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宋明理学材料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942023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宋明理学材料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宋明理学材料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宋明理学材料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宋明理学材料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宋明理学材料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宋明理学材料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Word下载.docx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宋明理学材料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宋明理学材料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Word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宋明理学材料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Word下载.docx

然而随着汉末谶纬迷信的泛滥,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儒学原有的各种社会政治功能,如为政权合法性提供证明、为君臣父子和各种社会关系提供特定的行为规范、为社会各阶级的成员提供普遍的道德准则等,开始被损坏。

魏晋以降,玄学的流行,道教的兴起,佛教的传播,更进一步直接冲击着儒家的核心价值信仰。

玄学是儒道合流的思想体系,玄学之所以在魏晋之际流行,一方面是因为儒学自身发展走入歧途,另一方面是政治上士族地位上升的必然结果。

随着士族地位的提高,中央政府几乎无法驾驭他们,而士族由于养尊处优,也不愿为中央所用,他们对国事与政治持消极态度,因而在学术上摒弃主张经世的儒学思想,提倡玄虚脱世的玄学。

(1)在晋代学者士大夫中,对儒家思想中原本崇尚的教义及伦理道德失去应有的重视,而崇尚道家的虚无思想。

比如“学者”废黜《六经》而学《老》《庄》,“谈者”“行身者”“进仕者”“当官者”都是口谈虚薄之言而不切实际,行事放浪不羁而不顾名节信誉,选官进取之途多不走正道,当官的也不以勤政为要而不务正业。

(2)史书的编撰者认为,西晋自中期以来直至东晋,由于崇尚玄学废弃儒学的正统地位致使两朝国破运丧。

这是儒学思想家们的忧虑之思,目的在于提醒统治者重视儒学的地位。

【注释】①庄老:

庄子老子的道家学说。

②六经:

儒家经典,指《诗》、《书》、《礼》、《乐》、《易》、《春秋》。

③崇尚庄老的虚无学说,鄙弃儒家的名教伦理。

④行身者:

人们日常行为的标准。

⑤进仕者:

谋求当官途径的人。

⑥鄙居正:

看不起走正道的人。

⑦阙里之典经:

皇家颁布的儒家经典。

⑧正始:

魏齐王芳的年号(240~248年),玄学的第一个派别产生于正始年间,因此玄学在晋朝流行被称为“正始余论”。

3.佛教理论中儒学思想的渗透

〔材料〕问曰:

“夫福莫逾于继嗣,不孝莫过于无后,沙门弃妻子,捐财货,或终身不娶,何其违福孝之行也?

牟子曰:

“……妻子财物世之余也,清躬无为道之妙也。

”《老子》曰: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

”又曰:

“观三代之遗风,览乎儒墨之道术,诵诗书,修礼节,崇仁义,视清洁,乡人传业,名誉洋溢,此中士所施行,恬者所不恤。

”……许由栖巢木,夷齐饿首阳,舜孔称其贤,曰:

“求仁得仁者也。

”不离讥其无后无货也。

──《牟子》十章

【解读】东汉末年牟子的《理惑论》是针对当时社会上的人士对佛教的非议而作的。

《牟子》一书集中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佛教的理解。

儒者对沙门不娶妻生子等不符合以儒学为中心的中国传统习俗的生活提出责难,而牟子广征博引儒家经典一一加以回答,这篇文章正反映了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时儒佛两教的关系。

(1)佛学理论家牟子用儒家经典中许由、夷齐的故事回答儒者的责难,并极力用佛教理论去迎合儒家思想,说服力很强;

(2)要在中国这块以儒家思想为主流文化的土壤上传播佛教,必须对自身理论加以修正以便与当地文化相融合。

4.道家既尊道又贵儒

〔材料一〕抱朴子曰:

“仲尼,儒者之圣也;

老子,得道之圣也。

儒教近而易见,故宗之者众焉。

道意远而难识,故达之者寡焉。

道者,万殊之源也。

儒者,大淳①之流也。

三皇以往,道治也。

帝王以来,儒教也。

谈者咸知高世之敦朴,而薄季俗之浇散②,何独重仲尼而轻老氏乎?

