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小结Word文档格式.docx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小结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小结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局限性
只能获得第二手资料,往往不全面,需要补充
工作量大,耗费人力物力时间,往往受季节、仪器设备条件的限制
精度不高,不宜用于微观环境状况调查。
十、环境影响预测常用方法
序号
应用条件
1
数学模式法
计算简便、结果定量:
需要一定的计算条件,输入必要的参数和数据
模式应用条件不满足时,要进行模式修正和验证,应首先考虑此法
2
物理模型法
定量化和再现性好,能反映复杂的环境特征
合适的实验条件和必要的基础数据,无法采用方法1,而精度又高时,选用此法
3
类比调查法
半定量性质
时间限制短,无法取得参数、数据,不能采12时,可选用此法
4
专业判断法
定性反映环境影响
某些项目评价难以定量时,或上棕三种方法不能采用时,可选用此法。
十一、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分为:
建设阶段、生产运营阶段、服务期满或退役阶段
两个时段:
冬夏两季或丰、枯水期
十二、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有:
列表清单法、矩阵法、网络法、图形叠置法、组合计算辅助法、指数不清法、环境影响预测模型、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等
十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程序
1、
环境影响分类筛选权审查该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评价大纲的审查审查该项目是否符合城市环境功能区划和城市总体规划
3、环境影响评价的质量管理审查该项目技术和装备政策是否符合清洁生产
4、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审批审查该项目是否做到污染物达标排放大
审查该项目是否满足国家和地方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审查该项目建成的理否级维持地区环境质量,符合功能区要求
十四、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确定
1、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
2、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
3、建设项目的建设规模
4、国家或地方政府所颁布的有关法规
十五、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与初步调查相比与初步工程分析相比
验室有重大变化有重大变化
验室
第二章工程分析
一、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
工程分析项目
工作内容
1、工程概况
工程一般特征简介
物料与能源消耗定额
项目组成
2、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
工艺流程及污染物产生环节
3、污染物分析
污染源分布及污染源强核算
物料平衡与水平衡
无组织排放源强统计分析
非正常排放源强统计及分析
污染物排放总量建议指标
4、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5、环保措施方案分析
分析环保措施方案及所选工艺及设备的先进水平和可靠程度
分析处理工艺有关技术经济参数的合理性
分析环保设施投资构成及其在总投资占有的比例
6、总图布置方案分析
分析厂区与周围的保护目标之间所定防护距离的安全性
根据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分析工厂与车间布置的合理性
分析环境敏感点处置措施的可行性
建设项目项目组成
项目名称
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
施工期
运营期
主体工程
辅助工程
公用工程
环保工程
办公室及生活设施
储运工程
建设项目原辅材料消耗
名称
单位产品耗量
年耗量
来源
二、工程分析的方法
1、类比法工程一般特征、污染物排放特征、环境特征的相似性
经验排污系数法公式A=AD*M
AD=BD—(aD+bD+cD+Dd)
A____某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AD——单位产品某污染物的排放定额
M——产品总产量
BD——单位产品投入或生成的污染物量
aD__单位产品中某污染物的量
bD——单位产品所生成的副产物、回收品中某污染物的量
cD——单位产品分解转化的污染物量
dD——单位产品被净化处理掉的污染物量
2、物料衡算法
∑G投入=∑G产品+∑流失
∑G投入——投入系统的物料总量
∑G产品——产出产品总量
∑流失——物料流失总量
总物料衡算公式——
∑G排放=∑G投入——∑G回收——∑G处理——∑G转化——∑G产品
3、资料复用法
三、建设项目污染源强分析
产污环节分析使用装置流程图
污染源源强分析与核算
污染物排放点
主要污染因子
排放浓度
排放量
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统计
类别
排放点
设计排放量
设计排放浓度
排放方式
排放去向
执行排放浓度
处理后排放量
处理后排放浓度
废气
废水
固体废物
技改扩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统计
技改前排放量
“以新带老削减量
技改项目排放量
技改完成后排放量
技改完成后较技改前增减量
工业取水量=间接冷却水量+工艺用水量+锅炉给水量+生活用水量
无组织排放源是指没有排气筒或排气筒高度低于15米排放源排放的污染物
