余”就是一切造作。

“相忘于有余,这个“有余”就是一切造作。

简单讲就是本性具足,本性就具足一切外在的东西,本性就具足一切。

自得于佛道)。

”(所以)此庄严事,纵使毗首羯磨(“毗首羯磨”翻译成中文,叫做造一切者,这是在三十三天,就是帝释天,因为玉皇大帝那个地方分成三十三个部分,所以,玉皇大帝的忉利天又名三十三天,因为分成三十三个部门。

像我们的前镇区、鼓山区……,一区一区的,光是高雄市就分成好几区。

所以,忉利天分成三十三区,三十三区。

因为分成三十三个地方,所以,忉利天又名为三十三。

乃至帝释天的大臣,毗首羯磨是帝释天的大臣,他是掌管建筑的,就像我们现在所说的雕刻师,诸天中巧匠,就像我们现在的建筑雕刻师,善于雕刻。

“纵使”:

纵然。

纵然有像天上善于雕刻的毗首羯磨工匠师),工称妙绝,积思竭想(交他一切的思想全部掏出来。

竭想,掏出来),岂能取图(怎能取图,就是怎么敢想象呢?

极乐世界的庄严,不是帝释天(忉利天),为玉皇大帝雕刻的工匠师连想都想不到那种庄严。

“性”者,“本”义也。

能生既净,所生焉得不净。

故经言:

“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是故言:

“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

【无垢光焰炽(就是光很强烈的意思),明净曜世间。

此二句,名庄严妙色功德成就。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本何故”:

见有国土,优劣不同(有的国土,好跟坏相差很多)。

以不同故,高下以形。

高下既形(形成),是非以起(我们人的心因为有是非、有高低,所以,感应的国土就有高有低)。

是非既起,长沦三有(“长沦”就是永远沉没在这个三界。

“三有”:

三界。

永远在三界中打转,无法出离)。

是故兴大悲心,起平等愿:

“愿我国土光焰炽盛,第一无比。

不如人天金色(不如我极乐世界当中的人天金色),能有夺者(“能有”就是怎么可能,意思就是不可能,“夺”就是比,就是强出、超过。

不如人天金色,能有夺者。

古文就是这样,倒装句。

十方世界所有的光明,都不如我极乐世界当中,人天众生的金色身,不可能超过它)。

若为相夺(“夺”就是比,来比较。

如果要较量)?

(底下就开始比喻了。

总共经过十三层的较量。

大家标上序号)如明镜(就像世间的明镜。

)(一、)在金边则不现(如果拿金子跟明镜较量,明镜就无法跟金子相比。

(古时镜子是用铜做的,叫“鉴”))。

(二、)今日时中金(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金子),比佛在时金则不现(我们现在的金子就无法与佛在世的金子相比)。

(三、)佛在时金,比阎浮那金则不现(佛当时的金,就比阎浮那金差)。

(四、)阎浮那金,比大海中转轮王道中金沙则不现(那么,阎浮那金则不现,就是说比它差。

第四层较量)。

(五、)转轮王道中金沙,比金山则不现(转轮王道中的金沙,就无法与金山相比。

第五种较量)。

(六、)金山,比须弥山金则不现(就是比它还差)。

(七、)须弥山金,比三十三天璎珞金则不现(须弥山的金,就无法与三十三的璎珞金相比。

第七层较量)。

(八、)三十三天璎珞金(“缨络”yīngluò

《佛光大辞典》:

由珠玉或花等编缀成之饰物。

可挂在头、颈、胸或手脚等部位。

印度一般王公贵人皆佩戴之。

又据诸经典所载,在净土或北俱卢洲,均可见树上垂有璎珞),比焰摩天金则不现。

(九、)焰摩天金(这又是另外一层,焰摩天的金),比兜率陀天金则不现。

(十、)兜率陀天金,比化自在天金则不现(一直较量下去……)。

(十一、)他化他自在天金,比他化自在天金则不现。

(十二、)他化自在天金,比安乐国中光明则不现(一层一层……,这样较量)。

所以者何(为什么呢)?