是玩华藻于木末,而不识所生之有本也③。

何异乎贵明珠而贱渊潭,爱和璧而恶荆山?

不知渊潭者,明珠之所自出;

荆山者,和璧之所由生也④。

且夫养性者,道之余也;

礼乐者,儒之末也。

所以贵儒者,以其移风易俗,不唯揖让与盘旋也⑤。

所以尊道者,以其不言而化行⑥,匪独养生之一事也。

──葛洪《抱朴子·

内篇·

塞难》

〔材料二〕(《抱朴子》)其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属道家;

其外篇言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属儒家。

外篇·

自序》

【解读】葛洪(283-363),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东晋时代著名道教学者,他著的《抱朴子》,分内篇50卷与外篇50卷。

内篇主要论道教,外篇论儒术,反映了作者主张把道教的神仙理论与儒学的纲常名教结合起来,即内神仙外儒术的学术观点。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产生于东汉晚期,其主要来源有:

古代宗教和民间巫术,神仙传说和方术,以及先秦老庄哲学和秦汉道家学说,另外,儒学的阴阳五行思想也是其重要来源。

把道教混同于道家,甚至说成是自古即有神圣无比的宗教,是道教徒处于盲目信仰和宗教感情的杜撰。

当时,儒道两家斗争很激烈。

儒家学者以儒家思想作为“立身举动之准绳”,主张尊儒毁道,葛洪把道本儒末作为其安身立命的准绳,并设法调合仙与圣的矛盾,主张道与儒并重兼用,不可偏废。

材料中葛洪论证道教的渊源比儒学更远,教化作用远比儒学作用大。

他说,因为儒家的教义贴近生活容易理解所以人们大多愿意学,而道教意味深远又难理解所以能理解透它的精神的人很少。

道是万物之源,儒只是其一条支流。

大家既然都知道远古时代民风淳朴(这是古代帝王以道教治国的结果),今世风俗恶化(是儒家学说教化不力的原因),为什么还只重孔子(学说)而轻视老子(学说)呢?

接着又批评儒学的信奉者不看重学术的本源,只知尊儒不知尊道。

他还认为贵儒就看它在移风易俗方面的功效,不要只看重礼仪程序;

尊道就要抓住其最重要的感化功能而不是只看它的养生作用。

(1)儒道两家在理论上的斗争相当激烈;

(2)葛洪在《抱朴子》中的思想观念反映了当时儒道两家合流的思想趋势。

【注释】①淳:

音zhūn,浇灌。

②季俗之浇散:

现在社会风气的败坏。

③只知道观赏树枝上的花叶而不知道它的生命由来。

这是批评信儒者不了解儒的本原。

④这就像那些爱名珠却看不起深渊、爱碧玉却讨厌深山一样的人,居然不知道名珠产自深渊、碧玉产自深山。

⑤揖让与盘旋:

儒家所讲究的一套礼节。

⑥不言而化行:

不用说教却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感化行为的作用。

5.南朝学者融合佛道儒三家的主张与行动

〔材料一〕万物森罗,不离两仪所有;

百法纷凑,无越三教之境。

──陶弘景《茅山长沙馆碑》《茅山志》卷8

〔材料二〕沈重,字子厚,吴兴武康人也。

性聪悟,弱岁而孤,居丧合礼。

及长,专心儒学,从师不远千里。

……梁武帝欲高置学官,以崇儒教。

中大通四年,乃革选,以重补国子助教。

后除五经博士。

梁元帝之在也,甚叹异之。

……重学业该博,为当世儒宗。

至于阴阳图纬、道经、释典,无不通涉。

著《周礼义》三十一卷、《仪礼义》三十五卷、《礼记义》三十卷、《毛诗义》二十八卷、《丧服经义》五卷、《周礼音》一卷、《仪礼音》一卷、《礼记音》二卷、《毛诗音》二卷。