可采用1、物料衡算法2、类比法3、反推法
非正常排污的源强统计与分析
非正常排污包括开、停车、检修和其他非正常工况(超额排污)排污两部分
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
内容1、工程概况2、施工规划3、生态环境影响源强分析
5、主要污染物排放量6、替代方案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分析技术要点
1、工程组成完全
2、重点工程明确
3、全过程分析
4、污染源分析
5、其他分析
一、大气污染源调查点源
按污染源的几何形状分线源
面源:
源高低于30米,源强小于0.04t/h
体源
按污染物排放时间分:
连续源、瞬时源、间歇源
1、大气污染源有组织排放源
按排放形式分无组织排放源
高架源
按几何高度分地面源
2、大气污染源调查方法
1)现场实测Qi=QN.Ci*10-6Qi___废气中I类污染物的源强Kg/h
QN_______废气体积m3/h.Ci___废气中污染物I的实测浓度值mg/m3
2)物料衡算法
3)经验估计法
3、大气污染源调查内容
1)按生产工艺流程或厂、装置分别绘制污染流程图
2)按厂或装置统计各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3)对改扩建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应给出:
现有工程排放量、改扩建工程排放量、改扩建工程的削减量,按这些数据计算最终排放量
4)除调查主要污染物正常生产的排放量外,对于毒性较大的物质还应估计非正常排放量
5)将污染源按点源和面源进行统计
6)点源调查内容:
烟囱底部中心坐标及位置图;
烟囱高度及出口内径;
出口处烟气温度;
出口速度;
各主要污染物的正常排放量;
毒性较大物质的非正常排放量
7)统计评价区内面源时,首先进行网格化,网格取1KM*1KM500M*500M
8)对排放颗粒物的主要点源,还应调查其颗粒物的密度及粒径分布
9)原料、燃料及固体废物等堆放场所,按风面源处理,采用类比调查或试验,确定其起动风速和扬尘量
一级全部,二三级评价进行35678
4、污染气象调查与分析包括
1)气候区划分及主要气候参数
2)地面常规气象资料的统计分析:
包括风场特征、风玫瑰、温度场特征,大气稳定度频率分布,风向、风速、大气稳定度联合频率。
3)大气扩散参数
4)大气边界层风场和温度场,重点是逆温特征和风速随高度的变化。
对于二、三级评价,至少应当包括风玫瑰和联合频率。
风向玫瑰图:
用16方位风频联连而成的图
可绘制:
风向频率玫瑰图、风速玫瑰图、污染系数玫瑰图
污染系数=风向频率/该风向平均风速
5、P-T大气稳定度的判别方法:
太阳高度角、云量(总云量、低云量)、风速
大气稳定度分:
强不稳定(A)、不稳定(B)、弱不稳定(C)、中性(D)、较稳定(E)、稳定(F)
太阳高度角h0=arcsin[sinφsinσ+cosφcosσcos(15t+λ-300)]
φ当地纬度λ当地经度t进行观测时的北京时间
σ太阳倾角
当大气稳定度为不稳定或中性时(A、B、C、D)
混合层高度h=asU10/f
当大气稳定度为稳定时(E、F)
混合层高度h=bs(U10/f)1/2f=2Ωsinφ
U10——10m的高度处平均风速
asbs————边界层系数f——地转系数
Ω——地转角速度φ——地理纬度
6、联合频率:
由风向、风速、大气稳定度构成的组合频率
风向取17个方位、稳定度分为不稳定(ABC),中性(D)、稳定(EF)三类,风速[分5类(0.5~~~1.5,1.6~2.5,2.6~~3.5,3.6~4.5,.>
4.5)
7、常见的不利气象条件
平坦地形:
静风、小风、熏烟、逆温
复杂地形:
山谷风、海陆风、过山气流、热岛环流
8、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布点
评价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布点
》10个
》6个
1—3个或例行监测点
监测季节
冬夏两季
不利季节
监测天数
7天
5天
9、监测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剔除失控数据,对于未检出值,取最小检出限的二分之一。
统计均值,可用算术均值或几何均值
标准差σ=[1/(n-1)∑(ci-c)2]1/2
n——观测次数ci——第I次观测到的污染物浓度
c——污染物平均浓度
10,单项指数法评价大气环境质量
第I种污染物质量指数Ii=ci/c0i
ci___监测值coi——标准值Ii≤1清洁Ii>1污染
二、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污染源分类
按产生及进入点源:
污染物产生的源点和进入环境的方式为点
环境的方式分面源:
污染物产生的源点为面,进入环境的方式可机面线点,位置不固定
持久性污染物:
进入环境不易降解的污染物(如重金属)
非持久性污染物:
进入环境易降解的污染物(如有机物)
水体酸碱度:
以PH表征
造成受纳水体水温变化
2、点源调查内容
1)点源的排放特点2)排放数据3)用排水情况4)废水、污水处理情况
非点源调查:
原则:
搜集资料
内容1)工业类非点源污染源,原料、燃料、废料、废弃物堆放位置、形式、遮盖方式、排放方式去向、2)其他非点源污染源:
山林草原、农地调查有机肥、农药的施用量以及流失率、流失规律、城市雨水径流特点
3、取样布点方法
取样断面的布设:
1)在调查范围的两端]
2)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对象附近水域
3)水文特征突然变化\水质急剧变化处\重点水工构筑物附近
4)水文站附近
5)在拟建成排污口上游
湖泊取样
评价类型
污水排放量小于5000m3/d
污水排放量大于5000m3/d
大中型湖泊与水库
小型湖泊与水库
1~2.5km2布点
3~6km2布点
0.5~1.5km2
1.5~3.5km2
4~7km2
1~2km2
2~4km2
取样点
水深《10m,取1个
水深》10m,取3个,水面水底各0。
5m,斜温层以下
水深》10m,取2个,水面下0.5m,10m以下
河流
垂线
水深>
5m
水深1__5m
水深<
1m
取样个数
小河
一条
2个
1个样
大中河<