彼土金光(金色的光),从绝垢业生故(是无烦恼感应出来的光,是清净心所感应出来的光),清净无不成就故。

安乐净土,是无生忍菩萨净业所起,阿弥陀如来法王所领(领导的),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故(“增上缘”就是增加、增强我们修行的力量,增强我们修道行的力量)。

“无垢光焰炽(“炽”,就是很像燃烧,很强烈的燃烧叫做炽),明净曜世间(“曜”,就是光曜这个世间)。

”“曜世间”者,曜二种世间也(就是有情世间跟器世间,照耀着有情世间跟器世间,叫做曜二种世间)。

【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触者生胜乐,过迦旃邻陀】

(“迦旃邻陀”:

印度以前有一种草,柔软的草的名字。

极乐世界从本性生出来的功德草柔软,而且左右铺放在地上。

“旋”的意思就是遍满,柔软遍一切处。

“触者生胜乐”,只要你接触到极乐世界的草,超过印度当时柔软的草,这是比喻)。

此四句,名庄严触功德成就。

见有国土,虽宝重金玉,不得为衣服(有的国土虽然有定、重金,有这个金,很贵重的金或是玉;

可是,金跟玉不能做衣服,不能做我们的衣服)。

珍玩明镜,无议于敷具(“无议”就是不能成为,就是无法成为。

“敷具”,就是垫在底下的床褥,譬如说:

我们的垫被,我们铺在底下的,譬如说:

睡觉用的、打坐用的,这个敷具,就是垫在底下的东西。

娑婆世界或者其他的世界,虽然有很好的明镜,种种的玩物;

可是不能成为底下的垫褥。

斯缘悦于目,不便于身也(“斯缘”就是虽然有这种东西。

虽然有这种东西,那只是好看,却不合于我们身体的适用。

有的可以观赏,但是,不能让我们躺着休息。

能看就不能坐,能坐就不能看,只能用一种作用)。

身眼二情,岂弗矛盾乎(意思是:

身体所感触的,眼睛所感触的。

“二情”就是这二种情形。

那么,“岂弗矛盾”,这个“矛盾”不是道理不通,是二种障碍的意思,难道不是二种情形吗?

二种界限分得很清楚吗?

眼睛可以观赏,可惜不便于身,不便,这个“便”就是不合,不能合我们身体使用,没有用。

所以,身与眼睛是二种情形,所以,它是二种对立的东西。

是故愿言:

“使我国土(使极乐世界的国土),人天六情,和于水乳(就是说:

使极乐世界的众生人天,“六情”就是六根所接触的境界,所产生的感觉,就像水、像牛乳掺杂在一起,没有隔阂,非常地好,非常地清凉),卒去楚越之劳(“楚”指楚国,“越”就是楚越相争,以前战国时代,一个楚国,一个越国。

所以,意思是说:

楚越就是界限分得很清楚。

“卒”就是除去。

除去这个对立的辛苦)。

”所以七宝柔软,悦目便身(只要你眼睛看得到,就能够合你的身体。

这个“合身”不是拿来穿的意思,就是包括你身体要躺着、要休息,统统可以,也可以穿,也可以观赏,也可以躺着,任你运用)。

“迦旃邻陀”者,天竺柔软草名也,触之者能生乐受,故以为喻。

注者言(写注解的人这样说):

此间土、石、草、木,各有定体。

译者何缘目彼宝为草耶(意思是说:

翻译的人,为什么要将眼所见的宝贝说是草呢)?

当以其葻(草得风貌)(“葻”念lá

n)茸藀(“茸”念ró

“藀”念yí

)(草旋貌)泥(“泥”念mià

o)(细草曰泥)(所以,当以其葻茸藀泥,就是说:

风吹着柔软的草,所以,作这个比喻),故以草目之耳。

余若参译(我,就是写注解的人,“余苦参译”,写注解的人。

“参译”就是我来参悟,参悟这个翻译本它的用意),当别有途(应当别有用途。

“余若参译”,就是作注解的昙鸾大师,自己参考这个印度文翻译过来的中文,把它参考看看,参悟看看,当别有途,应该有其他的作用)。

“生胜乐”者(产生快乐的。

),触迦旃邻陀(我们接触印度的柔软草),生染着乐(会生执著心);

触彼软宝,生法喜乐(触极乐世界柔软的宝,会产生法喜充满的快乐)。

(所以)二事相悬(相悬就是差别很大),非胜如何(那么,极乐世界不是很殊胜,那又是什么呢?