──李延寿《北史》列传第七十《儒林下》

【解读】陶弘景是南朝人,生活在宋齐梁之间,曾任齐武帝朝臣,后隐居山林,又与梁武帝萧衍关系密切,被世人称为“山中宰相”。

梁武帝信奉佛教,而陶弘景是道教茅山宗的开山祖师,这一现象说明当时统治者兼容并存的宗教思想。

陶弘景的思想继承了老、庄哲学和葛洪的神仙理论,又吸取了儒学和佛学的观点,主张儒、释、道三教合流。

《北史》100卷,其中本纪12卷,列传88卷。

记述北朝从公元386年到618年,魏、齐(包括东魏)、周(包括西魏)、隋四个政权共233年的历史。

作者为唐李延寿。

沈重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他在南朝时尤其受到梁武帝梁元帝的礼遇,北朝的周武帝也慕名征召他去讲学。

从沈重为学的经历看,他兼通儒、释、道三家经典。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在南北朝时期,由于道教思想、佛教思想在社会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儒家学者也重视对其经典的研习,这同时也给儒学注入新鲜血液。

(1)道教思想家陶弘景对三教基本上采取了兼容并包的态度;

(2)南朝士族思想中有融合三教的企图;

(3)在南北朝时期,儒、佛、道三家思想的社会影响力不相上下,但统治者更重儒家。

6.北方各族统治者的大力倡儒

〔材料一〕亲临大小学,考诸学生经义,尤高者赏帛有差。

勒雅好文学,虽在军旅,常令儒生读史书而听之,每以其意论古帝王善恶,朝贤儒士听者莫不归美焉。

……命郡国立学官,每郡置博士祭酒二人,弟子百五十人,三考修成①,显升台府②。

于是擢拜③太学生五人为佐著作郎,录述时事。

──《晋书》载记第五《石勒下》

〔材料二〕魏道武(拓跋珪庙号)初定中原,虽日不暇给,始建都邑,便以经术为先。

立太学,置《五经》博士生员千有余人。

天兴二年春,增国子太学生员至三千人。

……太和(孝文帝年号)中,改中书学为庙号国子学,建明堂、辟雍④,尊三老五更⑤,又开皇子之学。

及迁都洛邑,诏立国子、太学、四门小学。

……于是斯文郁然,比隆周、汉。

──李延寿《北史》列传第六十九《儒林上》

〔材料三〕洎保定(北周武帝年号)三年,帝乃下诏尊太傅燕公⑥为三老。

帝于是服衮⑦冕,乘碧辂,陈文物,备礼容,清跸⑧而临太学,袒割以食之,奉觞以⑨之。

斯固一世之盛事也。

其后命轩⑩而致玉帛,征沈重于南荆。

及定山东,降至尊而劳万乘,待熊安生以殊礼。

是以天下慕向,文教远覃。

【解读】西晋灭亡以后,五胡杂居内地。

在少数民族统治者的封建化过程中,一些有远见的统治者逐渐意识到儒家思想对巩固统治的重要作用,开始尊儒重道。

而一些没有南逃的士大夫为了谋生也不得不与少数民族统治者合作,于是,北方儒学重新兴起,尤其是北魏北周时期儒学地位得以重建,达到了继东汉末年以来儒学地位衰落后的一次峰巅。

史称:

虽然五胡乱华,但北方儒统未绝。

(1)为了建立自己的统治秩序,各族统治者不遗余力地大力提倡儒学。

这种做法使得儒学的地位继东汉末年的衰落后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尤其是北魏北周时期,可以说形成了一次儒学盛行的峰巅。

(2)统治者振兴儒学的手段大致相同,大多是从儒学教育入手的。

为此,他们或尊崇儒士,或立太学,或兴小学;

尊儒学大家为博士、三老,重视儒家经典的考订重修工作。

这一系列尊儒的手段措施,极大的提高了儒学的社会影响。

【注释】①考试合格,学业有成。

②很快可以提拔为中央官员。

③擢(zhuó

)拜:

提拔,选拔。

④明堂、辟雍:

天子太学名。

⑤三老五更:

经验丰富、深历事故的老人。

语出《礼记》“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

⑥太傅燕公:

太子的师傅燕公。

⑦衮(gǔn):

天子祭祀时穿的绣有龙纹的礼服。

⑧清跸:

皇帝出行时清扫道路。

⑨奉觞以酳:

觞(shāng),盛满酒的酒杯;

酳(yì

n),食毕用酒漱口。

⑩轩:

轻车。

熊安生:

当时大儒。

文教远覃(tá

n):

礼乐教化远播广施。

7.隋唐时期的儒学

〔材料一〕自正朔不一,将三百年,师说纷纭,无所取正。

(隋)高祖……于是四海九州,强学待问之士,靡不毕集焉。

天子乃整万乘,率百僚,遵问道之仪,观释奠之礼。

博士罄县河①之辩,侍中竭重席之奥。

考正亡逸,研核异同,积滞群疑,涣然冰释。

②于是超擢奇俊,厚赏诸儒。

……齐鲁赵魏,学者尤多。

负笈追师,不远千里,讲诵之声,道路不绝。

中州之盛,自汉魏以来,一时而已。

及帝暮年,精华稍竭,不悦儒术,专尚刑名,执政之徒,咸非笃好。

暨仁寿间,遂废天下之学,唯存国子一所,弟子七十二人。

炀帝即位,复开庠序,国子、郡县之学,盛于开皇之初。

魏徵《隋书》列传四十《儒林传》

〔材料二〕贞观二年,停以周公为先圣,始立孔子庙堂于国学,以宣父为先圣,颜子为先师。

大征天下儒士,以为学官。

数幸国学,令祭酒、博士讲论。

毕,赐以束帛。

学生能通一大经已上,咸得署吏。

又于国学增筑学舍一千二百间,太学、四门博士亦增置生员,其书算合置博士、学生,以备艺文,凡三千二百六十员。

其玄武门屯营飞骑,亦给博士,授以经业;

有能通经者,听之贡举。

是时四方儒士,多抱负典籍,云会京师。

俄而高丽及百济、新罗、高昌、吐蕃等诸国酋长,亦遣子弟请入于国学之内。

鼓箧而升讲筵者,八千余人。

济济洋洋焉,儒学之盛,古昔未之有也。

太宗又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讹谬,诏前中书侍郎颜师古考定《五经》,颁于天下,命学者习焉。

又以儒学多门,章句繁杂,诏国子祭酒孔颖达与诸儒撰定《五经》义疏,凡一百七十卷,名曰《五经正义》,令天下传习。

刘昫等《旧唐书》卷一八九列传一三九《儒学上》

【解读】《隋书》共85卷,其中帝纪5卷,列传50卷,志30卷。

本书由多人共同编撰,分为两阶段成书,从草创到全部修完共历时35年。

由魏徵主编。

《旧唐书》记载中国唐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200卷。

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

五代后晋时,刘昫、张昭远等撰。

记载了唐代自高祖武德元年(618)至哀帝天祐四年(907)共290年的历史。

编撰比较粗疏,但因此保存了大量原始的历史资料。

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唐纪时,充分采用了《旧唐书》的资料。

公元3世纪~6世纪中期,长期的南北分裂,在学术思想上也形成了长期的分歧,尤其是南北的儒学思想分歧较大,表现在对儒经的注释上,北学仍然是谶纬的学说,南学则讲求义理或注重训诂,这种思想界的不统一对于统治带来一定的不利因素,因此,隋唐两代的统治者都很重视经学的统一工作。

隋唐两代的学术思想呈现出的重要特色就是:

学术的融合。

隋代的著名代表是王通,代表作是《文中子中说》;

唐代的重要成果是《五经正义》。

隋文帝在其初年大力兴办儒学、重视儒经考订。

尽管这种现象在隋文帝晚年出现了一些反复,但很快又得到隋炀帝的纠正。

这不仅在社会上形成了崇儒的风气,也使得儒家典籍研习的工作取得一定成就,有利于儒学地位的重建。

到了唐代,唐太宗在隋代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儒家经典。

他因社会上流传的儒家经典多有误讹,于贞观四年(630年),诏令颜师古于秘书省考订五经,编撰一个标准的版本。

又因入学章句繁杂,注疏极不一致,命孔颖达等人撰写《五经义疏》,贞观十四年书成,定名《五经正义》。

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颁行全国,从此一直到宋代,凡是科举考试,或是传授经书,都必须以《五经正义》为官定经书。