50m
二条
大中河>
三条
特大
多
海湾
1.5~3.5km2布点
4~7km2布点
2~4.5km2
5~8km2
3~5.5km2
10m,取一个水样
水深》10m,取三个,水面下0。
5米、10米、距海底大于0。
5米处
预测水质参数筛选的原则
对河流:
ISE=CpQp/(Cs-Ch)QhISE越大说明建设项目对河流中该项水质参数的影响越大。
Cp——污染物排放浓度Qp废水排放量
/Cs——标准Ch——河流上游污染物浓度Qh河流流量
DO——溶解氧
DOj>
DOsSDOj=│DOf---DOj│/(DOf---DOs)
DOj<
DOsSDOj=10---9DOj/DOs
SDoj_______DO的标准指数DOf---饱满和溶解氧浓度
Doj——溶解氧实测值DOs——溶解氧的评价标准限值
PH的标准指数
PHj<
7.0SPHj=│7.0---PHj│/(7.0---PHsd)
PHj>
7.0SPHj=│PHj---7.0│/(PHsu---7.0)
PHsd——PH的下限值PHj——实测值
PHsu——PH的上限值
四、环境噪声现状调查与评价
工矿企业类环境现状水平调查方法:
现有车间的噪声现状调查,重点为处于85dB(A)以上的噪声源分布及声级分析
采用网格法,每间隔10~50m划正方形网格,在叉点布点测量
厂界噪声测量点厂界外1米处,间隔为50—100米,大型项目取100——300米
公路、铁路主要调查环境敏感目标,分路段测量环噪声背景值。
环境噪声现状调查一般测量连续等效A声级。
必要时,除给出昼间和夜间背景噪声值外,还需给出既有噪声源影响的距离、超标范围和程度,以及全天24小时的等效声级值,作为现状评价和预测评价依据
五、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生态环境调查至少要进行两个阶段:
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前要进行初次踏勘;
环境影响评价中要进行详细勘测和调查
调查内容
自然环境调查:
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土壤基本情况。
最大风级、最大洪水
生态系统调查:
分辩生态系统类型、陆地生态系统:
植被、动植物种类、种群、分布、生活习性、生境条件、繁殖和迁徙
调查方法:
收集资料、野外调查、访问专家、采取定位或半定位观测
环境敏感包括:
1、需特殊保护地区:
风景名胜、森林公园等
2、生态敏感与脆弱区:
红树林、天然湿地、鱼虾产卵场
3、社会关注区:
人口密集区、文教区、疗养地、医院
4、环境质量已达不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的地区
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环境影响识别的一般技术考虑
1)项目的特性(项目类型、规模)
2)项目涉及的环境特性及环境保护要求
3)识别主要的环境敏感区和环境敏感目标
4)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识别环境影响
5)突出对重要的可社会关注的环境要素的识别
环境影响识别方法
1、清单法:
简单型、描述型、分级型
2、矩阵法:
相关矩阵法、迭代矩阵法
3、其他:
叠图法、网络法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筛选方法
等标排放量Pi=(Qi/C0i)*109
Qi____第i类污染物单位时间的排放量,t/hC0i_______第i类污染空气质量标准mg/m3
评价工作级别
地形
Pi≥2.5*109
2.5*109>Pi≥2.5*108
Pi<2.5*108
复杂地形
平原
Pi大的作为主要污染因子,还应考虑在评价区内已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列入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物,作为评价因子
水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筛选方法
!
、常规水质参数:
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耗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总氮或氨氮、酚、氰化物、砷、汞、六价铬、总磷及水温等,适量增减。
2、特殊水质参数:
根据建设项目特点、水域类别及评价等级及建设项目所属行业特征水质参数进行选择。
3、其他方面的参数:
水生生物和底质
河流水质参数ISE=CpiQpi/(Csi—Chi)Qhi
Cpi____水污染物i的排放浓度Qpi——含水污染物i的排放量
Csi——水质参数i的地表水水质标准mg/l
Chi——河流上游水质参数的浓度Qhi——河流上游来流流量m3/s
ISE越大,说明拟建项目中该项水质参数的影响越大。
第五章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一、按排放特征、地形条件等正确选用相关模式来计算大气污染物的浓度,
主要预测内容
1、代表气象条件下的最大落地浓度及距源距离
2、不利气象条件下的大气环境影响及浓度分布
3、对保护目标或敏感点的影响
4、对评价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变化及影响
5、对国家实施总量控制的因子,提出总量控制建议指标
6、进行无组织排放浓度影响预测,计算卫生防护距离。
二、有风点源正态烟羽扩散模式
有风(距地面10米高,平均风速≥1。
5m/s)
污染源下风向地面轴线浓度公式为Q___单位时间排放量
C(x,0,0)=Q/(πUσyσz)*EXP(—He2/2σz2)`U——排气筒出口片的平均风速
地面最大落地浓度Cm=2Q/(eπUHe2P1σyσz—横向、垂直扩散参数
距源距离Xm=(He/r2)1/a2(1+a1/a2)-[1/2a2]He——排气筒有效高度
σy=r1Xa1σz=r2Xa2
烟气抬升高度的计算
日平均浓度的计算
长期平均浓度计算
卫生防护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