你接触到印度这种柔软草,你会执着,可是,你如果接触极乐世界柔软的宝,会产生法喜充满,所以,这两件事情是很大的差别,那么,极乐世界是不是很殊胜呢)?

“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触者生胜乐,过迦旃邻陀。

【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微风动华叶,交错光乱转。

此四句,名庄严水功德成就。

佛本何故起此愿(来庄严极乐世界的水呢)?

见有国土,或澐(“澐”就是江水的大波)溺(江水大波,谓之澐溺)(澐溺,属于江水的大波)洪(洪:

大)涛(涛:

浪)(大海波)(洪涛:

大海的波浪。

我们娑婆世界的水就是这样,江水、大海水、波浪),滓沫(滓沫就是从地喷出来叫做滓。

用很大的力量喷出来。

滓就是喷出来的水,水流很大。

沫,就是跳动的水,跳动的波叫做沫,喷出来的水跳动。

中国人创造字很不简单,将水的微细解释得很清楚。

)惊人(轰隆作响,很吓人)。

或凝凘(流冰)(凝就是水结冰。

凘就是冰化掉流下来。

简单讲:

冰溶化,但是流下来,一块一块的冰块,轰隆作响,破坏一切的土地。

凝凘就是说:

晕个凝聚的冰块,化解而流出来)?

(?

xié

康熙字典是:

冻相显著,很明显的冻相,就像南极跟北极一样)?

dié

)(冻相著)(?

?

冻相显著,很冷冻,),蹙(迫)(“蹙”:

就是令心有着压迫感,就是逼迫,让心觉得有一种压迫)枷(“枷”就是套在颈上的刑具,把人的头圈住,两手绑在前面,我们在古装戏里面就看得到)怀?

(失常)(?

i(《康熙字典》念tè

):

失常、反复无常。

蹙枷怀?

都会让我们觉得有一种压迫,让我们觉得不自在,好像套在颈上的刑具一样。

我们内心里面,怀着一种很恐惧,反反复复的心态)。

向无安悦之情(有江河的大波、大海的大波,喷出来的涌泉、跳动的波、冰水溶化的冰块,还有冻结之相,这个都会让我们不自在,有压迫感。

“向”就是从以前到现在,都一直让我们很不安,向无安悦之情),(所以,)背有恐值之虑(“背”就是负。

“值”就是遇。

担心如果遇到,那就完了,乘船途中翻覆,被大海吞噬。

到北极一看,或是南极,都是冰冻,车子坏了,或者跑到那个地方,没有食物,你就一定会冻死,所以,恐值之虑。

或是发配边疆,发配到寒冰地冻的地方,以前如果得罪了皇帝,就会被发配到边疆,那就完了!

你们不晓得,以中国的东北来说,你们没有念过地理,不了解这种冰冻的可怕。

一支钢铁,你念过CUforce拉力或者张力的时候,一支钢铁,我们一般的钢铁,我们如果用铁锤去敲,那不可能,如果一支钢铁,来到冰冻的北极,碰到那个雪,铁锤一敲,马上断掉,很脆弱,它里面的组织,这个CUforceandbendingmoment拉力跟张力完全破坏那个组织系统。

所以,变得很脆弱,一折就断掉,啪!

马上断掉,会有这种情形。

你如果在北极摸一下耳朵,耳朵就掉下来了;

早上起床去尿尿,变成冰棒。

如果像我们现在这种车子,在北极没办法发动;

如果在北极,或者在南极要开这种车,必须一大早起来,热车二小时,不然就是里面要灌酒精,不然,马上就冷冻,完全不能动。

所以,如果被发配边疆,那是很痛苦。

所以,恐值之虑,最好不要遇到;

如果被发配到南极、北极,那就完了!

