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文学史古代文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6941246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文学史古代文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七章文学史古代文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七章文学史古代文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七章文学史古代文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七章文学史古代文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章文学史古代文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第七章文学史古代文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文学史古代文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七章文学史古代文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三、批评派的红学研究

1904年光绪三年《教育丛书》刊载了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这篇论文的发表.不仪揭开了现代红学研究的序幕。

王国维明确提出《红楼梦》是“彻头彻尾之悲剧”,是悲剧中之悲剧!

第二节《红楼梦》的作者

一、曹雪芹的家世

曹雪芹的祖先,过去有很多种说法,甚至有人说他是曹操的后人,也有将曹雪芹与诗人曹植相提并论的。

这些传说都不可信。

根据有关记载可以得知,曹雪芹的始祖是曹世选(又作曹锡远,还有说是单名叫曹宝的)。

曹家本来是汉族人,而且应该是读书人家。

在万历四十七年(1619)被后金俘虏,沦为奴隶。

成为“包衣”,隶属于多尔衮的正白旗。

诉谓“包衣”,是满愈译音“包衣阿哈”的简称,意为家庭奴隶。

这种包衣身份,世世代代都不能改变。

即使后来曹家飞黄腾达,也不能改变他们家“包衣”的性质

曹雪芹的高祖曹振彦,在明朝灭亡时跟随清兵人关。

在此之前,曹振彦已经凭借自己的文化知识,开始担任官职,而不是一般的从事耕种、做杂活的普通包衣。

1634年曹振彦已经升任多尔衮属下的“旗鼓牛录章京”清兵人关时,多尔衮势力最为强大,且是摄政王,正白旗战斗力最强,连顺治皇帝都称他为“皇父”或’“父王”。

在这个集团中,当然升迁的机会就更多。

顺治七年(1650),多尔衰英年早逝(1612-16;

50),正白旗被顺治帝收回,成为皇帝亲自统领的上三旗之-。

(另二旗为正黄旗与镶黄旗),曹家也因此成为皇帝的家奴。

曹振彦作为皇帝的家奴,已经逐渐取得了皇帝的信任。

曹家家族之所以能够达到极盛。

与他的曾祖父曹玺这一辈有关。

振彦有二子:

分别是曹玺、曹尔正(有人说为尔玉。

后均改为单名曹玺与曹鼎)。

曹玺与父亲一样,也是因为军功被提拔到内廷,后二等侍卫,康熙二年(1663)他以内工部郎中的职衔出任江宁织造,来到南京。

康熙《上元县志·

曹玺传》中说他精明能干,上任之后,“积弊为之一清”,深得朝廷倚重,看来他确实是身负重塑朝廷形象的重要使命来到江南的,这一使命也显示了他在当时的声望。

更重要的是,他的妻子孙氏曾经是康熙皇帝的保姆。

这身份对曹家的兴旺发达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曹玺担任江宁织造,任务是随时将江南一带的吏治民情、社会动态向皇上专门汇报。

正是由于他们这种身份,所以江宁织造这看起来不起眼的官职,在当时却是炙手可热。

曹玺担任此要职,从康熙二年(1663)一直做到康熙二十三年(1681)病死任所。

其间,多次得到康熙的奖励,并被授予“三品郎中加四级”的职衔。

工部郎中只是三品,但是加四级就相当于正一品了,所以曹世选与曹振彦两代夫妇都得到一品的封浩。

曹玺去世后,康熙皇帝南巡到南京,还特地到织造府看望曹玺家属,以示慰问。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是曹家最有能力的人才之一。

曹玺有两个儿子,分别是曹寅、曹宣。

他由于母亲的关系,小时候曾经当过康熙皇帝的伴读。

曹寅在江南,很得人心。

他不仅是精明强干的政治能手,对康熙忠心耿耿,是康熙放在江南的代言人;

同时又是优秀的文人,很能笼络汉族士子。

其实,曹家本来就是书香世家,曹玺在江南时期,就很得当地文人的欢迎。

因此,曹家成为文人聚会的中心。

曹寅具有很高的文学修养。

他去世前,曾经将自己生平的诗加以遴选,编成《谏亭诗抄》八卷。

他的诗作,得到当时许多文人的高度评价。

康熙在位期间,曾经六次南巡,后面四次南巡都是在曹寅任江宁织造期间,每到南京都是住在他的织造府。

其中康熙三十八年(1699)南巡时,曹寅的母亲孙氏晋渴,康熙看到她时很高兴,说:

“此吾家老人也”当时堂中正值营花盛开。

于是康熙亲笔书写“营瑞堂”的匾额,赏赐给孙氏。

“置瑞”二字,感情颇深,古人以‘“置”喻母,“瑞”指人瑞,孙氏这年已经六十八岁了。

从这些地方,都能看到曹家与康熙的亲密程度。

曹寅在江宁织造任上一直做到康熙五十一年(1712)五十五岁去世时为止。

当时他在扬州,由于偶染风寒,转为疟疾,最后不治而死。

从他生病时起,康熙就非常关注,不断了解其病情发展情况,并及时指示用药。

曾命快马从京城驰送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金鸡(金鸡纳霜,奎宁)到扬州,可惜药送到时曹寅已经去世。

曹寅去世后,康熙甚为痛惜,于是特地提出让曹寅年仅二十四岁的儿子曹颙继任江宁织造,曹颙明明是个无知小孩”,根本不堪江宁织造这样的重任,后来两淮盐运使噶尔泰就说他“年少无才,遇事退缩。

”“雍正就一针见血地批评道:

“原不成器”。

噶尔泰还说:

“臣见过数次,亦平常”。

雍正则批:

“岂止平常而已”(当然,这也有可能是他们联合起来为抄家找的借口)尽管如此,康熙仍然安排曹颙继任。

从中可见康熙对曹家的信任、关心与体贴。

不过,曹家虽然苟延残喘.却最终没有能够逃脱被抄家的命运。

雍正五年(1727).曹家因为“骚扰择站”以及“亏空织造款‘等罪名被罢职抄家。

曹家被抄家后,所有的房产、地产、奴仆等都被没收,雍正转而将它们赏赐给继任江宁织造隋赫德。

抄家之时,形势极为紧张。

一方面,雍正派江南总督范时绎,将曹家财物,固封看守,并将重要家人,立即严拿.包括家人之财产,也要固封看管同。

时让范时绎注意捉拿准备到江南通风报信的人,以挖出背后的人物。

可见雍正对这一起抄家,异常关注,但是最后仅仅是抄家、赔补,应该说是挺照顾的了。

当然.也有人认为,曹寅家族在江南一带很有声望,尤其是在知识分子阶层,口碑很好。

何况他们是康熙在江南的代表,如果康熙一死,雍正就将曹家彻底搞垮,这对雍正上台的合法性以及雍正的个人名声来说,也不太好。

所以,雍正一直忍到雍正五年(1727),方才下诏对曹家抄家,而且罪名主要是“骚扰释站’,这些都是有着相当复杂的背景的。

曹雪芹约出生于雍正元年(1723),正是这样一个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期。

二、曹雪芹的生平

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亦号芹圃或芹溪居士。

他是曹寅的孙子、曹颙的儿子。

大约生于雍正元年四月二十六日(公兀1723年5月31日),卒于子午除夕即乾隆二十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公元1763年2月12日),享年四十岁。

当然,关于曹雪芹的生卒年有很多种说法。

就生年而言,有不少人认为曹雪芹应该出生得比较早,否则就赶不上曹家的繁华时代了,更不可能看到康熙南巡的空前盛况。

同时,雍正五年(1727)曹家被抄家,曹雪芹当时如果太小,也不大可能对自己家族的过去有太深的记忆。

因此,有人认为他应当出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还有人认为应该是康熙五十四年(1715),胡适认为是康熙五十六年(1717)。

这样的话,曹家被抄家的时候.曹雪芹至少已经有十几岁了,既曾经经历过当初的繁华盛世,又对抄家的惨痛有切身的感受。

这是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生活基础与感情因素。

曹雪芹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曹家抄家前的幼年时期,这时期曹雪芹主要生活于南京,从雍正元年到雍正五年(1723--1727);

第二是抄家后迁居北京时期,这一时期主要生活于北京城内,从雍正六年到乾隆五年(1728一1740);