不过,唐朝的思想界还是多元化的,儒学并没有取得独尊的地位,到唐代中期,《五经正义》的影响逐渐衰微,这是儒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即文化的交流促使儒学必须吸收外来文化而有所变化。

(1)唐太宗以崇儒尊经、推崇周礼、实行以王者仁政为基本的治国方略;

(2)通过考订儒经等措施,使孔子的地位更进一步抬高,儒学主流社会思想的指导作用得以确立。

【注释】①县,通悬,滔滔不绝的意思。

②这句是说,搜求天下遗存的儒家典籍,考证各家学说的异同,化解学术疑问与分歧。

8.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材料一〕夫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

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

──韩愈《论佛骨表》

〔材料二〕周道衰,孔子没。

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①。

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杨,则入于墨;

不入于老,则入于佛②。

入于彼,必出于此③。

入者主之,出者奴之④;

入者附之,出者污之。

噫!

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

所谓先王之教者,何也?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

……其为道易明,而其为教易行也。

是故以之为己,则顺而祥;

以之为人,则爱而公;

以之为心,则和而平;

以之为天下国家,无所处而不当⑤。

是故生则得其情,死则尽其常⑥;

郊焉而天神假,庙焉而人鬼飨⑦。

曰:

“斯道也,何道也?

”曰:

“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

”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⑧。

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韩愈《原道》

【解读】以上两段材料,都出自唐代韩愈的作品。

由于隋唐两代统治者在尊儒的同时也提倡三教并行,这一时期佛教反而因为统治者的提倡以及长期儒佛融合的结果,理论建设更为完善,教义更加贴近中国的主流思想,得以广泛的传播。

因而这一时期佛儒冲突很厉害,很多儒学思想家积极地排佛尊儒。

韩愈率先提出了复兴儒家之道的主张。

他激烈地反对佛教和道教,宣称儒家的仁义是最高的道,并引《大学》为其依据,最早提出了儒家的“道统”思想,且以孟轲之后道统的唯一传人自任。

据《旧唐书·

宪宗纪》记载,唐宪宗于元和十四年,“迎凤翔法门寺佛骨之京师”,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对皇帝及朝臣们的佞佛极为不满,于是上疏谏其弊。

在《论佛骨表》这道奏折中,韩愈对佛教的兴盛特别是当朝统治者的佞佛表现出极大的忧虑,韩愈反佛主要是出于维护政治伦理的目的,他指斥佛教为“夷狄”之法。

同时,为了捍卫孔孟之道,以在佛法昌盛的形势下弘扬儒学重新复兴儒学,在《原道》中他仿效佛教的“法统”,提出了著名的“道统论”,认为先王之道有一个远较佛教更早的、自尧舜以至于孔子孟子的传道顺序,这个一脉相承的“先王之道”实际上就是儒家倡导的“仁义之道”。

材料一 中韩愈认为:

佛教是外来文化,不合中国国情,如果大肆提倡将会败坏社会风气,要求统治者加以禁止。

(1)唐朝时期儒学思想家对佛教流行的现象深感忧虑,极力提倡将儒家思想中孔孟仁义道德之说列为国家的正统学说,以抵制异端邪说的流传;

(2)唐代时的这一现象也正说明当时社会上儒、佛、道等思想进一步融合的趋势。

【注释】①周道衰:

指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列国争起。

没:

死。

火于秦:

秦王朝烧禁儒家之书。

黄老于汉:

汉代黄老之学兴起。

佛于晋、魏、梁、隋:

佛教盛行于这四个朝代。

②杨,墨:

指杨朱、墨翟,杨属早期道家学说,与墨家同属战国时代与儒家并立的学说。

不入于老,则入于佛:

不归于道家,则归于佛家。

③彼:

指杨、墨、佛、道;

此:

儒家圣人之道。

④入者主之,出者奴之:

归附哪种学说就奉之为主,出离圣人学说则鄙之为奴;