(所以说:

)菩萨见此,兴大悲心:

“愿我成佛,所有流泉池沼,与宫殿相称(建得恰恰好)。

种种宝华,布为水饰。

微风徐扇(慢慢地吹来……),映发有序(“映发”就是反射回来的,都很恰到好处,不会很乱)。

开神悦体(令你精神欢喜,令你身体健康),无一不可(“可”就是喜悦。

没有一样不会让你不喜悦的。

“可”就是内心很喜悦,叫做可。

所以,“不可”就是不喜悦。

在极乐世界,没有一样让你不爽快的,都非常的爽快,好到不知如何形容。

我们今天,听到这样的宝法,如果又放弃,不知道来出家修行,实在是很愚痴。

如果是在家,又不懂得放下名利、男女的感情,那是很愚痴很愚痴的人,错误的人,到极乐世界,如同拥有无量无边的财产;

而我们今天在娑婆世界,就像穷人,我们今天看到眼前暂时的金钱、男女的感情,就一直执着……,我们都不曾想过,极乐世界到底有多好,楼阁能够飞行、八功德水、衣食自然,神通自在,极乐世界!

我们如果冷静下来,不用说什么,你光是晚上坐着,一直观想极乐世界,整部《大藏经》一直赞叹西方净土,没有人会对娑婆世界动到一念的留恋,只想赶快死了算了。

那是愚痴的人,才会对娑婆世界产生的感情,执着金钱、名利,看不开。

大智慧之人,他绝对不会留恋这种东西。

不然,这世间的人,如果说:

像师父今天,假设说,开开玩笑啦,假设说:

像师父今天的财产,有车子开,有电风扇、冷气吹,对不对?

人也不是长得很丑,这要是世间人,就会娶三妻四妾,开始享受,开始要追求了。

我一点都不会这么想,这些要做什么?

你能做什么?

死的时候一起带走吗?

这里的房子是钢铁盖的,我要去极乐世界,有柔软的珍宝,楼阁还会飞行;

我住这一栋房子,又没办法飞行,没办法飞来飞去的,没有用!

现在的水质,喝了以后还会拉肚子,高雄的水质实在很差,现在又闹水荒。

你如果冷静想一想,没有人要住在娑婆世界,那是愚痴的人,才会对娑婆世界的金钱、名利、男女,开始一直强烈的执著。

你如果冷静地稍微想一想,极乐世界就是宇宙当中,我们最希望去的地方。

所以,我在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像我平常在用功,我在念佛,跟你们念佛不一样,我那个念佛力量大,我念佛时都会这样想:

整个宇宙当中,只有极乐世界,只有阿弥陀佛是最究竟的,要去极乐世界,只有靠这一句:

“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

我现在在念这六个字的时候,如果我不使出全力,拼老命地念,那像什么啊?

难道我可以悠悠散散地念吗?

念阿弥陀佛时:

南无阿弥陀佛……,还一边看电视,我才不会这样。

念佛念到一半;

哎呀!

臭小子!

还不赶快去洗澡,没看到妈妈在念佛吗?

念完几句佛号,就对着孩子骂几句。

我念佛跟你们不同,我在念佛都先观照,这时候,整个宇宙当中,“阿弥陀佛”包括一切,六字洪名,赅摄所有三藏十二部经典,“南无阿弥陀佛”就解决你一切。

你到了极乐世界,要钱就有钱,要车子就有车子,神通自在,要看他方世界,在极乐世界都能遍见,到了极乐世界,什么统统有,那么,你此时要用什么心情念佛?

既然我们再二、三十年就要死亡,就能往生到拥有一切的地方,那时,我什么都拥有了,我会不去吗?

啊?

我还留在娑婆世界,与人争夺吗?

又不是傻瓜!

念佛时,稍微冷静一下,稍微想一想,你就知道,这个统统是假的,一点都不会留恋。

有的人跟我说:

师父,我发愿生生世世要来娑婆度众生。

有一个做慈善的人,他参加慈善会,他说:

师父,我发愿,生生世世要来娑婆世界行慈善。

我说:

能力够再这样说,来世会出生做母猪或母狗还不得而知,你以为今生做人,就说:

我来世想要做……,。

有那么简单吗?

你怎么知道你来世会投胎成什么?

所以,不发愿往生极乐世界的人,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