第三个阶段是曹家再次遭受打击彻底衰落时期,曹雪芹由城内迁居西山,《红楼梦》也创作于这时期,即乾隆六年到乾隆二十八年(1741--1763)。

在第一个时期中,曹雪芹只是一个尚末懂事的小孩。

他的童年时期,物质生活应该相当富足。

虽然这时候曹家已经没有曹颙在世时期的繁华景象,但织造府的生活锦衣玉食、奴仆成群等词汇来描述,并不过分。

正是由于比较好的物质生活,所以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文化、艺术教育。

这从《红》中就可看出受到了各种文学艺术作品的熏陶,而且多才多艺。

当然,尽管曹在雍正初年仍然过着豪华的生活,但是他们全家的精神生活非常压抑。

幼年时期,一直生活在这样的压抑氛围之中,对曹雪芹忧郁的诗人气质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经过抄家之后,曹家确实败落了,不仅没有了政治地位.经济上也非常窘迫。

曹家的再次衰败,大约发生在乾隆四年(1739)。

这次的遭遇比雍正五年(l727)那次抄家更惨。

虽然具体详细的情景我们已经不得而知。

但是从其结果来看,曹家经过这次折腾,已经彻底衰败了。

从有关的蛛丝马迹来看,这次事件很可能与涉嫌谋反有关。

另外这一次变故,也很可能与曹家自己的因素有关。

《红楼梦》中探春曾说:

“可知这样大家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

”这是说,自作孽,不可活。

从《红楼梦》中的有关描写来看,作者对长房一直有看法。

宁府与荣府,作者对荣府颇多亲近之情,对荣府则深恶痛绝。

曾经借柳湘莲之口说;

“你们东府里,除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这话说得相当难听。

另外,在金陵十二钗判词与《红楼梦曲》中,曹雪芹更是自直接出面,将所有的罪过全部推在宁府。

说什么“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明显是为荣府辩护。

这样的人生经历,对曹雪芹来说,也许是太不幸了。

造化弄人.让他从幸福中再次惊醒。

本来,曹家以为痛苦已经过去,繁华已经回来;

可是,短暂的复兴,犹如场春梦,到头来依旧是一场空。

《红楼梦》中充满人生如梦的虚无思想,与曹雪芹这样的人生经历显然密切相关。

《好了歌》及其注解、十二金钗的判词、《红楼梦曲》等等,作者都反复渲染这样一种情调: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

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认欠命的命已还。

欠泪的泪已尽。

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散皆前定。

欲知命短问前生。

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飞鸟投林,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十净”。

曹雪芹此后的生活,有关资料记载很少,应该是日见贫困了。

《红楼梦》中曹雪芹说自己“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致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甚至是“学户椽蓬墉.瓦灶绳床”,可见他此后生活的窘况。

就在这一时期,曹雪芹开始创作《红楼梦》了。

最迟在乾隆十九年甲戌(1751),《红楼梦》前八十回初稿已经写成。

曹不断修订整理,前后十年左右的光阴。

“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这正是曹雪芹呕心沥血写作、修改《红楼梦》的绝佳写照。

乾隆二十七年(1762)冬天,饥寒交迫中的曹仍然在苦苦地修改润色着他的不朽巨著《红楼梦》。

但是由于一生坎坷迭遭折磨,加上创作这样一部巨著耗费他太多的精力,他的身体状况与精神状态,都已经承受不了任何打击。

这时他的幼子又不幸天折。

曹雪芹悲痛欲绝.不久,也就离开了人世,仅仅留下他的千古绝唱《红楼梦》。

第三节《红楼梦》的人物

一、贾宝玉

贾宝玉历来是红楼人物评论中争论最多的一个。

要能较准确地认识他,必须把握住他的最基本特征来进行分析。

第三回他一出场时,作者就在两首“西江月”词中为他作了画像,他给人们一个突出的印象便是开头两句说的: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事实上,书中的许多人物也是这样看待他的,他的母亲王夫人就说“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无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众姐妹也曾说过:

“别和他说话才好,要和他说话,不是呆话,就是疯话”所以兴儿向尤氏姐妹说到宝玉时,就说他“成天家疯疯癫癫的,说的话人也不懂,干的事人也不知”。

其实,贾宝玉是一个非常“聪明灵慧”的人,并无生理上的精神病态;