归附者依存之,出离者污蔑之。

⑤无所处而不当:

所处理的事情没有不妥当的。

⑥得其情:

得人情之正;

尽其常:

尽其常道,终其天年。

⑦郊焉而天神假:

假(gé

),同格,祭祀时天神也感通降临;

脚,祭祀;

格,感通;

庙焉而人鬼飨:

祭祀祖庙时祖先的亡灵前来声享。

飨,同享。

⑧这套传道的程序韩愈是从孟子的论著中加以发挥的,见《孟子·

尽心下》。

程朱理学

1.周敦颐、二程与朱熹

〔材料一〕(周敦颐)掾南安时,程(二程的父亲)通判军事,视其气貌非常人,与语,知其为学知道,因与为友,使二子颢、颐往受业焉。

敦颐每令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二程之学源流乎此矣。

故颢之言曰:

“自再见周茂叔后,吟风弄月以归,有‘吾与点也’之意。

”……

颢资性过人,充养有道①,和粹之气,盎于面背②,门人交友从之数十年,亦未尝见其忿厉之容。

遇事优为③,虽当仓卒,不动声色。

自十五六时,与弟颐闻汝南周敦颐论学,遂厌科举之习,慨然有求道之志④。

泛滥于诸家,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⑤,返求诸《六经》而后得之。

秦、汉以来,未有臻斯理者⑥。

……

程颐,字正叔。

年十八,上书阙下⑦,欲天子黜世俗之论,以王道为心⑧。

……寻召为秘书省校书郎,既入见,擢⑨崇政殿说书。

即上疏言:

“习与智长,化与心成。

⑩今夫人民善教其子弟者,亦必延名德之士,使与之处,以熏陶成性。

况陛下春秋之富,虽睿圣得于天资,而辅养之道不可不至。

大率一日之中,接贤士大夫之时多,亲寺人宫女之时少,则气质变化,自然而成。

愿选名儒入侍劝讲,讲罢留之分直,以备访问,或有小失,随事献规,岁月积久,必能养成圣德。

”颐每进讲,色甚庄,继以讽谏。

闻帝在宫中盥而避蚁,问:

“有是乎?

“然,诚恐伤之尔。

”颐曰:

“推此心以及四海,帝王之要道也。

颐于书无所不读。

其学本于诚以《大学》、《语》、《孟》、《中庸》为标指,而达于《六经》。

──《宋史》列传一八六道学一

〔材料二〕始,熹少时,慨然有求道之志。

其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而以居敬为主。

尝谓圣贤道统之传散在方册,圣经之旨不明,而道统之传始晦。

于是竭其精力,以研穷圣贤之经训。

……熹没,朝廷以其《大学》、《语》、《孟》、《中庸》训说立于学官。

又有《仪礼经传通解》未脱稿,亦在学官。

平生为文凡一百卷,生徒问答凡八十卷,别录十卷。

──《宋史》列传一八八道学三

【解读】《宋史》撰修于元朝末年,全书有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共计496卷,约500万字,是二十五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

在赵宋王朝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的鼓励下,北宋士大夫们在总结唐末五代历史教训的过程中,掀起了以复兴儒学为目标的文化运动。

他们认为,要巩固中央集权,实现长治久安,必须以唐为鉴,复兴儒学,重振纲常,以儒家文化为立国之本。

他们将背离儒家传统的佛教和道教统统视之为夷狄之教。

在他们的持续努力下,研习儒经义理之风逐渐兴起,士气随之大变,重忠孝、讲廉耻、励气节的社会氛围终于逐渐形成。

理学就是在这场儒学复兴运动中孕育而生的。

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五位理学家,并称“北宋五子”,是理学的开创者。

为了与佛老思想相抗衡,他们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了“天道性命”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的严密的思想体系,这就是理学,又称新儒学。

他们还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提到经书的地位,到南宋朱熹,则更是把《大学》《中庸》二篇从《礼记》中分出来与《论语》《孟子》合称《四书》,对《四书》的注释,最有影响的是朱熹的《四书集注》。

二程从学于周敦颐,周敦颐启发他俩体认儒家的最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