那么他的这些疯、癫、狂、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清代有一个词论家叫况周颐的说得好:

“狂者,所谓‘一肚皮不合时宜’发见于外者也”《蕙风词话》。

贾宝玉正是一个在思想、行动上都与封建世俗的现实要求格格不入,因而也不容于世的狂怪之人,作者曾借警幻仙姑之日,点出贾宝玉“于世道中未免迁阔怪诡,百口嘲谤,万目眶毗”就是对他的狂怪性格的一个很好注脚,说明他是一个不合封建制度之“时宜”,因而受到封建卫迫者们的“百口诽谤,万目眶毗”的封建版逆者。

具体来说,它有一些什么表现呢?

择其要者,概括起来有:

(一)对于仕途

在人生道路上,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一般走的都是一条由读书做官,从而达到光宗耀祖,显亲扬名的道路,这也是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的。

贾宝玉的父亲,从小也就是这样要求他的:

“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

”目的就是要他参加科举考试。

然而他却偏偏不肯去读这些东西,读了几年,“上本《孟子》就有一半是夹生的,若凭空提一句,断不能接背的,至‘下孟’就有一大半忘了。

”他当然不是不读书,而是所爱不在此。

他称《会真记》为“真真这是好书!

”不仅爱看,而且能记,还随时能用几句,与对《四书》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照。

(二)对于女性地位

中国封建社会几干年来的传统观念都是男尊女卑,妇女地位从孔子开始就说“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论语·

阳货》)。

此后则是夫为妻纲,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夫权成为中国儿千年来绑在妇女身上的一条绳索。

历来的文学作品中,虽也有为妇女鸣不平的,但只是哀其不幸,最多为之一掬同情之泪而已。

贾宝玉则不然,他不但有一番从古未有,惊止骇俗的“奇”语“怪”论:

“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

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

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同即还有一种“呆意”:

“料定原来天生人为万物之灵,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情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

”这不仅与传统的观念大相径庭,而且完全颠倒过来了。

因此不能被人不们视为“奇’,而且“呆”了。

贾宝玉这种“女儿”观,在实践中证明它甚至是突破了阶级界限的。

他不但“待姐妹们都是极好的”,在一般情况下,即使对众丫鬓也一样友善相处,有时又为丫头们掩过饰非,就是怡红院外的丫头如平儿、鸳鸯受了委屈,他也替别人去向她们赔不是,为她们心里难受。

特别是晴雯之死,使他发出了从未有过的怒吼:

“毁波奴之日,讨岂从宽?

音日悍妇之心,忿犹未释一”。

在《芙蓉女儿诔》中,他还用了世界上最美好的辞语来歌颂被屈死的晴雯。

在中国历史上和古代文学史中,有谁见过一位贵族公子曾经这样赞美过他的丫鬓呢?

在贾宝玉的眼里,晴雯不是一个丫鬓,而是天地间灵淑之气的化身。

他是把她作为一个清净女儿来加以至美赞颂的。

无怪乎人们对他的言行根本无法理解,只能像兴儿说的那样:

“说的话人也不懂,干的事人也不知”了。

(三)对于爱情

与上面两个问题密切相关的是他的婚姻爱情问题。

宝、黛二人自幼耳鬓厮磨,产生了爱情,这是古代戏剧、小说中常见的情景,不足为奇;

奇特的是宝、黛爱情产生、发展在宝玉身边有一大群女孩子。

这样的环境中,而贾宝玉却爱上了一个与封建传统婚姻标准大相径庭的林黛玉。

仅因这一点就把它放在全部传统婚姻标准之上岂不更为怪哉?

钗嫁黛死,这种违反封建统治阶级常情的爱情被扼杀之后,贾宝玉竟然“眼睁睁把万事全抛”,“悬崖撒手”,出家当和尚去了。

这种怪事,也是世人所不可理解的。

正如“脂批”所说“若他人得宝钗之妻,畴月之妾,岂能弃而为僧哉”。

最后,贾宝玉在当时来说还有一个突出的性格特点,就是他是一个“不安本分的人,竟一味的随心所欲”。

但贾宝玉的种种“随心所欲”的愿望和行止,在当时是受到极大的束缚和限制的,这种要求和现实之间的矛盾就使他产生种种的苦恼,他那无所不在的“似傻如狂”,他那无穷无尽的“新愁与旧愁”就是这种矛盾冲突的产物。

在最后要求与理想不能得以实现,在他自己“一点儿做不得主,行动就有人知道,不是这个拦就是那个劝的,能说不能行”的情况下,于是他甚至又说出了要“化灰化烟”,“再不托生为人”的话来了。

贾宝玉长期过着锦衣玉食,姆仆成群的富贵生活,在别人(比如秦钟)羡慕尚且不及,他却总想离开这个世界,这对世人来说,不又是十分不可理解的么?

总之,“世人都晓神仙好”,准有功名、金钱、娇妻、子孙忘不了,而贾宝玉为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为了不受这个现实的束缚和压抑,他都毅然把这一切抛弃了。

怎能不被世俗工视为不可理解的怪物呢?

总的来说,贾宝玉是一个产生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人物,他具有这个时期的一些新的思想意识;

但它只是一种朦胧的、不自觉的意识,还处在十分幼小的阶段。

因此,每当受到挫折时,他就大叫大嚷,要化灰化烟,再不托生为人,表现得十分软弱。

因此,如果把这个人物说成是什么“战士”、“革命者”之类,那都是溢美之辞,根本不符合他的实际。

同样,无视他作为“今古末有之一人”(“脂批”语)的特点,只看到他身上还有种种旧时代的污垢,而看不到他与“世人”截然不同之处,而把这个人物说成是地主阶级的浪荡公子,多余的人,甚至色情狂等等,也是十分不恰当的。

因为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意义,不在于他带有某些旧时代的东西(这是不可避免的),而主要还在于他身上是否有新的、当“世人”所没有的东西,哪怕它还处于很微弱、萌芽的状态。

二、林黛玉

(一)性格特征

一提起林黛玉,许多人往往就会想起她的“小性儿”,心胸狭隘,说话尖利刻薄等等使人不喜欢的性格来,这些固然是事实,但这种事实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是她在特殊环境下为捍卫自己的自尊心维护人格尊严的一种行为,是对伤害了她的自尊心和人格尊严的人和事的一种抗击。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和她所处的具体环境中,她的这种表现是合理的,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其实,她的这种命运并非一开头就铁定了的,相反,她曾面临过一个比较好的前景,可以设想,如果林黛玉懂得利用这种条件去施展一些手段,她的命运将完全会是另一个样子,然而,她却毅然选择了另一条道路: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也就是说她一定要保持自己固有的的高洁品质,她决不强颜媚俗,不肯委屈自己的心志去巴结讨好别人。

因此,由于坚持固有的高洁本性,因而不见容于污淖般的世俗,从而又引起自尊心对世俗污淖的更大不满,这些作用的循环往复,就形成了林黛玉性格与现实的尖锐冲突。

她的所谓“小性儿”,爱挑剔,说话尖酸刻薄的特性,便是这种冲突的产物。

所以说林黛玉的这种特点原非她的本性,它只是对现实加给她的种种伤害的一种反应和抗击。

它不是一种性格缺陷,而是一种斗争表现。

相反,在一般正常的情况下,林黛玉向人们展示的本来性格是善良、率直、热情和胸怀坦荡。

贾宝玉因一时苦闷而戏写了一首揭,被黛玉看见了,觉得十分好笑,便忙拿去和史湘云一起看,并不因湘云不久前曾当众说过她像台上的某个戏子,引起与宝玉的一场大风波而记恨湘云;

在拢翠庵品茶时,妙玉当着宝玉、宝钗之面说林黛玉:

“你这么个人,竟是个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黛玉一点也不介意;

大观园里的诗社作诗,于此道不大当行的李纨作裁判,她常有意无意地把黛玉名列宝钗之后,尽管宝玉曾多次提出异议,黛玉本人却从不计较;

由于经常与宝玉闹别扭,紫鹃就此曾当面批评她:

“宝玉有三分不是,姑娘倒有七分不是。

”在这类问题上紫鹃虽然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黛玉却一点也不责怪她,虽然她不过是个丫头。

在这些方面,被人们目为小性儿、心胸狭隘的林黛玉,不是都表现得非常豁达和气度宽宏么?

香菱要学诗,林黛玉毛遂自荐:

“你就拜我作师。

我虽小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

”既热情又谦虚。

在教诗的过程中,先对她讲一般原理,后又指定并借给必读书,然后命题作诗,不合适的坚决打回头,直到满意为止,真正做到了她自诩的“诲人不倦”。

在贾府中,几曾见过这种真诚、热心的助人为乐的事情呢?

(二)爱情观

林黛玉的这种优秀品质还同样表现在对待婚姻爱情的态度上。

她和贾宝玉的爱情,是建立在互为“知己”以及她从不讲“仕途经济”这一类“混帐话”的共同思想意趣的基础上的。

总之,林黛玉是一个善良、热情、胸怀坦荡的人,但由于环境的原因,在这种本来性格的外面,常被一层伤惑、“小性儿”的表象笼罩着,使人不易真正理解它。

在林黛玉的吐格中,尤其须要注意的是像从来没有谁像贾宝玉把妇女的地位看得那样高一样,也从没有哪一个女性像林黛玉那样有如此强烈约自尊心,如此执着地维护人的尊严。

这种性格是带有深刻的时代意义的。

从这个特征所反映的思想体系来说,它是一株幼芽;

从这个特征所预示的发展过程来说,它是一个信号。

因此它既是幼弱的、朦胧的,却又是新生的、发展无量的。

它在封建势力的重压下最后夭折,正是表现了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种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的矛盾。

因此它虽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毁灭了,但却展示了代表这种历史必然要求的新事物一定会获得胜利的历史趋势。

这就是林黛玉这个形象的悲剧意义。

三、薛宝钗

薛宝钗历来是红楼人物评论中争论较多的一个。

无论是对整个人物甚或是她的某些言行往往都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争论之激烈,两百多年前曾达到两个好朋友之间“几浑老拳”的地步,就是在今天,这种争论仍未结束,薛宝钗的品德优劣似乎仍在未知之数。

究其原因,乃在于这个人物之所言行,颇有与一般人不大相同之处,足以迷惑一些人。

这一点也许早在作者之所料中,所以作者确是花了一点心机,给读者作过一些暗示的,可惜并非大家都能意会到,因而仍然争无休止,真是有负作者一片苦心了。

那么作者是如何向读者示意的呢?

这可比,从宝姑娘的姓氏说起。

薛宝钗姓薛,“薛”与“雪”谐音,即“雪”的意思。

所以“金替雪里埋”,“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丰年好大雪”等等,凡与薛宝钗有关的判词、曲子、俗谚口碑等都有一个“雪’‘字。

所以兴儿向尤氏姐妹介绍她时便径直说:

“还有一位姨太太的女儿,姓薛,叫什么宝钗,竟是雪堆出来的。

”雪总是和冷联系在一起的,接触薛宝钗就常常会有一股冷森森的感觉。

你看,她吃的药丸名叫“冷香丸”。

身上又有一股“冷香”。

她的住所蘅芜苑,在她住进去之前,里而的许多奇花异草,只是“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到她住进去以后,贾母和众人游大观园到她的住处时,却见“那些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

……及进了屋,雪洞一般”。

这真是一件怪事:

凡是与她有关的东西都这样冷得出奇,无怪乎人们会称她为“冷美人”了。

更为奇怪的是,偏偏这样的一位冷美人,却从小得了一种怪病,据她自已说,这种病的病根是“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引起的,这一方面是嘲骂了薛宝钗的父母,另一方面在说明薛宝钗的这种病是根深蒂固的一种先天顽症,它是本性难移的。

所以“冷香丸”的药性尽管寒凉如此,却不能从根本上治好她的“热毒”,只能在病发时吃一丸下去收到“效验些”和‘好些了”为暂时效果。

薛宝钗外面很“冷”,冷得象“雪”一样,内心却很“热”,热到生“毒”的程度,这是作者塑造这个人物的一个总体构思,也是作者用种种比喻手法暗示给读者的意向,因而也是读者认识、分析这个人物形象的一把总钥匙。

至少在主要方面是如此。

作者特意在薛宝钗身上设置了这样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